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 >

第3部分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第3部分

小说: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包罗万象的体系让位于批判的方法,先知先觉者的姿态被“文化批 

    判者”所取代。哲学在当代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分析、评价,不再预示 

    真理。 

         伦理性。当代哲学特别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一种大伦 

    理的眼光看待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这一特点从 7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显 

    著。如,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晚年提出“拯救地球”的思想受到哲 

    学界普遍重视。沉思人们过去一贯做法的严重后果,沉思因一味谋算自 

    然事物所引起的世界的黯淡和地球的毁灭,沉思存在被遗弃的状况,沉 

    思如何去看待自然,沉思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成为当代哲学家们 

    关注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80年代的发展,也从人道主义倾向转向 

    一种人类的意识,马克思晚年写下的《人类学笔记》成为研究马克思思 

    想的新热点。代表东方哲学的第三期新儒家学者,也在80年代看到了复 

    兴儒学的希望。他们试图以儒学内在的平和与伦理去克服人与自然的冲 

    突,摆脱自然对人的惩罚,帮助人们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达到 

    一种安心立命的境界。 

         当代社会向当代哲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当代哲学在回答这些问题 

     的过程中,发展了这门古老的学问,也推动了现实社会的改善,使之更 

    加适合人类生存。 



                             2。当代哲学与现实社会 



         当代哲学的成就与风格,既是整个哲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与 

    现实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代哲学的种种特征和选题,深深地植根于 



① 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2 页。 

② 引自布洛克曼:《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12—13 页。 


… Page 9…

    全部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的抽象和总结。 



          (1)当代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当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无所不在的社会。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基 

    础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一个又一个地推翻了工业社会初期形成的经典理 

    论。技术事业的崛起,带给人类深刻而广泛的物质条件变化。在不到半 

    个世纪里,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已递增数倍。 

         宇航技术使人类亲眼看到地球是一颗被湿润、发光、蓝色气层包裹 

    的独特星球(1961年),它并不是哥白尼日心说所描述的仅是太阳系行 

    星里的普通一员,而是充满生机的活的星球。物理学耗散结构的提出 

      (1967年),勾划出一种新的系统演化模式——通过涨落达到有序的自 

    组织性原理,这给人类理解地球演化提供了新思路。生物学微观古生物 

    实验方法(1965年)从古老的沉积岩化石中分析出大约3。5亿年生命历 

    史,使人们认识到生命体并非从无机物的长期反应性中生成,而是在原 

    核细胞生物时就与地球环境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新的自 

    然观告诉人们,地球,并非如达尔文进化论所理解的先为生物提供了适 

    于生存的条件而后才有生物的适者生存;相反,地球通过生命(光合作 

    用)而捕获、转移、储存太阳能,通过生命活动 (生物与地球的化学循 

    环)而推动地球表层物质元素循环,并通过生命过程去调节、控制、维 

    持自身的系统平衡。正是生命的参与,才使地质历史构成生物圈,才使 

    地球保持平衡态。 

         自然观的这种变化,从根本上否定了拉普拉斯以来的决定论观念, 

    也否定了康德以来的非决定论思想。传统哲学那种封闭的、一元的、绝 

    对的、体系化的思维方式失去了作用,近现代哲学那种单一的、怀疑的、 

    相对的、情感化的思维方式也不再有吸引力。当代哲学走向开放、多元、 

    民主和无中心。正如美国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所说:人类要认识自然,“就 

    必须使用一切思想,一切方法,而不能仅仅使用其中的一部分”,这是 

                                                         ① 

    因为“现实的科学比人们所料想的更接近多元论”。当然也是因为“经 

    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列宁语)。当代知识 

    分化与综合的并行、学科细分与交叉的并行,当代社会独立与共存的并 

    行、动荡与平衡的并行,使得任何一种绝对化,无论它是理性的还是非 

    理性的,都不再能适应时代需要。现实、共存、民主的时代风尚,造就 

    了哲学的多元、开放和无中心。 



          (2)当代哲学对社会的作用 

         任何哲学都不可能超越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同样,每一个时代和 

    社会又需要哲学的参与和干预。 

         当代哲学以其特有的理论方式评价现实,校正着现实与人类理想及 

    根本利益的差距。正如美籍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说:“哲学所竭力阐 

    述的概念,暗示着对现存政治现实的颠覆。 ‘暗示’意味着什么呢?哲 

    学是批判性的思想,它的概念是规范性的,它的定义是不明言的命令。” 



