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

第17部分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第17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鲜和库页岛南部,日本共计取得了相当于其国土面积76%的殖民地,已初 

  步形成为一个军事殖民帝国。 

       日俄战争对俄国是一个沉重打击。沙皇政府耗费巨资进行这场战争,官 

  兵伤亡达27万人,对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有一定的削弱。特别是俄国的海 

  军,由于日本海大海战的失败,几乎在一夜之间便从世界海军强国的第3位 

  跌落到第6位,被美、德、日三国超过。战争的失败还迫使它在对远东的扩 

  张之中实行退缩,从而使列强在东北亚的争夺出现了一个新的均势。此外, 

  沙皇在远东军事冒险的惨败,还引起了俄国各族人民的愤怒,加速了俄国第 

  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 



                       4。日俄战争在军事学术史上的地位 



       日俄战争是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最重要的一场战 

  争。在这场战争中,日俄双方军队都采用了大量的新的军事技术,作战样式 

  和战略战术也都有了新的变化,给世界近代军事学术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1)新武器、新技术的运用 

       日俄战争中,无论是日军还是俄军,都使用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 

  装备和军事技术。弹仓式自动步枪成为两国陆军参战部队的制武装备,速射 

  炮和机关枪被广泛使用,还出现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迫击炮。由于新式火炮 

  性能的改良,火炮开始成为陆军火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步兵火力的作用有所 

  减削,特别是在超过600码距离的范围是如此。机枪的杀伤威力给时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两国军队的重视。日军在旅顺争夺战中的 

  大量伤亡就是要塞中俄军的机枪所造成的。俄军司令库罗巴特金称:“机关 



①  '美'丹涅符: 《罗斯福和日俄战争》,纽约1925 年版,第196 页。 


… Page 52…

  枪的价值现在是变得如此的巨大,使我们感到不可一时无此君。”          ① 

       俄军为迷盲日军,首次在陆地和海口广泛使用了远距离探照灯,直径达 

  1。5~3米的玻璃抛物面能将强光束反射到很远的地方,既能发现敌人,又可 

  干扰敌人的射击瞄准。为校正炮兵射击和观察敌人,俄军还首次使用了系留 

  气球。新的通信工具如电报、电话被广泛使用,无线电报进入战场实用阶段。 

  日本海大海战中,日本的庞大预报网就是靠无线电报联系的。在交通运输工 

  具方面,俄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人力和装备运输,写 

  下了许多新的记录。 

       在海军装备中,战列舰成为两国海军舰队的灵魂和主力,而驱逐舰等新 

  舰种也被广泛使用,并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此外,还出现了布雷潜艇等新 

  舰种。 



        (2)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战役这一新的作战样式 

       战役是介于战争和战斗之间的一种特有的作战样式,它在古代便已开始 

  萌芽,但真正现代意义的战役作战样式的出现,日俄战争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在日俄战争中,双方各动员了100多万人参战,在战场上对峙的集团军多达 

  8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作战行动往往同时在几个相距较远而又相互联系 

  的方向上进行,具有宽正面和大纵深的特点。例如,在奉天会战中,双方的 

  8个集团军所展开的正面竟宽达150公里。近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为这种 

  不同方向的战斗提供了相互联络、统一指挥的技术保障,使之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自此以后,战役作为一种作战样式,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一个乃至 

  数个集团军的部队,展开在几十或几百公里的宽大正面和纵深上,根据统一 

  的企图和计划,所实施的协调一致的并互相联系的一系列交战、战斗和突击 

  的总和。这种作战样式后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陆军攻防战术的发展 

       由于战争中新式武器的运用和火力的增强,日俄战争中陆军的攻防战术 

  两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防御战术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在阵地战防御方面。野战防御工事的出 

  现是在1853年的克里木战争中。这次日俄战争,日军火力的猛烈使俄军在进 

  行防御时,对阵地的编成、工事的构筑越来越重视,显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首先,出现了由掩体、掩蔽所、堑壕和交通壕组成的有防御纵深的野战阵地。 

  俄军旅顺要塞阵地防御体系共由两道防御围廓、6道阵地组成。从远接近地 

  第一道阵地到要塞筑垒地域,纵深达到60公里。在几次大的会战中,俄军都 

  使用了比较完善的多层野战阵地,在第一道阵地上,还通过配置预备队的办 

  法建立起3~4公里的防御战术纵深。其次,为了防止日军惯常使用的翼侧攻 

  击、迂回、包围等战术,俄军的野战防御阵地将正面拉得很宽,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宽正面防御阵地体系。奉天会战时俄军的防御阵地正面宽达 150公 

  里,辽阳会战时也有75公里。在一般情况下,俄军一个步兵师的防御地带可 

  达5公里宽。再次,俄军的野战防御阵地还具有火力强的特点。不仅构筑了 

  数量众多的土木工事,设置了铁丝网之类的障碍器材,而且在阵地上配置了 

  数量较多的火炮、机枪,使阵地变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火力壁垒。正因为如 



①  '英'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3 卷,战士出版社1981 年版,第167 页。 


