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智的止观论。天台宗的特点是能把南北朝不同风格的佛教学派的学
说熔于一炉,建立自己独特的体系,以适应政治上统一的需要。原来北朝佛
教比较注重“禅定”,讲究修养,南朝佛教则重“义理”,讲究理论,智慧。
南北朝趋于统一,智提出“止观”学说,主张“定慧双修”,止(定)观
(慧)二者不能偏废。他说:“泥洹(新译作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论其
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
爰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
藉。”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卷四十六)。这就融合了南北
佛教。同时,天台宗还吸取了道教的某些东西。如慧思《南岳思大禅师立誓
愿文》中讲的“外丹”、“内丹”、“长寿五通仙”等,就是道教的语言,
而天台宗对政治的关心,又使教义带上儒学的色彩。“止观”学说后来也明
显地影响了儒学。天台宗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流的
趋势。
智的止观论是天台宗思想的代表。在智的止观论中,本体安置自
己,成为“真心”或“心源”;本体把自己对立起来,于是“心”有“真心”,
“妄心”的对立,最后,本体自己跟自己结合,即通过“止观”复归于“心
源”。智先从分别名、色开始,把整个世界归结为两个基本的范畴——“名”
与“色”。他说:“当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根本,能生一切
法,普摄一切法,即是一切法。若诸大圣分别说一切法门,皆曰名色而分别
之,无有一法出于名色。” (《法界次第观门》,《大正藏》卷四十六)所
谓名,就是“心意识”。所谓色,指存在着的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有形
… Page 79…
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
法也”。四大是地、水、火、风。五根是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
五尘是此五种感官的对象:色、声、香、味、触。五根、五尘都是由四大组
合而成的,如说眼、耳、鼻、舌、身是“四大造色”。在智看来,这十四
种色法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是依存于主观的意识(名)的,是意识的
产物和变现。但在智认为,所有的名和色都不是实在的,而是一种虚幻的
假象,它们的本源是绝对的空寂的本体,这个本体离名绝相 (不可言说,没
有形象),这个作为名、色的本源的绝对的空寂的本体,智认为就是“心”。
他说:“一切诸法,虽复无量,然穷其本源,莫不皆从心意识造。”(《释
摩呵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味》、 《大正藏》卷四十六)“一切诸法,皆由心
生。”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把一切法 (事事物物)归结为名、色
而又把一切法或名、色的本源归结为作为本体的“心”。这个超越名、色的
绝对的本体被称为“心”,“心”的“实相”。因此,为了达到本体,只有
通过心意识,而由心意识达到本体,也就是“心”向它本源的复归,也就是
本体自己和自己相结合。这种复归和结合的宗教修炼,在天台宗的教义中叫
做“止观”。
天台宗的止观论最后归结为“一心三观”或“三谛圆融”的中心教义,
这就是它通过“止观”即在禅定中进行内省或反思的方法而获得的道理,也
就是它在“心物”之辩和“有无”之辩上的哲学主张。所谓“一心三观”,
是从认识主体来说的;所谓“三谛圆融”,是从认识对象来说的。二者讲的
是一回事。在智看来,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无有自性,这就是“空观”、
“真谛”;诸法虽“空”,却又“因缘”凑合而显现为“假有”,这就是“假
观”、“俗谛”;“空”即“假”,“假”即“空”,不执“空”、“假”,
亦不离“空”、“假”,“假”即“空”,不执“空”、“假”,亦不离“空”、
“假”,本体与现象合一,这就是“中道”。天台宗以为,“一心”在同一
时间观照得“空”、“假”、“中”三种实相,相即不离,无有先后,所以
说它们“圆融”;“三谛”是精神本体的属性,是人们天生就具有的;通过
“止观”来获得“三谛圆融”的道理,并不是分阶段“渐修”,也不是凭主
观“造作”,而是破除迷惑,唤醒“天然之性德”。
智还主张用“显性”的方法来说明“三谛”统一于心体(佛体),即
提出“一念三千”。所谓“一念三千”,是说宇宙间万事万物种种差别不过
是一念偶动出现的三千诸种事物。智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
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
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上)一法
界即有十法界,十法界互具而显现为百法界。一界又有“十如是”,“还有
众生”、“国土”、“五阴”三种世间,“十如是”和三种“世间”互具,
而为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和三十种世间互具,而有三千世界。此三千世界纷
然杂陈,仍在一念之中。三千世界是由一心的活动而发生的。
… Page 80…
②湛然的“无情有性”论。从智的“止观论”中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即现实世界是虚幻的,那么它和“真如(宇宙本体、心、极乐世界)”有没
