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 >

第9部分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第9部分

小说: 世界当代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经选择,便必然有了自己的倾向性,“他知道敌人为什么抵抗,自己 

                   ① 

    为什么战斗” 。试图抛开历史而论证反叛的绝对人性特征,这种抽象的 

    见解如果运用于现实,必定遭到历史的抛弃。 

         萨特对加缪的批评一针见血,指出了其思想的软弱性和非现实性。 

    但是,加缪通过关于荒谬和反叛的论述所表达出来的他对现代西方社会 

     中人性被压抑的不满,还是有他独特的敏锐和深刻之处的;他的论述也 

    表达了他对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重建人道主义的美好愿望。 

         当代著名的法国存在主义者还有有神论者马塞尔(1889—1973)、 

    女权主义者波伏娃 (1905—1986)、思维哲学家拉瓦勒(1883—1951)、 

    政治哲学家高兹 (1924—),等等。 

         总之,存在主义哲学于战后在法国形成了又一个中心。它与战前的 

    德国存在主义相比,在理论观点上并没有更多的新的建树,但在思想倾 

     向上具有政治化的特征,即积极干预社会,参与政治活动;在表达方式 

    上与文学手段相结合,使普通人都能理解。也正因为这些特点,使法国 

    存在主义不仅在本国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而且很快传播到世界许多国 

    家,成为一些国家战后的主流哲学思潮。这场由法国哲学家掀起的存在 

    主义运动,随着西方经济的恢复,社会走向稳定,人们心理上的战争创 

    伤逐渐平复,在60年代逐渐退潮。 



                         2。存在主义在其他国家的传播 



         存在主义成为世界性思潮,主要是在战后。其一方面原因是法国哲 

    学家们在理论上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战后的世界性经济萧条 

    和战争卷入国受到的损失破坏,使人们处在失望、茫然、悲观、痛苦之 

     中,存在主义成为揭示并安慰这种心理需要的药剂。 



          (1)当代美国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于20年代传入美国,当时已有人翻译并研究克尔凯郭尔著 

