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99部分

013-本草纲目-第99部分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寒温铜铁畏恶有异。俗方不用,亦无识者,不知与磁石相类否? 
恭曰∶此物,铁液也。磁石中有细孔,孔中黄赤色,初破好者能拾针吸铁。其无孔而光 
泽纯黑者,玄石也。不能拾,疗体亦劣于磁石。颂曰∶今北番以磁石作礼物,其块多光泽, 
吸针无力,疑即此玄石也。医方罕用。 
时珍曰∶磁石生山之阴有铁处,玄石生山之阳有铜处,虽形相似,性则不同,故玄石不 
能吸铁。 
【气味】咸,温,无毒。 
之才曰∶恶松脂、柏实、菌桂。 
【主治】大人小儿惊痫,女子绝孕,小腹冷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别录》)。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代赭石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须丸(《本经》)、血师(《别录》)、土朱(《纲目》)、铁朱。 
《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出姑幕者,名须丸。 
时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门也。今俗呼为土朱、铁朱。《管子》云∶山上有赭, 
其下有铁。铁朱之名或缘此,不独因其形色也。 
【集解】《别录》曰∶代赭生齐国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采无 
时。 
弘景曰∶是代郡城门下赤土也。江东久绝,俗用乃疏,而为仙方之要,与戎盐、卤碱皆 
是急须。 
恭曰∶此石多从代州来,云山中采得,非城门下土也。今齐州亭山出赤石,其色有赤红 
青者。其赤者亦如鸡冠且润泽,土人惟采以丹楹柱,而紫色且暗,与代州出者相似,古来用 
之。 
今灵州鸣沙县界河北,平地掘深四、五尺得者,皮上赤滑,中紫如鸡肝,大胜齐、代所 
出者。 
颂曰∶今河东京东山中亦有之。古方紫丸治小儿用代赭,云无真,以左顾牡蛎代使,乃 
知真者难得。今医家所用,多择取大块,其上纹头有如浮沤丁者为胜,谓之丁头代赭。《北 
山经》云∶少阳之山,中多美赭。《西山经》云∶石脆之山,灌水出焉。中有流赭,以涂牛 
马无病。 
郭璞注云∶赭,赤土也。今人以涂牛角,云辟恶。 
时珍曰∶赭石处处山中有之,以西北出者为良。宋时虔州岁贡万斤。 
崔 《外丹本草》云∶代赭,阳石也,与太一余粮并生山峡中。研之作朱色,可点书 
,又可罨金益色赤。张华以赤土拭宝剑,倍益精明,即此也。 
【修治】 曰∶凡使研细,以腊水重重飞过,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乃用细茶脚 
汤煮一伏时,取出又研一万匝。以净铁铛烧赤,下白蜜蜡一两,待化投新汲水冲之,再煮一 
、二十沸,取出晒干用。 
时珍曰∶今人惟 赤,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飞过用,取其相制,并为肝经血分引 
用也。 
《相感志》云∶代赭以酒醋煮之,插铁钉于内,扇之成汁。 
【气味】苦,寒,无毒。别录曰∶甘。权曰∶甘,平。之才曰∶畏天雄、附子。干姜为 
之使。 
【主治】鬼疰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本经》)。带下百 
病,产难胞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 
不起(《别录》)。安胎健脾,止反胃吐血鼻衄,月经不止,肠风痔 ,泻痢脱精,尿血遗溺, 
夜多小便。小儿惊痫疳疾,金疮长肉(大明)。辟鬼魅(甄权)。 
【发明】好古曰∶代赭入手少阴、足缺阴经。怯则气浮,重所以镇之。代赭之重,以镇 
虚逆。故张仲景治伤寒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用旋覆花三两, 
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大枣十二枚。水一斗,煮六升, 
去滓,再煎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时珍曰∶代赭乃肝与包络二经血分药也,故所主治皆二经血分之病。昔有小儿泻后眼上 
,三日不乳,目黄如金,气将绝。有名医曰∶此慢惊风也,宜治肝。用水飞代赭石末,每服 
半钱,冬瓜仁煎汤调下,果愈。 
【附方】旧二,新一十四。 
哮呷有声,卧睡不得∶土朱末,米醋调,时时进一、二服。(《普济方》) 
伤寒无汗∶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涂两手心,合掌握定,夹于大腿内侧,温 
覆汗出,乃愈。(《伤寒蕴要》) 
婴儿疟疾,无计可施∶代赭石五枚( 红,醋淬),朱砂五分,砒霜一豆大,同以纸包 
七 
重,打湿煨干,入麝香少许为末。香油调一字,涂鼻尖上及眉心、四肢,神应。(《保幼大 
全》) 
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 
每服一钱,或半钱,煎真金汤调下,连进三服。儿脚胫上有赤斑,即是惊气已出,病当 
安也。无斑点者,不可治。(《直指方》)慢肝惊风∶方见发明。 
小肠疝气∶代赭石火 醋淬,为末。每白汤服二钱。(《寿域方》) 
肠风下血∶血师一两,火 ,米醋淬,尽醋一升,捣罗如面。每服一钱,白汤下。(《斗 
门》) 
吐血衄血∶方同。 
堕胎下血不止∶代赭石末一钱,生地黄汁半盏调。日三、五服,以瘥为度。(《圣济录》) 
妇人血崩∶赭石火 醋淬七次,为末。白汤服二钱。(《普济方》) 
赤眼肿闭∶土朱二分,石膏一分。为末。新汲水调敷眼头尾及太阳穴。(《直指方》) 
喉痹肿痛∶紫朱煮汁饮。(《普济方》) 
牙宣有 ∶土朱、荆芥同研,揩之,三日。(《普济方》) 
诸丹热毒∶土朱、青黛各二钱,滑石、荆芥各一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蜜水调下,仍 
外敷之。(《直指方》) 
一切疮疖∶土朱、虢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好酒一碗冲之,澄清服。以渣敷之,干再 
上。(《朱氏集验方》) 
百合病发,已汗下复发者。百合七个(擘破,泉水浸一宿),赭一两,滑石三两。泉水 
二 
钟,煎一钟,入百合汁,再煎一钟,温服。(《伤寒蕴要》) 
【附录】玄黄石 藏器曰∶出淄川、北海山谷土石中,如赤土、代赭之类,土人以当朱, 
呼为赤石,一名零陵,恐是代赭之类。味甘,平、温,无毒。主惊恐,身热邪气,镇心。久 
服令人眼明悦泽。 
时珍曰∶此亦他方代赭耳,故其功效不甚相远也。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禹余粮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白余粮《别录》。 
时珍曰∶石中有细粉如面,故曰余粮,俗呼为太一禹余粮。见太一下。 
承曰∶会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尔。 
【集解】《别录》曰∶禹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 
弘景曰∶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佳。近年 
茅山凿地大得之,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紫色靡靡如面,嚼之无复碜,《仙 
经》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泽中一种藤,叶如菝 ,根作块有节,似菝 而色赤,味似薯蓣, 
谓为禹余粮,此与生池泽者复有仿佛。或疑今石即是太一也。 
颂曰∶今惟泽州、潞州有之。旧说形如鹅鸭卵,外有壳。今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 
作卵状,与旧说小异。采无时。张华《博物志》言∶扶海洲上有 草,其实食之如大麦,名 
自然谷,亦名禹余粮,世传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则 草与此异物同名,抑与生 
池泽者同种乎? 