… Page 53…

此,才造成了日军官兵的大量伤亡。 

     在进攻战术方面,俄军强大的防御火力同样促使常处于进攻地位的日军 

做了许多变革。第一,日军在每次大的攻坚战斗开始之时,都要对俄军防御 

阵地实施长时间的、高强度的火力准备,以破坏俄军的防御工事,减杀俄军 

的兵力兵器,打乱俄军的防御部署。第二,日军步兵采用疏开队形接敌,以 

尽量减少俄军炮火所造成的伤亡。当进入机枪和步枪火力范围内时,散兵队 

形成为步兵战斗队形的主要样式。第三,在战术手段上,进攻部队开始重视 

利用地形和进行近迫作业,力图隐蔽地接近敌人。更加注意采取翼侧攻击、 

迂回包抄等战法。夜战使用也更加频繁。第四,炮兵掌握了从遮蔽阵地进行 

射击以及集中射击的战术手段。随着新的通信技术的采用,形成了集团军集 

中指挥炮兵的战术原则。 



      (4)促进了海军作战理论的发展 

     日俄战争再一次明确地显示出制海权的重要。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整个 

战略首先就是建立在争夺制海权这一基点之上的。它在初战时偷袭旅顺,接 

着又发动旅顺闭塞作战,后来更是与俄军展开长时间的旅顺争夺战,其核心 

宗旨都是出于争夺制海权。而俄国也正是由于未能取得制海权,而无法有效 

地抗击日军实施登陆作战,使整个战局陷于被动。俄军在争夺制海权方面所 

犯的一个严重错误,是没有处理好要塞与舰队的关系,过分重视要塞的作用, 

而把舰队当作要塞的附庸。美国的海军理论家马汉将这种作战法称之力“要 

塞舰队”思想。它给海军作战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反面的教训。 

     日俄战争还证明大口径远程舰炮是舰队的主要攻击性武器,战后各国有 

鉴于此,竞相展开以大型战列舰为主要内容的海军军备竞赛,海军由此进入 

了“舰队决战”和“巨舰大炮主义”时代。此外,日本海军在日本海大海战 

中所采用的“T”字型战术,以及日俄双方所进行的海上夜战等,都对后来海 

军作战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正因为日俄战争表现出了在军事学术上与以往任何一次战争都不相同的 

特有价值,使军事学术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所以,这一场战争刚一结束,各 

国军事理论界便竞相研究,形成了一股“日俄战争热”。 


… Page 54…

                  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军事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自己辉煌的军事文明,但到了近代开始落后于西方, 

致使世界近代军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西方的。鸦片战争前后,东西方军 

事文明开始相互碰撞,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了西方军事的优势之处,并由此发 

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呼唤,接着便掀起了颇具声势的军事自强运动。 

在奕訢、李鸿章、丁汝昌、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的倡导和主持下,从19世纪 

60年代起,清政府开办了一批兵工厂,创设了一批军事学堂,陆军开始装备 

洋枪洋炮并采用西式操练,以北洋舰队为首的新式海军位列世界海军第十。 

然而,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使洋务派的军事变革努力几乎全部付 

诸东流。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痛定思痛,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仅 

学西方的船坚炮利而不及其余,是中国惨败于东方撮尔小邦日本的根本症 

结。以此为开端,中国人在军事变革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追求,中国军事出 

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1。新军的创建与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军事的最大变化在于新军的创练。它以一套新的军事制 

度的引进为特征,宣告中国人在根本上告别了传统军事。 



      (1)新军编练沿革 

     1894年4月,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廷之命在天津马厂募练新军10营, 

后移屯小站,号“定武军”。定武军有步、骑、炮、工四个兵种,共4750 

人。它的操练章程完全抛弃了湘、淮军旧制,“均按照西法办理”。次年12 

月,浙江温处道袁世凯奉命接练定武军,并对其制度做了进一步的更改,同 

时将规模扩大,号称“新建陆军”。1898年底,清廷为加强中央兵权,并增 

强京畿地区的军事力量,下令将北洋地区各军改编为“武卫军”,统归军机 

大臣荣禄节制。新建陆军被改编为武卫右军,仍驻天津小站。 

    这一时期在南京,还有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编练的“自强军”。到1895 

年底,自强军计编练成步队8营、马队和炮队各2营、工程队1营,共2860 

人。1896年,张之洞将一部分自强军带入湖北,发展成以后的湖北新军。 

    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之役后,清王朝更加内外交困。1901年,清 

廷宣布推行“新政”,改革国家军制。当年8月,下令永远停止武科举考试, 

同时广设武备学堂,以培养新式军事人材。9月,又诏命各省裁汰旧军,改 

设常备、续备和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 

     1902年,袁世凯奏准清廷拔款百万元,招募6000人编成北洋常备军。 

北洋常备军参照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