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2006-05 >

第24部分

2006-05-第24部分

小说: 2006-0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招抚,被任命为昆州(今云南昆明市西郊)刺史,后又反叛。开皇十七年,隋文帝杨坚派左领军将军史万岁为行军总管,领兵去攻打他们。史万岁率部历经艰险,转战一千余里,先后攻破许多据点,打败三十多个部落,俘虏男女两万余人。其余各部落都害怕了,爨翫被迫再度请降,表示愿意听从约束,还献出直径有一寸的大珍珠等宝物,并刻石歌颂隋朝的德政。史万岁请示把爨翫带回朝廷,隋文帝批复同意。但爨翫心怀二志,不想离开本地,便用黄金珍宝贿赂史万岁,史万岁于是放了他,班师回朝。当时隋文帝的四儿子蜀王杨秀在益州,闻知史万岁受贿,派人索取,史万岁便将所得黄金珍宝全部沉入江底,杨秀只得作罢。回朝后,史万岁因功位晋上柱国。第二年,爨翫再次反叛,蜀王杨秀弹劾史万岁受贿纵贼,致生边患,毫无大臣气节。隋文帝责问史万岁。开头史万岁不承认,隋文帝火了,说要杀他,他才惧而服罪,并哀求隋文帝原谅。宰相高颎等人都替他求情,隋文帝怒气稍解,最后只给了史万岁一个免职处分。史万岁是勇冠三军的名将,一年后,隋文帝恢复了他的官爵,不久又任命他为河州(今甘肃临夏)刺史,兼领行军总管,继续让他担当边防重任。至此,此事算是有了最后了结。
  如果说,在南宁州一事上史万岁确实犯有重大过错,那么,三年后出击突厥,他根本就是一个受害者,而害人者便是当朝第一权势人物杨素。杨素为什么要害他?因为史万岁功劳大,杨素十分忌恨他,怕他威胁自己的地位,欲除之而后快。
  开皇二十年四月初,突厥达头可汗率军侵犯隋朝边境。隋文帝颁下诏书,命令晋王杨广、尚书右仆射杨素率兵出灵武道(今宁夏灵武),汉王杨谅与史万岁率兵出马邑道(今山西朔县),合击突厥军队的入侵。史万岁率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和杨义臣等出边塞,行至大斤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与突厥军相遇。达头可汗派人询问:“隋朝大将是哪位?”隋军侦察骑兵说:“史万岁!”又问:“莫不是当年威震敦煌的那个戍卒?”侦察骑兵回答:“正是!”达头可汗慑于史万岁的威名,慌忙引军退去。史万岁率军纵马飞驰,追杀了一百多里,斩敌数千,大破突厥军。又继续跟踪深入沙漠数百里,才胜利归来。而杨素率领的另一路部队则连突厥军的一根毛发也没有捡到。
  史万岁从前线回来后,杨素嫉妒史万岁的功劳,对隋文帝说:“突厥本是来投降的,这次根本没有侵犯我朝,只是来塞上放牧牲畜而已。”想就此埋没史万岁的功劳。可是杨素的谗言说得太没有水平了:突厥不是来侵犯,隋朝为什么要派出两路强大部队进行反击?然而隋文帝偏能听进他的一派胡言,果然不对史万岁和他的部队进行嘉奖。史万岁几次上表陈述,隋文帝仍未醒悟。太子杨勇当时遭到废黜,隋文帝正全力追究太子党羽,严防东宫结党谋变。一天,隋文帝问史万岁在哪里,当时史万岁实际上就在朝堂安抚其部下,杨素却说:“史万岁朝拜太子去了!”以此激怒隋文帝。隋文帝听信了他的话,命人将史万岁召来责问。史万岁听到皇帝召他,还以为自己部队有功不酬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便对在朝堂上叫冤的部下说:“我今天一定要对皇上说清你们的事情,让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见了隋文帝后,他就讲:“将士有功却被朝廷压抑!人心不服,很不公平!”措辞很生硬,语气也含怒,态度又激动。隋文帝本来就怒火中烧,如今又听了史万岁这一番莫名其妙的气话,于是更加愤怒,当即下令左右将他拖出去用乱棍打死。但隋文帝很快就醒悟并后悔了,派人去追,然而什么也来不及了。一代名将,就这样被打死于乱棍之下。不仅如此,史万岁最后还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用冠冕堂皇的公文形式,正式向天下公布。
