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内)。为什么知情权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信怠的传播有利于
人们在掌握信息之后,通过理性选择,做出正确决定。这对
社会和个人都有好处。
培根 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的确如此,我们也可以说:
信息就是权力。在专制时代,统治者维护 自身权力的一个重
要手段就是垄断信息。孔子说:民可使 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意是:你要引导人民该怎么做,但不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该这么做。
民众的知情权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争取来的。不管
怎样,现在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了,信息也更多了。但
是,我们常常很轻易地放弃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权利。我们一
股脑接受来 自各方面的片面信息,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取决于
电视上怎么说,至于它说的对不对,有什么根据,我们并不
知道 ,或不感兴趣,“快告诉我谁是好人 ,谁是坏人 。”我们就
… 页面 138…
像孩子那样要求一个简单快捷的答案。
对各种信 息 ,我们 需要选择:“拿来 ”还 是“接 受 ”?不 同
在于: “拿来”的才是你的,而 “接受”的不是。即使是好东
西,也不会为你所有。
当你无所适从时,你希望得到正确的指导。从人生设计、
该不该和那个女孩结婚到填写足球彩票,都是如此。这时我
们往往会求助于专家。关于专家事实上,专家或权威也会犯
错,但还是对的时候多 (否则他就不是权威了)。权威因为拥
有更多信息、更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所 以他们的意见可能
比普通人更有价值。但是并不一定正确,因为即使权威也不
可能全知全觉。这里有一个概率问题:好 比某人获胜的概率
较大,并不等于胜利已经属于他。
权威只是某一方面的,一旦超出了他所擅长的范围,他
的意见并不一定比别人高明,可是我们时常忘了这一点。好
多大人物就是因为在 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轻率发言而蒙受羞
辱,如在 “大跃进”时代,一位权威科学家撰文证明 “亩产
万斤”是完全可能的。即使是出于真诚,这位科学家的发言
也是极不负责任的,他在 自己并不了解的领域发言,可其他
人并不知道在这方面,他懂得并不比别人多。
在决定要不要听专家意见时,你还要弄明白:这个 问题
有标准答案吗?如果你 问怎样造一架飞机,一个技术权威会
给你最有用的忠告;可是如果你的问题是哪个队能获得世界
杯,你在专家那里得到的就只是一个参考意见。上次世界杯,
… 页面 139…
一半专家看好法国队,可是这个上届冠军在小组赛就被淘汰
了。
权威不是神,他只是比我们有更多知识或更深的理解。
但他也必须依靠足够的信息、条件来做判断,如果条件是不
充分的,也就可能出错。即使条件充分,如果我们对事物的
理解不充分,他一样可能犯错。
爱因斯坦 曾说过一句名言:他不相信上帝在掷色子。他
认为在无序运动背后,一定有某种规律。他用后半生寻找这
个规律,却一无所获。当时很多顶级科学家都很为他惋惜,
但都保持了对他的尊敬。因为爱因斯坦是以严谨的科学精神
进行研究的。试想:如果他利用 自己的名望,提出某种大而
无当的理论,又会让多少人迷惑?
… 页面 140…
银行担心挤兑现象。如果某个银行储户听到他存钱的银
行 “破产”的消息,无论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谣言,他们都会
纷纷到银行提款。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不及时提取他们所存
的钱,而其他储户提前取走了钱,他们将无法收回他们的本
钱。这便是挤兑现象。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定一个银行只有两个储户,
每人在银行存了 元钱。由于银行经营不善,到期难以支
付给储户本金及利息。假定每个储户均 “到期取款”,银行只
能给每个储户 的本钱;而如果一个储户 “提前取款”,
银行可以给他本钱,即 元,而 “到期取款”的另一位储
