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384部分

013-本草纲目-第384部分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 
惊风闷乱∶乳香丸∶治小儿慢惊风,心神闷乱,烦懊不安,筋脉拘急,胃虚虫动,反折 
啼叫。用乳香半钱,胡粉一钱,研匀,以白颈蚯蚓(生,捏去土),捣烂和,丸麻子大。每 
服七丸至十五丸,葱白煎汤下。(《普济方》)慢惊虚风∶用平正附子去皮脐,生研为末,以 
白颈蚯蚓于末内滚之,候定,刮蚓上附末,丸黄米大。每服十丸,米饮下。(《百一方》)。 
急慢惊风∶五月五日取蚯蚓,竹刀截作两段,急跳者作一处,慢跳者作一处,各研烂, 
入朱砂末和作丸,记明急惊用急跳者,慢惊用慢跳者。每服五七丸,薄荷汤下。(《 
小儿卵肿∶用地龙,连土为末,津调敷之。(钱氏方)。劳复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 
身体重,头不能举。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四支拘急欲死。用蚯蚓二十四枚,水一斗,煮取三 
升,顿服取汗。或以蚯蚓数升绞汁服之,并良。(《肘后方》) 
手足肿痛欲断∶取蚓三升,以水五升,绞汁二升半,服之。(《肘后》)。 
代指疼痛∶蚯蚓杵,敷之。(《圣惠》) 
风热头痛∶地龙(炒研)、姜汁、半夏饼、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字至半钱,生姜、 
荆芥汤下。(《普济》) 
头风疼痛∶龙珠丸∶用五月五日取蚯蚓,和脑、麝杵,丸麻子大。每以一丸纳鼻中,随 
左右。先涂姜汁在鼻,立愈。(《总录》) 
偏正头痛不可忍者∶《普济》龙香散∶用地龙(去土,焙)、乳香等分。为末。每以一 
字作纸捻,灯上烧烟,以鼻嗅之。《澹寮方》∶加人指甲等分,云徐介翁方也。每用一捻,香 
炉内慢火烧之,以纸筒引烟入鼻熏之。口噙冷 
风赤眼痛∶地龙十条,炙为末,茶服三钱。(《圣惠》) 
风虫牙痛∶盐化地龙水,和面纳齿上,又以皂荚,去皮,研末涂上,虫即出。又同玄胡 
索、荜茇末塞耳。(《普济》) 
牙齿裂痛∶死曲 ,为末,敷之即止。(《千金翼》) 
齿缝出血不止∶用地龙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擦之。(《圣惠方》) 
牙齿动摇及外物伤动欲落,诸药不效者∶干地龙(炒)、五倍子(炒)等分为末。先以 
生姜揩牙,后敷擦之。(《御药院方》) 
木舌肿满,不治杀人∶蚯蚓一条,以盐化水涂之,良久渐消。(《普济方》) 
咽喉卒肿不下食∶地龙十四条,捣涂喉外。又以一条,着盐化水,入蜜少许,服之。(《圣 
惠方》) 
喉痹塞口∶《普济》∶用韭地红小蚯蚓数条,醋擂取汁食之,并噙在喉内,即吐出痰血 
二、三碗,饮食即进,神效。《圣惠》 
鼻中息肉∶地龙(炒)一分,牙皂一挺,为末。蜜调涂之,清水滴尽即除。(《圣惠》) 
耳卒聋闭∶蚯蚓入盐,安葱内,化水点之,立效。(《胜金》) 
耳出脓∶生地龙、釜上墨、生猪脂等分。研匀,葱汁和,捻作挺子,绵裹塞之。《圣 
惠方》∶用地龙为末,吹之。耳中耵聍干结不出∶用白蚯蚓,入葱叶中化为水,滴耳令满。 
不过数度,即易挑出。 
蚰蜒入耳∶地龙,为末,入葱叶内,化水点入,则蚰蜒亦化为水。(《圣惠方 
白秃头疮∶干地龙为末,入轻粉,麻油调搽。(《普济方》) 
瘰 溃烂流串者∶用荆芥根下段,煎汤温洗,良久,着疮破紫黑处,以针刺去血,再洗 
三、四次。用韭菜地上蚯蚓一把,五更时收取,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入乳香、没 
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油调敷之,如神。此武进朱守仁所传有验方。(《保命 
集》) 
龙缠疮毒∶水缸底蚯蚓一条,连泥捣敷,即愈。 
