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烽戎底定(第二部) >

第32部分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32部分

小说: 烽戎底定(第二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家伙,这位齐王说话怎么如此跳荡,初时还说他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条好汉,一改口又说成是象征帝王的北极星了,这可是犯大忌讳的话呀!是他喝昏了头,还是话里有话?

  “柴将军,皇上对刘继元动了肝火,不久就要御驾亲征了。”

  “哦?下官还没听说。”

  “听说没听说都是这么回事儿。皇上要御驾亲征,留在京城监国的必然是本王,那可是件如履薄冰的差事啊!有一点儿闪失,本王也吃罪不起。所以今天本王请柴将军来,就是想真到了那一天,务请柴将军帮本王这个忙,确保京畿之内盗贼不发,市井祥和!”

  柴禹锡边听边寻思:赵光义想御驾亲征,他怎么会不知道?但他不想在赵廷美面前显得张狂,所以才佯做懵懂。若是按照惯例,赵廷美身为皇弟,又是开封府尹,监国自然非他莫属。可这事全然用不着如此郑重啊。难道是他过于谨慎?过于不自信?可今天他前前后后说的这些话,以及潘潾敲打的边鼓,又分明透露出很强的自信,自信到居然敢自称是众星拱北!

  “齐王一席话,真乃肺腑之言啊!”潘潾见柴禹锡没搭话,继续说道。“齐王常说柴将军是当今第一大材,只是不如曹彬、潘美等人的资历深罢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怎么会无可奈何?”赵廷美接口反驳道。“天降人才,本当不拘一格。如果拘了资历,拘于勋爵,那就不是圣朝所为了!”

  这一番云遮雾罩,若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早被说晕了头。好在柴禹锡头脑十分清醒,他虽然还弄不清赵廷美最后一张底牌是什么,但已隐隐感到,此人恐怕不仅仅是想与自己交好,因为凭着他齐王的地位和威势,完全可以对自己发号施令,用不着如此客气。自己究竟是多大的“材”,自己还不明白?就是再狂妄,也不敢与曹彬、潘美这些老帅们相比呀。赵廷美为什么要这么说?是卖嘴皮子说便宜话,还是真想把自己往高处推?可他只是个开封府尹,他想能有什么用?

  “本王希望柴将军竭诚相助。日后本王风光了,感谢你的可不仅仅是一坛瓜子金!”赵廷美进一步给柴禹锡发出暗示,而且用了当年赵普收受瓜子金的典故。这个典故早已闹得尽人皆知,而且百官都知道它的含义:那可是买通宰相的价码儿啊!如今赵廷美大言谢礼不只是一坛瓜子金,他能有多大的能量?他凭什么给自己开出这么高的价钱?

  “齐王!”柴禹锡终于开口了。“下官今天真是无地自容了!想我柴某不过是个尽忠王命的小小走卒,怎能当得齐王如此谬奖?齐王有事只管吩咐,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举,下官绝不敢有丝毫怠慢!”

  “好!真痛快!”赵廷美不由拍了拍酒桌。“有柴将军这句话,本王今天干上三大杯!从此以后,本王愿和柴将军荣辱与共!”说罢,举起酒杯一气饮下,又命潘潾道:“斟满!”

  为了弄清楚李穆的行踪,赵光义派出两路十几个探卒到河东一带仔细侦视。一个多月过去了,派出去的人先后回来,都说沿途未见宋使南归的行迹。赵光义判定:李穆十有八九是被刘继元扣押在太原了。“好个刘继元!”他恼怒地骂道:“敢谋杀我大将,扣留我使节。朕不把太原城踏成齑粉,誓不还朝!”

  他信步走出宫门,在殿外仰头望天。寒风吹过来,阎承翰连忙将皮袍子披在他身上。“ 
 
 
陛下,天太凉,还是回宫去吧!”