户只能得到 元;如果两个人储户均 “提前取款”,银行只
能给他们每人 元。用支付矩阵表示这两个储户之间的博
弈。假定这两个储户之间的博弈是完全信息博弈。
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甲乙均选择 “提前”取款,而
这种策略选择对每个储户来说均不是有利的策略。有利的策
略是双方均 “到期”取款,但是,这一结果是达不到的。
… 页面 141…
为了防止挤兑现象的发生,所有的银行均准备了一定的
准备金,以防止储户大规模取款。政府规定了银行准备金与
总的存款的比率不得低于某个数字,以抵抗因挤兑带来的金
融风险。
“控制谣言”是防止银行挤兑的有效的策略。一旦出现银
行破产的谣言,银行总会极力予以澄清。即使消息是真的,
即银行真的出现资不抵债,银行在舆论上也要让人们相信它
并没有出现破产的危机,同时银行要以实际行动让人们相信
它的实力,如千方百计满足先来取钱的储户,以实际行动使
储户重建信心。
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往往会因谣言而 “自我实现”。银行的
资产超过负债,但如果人们纷纷说该银行出现亏损、资不抵
债,储户纷纷去银行提款,由于银行将储户的钱用于投资、
无法及时收回,储户的挤兑行为将使银行破产,谣言于是得
以实现。控制挤兑现象的发生可以防止银行破产。一旦发生
挤兑现象,银行受损,储户更受损。政府也不愿意发生挤兑
现象,当多家银行发生挤兑现象,往往会引发整个社会的金
融危机。
控制谣言传播不仅对防止金融危机是重要的,对于其他
社会问题的防止也是重要的。
… 页面 142…
… 页面 143…
该如何做
——如何运用概率
… 页面 144…
一谈概率这个词,可能会吓退许多读者,概率 内容既深
奥又复杂,而且有时还带有神秘色彩。真是这样吗?答案则
是 “非也”。所以讲概率之前,我还是先讲一个有趣的推理故
事,看完故事也许你就会对概率有种亲切熟悉的感觉了。
现在有两个人,阿里与巴巴,正在花园里一边喝着酒,
一边讨论关于精灵的神话。正好有个精灵从此经过,被他们
的对话吸引。精灵认为在这个时代,还有人这样仰慕和了解
他们,值得鼓励,于是便决定给这两个人一点奖赏。他把一
笔钱放入两个信封,将信封分别给了阿里与巴巴,出于喜欢
恶作剧的个性,精灵透露,这两个信封里金额不同,其中一
个是另一个的两倍,但他没有说哪个多哪个少。然后精灵随
着一缕轻烟消失无踪。
在精灵消失后,两个人拆开信封,偷看 自己拿到的那笔
钱,同时心里忖度着, 自己到底拿到的是多的那份,还是少
的那份 ?
阿里想:这是笔意外之财,我拿到的数额 已经很大了,
… 页面 145…
如果这是多的那份,巴巴就只有我的一半;不过,他也可能
很走运,拿到我的两倍。再回顾整个过程,精灵是先把钱装
好,密封之后才随机发给我们,因此这是一个对等赌局,两
人拿到大份的概率是一半对一半。所 以也许我应该跟 巴巴谈
个交易,互相交换。既然我赢得一倍金额和损失一半金额的
概率都是 ,则仍有期待净利 (参照上面故事的逻辑 )。
根据决策原则,阿里认为这对他相当有利,便决定和 巴巴交
换。即使阿里没有拆开信封也可以做出相同决定,因为钱的
多少并不影响整个思考逻辑。
巴巴以同样的方式思考后,也认为与阿里进行交易对 自
己较有利,于是当阿里一提出交换的建议,巴巴马上欣然同
意。两人的情况完全一样,都认为 自己能遵从一定的逻辑推
理规范。那么,有没有可能两人同时都是对的呢?毕竟这是
个零和游戏,阿里赢就等于 巴巴输,反之亦然,既然不能双
赢,就一定有人是错的。但这两人不都是经过缜密逻辑思考
了吗?
阿里和 巴巴都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以为中大奖的概率
在拆开信封以前或之后完全没有两样。由于精灵在分信之前
充分洗过牌,因此两人在拆开信封前得大奖的概率确实是一
半对一半,但当两人看过 内容后,实在没有道理假设他们仍
认为 自己得到小份金额的概率还是
这么说吧,不论精灵的奖金是多少, 元也好,
亿元也罢,他先把奖金分成不等的两份,再充分洗过,阿里
… 页面 146…
拿到任何一个信封的机会都是 ,到此都没有问题。不过
在两人拆开信封查看后,情况就完全改观。
所以如果阿里打开信封并发现 自己拿到 万元,就可以
推论总奖金只有两种可能:如果巴巴拿到 万元,总数就是
万元;如果巴巴拿到 万元,总数就是 万元 。因此,
阿里要算的概率不是究竟 自己拿到的是金额大的还是金额小
的 (在信封发放前,机会应该是一半一半),而是究竟精灵给
的是 万元还是 万元,这可就是完全不同的选择了。阿
里不应该还相信两者出现概率各是 。如果他认为精灵的
财力或慷慨程度有限,那么他应该设想最坏的状况:精灵给
的是 万元,自己已得到较大笔的奖金,所以不该交换,这
个结论跟他一开始的想法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