蜘蛛咬疮遍身皆有∶以葱一枚,去尖头,将蚯蚓入叶中,紧捏两头,勿令泄气,频摇动, 
即化为水,以点咬处,甚效。(《谭氏小儿方》) 
阳证脱肛∶以荆芥、生姜煎汤洗之;用地龙(蟠如钱样者,去土)一两,朴硝二钱,为 
末,油调敷之。(《全幼心鉴》) 
中蛊下血如烂肝者∶以蚯蚓十四枚,苦酒三升渍至蚓死,服水。已死者皆可活。(《肘 
后方》) 
疠风痛痒∶白颈蚯蚓,去土,以枣肉同捣,丸梧子大。每美酒下六十丸。忌姜、蒜。(《活 
人心统》)对口毒疮,已溃出脓,取韭地蚯蚓,捣细,凉水调敷,日换三、四次。(《扶寿精 
方》) 
耳聋气闭∶蚯蚓、川芎 各两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汤下。服后低头伏睡。一夜 
一服,三夜立效。(《圣济总录》) 
口舌糜疮∶地龙、吴茱萸,研末,醋调生面和,涂足心,立效。(《摘玄方》) 
x蚯蚓泥x 
见土部。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蜗牛
内容:(瓜、娲、涡三音。《别录》中品) 
【释名】蠡牛(蠡音螺。《药性》)、 
山蜗(弘景)、蜗螺 
弘景曰∶蜗牛,山蜗也。形似瓜字,有角如牛,故名。《庄子》所谓“战于蜗角”是矣。 
时珍曰∶其头偏戾如 ,其形盘旋如涡。故有娲、涡二者,不独如瓜字而已。其行延引 
,故曰蜒蚰。《尔雅》谓之 蠃。孙炎注云∶以其负蠃壳而行, 
【集解】 
弘景曰∶蜗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耳。 
大明曰∶此即负壳蜒蚰也。 
保升曰∶蜗牛生池泽草树间。形似小螺,白色。头有四黑角,行则头出,惊则首尾俱缩 
入壳中。 
颂曰∶凡用蜗牛,以形圆而大者为胜。久雨乍晴,竹林池沼间多有之。其城墙阴处,一 
种扁而小者,无力,不堪用。 
时珍曰∶蜗身有涎,能制蜈、蝎。夏热则自悬叶下,往往升高,涎枯则自死也。 
x蜗牛x 
【气味】咸,寒,有小毒。畏盐。 
【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痫(《别录》) 
权)。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 
毒,研烂涂之(时珍) 
【发明】 
颂曰∶入婴孩药最胜。 
时珍曰∶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附方】旧三,新二十。 
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简易》) 
大肠脱肛∶《圣惠》∶治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 
立缩。又治上证及痢后脱肛。用干蜗 
水一盏,煎半盏调服。日三。 
蜗牛一枚, 
盏,汤瓶中封一夜,取涎水,入真蛤粉旋调,扫敷疮上。日十余度,热痛止则疮便愈。(《集 
验方》)瘰 未溃∶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同烧研,纸花贴之。(危氏)瘰 已溃∶蜗牛 
烧研,轻粉少许,用猪脊髓调,敷之。(危氏方)。喉痹肿塞∶用蜗牛绵裹,水浸含咽,须臾 
立通。又用蜗牛七枚,白梅肉三枚,研烂。绵裹含咽,立效。(《圣惠方》)喉风肿痛∶端午 
日午时,取蜒蚰十余条,同盐三、四个,小瓶内封固,俟化成水,收水点之。(唐氏)喉塞 
口 
噤∶蜒蚰(炙)二七枚,白梅肉(炒)二七枚,白矾(半生半烧)二钱。研为末。每水调半 
钱服, 
得吐立通。(《圣济总录》)耳腮 肿及喉下诸肿∶用蜗牛同面研,敷之。面上毒疮初起者∶ 
急寻水蜒蚰一、二条,用酱少许共捣,涂纸上贴之,即退。纸上留一小孔出气。此乃凌汉章 
秘传极效方也。(谈野翁《试验方》)。赤白翳膜∶生蜗牛一枚,捣丹砂末于内,火上炙沸, 
以绵染汁敷 中,日二。(《圣惠方》)鼻血不止∶蜗牛(爆干)一枚,乌贼骨半钱,研末吹 
之。 