时珍曰∶禹余粮乃石中黄粉,生于池泽;其生山谷者,为太一余粮。本衣冠文物白。陶引藤 
生禹余粮,苏引草生禹余粮,虽名同而实不同,殊为迂远。详太一余粮下。 
【修治】弘景曰∶凡用,细研水洮,取汁澄之,勿令有沙土也。 
曰∶见太一下。 
【气味】甘,寒,无毒。《别录》曰∶平。权曰∶咸。 
之才曰∶牡丹为之使。伏五金,制三黄。 
【主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本经》)。 
疗小腹痛结烦疼(《别录》)。主崩中(甄权)。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 等疾。久服 
耐寒暑(大明)。催生,固大肠(时珍)。 
【发明】成无己曰∶重可去怯,禹余粮之重,为镇固之剂。 
时珍曰∶禹余粮,手足阳明血分重剂也。其性涩,故主下焦前后诸病。李知先诗曰∶下 
焦有病患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抱朴子》云∶禹余粮丸日再服,三日后令人多气力, 
负担远行,身轻不极。其方药多不录。 
【附方】旧三,新六。 
大肠咳嗽,咳则遗矢者∶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方同下。(《洁古家珍》) 
冷劳肠泄不止∶神效太一丹∶禹余粮四两(火 醋淬),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去皮、 
脐,焙)。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温水下五丸。(《圣惠方》) 
伤寒下痢不止,心下痞硬,利在下焦者,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 
并碎之,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仲景《伤寒论》) 
赤白带下∶禹余粮(火 醋淬)、干姜等分,赤下干姜减半。为末。空心服二钱匕。(《胜 
金方》) 
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禹余粮( 研)、赤石脂( 研)、牡砺( 研)、乌 
贼骨、 
伏龙肝(炒)、桂心等分。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忌葱、蒜。(张文仲《备急方》) 
育肠气痛,妇人小腹痛∶禹余粮为末。每米饮服二钱,日二服,极效。(《卫生易简方》) 
产后烦躁∶禹余粮一枚,状如酸馅者,入地埋一半紧筑,炭灰一斤 之。湿土罨一宿 
,打破,去外面石,取里面细者研,水淘五、七度,日干,再研万遍。用甘草汤服二钱,一 
服立效。(《经验方》) 
身面瘢痕∶禹余粮、半夏等分。为末,鸡子黄和敷。先以布拭干,勿见风,日三。十日 
,十年者亦灭。(《圣济录》) 
大风疠疾,眉发堕落,遍身顽痹。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一斤。为末。罐子固济, 
炭火一秤 之,从辰至戌。候冷研粉,埋土中,三日取出。每一两,入九蒸九曝炒熟胡麻末 
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下,日二服。(《圣惠方》)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太一余粮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石脑(《本经》)、禹哀(《吴普》)。 
藏器曰∶太一者,道之宗源。太者大也,一者道也。大道之师,即理化神君,禹之师也。 
师尝服之,故有太一之名。张司空云∶还魂石中黄子,鬼物禽兽守之,不可妄得。会稽 
有地名蓼,出余粮。土人掘之,以物请买,所请有数,依数必得。此犹有神,岂非太一乎? 
【集解】《别录》曰∶太一余粮生泰山山谷,九月采。 
普曰∶生泰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采无时。 
弘景曰∶本草有太一余粮、禹余粮两种,治体相同。而今世惟有禹余粮,不复识太一。 
《登真隐诀》∶长生四镇丸云∶太一禹余粮,定六腑,镇五脏。合其二名,莫辨何者的是? 
今 
人亦总呼为太一禹余粮。有人于铜官采空青于石坎,大得黄赤色石,极似今之余粮,而色过 
赤好,疑此是太一也。彼人呼为雌黄,涂物正如雄色。 
恭曰∶太一余粮及禹余粮,乃一物而以精粗为名尔。其壳若瓷,方圆不定。初在壳中未 
凝结,犹是黄水,名石中黄子。久凝乃有数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黄。年多变赤,因赤渐紫。 
紫及赤者,俱名太一。其诸色通谓禹余粮。今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