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 >

第2部分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第2部分

小说: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很重视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他们在总结以往哲学,特别是玄学和佛学理 

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理学的基本范畴,如理气、道气、动静、两一、心 

性、性情、善恶、理欲、古今、理势、闻见、知行等,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 

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哲学,除了理学外,还有其他潮流。各学派之间既有对立和 

斗争,又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主要围绕理气、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 

题展开。 

     西欧中世纪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与之有某 

些类似之处的理与气的关系问题,则是宋代哲学探讨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理气范畴导源于宋初易学的发展,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天地万物 

生成演化的图式,对后世发生了重大影响。他提出的“气”、“理”概念, 

在后人的解释中被赋于新的含意。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 

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把气看成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以气的变化说明 

世界的万事万象,把气的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法则,称之为“理”。王安石以 

 “元气”为体,以“冲气”为用,建立了元气体用论的学说。程颢、程颐继 

承并改造了先秦哲学中“理”的范畴,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 

认为天地万物统一之“理”是宇宙的本原,“形而上”的“理”或“道”是 

天地万物的最后根据。朱熹在《太极图说解》中,把周敦颐的太极解释为 

 “理”。他兼采张、程,以理为第一本体,以气为第二本体,认为“理在事 

先”,“理在物先”,在肯定理对于客观事物的第一性的基础上,形成一个 

庞大的哲学体系。 

     心性关系问题,是宋元哲学讨论的又一重要问题,理学家们继承孟子的 

观点,又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这一问题作了历时长久的探讨。张载首先提 

出了关于心性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有统一的本性,此性就是变易。人禀受 

这统一的性,叫做“天地之性”;人由于身体结构而形成的性,叫做“气质 

之性”。张载认为人有性又有心,心的特点就是知觉,知觉是“内外之合”, 


… Page 8…

即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外物引起的,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张 

载又提出“心统性情”的命题,认为心包括性与情;从一方面说,心包括性, 

从另一方面说,性又是心的来源。 

     程颢也区别“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以为“天命之性”就是“理”。 

程颐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认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他认为“性之有 

形者谓之心”,心是性的具体化;心有体用两个方面。朱熹继承张、程的学 

说,也把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不过他把二者的区别看作是 

理与气的不同。朱熹在心与性的关系问题上,认为心之“体”是性,心之“用” 

是情;有理有气然后有心;心是人的知觉,“有知觉谓之心”;心的存在有 

待于气,“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他否认心即理,认为心与性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但心中有性,性才是理,所以说心中含具万理,“理具于“心”。 

     知行关系,在宋元时期的哲学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所谓“知”,指认识; 

所谓“行”,指行为。张载论知,分别了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强调认识与 

道德的联系。程颐论求知方法,强调格物,认为只要研究了自己身心和天地 

万物之理,就能觉悟最高本原之理了。程颐着重讨论了知行关系,认为行“须 

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心至”,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继程颐之后,也认为 

致知方法在于“即物而穷其理”,“一且豁然贯通”,就达到最高认识了。 

朱熹注意了知行关系,认为知在行先。陆九渊认为朱熹“即物穷理”的方法 

过于烦琐,主张直接求理于心。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也主张知先行后说。 

     在中国宋元哲学中,还提出了一个古今问题。朱熹和陈亮就曾关于三代 

与汉唐的历史评价问题展开论辩。朱熹推崇夏商周三代,卑视汉唐;陈亮则 

认为,“汉唐之君,本领非不宏大开阔,故能以其国与天地并立”。朱熹尊 

古卑今,虽有宣扬历史退化观点之误,但在其中又含有批评现实政治的意 

义。陈亮倡历史进化说,但也对当时的政治腐败、世风日下感到不满,在“奉 

天”的口号下宣传“重民”思想。 

     中国隋唐和宋元时期的哲学与西欧中世纪哲学比较,相同之处在于,宗 

教哲学都在对哲学思想的吸收中发展繁荣起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曾占据重要 

地位,最后又走向衰微。不同之处在于,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取 

得绝对统治地位,哲学上的斗争也基本上只是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内部的不同 

派别的争论。而在中国哲学发展的这段时期里,佛教哲学始终未能一统天 

下,哲学上的斗争既有佛教内部的宗派之争,又有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 

争论与会通,显得更为复杂。在争论的问题上,西欧中世纪哲学的中心问题 

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中国隋唐和宋元时期的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可以 

