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行销广告战 >

第3部分

行销广告战-第3部分

小说: 行销广告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

    行销战场:强权就是真理   。9。

    是失败者的专利;赢家则在不断施加压力。先把伟大战略制定好,战术就可以有所依据,这是一个流传了许多年的真理,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先为行销活动订定战略,然后,中层主管再据此选定适当的战术,以执行战略。大多数的行销人员亦这么认为。可是,一些事实对这种传统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我们的计划之所以会失败,乃是因为它们缺乏明确的目标。”塞尼加(Seneca罗马政治家与哲学家)说道:“当一个人不知道要往那个港口航行时,由于没有具体的目的地,因此,从海上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这种言之成理的说法,谁能够起而辩驳?

    我们能够。我们想质问的是:“难道就不会见风使舵”

    吗?

    在市场行销竞争中,“见风使舵”已决不再是一句贬意词,它可以堪称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前题。现在的美洲大陆,被称为亚美利洲,是以航海家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 但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亚美利哥究竟干了些什么?他只不过是在别人的成果上贴上自己的标签,哥伦布才是真正的发现者。但为什么不叫哥伦布洲呢?哥伦布就是在这种“战略引导战术”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吃了亏,正是因为其目标是为了找到印度寻黄金,而对发现新大陆羞于启口。当时,哥伦布(ChristopherColumbus)希望藉由西航行(而非向东,这是战术)

    ,以发现通往印度的捷径(战略)。当他撒手人寰时,他一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所到达的印度竟和别人描绘得不一样。 而他更没有勇气宣称“我

 21

    。

    01。行销广告战

    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如果他让战术引导战略,那么他也许会了解到,他发现的美洲大陆,相对于发掘通往印度的捷径一事而言,显然是无法相比的一项功绩。作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水手,哥伦布之所以会选择向西航行的战术,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往东走,而他却敢于朝西。没有人敢保证终其旅程,哥伦布可以没有发现什么东西,但是,如果有人发现东西,那一定是哥伦布,因为他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同样的道理也适宜行销上,对于企业总体而言,唯一稳当的战术就是找出一个抢先进入消费者脑海的方法,由于你是开路先锋,因此,你的产品或服务并没有现成的市场,你只能靠自己把市场建立起来。在50年代,通用(GE)

    电器制定了进入大型电脑业的策略性决策,经过14年的努力与4亿美元的亏损之后,该公司终于竖白旗投降,结果显示,那些战术上的小修正变成了资源的重大浪费。假设它把这个过程颠倒过来,独自往西航行,而非与IBM、U-nivac、Buroughs、NCR、RCA、CDC、HoneyAwel,以及其他大型电脑厂商一齐往东走,结果会怎样?

    在这种情况下,通用电器有两种选择,在高价位市场里,它可以推出超级电脑,而在低价市场里,它可以推出个人电脑。但是,在当时,上述两种产品都没有市场,一点没错,而这也是让通用能够在新类型电脑里,抢先在消费者脑海里占据第一位的战术,通用在大型电脑业有一个绝招,即建立了

 22

    行销战场:强权就是真理   。1。

    “分时系统”

    (timesharing)。

    这项成功应该会鼓舞GE将所有的电脑资源集中在“分时”产品线上,但它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这个观念与它企图建立产销完整的电脑产业,以成为另一个IBM这样一个战略不符,这个机会就被白白浪费掉了。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战略引导战术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而且听起来似乎相当合理;即使失败,他们也认为只要在战术上做点小修正,就可以使整个计划反败为胜。但大量的失败为什么就不能让人们醒悟,真理是否应当受到挑战?

    现在是提出一项革命性结论的时候了:战略应该逆向(由下往上)发展,而非顺向由上往下。 战术应该引导战略,沟通战术应该引导行销战略。经理人经常被“他们想要完成什么”

    所迷惑,事实上,除了一丝不苟地描绘出经理人希望公司在5年(或10年)内达到什么境界外,所谓的长期计划还有什么惊人之处呢?

    当你把重点放在战略(或你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能达到什么境界)上时,你就犯了下列两大过失之一:(1)拒绝接受失败;以及(2)不愿乘胜追击。 这两大过失,都源自于由上往下的思考方式。为什么不把整个过程颠倒过来瞧瞧:韦克公司(Vicks)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感冒口服液,它可以治疗喉咙痒与流眼泪,但不幸的是,它也同时会让你昏昏欲睡,如果你服药后还要工作或开车,那麻烦就大喽!