  故弄玄虚,糊弄朝廷
  圣旨有假其他公文自然也有假。在古代,假公文即使不能说泛滥成灾,至少也是吏治腐败的重灾区之一。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国主完颜亮率领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南征,其声势之大,为金立国四十余年绝无仅有。完颜亮统治初年,就醉心于跨江一统。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这次南征,便是他为实现灭亡南宋、“使海内统一”的野心而孤注一掷的一次军事冒险行动。战争之初,金军连败宋军,在十月中下旬便到了采石,与南宋隔江相望。
  然而,南宋守将、左朝请大夫、知太平州王傅为了掩饰自己的败绩,并没有将实情报告朝廷。数日之后,有人批评王傅不应该隐瞒军情不报,他才迫不得已向朝廷作了报告。王傅因自感理亏,于是一日之内连上八道奏章,仿佛要借此弥补前几天本应撰写而没有撰写的报告似的。更可笑的是,在这八道奏章里,王傅开始只奏报说金人已进攻采石而不说明是东采石还是西采石,朝廷接到这份报告后,大惊,三省、枢密院的官吏都携带家眷逃离京城,京城百姓惊疑混乱的局面无法平息。接着又奏报说,金军已到杨林而不说是杨林渡(今安徽当涂县西北),朝廷不知杨林是在长江以南还是以北,更加恐惧,于是派人到民间去寻访当涂、历阳一带的人,询问杨林的地理位置,直到夜间二更时分,才找到一个熟悉当地地形的人,说杨林是西采石的一个渡口,于是惊疑混乱的局面才稍微平息下来〔9〕。
  王傅故弄玄虚,一天之内故意编造八道奏章糊弄欺骗朝廷,其动机显然是企图制造假象,使朝廷摸不着边际,以便蒙混过关,达到其推卸隐瞒军情不报之责任的目的。可笑的是他最后居然未受到任何处分,说明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已经毫无军纪可言。正因如此,在当时,向朝廷打假报告的便不止王傅一人。据说当时各处派来向宋高宗驻地报捷的人,在道路上络绎不绝,百姓却说:
  “每天都听到报捷的消息当然值得高兴,但是每次报捷的战场都比上次更近了,也值得担忧。”〔10〕
  谎报战绩,沆瀣一气
  公文造假的普遍动机,是为了邀功请赏。发生在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樊城功赏”事件,就完全能够证明这一点。
  这一年秋天,金国主完颜亮率领号称六十万大军的兵马分四路南侵,南宋布置在淮东和淮西的军队都不战而溃,撤退到江南。十月中旬,金军进逼樊城,都统制吴拱奉命镇守襄阳。在前一夜,有三个当地百姓爬城进入襄阳,告知金军即将到来,吴拱不把此事放在心上,未做守御的准备。第二天,金国三千骑兵突然进逼樊城,准备夺取浮桥,直逼城下。自从宋金两国订立和约以来,樊城的城墙没有维修过,如今多处缺坏。副将翟贵、部将王进当时率领二百名士兵戍守在这里。统制官张顺通带领一百个骑兵巡逻,与金兵遭遇,战斗打响。最后,翟贵、王进领兵出战。吴拱登上城头,陆续调出军队阻击敌人。敌人稍微后撤。金军第三次退到一处竹林附近,铁骑突然出击,追赶的宋军吃了败仗。翟贵、王进二将战死,士兵有一半人被淹死。到夜晚,金兵退走。战斗结束后,吴拱向朝廷写报告时按大获全胜奏报。武功大夫张平未曾领兵出战,也以所谓的“奇功”奏报,结果被提升为中卫大夫。对这场丑剧,军中称之为“樊城功赏”〔11〕。