    作。40年代,有关存在主义的论著多起来,萨特、加缪的不少作品在美 

    国翻译出版,但还仅仅是作为一种文艺思潮被介绍,远未形成一个哲学 

    流派。50年代以后,萨特、加缪、马塞尔等人的哲学著作被翻译成英文, 

    这些人作为哲学家引起美国人的兴趣,研究和宣传存在主义的学者多了 

    起来;到70年代,已形成一批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们的特点是,吸 

    收存在主义以改造他们原来的哲学。与此同时,存在主义也像在法国一 

    样,不限于专业哲学领域,而是通过文学艺术,渗透到道德、教育、宗 

    教等文化领域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尤其是影响了一代青年人。60年 

    代美国青年中的“荒谬剧”热潮、“嬉皮士”运动等,都与存在主义思 

    想相关。 

         保罗·约翰内斯·蒂利希 (1886—1965)是美国著名的基督教存在 

    主义哲学家。他原是德国人,191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成为哲学 



① 柳鸣九: 《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48 页。 


… Page 27…

教授。法西斯势力上台后,他被解除教授职务。1933年移居美国,1940 

年加入美国籍。在美国一直任大学教授。他的主要论著有《系统神学》 

三卷、《存在的勇气》、《新的存在》、《信仰动力学》、《文化神学》、 

 《永恒的现在》等。 

     蒂利希的思想是一种神学的存在本体论观点。他从基督教神学出发 

建立存在主义理论,以存在主义来论证神学本体论。蒂利希认为,存在 

是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对象。存在不是存在本身或使存在物存在的东西, 

而是使一切事物成为存在的活动,“是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性”。上帝就 

是这种创造活动。因而上帝不是精神实体,而是在宗教上对存在根源的 

表述。作为这种根源,上帝不存在,因为它不是存在,它是本质和存在 

之外的存在的根本。如果肯定上帝存在,就是把上帝带进了一种存在的 

主客体结构;它就成了和其他事物一样的存在物,而不再是存在的基础, 

也不再是名符其实的上帝了。上帝是存在的根本或者说是存在的基础, 

是说上帝不是存在物以外的东西,而是在存在物之中的存在本身。对人 

来讲,人的存在最根本的是个人生命的意义。当人的生命存在面临非存 

在 (如死亡)的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恐惧、绝望,人在这时候深刻地 

体验到生命的存在、自我的存在,同时也就体验到上帝的存在。上帝就 

表现于人的有限性、人的焦虑情绪以及摆脱焦虑的勇气之中,它作为一 

种意志力量支配着人。蒂利希认为,意志是一个“非心理学解释的心理 

学概念”,它恰当地表示了人的存在所具有的非客观性和非纯粹主观性, 

是存在的直接的个人经验。总之,蒂利希所要证明的是上帝不是具体的 

存在,又无时无处不体现在存在之中,它以意志的方式引导人摆脱焦虑, 

鼓起勇气去面对生命的意义。在这里,他既用神学改造了存在主义,也 

用存在主义思想修正了传统神学,把存在主义变成为一种基督教哲学。 

     约翰·丹尼尔·怀尔德 (1902— )是美国著名的实在论存在主义 

哲学家。他于1926年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的大学里 

任哲学教授,直到1969年退休。他早年保持古典实在论哲学,曾写下《实 

在论哲学导论》、《回到理性·实在论哲学论文集》等论著。 50年代中 

期以后,他的哲学观点转向存在主义,主要著作有《存在主义的挑战》、 

 《存在和自由世界》等。 

     怀尔德接受存在主义思想后,致力于用存在主义观点和方法弥补实 

在论的不足,试图建立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哲学。“生活世界”原 

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概念,怀尔德认为存在主义的贡献就在于 

重新解释了这个概念。他认为,生活世界的理论把古典实在论所信奉的 

柏拉图的观点颠倒了过来。在柏拉图的洞穴说中,把可见的世界称作洞 

穴里的阴影,是不真实的世界,把理念的世界称作洞穴外的真实世界。 

怀尔德认为,恰恰相反,那被称作理念的理智世界才是洞中不真实的世 

界,而被称作洞中变动不居的可见世界才是洞外真实的世界——生活世 

界。理念世界才是生活世界的阴影,是被派生的,是非真实的世界。生 

活世界则是首要的世界,是先于并包容理念世界的。因为生活世界包括 

着一切个人、事件及人们所做的和所遇到的事物,包含了有人的情感、 

思想、想象、意志以及丰富的日常语言所参与的具体的事件,也就是被 

个人所选择所经历的现实世界。对于这个生活世界的体验,理性和科学 

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靠非理性的直觉,通过捕捉自己的情感、意志才能 


… Page 28…

    感受到。在这个世界面前,理性和科学的局限是明显的,它们只能外在 

    地指向外部事物及其结构,它们能提供某种对自然的控制,却不能领悟 

    人本身,它们对外物的认识是抽去了人的活的意向态度的,是一种死的 

    认识。因此,理性和科学所获得的只是局部真理,不是更为根本的世界 

    真理。那终极的世界范围内的关于存在的真理,只能靠直觉去把握。直 

    觉是高于理性和科学的手段,它是哲学和基督教信仰所提供的手段、所 

    研究的问题。 

         另一方面,怀尔德又用实在论向存在主义提出忠告,认为存在主义 

    在道德热情上的偏颇必须补充以理性的论证。他认为,法国当代存在主 

    义者们的理论只涉及了人的领域而未涉及自然哲学,在哲学论证方面缺 

    乏严密性和连贯性;在本体论上,以存在取代本质,是一种片面的、极 

    端的观点,本质是不容忽视的;在认识论上完全以情绪情感取代理论理 

    性,必然导致实践中无理性的偏见和盲从;在社会伦理学上的极端个人 

    主义和自由主义,是对人类的爱情和友谊的否定,从而也使存在主义自 

     己失去了信誉。所有这些缺陷的补充都只能由实在论的理性观点中寻找 

    答案。 

         威廉·巴雷特 (1913— )是美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 

    他生于长于美国,曾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以后主要任哲学讲师、教授,也做文学评论员。他的主要论著有《什么 

    是存在主义》、《非理性的人》、《技术的幻觉》、与人合著的《自我 

    与本能》等。 

         巴雷特在哲学上主要致力于传播。在介绍当代存在主义方面,他的 

     《什么是存在主义》一书写得通俗易懂,多次增订出版;他的《非理性 

    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一书,被他的同行认为是英语国家研究存 

    在主义最优秀的著作,流传广泛。他在理论观点上主张把存在主义吸收 

    到美国传统哲学中来,接受存在主义这种表达了现代人经验的哲学。他 

    形象地说:“实证主义也很可以自称为现今时代的哲学:它是取无疑是 

    把美国文明和所有其他文明区别开来的中心事实——科学——来作其中 

    心事实的;可是它从此进而把科学看作是人生的终极支配者,而科学却 

    从来没有是过,而从心理学上看来也永不可能是这种支配者。实证主义 

    的人是一个稀奇古怪的生物,他居住在由他认为在科学上 ‘有意义的’ 

    东西组成的光亮的小岛上,而整个周围世界,平凡的人们日日夜夜生活 

    于其中并熙熙攘攘与他人打着交道,却被 ‘无意义的’外围黑暗统治着。 

    实证主义简单地认可了现代人的片断并树立一种哲学去强化此片断。存 

    在主义勿论成功与否,却不是那样而是力图汇集人的实在的一切因素成 

                               ① 

    为一个人的完整形象。”他认为,美国正统哲学实证主义在人的问题, 

    尤其是个人间题的哲学研究方面“是浅薄而过分简单化了”,是19世纪 

    启蒙思想的遗物,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则更权威地代表了现代人的思 

    想,应当被提倡。 

         致力于存在主义研究和宣传的当代美国哲学家还有:布赖尔、罗伯 

    茨、柯林斯、格林、菲采、奥尔森、梯里亚奇安等。美国存在主义哲学 

    家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把存在主义同自己所信奉的哲学相结合,作互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