(《圣济总录》)撮口脐风∶乃胎热也。用蜗牛五枚去壳,研汁涂口,取效乃止。又方∶用蜗 
牛十枚,(去壳,研烂),入莳萝末半分,研匀,涂之,取效,甚良。滴耳聋闭∶蜗牛膏∶用 
蜗牛一两,石胆、钟乳粉各二钱半。为末,瓷盒盛之,火 赤,研末,入片脑一字。每以油 
调一字,滴入耳中。无不愈者。(并《圣惠方》)蚰蜒入耳∶蜗牛椎烂,置于耳边,即出也。 
(《瑞竹堂方》)染须方∶用蜒蚰四十九条,以京墨水养之三日,埋马屎中一月,取出,以白 
丝头试之,如即黑到尾,再入马屎中埋七日,再取试之,性缓乃以捻须,庶不致黑皮肤也。 
(《普济方》)消渴引饮不止∶崔元亮《海上方》∶用蜗牛十四枚(形圆而大者),以水三合, 
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不过三剂愈。《圣济总录》∶用蜗牛(焙)半两,蛤粉、龙胆草、桑 
根白 
x蜗壳x 
【主治】一切疳疾(颂)。 
【附方】旧二,新一。 
一切疳疾∶用自死蜗壳七枚(皮薄,色黄白者)洗净,不得少有尘滓,日干,内酥蜜于 
壳中。 
以瓷盏盛之,纸糊盏面,置炊饭上蒸之。下 时,即坐甑中,仍装饭又蒸,饭熟取出,研如 
水淀。渐渐与吃,一日令尽,取效止。(韦丹方) 
之,良。(《圣惠》)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蛞蝓
内容:(音阔俞。《本经》中品) 
【释名】陵蠡(音螺。《本经》)、附蜗 
蜒蚰螺(详下文)。 
【集解】《别录》曰∶蛞蝓生太山池泽及阴地沙石垣下。八月取之。 
弘景曰∶蛞蝓无壳,不应有蜗名。附蜗,即蜗牛也。岂以其头形似蜗牛,故亦名蜗欤 
保升曰∶蛞蝓即蜗牛也,而《别录》复有蜗牛一条。虽数字不同,而主疗无别,是后人 
误出。正如草部有鸡肠,而复出繁缕也。按∶《尔雅》云∶ 蠃, 蝓。郭注云∶蜗牛也。 
《玉篇》亦云∶ 蝓, 
行则角出,惊之则缩,首尾俱能藏入壳中。苏恭以蛞蝓为无壳蜗牛,非矣。今《本经》一名 
陵蠡,《别录》又有土蜗之名,蜗蠡皆螺壳之属,不应无壳也。今下湿处有一种虫,大于蜗 
牛,无壳而有角者,云是蜗牛之老者也。 
宗 曰∶蛞蝓、蜗牛,二物也。蛞蝓二角,身肉止一段。蜗牛四角,背上别有肉,以负 
壳行。若为一物,《经》中焉得分为二条?《蜀本》又谓蛞蝓为蜗牛之老者,甚无谓也。 
时珍曰∶按∶《尔雅》无蛞蝓,止云∶ 蠃, 蝓。 
止云蛞蝓,一名附蜗。据此,则 蝓是 蠃,蛞蝓是附蜗。盖一类二种,如蛤 
主治功用相似,而皆制蜈、蝎。名谓称呼相通,而俱曰蜗与蜒蚰螺也。或以为一物,或以为 
二物者,皆失深考。惟许慎《说文》云∶ 蠃背负壳者曰蜗牛,无壳者曰蛞蝓。一言决矣。 
【正误】 
弘景曰∶蛞蝓入三十六禽限,又是四种角虫之类,营室星之精。方家无复用者。 
恭曰∶陶说误矣。三十六禽亥上有壁水 ,乃豪猪,毛如 簪。《山海经》云∶ ,彘 
身人面,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贼风 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本经》。 ,苦乖切,口戾也。轶音跌, 
车转也)。蜈蚣、蝎毒(《衍义》。 
【发明】 
宗 曰∶蜈蚣畏蛞蝓,不敢过所行之路,触其身即死,故人取以治蜈蚣毒。 
时珍曰∶按∶蔡绦铁《围山丛谈》云∶峤南地多蜈蚣,大者二、三尺,螫人觅死不得 
惟见托胎虫则局促不行。虫乃登其首,陷其脑而死。故人以此虫生捣涂蜈蚣 
也。又《大全良方》云∶痔热肿痛者,用大蛞蝓一个研泥,入龙脑一字,燕脂坯子半钱,同 
敷之。先以石 
蜗牛同功。 
【附方】新一。 
脚胫烂疮∶臭秽不可近。用蜒蚰十条,瓦焙研末,油调敷之,立效。(《救急方》)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缘桑螺
内容:(《证类》) 
【释名】桑牛、天螺(《纲目》)。 
【集解】 
慎微曰∶此螺全似蜗牛,黄色而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