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

第13部分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第13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等精神信条。明治政府还任用一些封建武士上层人物担任军官,由他们 

  来严密控制军队。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本统治集团又将法西斯主义同封 

  建武士道精神揉合起来,使之成为法西斯的“武士道精神”。这种带有日本 

  特色的法西斯武士道极具反动性、野蛮性和腐朽性,把日本军队变成了完全 

  效忠于天皇个人的对外扩张侵略的工具,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 



        (4)建立近代军事工业,更新武器装备 

       早在幕末时期,幕府和各藩为加强防务,相继兴办了兵工厂。明治政府 



①  ' 日'松下芳男: 《月别近代日本军事史》,共荣舍株式会社1945 年印行,第362~366 页。 


… Page 40…

  在推行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中,深感武器装备是军队建设的基础,没有近代先 

  进的武器装备就不会有近代化的陆海军,因此,它把建立近代军事工业、迅 

  速引进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作为军事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予以高度的重 

  视。 

       1868年,明治政府在建立之后不久便接收了横须贺制铁所、关口火炮工 

  厂和火药制造所等各藩及幕府的兵工厂。1869~1873年又相继接收了泷神火 

  药制造所、敷根火药制造所、和歌山藩弹药制造所、加州制铁所和长州藩狄 

  制铁所等。在接收这些兵工厂后,日本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对旧有各厂进行合并改组,重点建设和发展了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 

  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和筑地海军兵工厂等四大兵工厂。 

       其中,东京炮兵工厂主要承担制造步枪的任务,同时也制造和修理火炮。 

  该厂到1887年时已有6个制造所,15台发动机,2300多名职工。1880年时 

  开始生产陆军少佐村田经芳设计的“13年时”单发步枪,最大射程2500米, 

  这种枪很快被军方确定为制式装备。1885年,该厂开始制造改进型“18年式” 

  村田步枪,年产量达3万支。1888年后开始生产“22年式”村田单发、连发 

  枪,最大射程为3100米。此枪后被日军用于中日甲午战争,证明其性能优于 

  同期德、法等国生产的步枪。 

       由长崎制铁所改造而成的大阪炮兵工厂则以制造野炮和山炮为主要任 

                                                                           ① 

  务。到1887年时该厂拥有4个制造所、11台发动机,职工达1460名 。该 

  厂从1883年起开始生产日本人自己设计的70毫米青铜野炮和山炮。其野炮 

  的最大射程为5000米,山炮为3000米。1887年后又开始制造要塞炮,到1892 

  年时共生产了212门,其中口径最大的280毫米榴弹炮就有110门。 

       在海军兵器制造方面,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到1871年时建成炼钢、炼铁、 

  蒸汽锅炉、铸造、船台和船渠等分厂,配备各类机器达116种。1876年该厂 

  制造出了排水量为897吨“清辉”号舰船。1880年该厂又在没有外籍人员帮 

  助的情况下第一次自行设计制造成“磐城”号舰船。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 

  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共建造成11艘军舰 (不包海军运输船)。 

       筑地海军兵工厂经过 1871~1878年间的几次扩充而具有了相当的规 

  模。从1883年开始能用自炼的钢铁制造枪炮。 

       除国内各兵工厂加紧生产之外,明治政府还直接从欧美各国的军火制造 

  商手中采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明治初期陆军的枪炮大部分都是从外国进口 

  的。特别是日本海军的舰船,由于造船能力有限,同一时期西方舰船技术更 

  新的速度又很快,所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进口。为此,日本政府多方筹 

  措经费,先后向英、法等国订造了大量的舰船。仅从舰船排水吨位看,到甲 

  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已接近于中国海军。甲午战争后,日本的陆海两军 

  的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迅速崛起为远东最大的军事强国。 



                2。日本对外扩张战略及其与中国、沙俄的矛盾 



        (1)日本的“大陆政策” 

       明治政府以“富国强兵”为基本国策,通过军事变革使其军事力量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也确立起了以所谓“大陆政策”为核心内容的 



①  ' 日'小山弘健等:《日本产业机构研究》,昭和十八年(1943)出版,第75~79 页。 


… Page 41…

  对外侵略扩张战略。 

        “大陆政策”的形成,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16世纪的日本, 

  便出现了以丰臣秀吉为代表的“征韩论”,丰臣秀吉还曾两度率兵入侵朝鲜。 

  到了幕府末年,更出现了“海外雄飞论”。林子平、本多利明、佐藤信渊、 

  藤田幽谷和吉田松阴等,都曾鼓吹过这种观点。特别是被领导明治维新运动 

  的改革派武士奉为师表的吉田松阴,在主张对外侵略扩张方面极具野心。他 

  在1855年提出:“我与俄、美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决然背约,以失 

  信于夷狄。但必须严订章程,敦厚信义,在此期间养蓄国力,割据易取的朝 

  鲜、满洲和中国,在交易上失之于美、俄的,则取偿于朝鲜和满洲之地。” 