  天凉,这不正是攻打太原的最好时机吗?太原这个地方,一到解冻便到处是泥泞,车马步卒都无法行走。雨季一来,麻烦更多,粮运不济,瘟疫四起,还打什么仗!开宝九年太祖皇帝去攻太原,不也是在冬季吗?不能再等了!他掉转身来,回到偏殿,在暖炉旁烘了烘手,怔了一会儿,问阎承翰道:

  “河东的地图呢?”

  阎承翰匆匆跑到殿角,在大柜中掏出地图,平平整整地铺在案上。赵光义快步走到案边,看了一阵,伸手道:

  “拿笔来!”

  阎承翰忙把笔递过去,赵光义的眼睛一直没离开地图,那图上是他一个月来规划的军事部署。只见地图上许多地名旁边,分别标着不同的人名和数字:

  大名府,潘美,一万;相州,李汉琼,一万;沧州,荆嗣,五千;定州,宋偓,一万五千;贝州,孟玄喆,五千;孟州,崔彦进,六千;潞州,王侁,八千。还有曹彬举荐的小将孙全照,今年虽然只有二十冒头儿,个子也不算高,但作战却十分骁勇,现在在保州为俾将。曹彬看中的人不会有错,这次也让他带上一彪军马,充当尖刀之用。再就是那个女将姚桦哥,她那支姚家军训练有素,就让她依旧隶在李汉琼的麾下。也不指望她建立多大功勋,但她一再请战,总该满足她这点愿望。南唐过来的军队,这次能用的也都用上。右千牛卫将军郑彦华手下校卒最多,但战斗力未必很强,把他安排在南面隰州一线,攻打刘继元的石州、汾州,能牵制其主力南下,就算是奏效了。陈洪进不是也想立功吗?让他和郑彦华一道去!

  赵光义用笔在地图上涂涂改改,勾来勾去,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才把笔往案子上一撂,拍了拍手。阎承翰走过来想收拾,赵光义问他道:“王继恩现在何处?”

  “陛下怎么忘了?不是让他跟着潘美到大名府去当监军了吗?”

  “唔。”赵光义想了起来,又问:“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吧?”

  阎承翰摇了摇头,试探地问了句:“陛下什么时候也让微臣做个监军哪?”

  赵光义呵呵笑道:“你们这些人去做监军,朕最放心。告诉你,你的事朕已经考虑过了。”说到这里,往殿外望了望。“走吧,跟朕找你的监军主帅去!”

  “微臣到哪儿当监军啊?”阎承翰被说得一头雾水。

  “礼贤坊!”

  “淮海王?”阎承翰有点吃惊。“他现在奉朝请,哪儿有军队呀?”

  “你放心吧,朕只要说北征刘继元,钱俶一定会主动请战的!”

  这一年的元旦,汴京城的百姓依旧过得欢天喜地,朝廷百官和京城将帅们却是在紧张气氛中度过的。元旦前赵光义发布了亲征诏书,京城禁军的将领们还都不清楚谁将出征谁将留守,只能做战前准备。此时最忙的要数枢密院,赵光义频频召见曹彬,每确定一个出征将校,便要为之策划方方面面的事。亲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都城要有强悍有力的人留守自不必说,出征的也不只是几个将帅,管粮谷的、管传达文书的、管书写诏命的,一应办事机构都得派人跟着去,这一套都由卢多逊在张罗。赵光义最关注的是起草诏书的人,此人是喉舌,又是心腹,所以由他钦点了翰林学士徐铉随驾。

  柴禹锡一直没接到赵光义的密命。这些日子他知道皇帝军务繁忙,也不想去打搅。预定是元宵节前后出征,可今天已经初五,无论如何也得去见皇帝一面了。他嘱咐杨琼等继续操练兵马,自己骑上马径朝皇宫而来,不料刚到宫门,却被孩儿军的守门卒告知皇帝现在不在宫中。

  柴禹锡刚要掉头,被潘惟德喊住:

  “柴将军,且留步!”

  柴禹锡扭过头来,问潘惟德道:“皇上这一向经常出宫吗?”

  潘惟德走到柴禹锡身边,低声告诉他说:“柴将军说得不错,皇上已经连着两三天躲出宫去,很晚才回来。还特地嘱咐末将说:除了柴将军,他谁也不见。柴将军,随末将去见皇上吧!”