 23

    。

    21。行销广告战

    韦克公司并非直接取消这项研究,公司内部人员提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解决问题,如果产品本身真的会让你入睡,那么,不妨把它定位为晚上服用的感冒药,换句话说,“第一种晚上服感冒药”就是可以奏效的广告战术,因为它是根据“抢第一”的铁律而制定的。事实上它也的确相当成功,奈奎尔(NyQuil)成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新产品,而且,它目前也革命性的结论:战术引导战略见效了,但你可以想象,如果韦克公司制定的战略不是这样的呢?战略决定战术将会怎样。

    战术是一个Idea战术是一种创见(Idea)

    ,就是别人向东走时,你敢于向西行。 说得专业一点,战术是“以消费者的认知为基础,从竞争性差异的角度切入”

    (competitivementalangle)。

    战术从竞争的角度切入,才可能一击而中,进而克敌致胜。从那里切入?从差异的角度切入,推向市场的产品一定要有差异性,它可以是比较小,比较大,比较轻,比较重,比较便宜,或比较贵,也可以是不一样的配销体系。 总之,要有另外的一种面孔。大众汽车(Volkswaen)在50年代末,推出了“第一部”小型车的决定,就是一个杰出的Idea。当时,通用汽车所生产的都是又大又笨重的巡逻艇式的汽车。 因此,VolkAswaen车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小型车市场。其实,Volkswaen车并非市面上第一部小型车,但在消费

 24

    行销战场:强权就是真理   。31。

    者的心智中它就是第一。度格兰公司(Seagram)提供的却是另一种例子。度格兰公司(Seagram)

    在60年代推出一种波劳酒(bourAbon,威士忌酒的一种)

    ,以对抗金宝(jimbeam)

    ,与老爷爷(oldGrand—Dad)等品牌。 由于没有从竞争的角度切入,只一味说自己好,使得这项产品一败涂地。战术必须实实在在地切入消费者的脑海里,因为战争是发生在潜在顾客脑海里的。 在消费者脑袋里榜上无名的竞争者,根本就可以不予理睬。 但一些在市场上乍看之下无足轻重,但却在消费者脑海里占有重要地位的竞争者,反而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在战术的选择上,消费者的感觉是基础。一切广告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增进消费者的感觉,使你创造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消费者所期望的。 而且可以随消费者的期望,说变就变,这样,产品就不致于陷入困境。产品当然不可能这么快,有时也不必这么做,但广告却必须这么做,这是广告的责任。 可口可乐百年不变,但其广告却总让你感到他们站在时代最前列。盖林格啤酒(Gablinger‘sBer)

    上市广告则宣布了一种感觉:因系减肥产品,口味可能不佳。结果,人们不但乐于试饮,而且饮的就是它“不佳的口味”。这正是广告的功效,也正是战术使用后,使行销计划有效达成的战果。当然,在战场上战略同样重要,战术与战略的转化更是一门艺术。 如果说,战术是单一的创见或切入角度,战略则

 25

    。

    41。行销广告战

    包括以战术为中心的许多要素。 战术是独一无二或有所差异的切入角度,战略则可以是平淡无奇的。战术与时间因素无关,且相当稳定,战略则是在一段时间内展开。在美国,大多数零售店都会偶而运用特卖战术,但是每天都做特卖则是一种战略,这种店叫做折扣商店。有些零售商将这个战术转化成犀利的战略,在美国东北部与中西部的10个州里,席斯(Syms)

    是一家非常成功的服饰折扣商店。“在席斯店里”

    ,电视广告这样说道:“你绝不会听到‘特卖’这个字,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顾客,才是我们最好的顾客。”

    战术是一种竞争优势,而战略则是为了维护这个竞争优势而生。 战术存在于产品、服务,或公司之外,它甚至不是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而战略则存在其内。(战略经常需要采取许多内部重组的行动)。

    战术是沟通导向的,战略则是产品、服务,或公司导向的。 由下往上式行销运用原则十分简单:你从特定点推演到一般状况,从短期推演到长期。战术是一个Idea,是深入消费者脑海这句老生常谈的真谛。想得到此种知识之方法,正如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HenriReneAlbertGuydeMampasant1850—1893)当年曾向老作家福楼拜学习写作,老作家教导他说:“出去。 到巴黎的街上,随便找一位驾车的车夫。 你初看他,可能与其他的车夫没什么两样。 可是,经过仔细地研究,直到你能把他

 26

    行销战场:强权就是真理   。51。

    描述得与这个世界上任何其他车夫都不大相同的程度,要做到在你的描述中,他是个与众不同,有独特个性的车夫。“

    战术作为一个Idea,一个创意,要做到的正是这一点。

    小卒定乾坤不管是在军事作战或是在行销战争里,大多数将领都不大喜欢将心力集中在战术上。 他们认为其中毫无乐趣可言。他们喜欢“无拘无束”的运作方式,不必再过问企业运作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战术细节,而是自由自在地“大放厥词”

    ,发展伟大的战略。但是,在行销战场上,是小卒定乾坤——胜负是决定在战术面,而非战略面。 战术可以是以相当小的优势,旁敲侧击,出奇不意地获胜。就美发霜而言,说它防止头皮屑好呢?还是说它保持发型不变比较好呢?

    说可乐能止渴?还是说它独具风味好?

    战术的发掘就是要发现某特定品牌最有效的销售重点,而证明其有存在的价值,不至于掉入陈腔滥调之中而淹没了自己。摩纳根在多明诺比萨店所运用的战术,只是专注于送货到家的作业上。 这项作业本身并非惊人之举,但由于其他连锁店没有主攻这项业务,它就变成一项独特且具有差异性的优势,大获成功。这就是战术所转化出来的战略意义。不过凡事都有限度。过于追求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