  他还主张要“北则割据满洲之地,南则占领台湾、吕宋诸岛”,以“压中国, 

                                          ① 

  临印度”,“挫败美国,制服欧洲”。 

       明治政权建立之后,天皇和他的大臣们都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扩张主义政 

  策,并且不断地加以明确。明治天皇在其即位时所发表的《天皇御笔信》中 

  宣布,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 

  亦即要使用武力征服世界。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军界首领山县有朋 

  公然声称:“国家独立自卫之道,一是捍卫主权线,二是防护利益线。何谓 

    ‘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 

                      ② 

  关之区域是也。”在山县看来,日本“利益线”的焦点是朝鲜,因而主张日 

  本应在朝鲜采取积极的行动。与此同时,青木外相也发表了他的 《东亚列国 

  之权衡》意见书,强调日本吞并朝鲜、满洲和俄国滨海地区 (勒拿河以东) 

  的必要性。山县和青山的意见书是日本颁布宪法后第一届内阁的施政纲领, 

  它们标志着日本“大陆政策”的公开出笼。 



        (2)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在明治政府“失之欧洲,取之亚洲”的对外扩张战略中,首当其冲的便 

  是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均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1871年11月,中国的藩 

  属琉球的一批难民,被台湾牡丹社居民杀害。日本政府竟以此为借口,称琉 

  球是日本的藩属,台湾人所杀系日本人,于1874年4月决定派兵进攻台湾。 

  5月,日本“台湾番地事务总督”西乡从道和海军少将赤松等率日军3600余 

  人,分乘“日进”、“孟春”等舰从长崎出发,在台湾登陆后分三路围攻牡 

  丹社住地。6月,清政府为保卫自己的领土,亦派3000余人入台,两军对恃。 

  日本自知实力尚不足以与清军作战,遂以和谈进行恫吓勒索。此后,日本公 

  然吞并琉球,后改为冲绳县。 

        日本在南下入侵台湾的同时,更以极大的野心一步步地加深对朝的侵 

  略。在日本看来,“朝鲜半岛由亚洲大陆伸向黄海与日本海,形似刺向日本 

  心脏的一把短刀。只要朝鲜是一独立国家,不论任何时候,对日本都是一把 

  可怕的短刀。这把短刀一旦为他人所掌握,则拥有可制远东于死地的威力。” 

  ①而且,日本统治者还认为,朝鲜又是“渡满桥梁”,亦即侵略中国大陆特别 

  是东北地区的跳板。早在1868年,日本政府就以木户孝允为核心开始制订征 

  韩计划。1875年,日本的两艘军舰侵入朝鲜领海,炮轰江华岛,又派兵登陆 



①  ' 日'井上清: 《日本军国主义》,第2 册,第6 页。 

②  ' 日'大山梓:《山县有朋意见书》,原书房1966 年出版,第203 页。 

①  ' 日'板本箕山:《日本外战史》,万朝报社1935 年版,第308 页。 


… Page 42…

攻击守岛朝军。次年,日本政府以此为借口,胁迫朝鲜政府与之签订《江华 

条约》,取得多项侵略特权。1882年,朝鲜首都汉城发生士兵起义,反对日 

本对朝鲜的侵略,史称“壬午兵变”。由于清军的介入,兵变很快被平息, 

日本政府却还是借此压迫朝鲜政府再订《济物浦条约》,日军取得驻兵汉城 

的特权。1884年,朝鲜汉城又发生“甲申事变”,日本大举出兵朝鲜,并以 

外交讹诈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默认它在朝鲜的地 

位,从而攫取了对朝鲜渗透的“合法”权利。 

     19世纪90年代初以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并决定以朝鲜为 

突破口和诱饵,挑起同中国的直接战争,以期打败清军,完全吞并朝鲜,进 

而向中国大陆进行扩张。为此,日本一面加紧进行战争策划,一面突击扩充 

军备。到1894年夏,日本陆军扩编至123047人,有战马38009匹、野炮168 

门、山炮72门。日本海军拥有53艘舰船,排水量58449吨,而且其舰船的 

航速和舰载火炮的射速都超出于中国海军之上。1893年5月19日,天皇颁 

布了《战时大本营条例》,确定了战时统帅体制。在国际战略方面,日本政 

府通过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缓和了它与美、英等国的矛盾,消除掉了 

向朝鲜、中国发动侵略的后顾之忧。 

     1894年5月,朝鲜政局动荡,东学党起义席卷全国。日本利用此次机会, 

先则诱使清军入朝,继而又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举派兵在朝鲜半岛登陆。7 

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域向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 

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整个甲午战争持续近9个月。日军由 

于指挥得当,战略上主动,战术上灵活。陆海两军皆取得了几次重大战役的 

胜利。到1895年春,清廷在北洋海军覆灭、陆上作战连连失败的情况下,被 

迫向日本政府求和。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 

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亿多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 

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便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甲午战后,日本 

更进一步地加速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列强在远东的 

角逐也更加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