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

第31部分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31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153—154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154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323 页。 


… Page 100…

    《自然辩证法》在恩格斯生前并没有完成,只留下10篇大致完成的论文以 

  及170多个札记和片断,这些手稿于1925年第一次发表。《自然辩证法》 

  虽是未完成之作,但它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深入探讨了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结合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的考察,揭示 

  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始于欧洲文艺复兴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一方面使科学摆脱了中世纪时期的神学奴婢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除天文 

  学、力学等少数学科外的大多数学科都处于搜集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 

  阶段,从而形成了形而上学自然观。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各个 

  领域的许多划时代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特别是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得“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 

  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 

  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 

           ① 

  着。” 与自然科学的划时代变革相适应,形而上学自然观势必为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所取代。另一方面,自然科学要继续发展,也离不开唯物辩证法 

  的指导:“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 

  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 

                                                                                      ① 

  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今天的 

   自然科学家“除了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形而上学的思维复归到辩证的思维, 

  在这里没有其他任何出路,没有达到思想清晰的任何可能。”② 

        继《反杜林论》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之后,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再次集中探讨了辩证法的性质、规律,指出辩证法是和形 

                                                         ③ 

  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 

                      ④ 

  的规律的科学”。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 

  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 

                      ⑤ 

  一般的规律。”并第一次明确地把辩证法的规律归结为:“量转化为质和 

                                                                                         ⑥ 

  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他进 

  一步提出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区别及其关系:“所谓客观辩证法是 

  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53—454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66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67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21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65 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84 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84 页。 


… Page 101…

                                                   ⑦ 

  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并从“思维和存在的一致”的高 

  度论述了辩证法的认识论性质:“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 

  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 

  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 

                         ① 

  无条件的前提。” 由此出发,他第一次提出“辩证逻辑”的概念,并就辩 

  证逻辑的基本原则,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判断形式的辩证性质,认 

  识的辩证过程以及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因果性、必然性等等问题作了 

  精辟的论述。 

        继《反杜林论》阐述了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 

  方式、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之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进一步研究 

  了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并据此提出了科学分类的思想。他指出,“运动, 

  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 

  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 

           ② 

  维。”研究运动的性质,应当从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只有首先理 

  解了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理解更高级、更复杂的形式。恩格斯 

  从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说明了运动形式是从简单位移的机械运动向逐步 

  复杂的运动形式发展的:“一切运动都是和某种位置移动相联系的,不论这 

  是天体的、地上物体的、分子的、原子的或以太粒子的位置移动。运动形式 

  愈高级,这种位置移动就愈微小。位置移动决不能把有关的运动的性质包括 

                                             ③ 

  无遗,但是也不能和运动分开。” 运动的基本形式可以划分为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以及社会运动。不同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 

  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 

  础,高级运动形式包括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 

  动形式。依据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可以把自然科学分为五大类,即力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数学。与此同时,恩格斯在具体考察不同运动形式 

  相互联系、相互过渡的环节时,预示了物理学与化学之间边缘科学的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丰富和发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一 

  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 

                                                                       ① 

  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的思想,详细论证 

                                                                                        ② 

  了人怎样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过程,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理 

  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34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64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64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91—49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24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08 页。 


… Page 102…

                  4。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国际工 

  人运动的同时,写下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 

  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以及大量的书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研究原始社会史,深化唯物史观 

       在创立和发展唯物史观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十分重视对原始社 

  会的研究。早在19世纪40年代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就探 

  讨过原始社会的所有制及社会结构问题;后来在研究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在 

   《资本论》中,马克思又多次探讨过原始公社所有制及其解体原因、劳动分 

  工和交换等问题。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材料,所以还无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 

  法全面解剖原始社会。 

       1877年,美国学者摩尔根 (1818—1881)发表了他用近40年的心血写 

  成的 《古代社会》一书,从而给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该 

  书确定了原始社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和主要阶段,并 

  以生产工具的创造发明作为划分各阶段的标志;揭示了氏族制度的本质,指 

  出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证明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从母权制到父 

  权制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指明了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社会的发展而 

  发展的;用财产关系的变化说明氏族制度的解体,阐述了由氏族组织向国家 

  过渡的过程。恩格斯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四 

  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 

  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① 

       1881年,马克思从俄国学者柯瓦利列夫斯基那里得到《古代社会》一书 

  后,立即对其作了专门研究,在1881—1882年间写了十分详细的《摩尔根《 

  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加了许多评语和重要的补充,打算撰写一部关于原 

  始社会的专门著作。但这一愿望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他就与世长辞了。 

       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遗稿时发现了《摩尔根一书摘要》,确 

  信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为唯物史观提供了新的证明,认为很有必要运用唯物史 

  观来阐述和进一步发挥这些成果。于是,他运用摩尔根的实际材料以及自己 

  对古希腊、罗马、日耳曼等国家历史的研究成果,遵循马克思 《摩尔根一书摘要》的思想,在1884年3—5月,写成了《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 

  科学地解答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 

  会过渡的历史规律,论证了国家的本质、特征及其消亡的必然性,从而丰富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1 页。 


… Page 103…

  和完善了唯物史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两种生产(即 

  物质生活资料及工具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的思想,认为这两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