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 >

第21部分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第21部分

小说: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定论,而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了矛盾的多元决定论,即社会矛盾 

在历史实践中被经济、上层建筑多种客观力量共同决定和制约。社会形 

态的现存结构也是由各环节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不是由经济 

因素一元决定的。他认为,马克思讲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只是讲它对 

历史进程的最后的、归根到底的作用,而不是说只有这一种作用。马克 

思既指出了这种作用,也指出了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特殊作用, 

其作用不同,但都决定着社会形态和社会矛盾,不能因经济的归根到底 

作用而把历史看成是由此一元决定的,把马克思的方法看成是一元决定 

论方法。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多元历史观背后的理论框架是一种结构因果 

观。与黑格尔的一元历史观背后的线性因果观和表现因果观不同,马克 

思所主张的是结构整个存在于其效果之中的因果关系,即原因并不独立 

于结果之外,不是一种事实引出另一种事实,也不是由内在的本质决定 

外在的表现。相反,原因与结果是一个结构整体,原因只存在于事实要 

素的关系之中。他引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在社会形式中的作用的一段话来 

印证他的这一观点,马克思在《导言》中写道:“在 

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 


… Page 63…

     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它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 

     光,一切其它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 

                                                                 ① 

     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阿尔都塞认为, 

     马克思的这段话,正是把生产对社会的作用放到与社会其它方面的关系 

     中去的,结果和原因都内在地存在于这种关系结构中,一旦离开这个结 

    构,原因、结果都不存在。阿尔都塞认为,这种结构因果观是马克思思 

    想方法的本意,只是他自己没有觉察到,因而没能清楚表达它,由此才 

    导致了后来人们对他的线性式机械理解。 



           (3)关于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结论 

          阿尔都塞通过对马克思前期著作与后期著作的结构比较,认为马克 

    思《导言》以后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属 

     于摆脱了意识形态影响的成熟、科学的思想。以这些著作为代表的马克 

    思主义具有反人道主义、反历史主义和反经验主义的性质。 

         反人道主义。阿尔都塞认为,首先,马克思反对从“人的本质”的 

    抽象概念中引申出社会发展规律。从1845年起,马克思同一切把历史和 

    政治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理论彻底决裂,确立了新假设、新原则和新方法。 

    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新概念取代了早期使用的个体和人的本质等旧概 

    念,明确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其次,马克思没有把生产关系表述 

     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没有用人的概念说明生产 

     关系,而是将生产关系表述为分配关系。其中,物是生产资料,人虽然 

     是生产关系中的活跃因素,但却以人在生产关系中的活动为条件,即人 

     是生产者,是完全匿名的、可替换的、简单的关系承受者和职能执行者。 

    再次,马克思否认了人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所 

    说的社会变革,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个改造,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也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构在功能上适应资本主义所酿成的巨大的生 

    产力水平。这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变革,而不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马 

     克思也不是从人的本质中推论出社会变革的,而是从社会结构的科学分 

    析中得出的结论。 

         反历史主义。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表述,强 

     调的是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同时性,反对阶段与阶段的时间连续性。他 

     引证马克思批评蒲鲁东的话来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 

     曾说:“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 

    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互 

    相连接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逻辑公式怎能向我 

                                                                    ① 

    们说明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 阿尔都塞认 

     为,马克思强调了历史的总体结构,弱化了历史的时间序列,是把各个 

    社会形式放到这个总体结构中去才能理解它们,而不是放到逻辑顺序中 

    去理解。 

         反经验主义。阿尔都塞认为,成熟马克思抛弃意识形态后达到科学 

     的认识,在思维方式上是因为否定了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识方式是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 卷,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第75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145 页。 