① 费耶阿本德:《实在论、理性主义与科学方法》,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111 页。 


… Page 10…

    ② 这种社会批判意识在当代哲学家头脑中格外自觉。美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直言不讳地称:“我认为,哲学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客 

    观主义;就是面对思想和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可以说是虚假的)独立性; 

                                            ① 

    就是展示激进的自我反思的力量。” 当代哲学各流派积极干预现实社 

    会,存在主义向人们揭示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向人们呼吁用行动改 

    变自己的命运。萨特一再强调:存在主义“是用行动说明人的性质的; 

     它也不是一种对人类的悲观主义描绘,因为它把人类的命运交在他自己 

    手里,所以没有一种学说比它更乐观的”。当代哲学家们对现实的关注 

    和评价,使他们的思想常常越出学院的讲坛,掀起一些社会波澜,成为 

    一些社会风潮的舆论先导。西方60年代中后期的学潮,中国80年代中 

    后期的改革开放,苏联、东欧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政治剧变等,无不 

     同当代哲学意识形态的导向相关。当代哲学的社会功能已不像传统哲学 

    那样代表着真理和智慧,远离日常生活,脱离现实需要,而是代表着人 

    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智慧,贴近现实,表现生活,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服务。 



                                 3。当代哲学轮廓 



         当代世界哲学从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来划分,主要有三大哲学:西 

    方哲学、苏联和东欧哲学、东方哲学。此外还有南美哲学和中东哲学。 



           (1)当代西方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指20世纪40年代以来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和近现代 

    英国经验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美国实用哲学、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延 

    续下来的哲学思想及其流派。主要有分析哲学、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 

    义、结构主义、科学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其内容涉及语言学、逻 

    辑学、美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广泛 

     的文化领域。当代西方哲学又是当代流行最广、影响其他文化最深刻的 

    哲学,其传播、渗透遍及世界各国。 

         当代西方哲学有两大主要脉系: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 

         当代英美哲学以分析哲学为主导。它创始于20世纪初的英国。20、 

    30年代在英国迅速发展,出现了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学派等分支。 

    40年代,其中心移往美国,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相结合,生出新的分支。 

    40—80年代,英美哲学界涌入不少新哲学思潮,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 

    但分析哲学的主导地位始终未动摇,并且不断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 

    响,成为当今重要的哲学流派。 

         当代欧陆哲学流派纷呈、此伏彼起,以法国最为活跃。二次世界大 

    战前后,萨特、梅洛…庞蒂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法国成为主潮,流行近20 

    年。60年代,法国经济恢复,社会发展稳定,具有情感色彩的存在主义 

     的地位被列维…斯特劳斯、福柯、拉康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取代。  1968 

    年以反对人性压抑为主旨的“五月风暴”学潮,冲击了法国知识界,随 



② 马尔库塞:《哲学与现实的关联》,《法兰克福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142 页。 

① 哈贝马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哲学译丛》1979 年第5 期。 


… Page 11…

之出现以反对任何唯一性、至上性为特征的“新哲学”、德里达为代表 

的消解哲学、利科为代表的新解释学等,成为70年代以来法国哲学界最 

流行的思潮。 

     德国于二次大战结束后经历了40余年东、西部分离局面,1990年统 

一为一体。分离期间,东部德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意识形态,属 

于当代苏联、东欧哲学范畴;西部德国的哲学则属于当代西方哲学范畴。 

与法国不同,胡塞尔的现象学在德国有深刻影响,并且也影响着法国存 

在主义。海德格尔、雅斯贝斯的存在主义具有抽象、严谨的德国风格。 

50年代末,在海德格尔本体论思想和西方古典解释学基础上,形成了加 

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本体论解释学,将原来只是方法的解释学发展为一 

种哲学流派。70年代以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在 

继承第一代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综合现象学、解释学、语言哲学、 

哲学人类学等多种思想,提出了关于改变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成 

为当今德国哲学论坛上影响最大的思想观点。 

     当代意大利哲学摆脱了战前克罗齐主义和金蒂莱行动主义为代表的 

新黑格尔主义的绝对主导,出现多元化局面,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 

科学哲学,以及新托马斯主义、现象学、符号学、解释学共同存在。意 

大利马克思主义在意大利共产党积极推动下取得了深入发展,意大利共 

产党创始人和领袖葛兰西所坚持的在革命和历史的辩证法中把握马克思 

主义实质的思想,一直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意大利存在主义分 

为两派:阿巴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