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

第32部分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第32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效的机动反坦克作战兵力。29日英军停止进攻,30日至12月6日,德军 

反复实施反冲击,收复大部阵地。英军又投入73辆坦克支援,才使战线稳定 

下来。 

     1917年协约国为在西线取得决定性胜利,投入了大量兵力,实施了数次 

大规模战役,但都未能打破僵局,反而陷入了新的消耗战中。协约国之所以 

未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除各国军队缺乏协调、战役之间缺乏联系、指挥 

思想保守呆板外,还与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有关。美国参战使英法产生 

了等待依赖思想,俄国的国内危机和最终退出战争则削弱了协约国在 1917 

年的攻势。不过,对于德国来说,虽然德军顶住了协约国在西线的强大攻势,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实力遭到进一步的消耗。 

    ②美国参战与俄国退出战争。大战爆发不久,美国即宣布中立。从美国 

的国家利益来讲,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对美国乘机“建立巨大规 

模的军事机器”、夺取世界霸权是十分有利的,美国不希望任何一方获胜。 

但二者之中,美国更不希望德国取胜,因为德国的胜利将使德国在整个欧洲 

乃至全世界建立起军事霸权,那时美国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因此,战争 

爆发后,美国实际采取的是袒护协约国的政策。随着协约国对美国的军事经 

济依赖的加深,美国已成了协约国的债主,因而更不愿意看到协约国的失败。 

尤其是 1915年德国采取了无限制潜艇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直接损 

害,美、德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1917年2月,德国不顾美国的抗议,再次 

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并计划联络墨西哥、日本结成反美军事同盟,这就极大 

的激发了美国的参战热情。加上俄国政局的动荡导致协约国面临着很大的危 

机,德国最终取胜的危险再次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放弃中立,参加协 

约国方面作战已经势在必行。1917年4月6日,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参战决 

议案,并于同日对德宣战。 

     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 

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美 

军对于1917年的战局还不能立即产生明显的影响,但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和 

众多的人力,使美国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到1918年,协约 

国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但对于协约国来说,俄国的退出战争,则又大大地削弱了协约国的军事 

力量。1917年3月,俄国的“二月革命”爆发,俄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尽 

管临时政府继续承担了对协约国的义务,但俄军在东线的进攻却遭到了惨 

败。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 

埃共和国,并果断地宣布退出大战。俄国的退出战争使得德国可以从东线调 

兵增援西线。因此,如果说英法因为美国的参战而增强了打败德国的决心, 

德国也因俄国退出战争而重新鼓起继续战争的勇气。1918年的战局,也就在 

极为复杂的条件下开始了。 



                    3。结束阶段的重大战役 (1918) 


… Page 99…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经过3年多的战争,交战各国 

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在于己不利的情况下 

停止战争,于是加紧准备,企图给对方以最后的致命打击。1918年初,德国 

利用暂时的有利形势在西线发动了最后的攻势,但却被协约国顶住。到1918 

年夏季,英、法军队与源源开到的美军一起,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德军在 

战场上节节败退,德奥联盟瓦解,德国被迫签字投降,从而宣告了战争的结 

束。 



      (1)德军的最后攻势(1918。3。21—7。17) 

     1917年战局的发展使德国最高统帅部认为,在跨入1918年时,形势对 

于德国是极其有利的:协约国在1917年的西线攻势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丧 

失了进攻的锐气;俄国退出了战争,德军从西线作战的困境中解脱了出来; 