… Page 64…

认识对象当作实在本身,从实在去抽象其本质,并把理论看做是对具体 

实在的抽象表述。科学的认识方式则不是对具体实在进行加工,而是对 

理论进行加工,对抽象结果进行加工。这个过程是一种理论实践活动。 

它的原料是概念和抽象,手段是思维,产品是知识。运用思维对概念、 

抽象进行理论劳动而生产出的是知识,这个过程与经济实践、政治实践、 

意识形态实践一样,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不以经验为基础和起点, 

是一种纯理论劳动。成熟马克思的工作就是以英国政治学和法国社会主 

义的劳动价值论和阶级斗争理论为原料,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工具的理 

论实践过程,其产品便是《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这与早期马克思 

以反对书报检查、反对封建法律和普鲁士专制国家等具体实在为起点的 

人道主义理论已完全不同。 

     70年代后期,阿尔都塞公开宣告马克思主义存在着危机,马克思主 

义本身包含着困难、矛盾、空白。他认为, 《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 

论忽视了榨取剩余价值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力本身再生产的条件,导致了 

对剥削和劳动力的狭隘观念,从而妨碍了现实中斗争形式的扩大。他认 

为,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表述过于简单和模棱两可,关于国家问题和阶 

级斗争的组织问题存在着理论空白;这些问题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有限性和不完整性。阿尔都塞的这一否定性结论,没有使他的理论进一 

步发展,反而使他的学生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信心,有人转向反马 

克思主义,有人转向后期结构主义,他的学派迅速衰落下去。 

                    4。后现代结构主义和解构思潮 



     结构主义发展到70年代进入后现代阶段,其特点是对结构本身的意 

义发生怀疑。曾是阿尔都塞合作者的法国学者马谢雷,就专门批评了结 

构借用的观点,认为把语言学中的结构概念挪用到文学及别的学科是错 

误的。因为结构的分析看上去是发现一个对象的内部无意识结构,实际 

上却“是用显示这个对象发生作用的规则的办法去重建一个‘对象’”, 

所“发现”的仅仅是对象的模拟物。马谢雷还批评结构主义在反传统、 

反形而上学观念的同时,又假定了另一种形而上学观念,即整体的有机 

结构观念,用它取代了传统的因果观念。 

     70年代的结构主义代表是法兰西学院思想史和思想体系教授密歇 

尔·福柯(1926—1984)。他早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研 

究过心理病理学。50年代在瑞士任大学讲师,60年代在突尼斯任教,1968 

年回国任巴黎大学文森学院哲学教授。1970年到法兰西学院。主要著作 

有:《精神病与心理学》、《疯狂与文化》、《医院的诞生》、《词与 

物》、《知识考古学》、《话语的秩序》、《监督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性史》第1卷等。福柯的主要学术成就在欧洲思想史方面,同时也广 

泛涉猎精神病学、自然科学史、经济学、语言学、犯罪学等领域。作为 

结构主义思想家,他的影响与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拉康等人齐名。 

     福柯的主要思想是关于欧洲近代思想发展的分析。与前期结构主义 

相同的是,他也否认历史的历时性,主张同时性分析,认为思想发展只 

是一种知识范围内的结构交替,结构与结构之间彼此孤立,没有内在联 

系。与前期结构主义不同的是,他在否定主体概念、反对根源探索的同 

时,不同意索绪尔语言学的语言、言语二元论区分。他认为语言形成过 


… Page 65…

程中有第三个因素——话语,它既不是作为深层结构的语言规则,也不 

是表层的言语符号,而是话语实践中比符号所指包含了更多东西的部 

分,并有自己的规则。 

     福柯把欧洲近代思想分为三种文化类型——“知识型”。第一种是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的知识型,其特点是以相似关系为组织知 

识的原则。词与物之间,即记号与所标志的东西之间是一种相似关系。 

词、记号没有独立性,人们通过词、记号去认识事物。这使人们的知识 

只能局限在了解相同事物范围内,也就是混沌、笼统地认识事物。第二 

种是古典时期 (17—18世纪)的知识型。这时的知识从笼统的认识转为 

分析、分类的认识。人们已发现词与物之间、记号与所标志东西之间有 

不相符合,于是人们用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物,并将它们进行区分、归 

类。但这种分类只是对事物现象所作的分类,词、记号仅仅是现象的表 

征。这个时期的博物学是以人为分类系统去对动植物作出区分,经济学 

是以货币、价格、价值、流通、市场为分析财富的依据,这都是现象分 

析的典型。第三种是现代时期 (19世纪以来)的知识型。这时的知识从 

现象分析的认识转到本质、根源的考察。语言学不仅研究名词所代表的 

物,而且探讨语言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不再只作人为的分类,而是去探 

究生物背后的生命本质、生物的有机构成,经济学也不再静止地分析经 

济现象,而是去寻找价值的来源、资本的历史运动。在所有这些知识类 

型中,认识的方式决定了知识的类型,知识决定了社会的形式,社会形 

式决定了人。因此,人在知识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中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