  “樊城功赏”虽说臭名昭著,但比它更使人气愤的谎报事件还不知有多少。明神宗年间东征援朝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谎报军功事件,就属这一类。
  万历二十年(1597)五月,日本发动了第二次对朝鲜的战争,并以优势兵力很快攻破闲山、南原等地,明朝辽东援军三千全部被歼。到当年十二月,明朝军队虽然取得了蔚山战役这一小小胜利,但不久就被日军援兵包围于岛山。明朝主将杨镐率先逃跑,所部顿时溃败,士卒死伤达两万人,辎重大批丢失。遭此一败,明朝军队完全丧失斗志,于是退守王京?穴汉城?雪,朝鲜战争从此陷入相持局面。第二年七月,日本丰臣秀吉死去,日军士气低落,阵脚大乱,明军乘机邀击,日军无心恋战,纷纷渡海东归,朝鲜战火才渐渐熄灭。丰臣秀吉如果不死,这场战争肯定还要旷日持久地进行下去,他的死,是导致这场战争早日结束的根本原因。
  朝鲜战争虽然是因为丰臣秀吉的死去才结束的,但在这场战争中,明朝军队却多次向朝廷谎报战绩,并压制打击如实反映情况的人却是不虚。
  日军攻破闲山、南原后,明朝提督麻贵派兵守卫稷山。日军退驻井邑,麻贵便乘机奏报青山、稷山大捷。海防使萧应宫揭露说:“倭寇是自己退兵的,在青山、稷山并未接触作战,怎么谈得上报功?”麻贵的上级杨镐和邢玠十分恼怒,便弹劾萧应宫并将他逮捕。
  岛山败绩后,明军全部撤回了王京,当时各营统计伤亡名单,称士卒死伤达两万。经略朝鲜事务的杨镐大怒,压住报告不上奏朝廷,只称死伤百余人,并在总督邢玠的支持下,反而打假报告向朝廷请功。待赞画主事丁应泰上疏揭露战败的实情后,朝廷才将杨镐撤职查办。
  万世德接替杨镐经略朝鲜事务,畏敌不敢向前。日军渡海东归后,他却会同邢玠向朝廷报捷,结果,麻贵、邢玠、万世德等受到奖赏,杨镐也官复原职。督学御史李尧明向明神宗飞报奏疏他们虚报战绩的情况,明神宗居然十分不高兴,把李尧明的奏疏扔在几案之上。而一直在辽东前线编制战况册籍,又亲自到蔚州、南原、稷山等地查核各路战败情况并据实写出报告的给事中徐观澜,最后却被勒令“回籍养病”,丁应泰也被邢玠弹劾,最后受到撤职处分。总之,说实话的没有一个得到好报。
  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说到皇帝喜欢听假话,不能不使人想起晋武帝司马炎特意让傻子儿子司马衷写作批复这件事。
  晋武帝所立的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太子“不慧”,不能负起继承人的重任。很多大臣想对晋武帝陈说这件事,但都不敢开口。有一次,西晋元老、尚书令卫瓘陪晋武帝在陵云台宴饮。他假装喝醉了酒,跪在晋武帝的座前说:“我有事要向陛下启奏。”晋武帝问:“你要说什么?”卫瓘欲言又止好几次,最后趁势抚摸着晋武帝的座位说:“这个座位太可惜了!”晋武帝明白了他的意思。
  打这以后,卫瓘对这件事情再也不敢提起,晋武帝却一直把它放在心里。有一天,晋武帝把东宫的官吏召集到一块,为他们设宴,而把尚书省处理不了的疑难问题都密封起来,送给太子,让他批复处理。晋武帝的用意十分清楚:考察太子的从政能力,验证司马衷的智商究竟如何。晋武帝之所以要把东宫的官吏都叫走,目的是为了防止作假。然而太子妻子贾南风和东宫的工作人员还是合谋做成了一系列假批复,瞒过了晋武帝这个“官僚主义”。
  做成这些假批复,给事张泓起了关键作用。贾南风得知晋武帝要太子批复处理疑难公文的消息后非常恐惧,急忙请人为太子起草了批复文本。但这些批复引用了很多古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