说是心物关系问题。 



                       3。中世纪印度哲学发展概况 



     在中世纪的印度,宗教占据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的哲学囊括在印度教神 


… Page 9…

学体系之内,印度传统上把这个时期中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瑜伽、胜论、 

正理论、吠檀多、弥曼差等婆罗门教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把否定吠陀权威 

的顺世论、佛教和耆那教等教派称为非正统派。 

     胜论是印度婆罗教六派哲学之一。相传该派哲学的奠基者是迦那陀,著 

有《胜论经》,主要内容为原子论、六句义、因中无果论等。公元5世纪的 

学者钵罗奢思波陀著《摄句义法论》,对《胜论经》作了注释,形成系统的 

哲学体系。他在世界的生灭、运动的程序、性质范畴的分类等方面均发展了 

迦那陀的学说。10世纪时的希里达罗和乌达衍那把有神论引入胜论,此后, 

胜论与另一派哲学正理论相混合。胜论的基本主张,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 

象都由原子构成,原子的运动是受一种类似自然势能的“不可见力规律”所 

控制;认识是“外界客体与我们认识判断中某种特性的符合”;认识的客体 

都包容于 10种包罗万象的基本范畴之中;因和果在概念、名称、结果、时 

间、形状、数量、质量上是不同的。 

     中世纪的正理论是以《正理经》作为经典的一个学派。该派认为,宇宙 

是由地、水、火、风、空、时、方、灵魂和意九种简单而不能消灭的实体组 

成。一切实在的东西都是知识的对象,可并归于实体、性质、运动、共性、 

个性、内属和无这七个范畴。在该派看来,世界是由物质原子与无数生灵组 

成;原子本身和简单实体是永恒不变的;作为理性本源的神把分裂的世界统 

一起来并支配着世界。正理论着重探讨了认识的方法、逻辑推理等问题。 

     数论与瑜伽常常结合在一起。数论的系统论述是由自在黑在《数论颂》 

中表达的。数论派认为世界是由原初物质“自性”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神 

我”结合而生,但认为神我和自性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呈现出二元 

论的倾向。 

     弥曼差派原是婆罗门教中研究祭祀仪式等问题的一个学派。弥曼差派主 

张“声常住论”,认为声音是一种表示客观内容的存在,它不是人们自己观 

念的表示或者符号,吠陀的“存在”是永恒的,因此吠陀的声音也是永恒的。 

弥曼差派公开否认神的存在,他们认为,吠陀的仪式是机械地通过其自身产 

生它的果报的,在祭祀之前是“无所有”,在祭礼之后才能产生一种“新生 

力”(无前)。人们在祭祀中获得的“新生力”出于自己的业力而不是出于 

神的力量。 

     中世纪印度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吠檀多,吠檀多有很多不同的流派, 

其中主要的是不二论,有限不二论、二元论、二元不二论,纯粹不二论。 

     吠檀多不二论的主要代表是乔奈波陀 (640—690)和商羯罗(788— 

820)。乔奈波陀著《蛙氏奥义颂》,从奥义书中发挥创立该派基本理论观 

点。商羯罗则发挥乔奈波陀的思想,建立了系统的体系。商羯罗认为真实不 

二的梵是世界万物的始基。世界是梵的一种幻现或假象。梵转变为世界,不 

过是一种假象,它的本性并没有变,正像绳被幻现为蛇一样。 

     商羯罗对数论的原初物质、胜论的原子论观点作了批驳,认为没有意识 


… Page 10…

的物质和原子,如果没有具有意识的精神加以指导是不可能起作用的。他也 

反对胜论关于原子经常处于运动之中的说法,认为原子及其属性不能被证明 

是世界构成及其运动的原因。 

     印度中世纪顺世论的文献没有保存下来,但据中国有关资料的记述和当 

时顺世论敌对者对它的攻击,可以证实,顺世论的观点当时仍在广泛流传。 

其主要观点有:否定个体灵魂(我)的存在;承认知觉是认识世界唯一的(或 

基本的)来源;把被感知的世界同物质元素的世界看作是同一个东西;“存 

在” (元素)是世界存在的唯一方式,因此承认世界是没有开端的。这一时 

期,顺世论发展了身心统一的观点,驳斥了灵魂不灭的观点。对封建社会的 

宗教、伦理和社会思想,顺世论者也作了无情的批判。 

     在中世纪,佛教由小乘转入大乘,分为中观派和唯识派 (瑜伽行派)两 

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的理论奠基人是龙树和提婆。 

     中观派把他们最高的真理称为“空”,认为“空”是不可描述的绝对, 

世界上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陀本身,都是一种相对的、依 

存的关系 (因缘);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本身并没有独立 

的实在性或自性,只有排除了执著这种“名相”的偏见,才能达到真理或空。 

后来的注释家对“空”有着不同的解释。归谬论证派的佛护认为,空指否定 

一切,连对空的认识本身也要加以空除。而独立论证派的清辩、月称 (600 

—650)则持相反意见,认为空并不意味着否定一切,而是指修持者在禅思 

中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唯识派兴起于4至5世纪,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式而又名瑜伽行派。其 

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该派的主要经论是《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 

 《唯识二十论》和《成唯识论》等等。唯识派认为,空与有应当互相结合, 

对现象世界可以说是空的,但对于超现实的绝对世界一真如或佛性则不能说 

是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