美军的主力直到1918年夏季才能赶到。因此,德军统帅部决心在1918年夏 

季前发动一场决定性的进攻,赶在美军到来以前打败英法军队。1917年 11 

月11日,德军统帅部召开军事会议,制订了1918年西线进攻计划,1918年 

3月到7月,德军在西线实施了5次进攻。 

     第一次进攻是3月21日开始的。战役在克鲁齐尔到拉费尔之间70公里 

的地段上展开,德军集中了62个师、6000门火炮、1000架飞机。战役布势 

分为三十梯队:第一梯队30个师,第二梯队19个师,第三梯队10个师,预 

备队3个师。在德军攻击正面上担任防守的是英国的第3、第5集团军,共 

32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216辆坦克、3000门火炮、500架飞机。在突破 

地段,德军取得了1倍的优势。3月21日4时20分,德军炮兵突然向英军 

阵地开火,炮火准备持续了5个小时。9时40分,德军步兵在徐进弹幕射击 

掩护下发起攻击。15时,德军的强击航空兵投入战斗。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 

英军伤亡很大,第一天第一道防御阵地即被突破。在随后的两天中,担任主 

攻任务的北段德军遭到了英军有组织的顽强抵抗,进攻发展缓慢,而南段辅 

助方向靠近英法军队结合部的进攻却进展迅速,并使英法军队之间出现了一 

条宽15公里的裂缝,从这里可直接通住战略要地亚眠。在这种情况下,德军 

未能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改变主攻方向,却制定了一个同时向西北、西方和西 

南3个离心方向实施进攻的计划,从而分散了兵力,错过了战机。3月26日, 

英法军队调整指挥体系,由法军总参谋长福煦统一指挥西线协约国军队,协 

约国的防御得到极大改善。3月30日,当德军决定在南段重点进攻时,协约 

国已调来法军的两个集团军,封闭了结合部的缺口,稳定了战局。4月4日, 

德军对亚眠发起攻击,却没有取得进展。4月5日,德军被迫停止进攻。 

     第一次进攻是1918年德军5次进攻中最重要的一次,德军先后投入90 

个师,英法军队投入86个师。德军在两周内向对方纵深推进了65—84公里, 

平均每天达6公里,形成了一个纵深60公里、宽150公里的弧形突出部,创 

造了战役中阵地进攻战役的高速度,但由于缺少连续进攻能力和指挥上的失 

误,德军预定的战役目的——突破英军防线、分割英法军队、围歼英军主力 

——并未达到。此后,到7月17日为止,德军又在西线连续发动了4次进攻, 

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战局计划。尽管德军的进攻使英法军队遭到很大损失, 

数度在宽大正面上突破英法军队的战术防御地幅,但战术的胜利反而拉长了 

德军战线,使德军态势进一步恶化。5次进攻并使德军损失了100万人,德 

军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于枯竭。 


… Page 100…

      (2)协约国的战略反攻(1918、7、18—11、3) 

     1918年7月,战略主动权又回到了协约国手中。到7月中旬,已有29 

个美国师到达法国或在途中,约100万人,从而大大加强了协约国军进攻的 

力量。7月24日,协约国通过了反攻计划,决定先清除德军在马恩河、亚眠、 

圣米耶尔的3个突出部。8月6日,4个集团军的法军在英、美军队的支援下, 

将马恩河突出部的德军击退到埃纳河,从而夺回了马恩河突出部。8月8日, 

以英军为主力的联军集中了大量的飞机、火炮、坦克,向德军占领的亚眠突 

出部发起反击,第一天即打死打伤和俘虏了27000名德军。8月9日、10日 

联军继续进攻,在75公里宽的正面推进了10—15公里。德军损失了48000 

人,亚眠突出部失守,德军被迫撤至兴登堡防线组织防御,并主动放弃了具 

有战略意义的圣米耶尔突出部。至此,协约国1918年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已经 

完成。 

    西线三个突出部的铲除,大大改善了协约国的战略态势。9月初,协约 

国军队总数已经达到了221个师。德军则仅有190个师,其中真正有战斗力 

的不足1/3,每个连队只剩下40—80名士兵。德军被迫集中全部力量进行防 

御,在纵深修筑新的防线。协约国联军总司令部判明德军已经全线溃退,便 

决定于9月26日转入总攻,以阻止德军有秩序地撤退,彻底将其击溃。具体 

的总攻计划是:以联军的全部兵力,在全线同时进攻,以南北两翼为重点实 

施向心突击,形成强大的钳形攻势。其中美法联军由南向北夺取德军纵深的 

梅洛埃尔战略枢纽,英法联军由西向东攻占奥尔努瓦。 

    9月26日,协约国的总攻开始。法国第4集团军、美国第1集团军开始 

强击絮维普河至马斯河的德军阵地。9月27日,英国第1和第3集团军转入 

进攻,9月28日,比利时的佛兰德集团军群开始了协约国的第3次突击。9 

月29日,英国第4集团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也转入了进攻。各路突击集团在 

宽大的正面上,沿着向心方向不停顿地进攻。9月29日,德军的兴登堡防线 

被突破,10月20日,德军被迫撤出兴登堡防线,被赶到热尔芒、根丹、布 

伦吉利达、克里姆吉利达一线。德军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11月5日,德军 

正面中央工事被突破。次日,德军又撤到了安特卫普——马斯阵地。 

    协约国的总攻给了德军以最后的致命打击。9月29日,兴登堡和鲁登道 

夫向德皇表示:必须立即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德国组成新内阁,向美 

国请求停战。11月3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并随即陷入崩溃, 

从而又使德国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国。在此之前,保加利亚、土耳其也已经向 

协约国投降。德军本身已经无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尔海军起义,11月7 

日巴伐利亚爆发革命。11月8日,德国停战委员会首次同协约国军总司令福 

煦接触。11月11日,德国正式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停战协定规定: 

德国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火炮、2。5 

万挺机枪;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全部潜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 

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在4年又3个月的战争中, 

总计约1000万至1300万人死亡。其中德国损失近200万,俄国175万,法 

国约近150万,英国近100万。各国负伤者总计约有2000万人。战争耗资 

3380亿美元,许多城市和乡村变成废墟,大批工厂、铁路、桥梁和房屋被毁 

坏,各国都陷入了灾难之中。 


… Page 101…

     1919年6月28日《凡尔塞和约》签订。和约对战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