有联系呢?照他的理论,两者应该是对立的,而这样就会阻塞人们通向“天
国”的道路,于是他的后传弟子湛然(711—782年)提出了“无情有性”(没
有生命的东西也有佛性)的宗教世界观,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他宣扬连没有
生命的东西,如草木砖石都有佛性,都能进入“天国”,当然人人都可以进
入“天国”了。关于佛性问题,当时除法相宗坚持“五种姓”说,承认有无
佛性者外,大多数宗派都继承竺道生的“众生皆有佛性”理论。湛然则把佛
性论发展到了极端,写了《金刚碑》,以为不仅人人可以成佛,而且无情之
物也具有佛性。因为“一念三千”是把一切有情、无情都包括在三千世间之
内的,所以有情、无情都是心体的显现,是平等的。湛然说:“一尘一心,
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也就是说,每一对象,不论有情无情,都具有佛性。
湛然认为,“真如佛性”为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体现;
“真如佛性”随着不同条件而显现为各种事物,但都有“真如佛性”则是无
疑的,这种看法是出自最圆满的佛教,认为木石无佛性,则不是佛教中的上
乘。湛然的“无情有性”说,一方面增强了“真如佛性”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它的神圣性和超越性,这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学说的不可
克服的矛盾。
(2)法相宗宗教哲学
法相宗主旨在于分析法相而阐扬“唯识真性”的义理,故称法相宗、唯
识宗、法相唯识宗。创宗者唐代玄奘(602—664年)、窥基(632—682年),
因师徒长期住长安大慈恩寺,也称慈恩宗。
法相宗严守印度佛教瑜伽行系的学说,以一经二论,即 《解深密经》和
《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为基本典籍。其重要学说有“阿赖耶识”论、
“三性”、“四分”说。
①“阿赖耶识”论。“阿赖耶识”论是法相宗世界观的主要理论基础。
“阿赖耶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世界的万物,都不
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内识”变现出来的。“内识”生起时,自然而然地
就变现出各种各样类似于“我”、类似于“法”的假相来,犹如患眼病或做
梦的人,妄见或梦见各种现象一样。愚昧的凡夫,误把这些现象当作实有,
其实是似有而实无的假相。佛为适应凡夫的虚妄的心情,而假说有“我”,
有“法”,实际上世界上只有内识,并无外境。法相宗不满足以前佛教哲学
把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作用只限于六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他们
开始建立八种识。第七种识叫做“末那”,第八种识叫做“阿赖耶”。八种
识根据它们的主要特点分为三类,前天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是一类,其主要特点是起了别(区别)、认识的作用,通过它可以区
别色、声、香 (气味)、味(味觉)、触和思想意识想到的一切东西,包括
有形的事物和无形的法则等。前六识的活动比较具体,也比较强烈,主要任
… Page 81…
务是向它所要认识的对象起追求作用。前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
中,前五识(意识除外)“唯外门转”,只向外追求它所认识的东西。第六
意识能“内外门转”,能向外追求,认识外境,也能向内思考,自己进行思
维活动。前五识,向外追求,不会无因而起,总要有所依据,它们依据的是
色、声、香…等境界。第六识也不能无因而起,它所依据,据法相宗的说法,
是以“染污末那为依止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七)。而这些引起识的境
界,并不是由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的客观物质实体,而是由识幻想出境界的
样子,再由各个识去认识它。重要的是被称为“根本识”的第八识,即“阿
赖耶识”。“阿赖耶”是藏的意思,共有三重涵义:“能藏”、“所藏”、
“执藏”。唯识论者认为“识”有两种状态,在它还没有显现时,它的潜在
状态叫做“种子”,“种子”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味着能够生长、成熟。
这种潜在状态有使它自身显现的趋势,因此,又有潜能或“势力”的意思。
当意识由潜在状态而直接显现时,便成为“现行”的意识。窥基说:“体相
沈隐,名之为因,故唯在种;体用显现,立为果,名为见(当作现),故不
在种。” (见《大正藏》卷四十三)第八识的“能藏”的意思是,它能把识
的“种子”藏起来,但第八识本身并不是“种子”。从另一角度说,“种子”
能够藏在第八识中,因此第八识是“种子”的“所藏”。这就是“能藏”和
“所藏”的意思。至于“执藏”,就是指第七识执著此识以为自我。
②三性说。三性说是法相宗对于诸法实相,即世界一切现象的本性、本
相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对一切事物的形成及其本质的根本看法。法相宗认为
一切事物的自性,自相有三种:“遍计”、“依他”、“圆成”。在法相宗
看来,一般人依据名、言表示,以种种分别为实有,这是“遍计所执性”。
按“缘起”理论,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犹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