  “皇上现在在什么地方?”

  “别问了,皇上和曹枢密在一块儿呢。”

  柴禹锡不再说话,跟着潘惟德出了固子门,一径朝当年赵匡胤请众将帅打猎的那片林子而来。进到林子很深处,两顶绿色的军帐骤然出现在眼前。军帐四周布满了值勤的校卒。

  “朕料定你柴将军会来!”赵光义挥手示意柴禹锡免礼,朝曹彬会心一笑。“而且是向朕请战的,对不对?”

  “陛下只说对了前一半儿。”柴禹锡跟赵光义时间久了,又不是朝堂正式场合,说话显得随意些。

  赵光义打断他的话道:“那一半儿留着以后再说,先说朕猜对的这一半儿。朕刚才与曹枢密商量过了,你给朕好好地留守京城,不得出半点儿差错!”

  “陛下把一大半的军队都发到前方去了,为什么偏偏让臣留守京师?”

  “正因为把一大半军队都压到了河东,朕才决定让你留守京师。这还不明白吗?前方比你凶猛的大将大帅有的是,后方只有交给曹枢密和你,朕才能放心!”

  柴禹锡瞅了瞅曹彬,曹彬朝他点点头,示意他不要坚持己见。

 
 
 
  赵光义又问道:“你那后一半儿要说什么?讲给朕听听!”

  听说让他留守汴京,柴禹锡有点丧气,说道:“前些日子听齐王说,如果陛下亲征河东,势必由他担任京都留守。陛下,有齐王镇守京城,又有曹枢密辅佐齐王,臣留在汴京有什么用?”

  赵光义听罢,微微怔了一下,马上又恢复了常态,笑呵呵地说道:“齐王担任不担任京都留守与你出征不出征根本不是一回事,这算什么理由?”说到这里,收敛了笑容。曹彬偷眼看时,正瞥见赵光义眉头皱了两下。

  “柴承旨,陛下自有庙谟胜算,我等近臣只需谨慎遵守,必无差错。”曹彬感觉到赵光义有了心事。

  “你为什么也认定齐王应该担任京城留守?”赵光义突然问柴禹锡。

  “以往先皇帝出征之时,陛下不都是担当此任吗?”

  “朕在周世宗时,就跟着先皇帝南征北战,如今身上还有枪伤,所以先皇帝相信朕有镇守京城的能力。齐王至今还没有经过一场战斗,万一京城有变,朕觉得他未必能够应付自如。这一回朕倒有意让他到河东战场见识见识什么叫打仗,什么叫血流成河!”赵光义说罢,扭头问曹彬道:“曹枢密,你以为如何?”

  “陛下有此打算,乃天下之福!”曹彬的话永远是四面溜圆。

  赵光义站起身来,慢步朝帐外走去,出了帐,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趁这工夫,曹彬用一根手指在自己嘴巴上比画了一下,意思是告诫柴禹锡千万不可把皇上这个决定泄露出去。凭着曹彬的聪明,他已经感觉出赵光义对赵廷美不甚放心。刚才柴禹锡无意中说出赵廷美自以为要留守东京,这无疑增加了赵光义的不安。让赵廷美随军出征河东,也许是赵光义胸中夙定的主意,也许是他刚刚才做出的决策,不管赵光义怎么想,赵廷美肯定会对这个决定抱有怨气,怨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今后的发展了。

  两个人紧跟着也出了帐,天色已经向晚。

  “陛下,今天早些回宫吧?”曹彬问了一句。

  赵光义仰头看着林间飞过的几只麻雀,直到雀儿飞远,才说道:

  “朕出征前,还得去看望看望武功郡王!”

  “臣陪侍陛下去吧?”

  “不必!”赵光义干干脆脆地答道,又朝远处站着的潘惟德招了招手:“把马牵过来!”

  与柴禹锡求见赵光义几乎同时,武功郡王赵德昭来到了弟弟赵德芳府中。

  赵德芳今年刚满二十,夫人李氏年初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