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前清秘史(上部)--入主中原之路 >

第39部分

前清秘史(上部)--入主中原之路-第39部分

小说: 前清秘史(上部)--入主中原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后,九月十三日,皇太极秘密离开了松锦前线,经过又是六个日夜的昼夜兼程,急急返回了盛京沈阳。据说,从沈阳传来消息,庄妃即后来孝庄皇太后的姐姐、皇太极最宠爱的宸妃病重,如今已是弥留之际。这位宸妃名叫海兰珠,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居于第二位的东宫关雎宫,于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她的亲姑姑、位居清宁宫的中宫皇后哲哲。她可能是皇太极一生中真正倾心眷爱的一位女子。这位多情天子扭转了战局之后,便扔下全军,悄悄赶回沈阳探病去了。
  从松锦前线到沈阳的路程,大约为六百华里,皇太极在第六天清晨赶到沈阳。进城前得到消息:宸妃已经病逝。据说,为了赶路,皇太极昼夜兼程,六百里跑死了六匹马。
  在这一个月里,他指挥部下将洪承畴统帅的十三万明军大部击溃,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这应是皇太极敢于放心离去的重要原因。
  由此,被围困得密不透风的松、锦二城稍许透上了一口气,遂靠从天津海运粮饷至松山以济久困之师。而偌大的大明帝国风雨飘摇,已经再也没有力量派兵救援了。
  第二年,公元1642年即大明崇祯十五年、大清崇德七年二月,洪承畴部下一个叫夏成德的副将投降清军,约为内应。松山城由此陷落,洪承畴等被俘。随后,皇太极命令将洪承畴械送沈阳,同时下令把几乎所有被俘官员、将领、士兵共计三千余人全部杀死。据说,在今天的松山,还有一个地名,叫“马失前蹄处”,就是洪承畴突围时,在此处被绊倒,并继而被俘之处。
  就这样,洪承畴的悲喜剧,还没有达到高潮就进入尾声了。原因是,由于大清朝官方史学工作者和汉族士大夫结合后,生下了一个怪怪的史籍怪胎,令洪承畴到沈阳后的遭遇变得高度扑朔迷离,读起来颇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功效,让喜欢较真的读者,会时常一头雾水地怀疑古人或者怀疑自己的智商。于是,我们只能拼凑各种史籍上的记载,尽可能地去还原当时的情形。
  据说,还在松山城中时,就曾经有人劝说洪承畴投降,被承畴坚决拒绝。叛徒献城而被俘后,清兵将他带到主帅面前,强迫他下跪,他轻蔑地说道:“我乃天朝大臣,岂能在小邦王子面前下跪!”在我国历史上,除非极特殊的情况,一般说来,战败者若敢于在胜利者面前说出这种轻蔑的话语,很少有人能保住自己的头颅。
  到沈阳后,洪承畴被关押在三官庙里。他决心一死,每天披头散发,赤着脚,骂不绝口,并绝食,不进水米。皇太极和历史上那些禀赋极厚从而开创出大格局的如李世民、赵匡胤一样,器量、胸怀极大,一心想要收服洪承畴为自己所用。于是,把沈阳城中所有能动员的人包括那些洪承畴昔日的同事们全部动员起来,让这些大明朝过去的臣子们来现身说法。结果,无一例外地遭到洪承畴的冷落、轻蔑或痛骂,闹得臊眉耷眼好生无趣。 
                  
松锦之战:洪承畴的悲喜剧(8)
  范文程没有做过大明朝的官,自然就比那些挨骂的人们从容了许多。《清史稿》记载:“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古今事。”(《清史稿》列传二十四,洪承畴。)洪承畴披头散发光着脚跳脚骂人时,范文程不理他,慢慢地谈古论今,两人居然聊起天来。在这个过程中,范文程注意到,房梁上的尘土落到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将其轻轻拂去。回来后,范文程告诉皇太极:“承畴肯定不会死,这种时候,他连衣服尚且爱惜,何况生命呢。”
  后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洪承畴投降的人,应该就是那位大名鼎鼎、在大清朝受到广泛尊敬与爱戴的庄妃——孝庄皇太后了。
  洪承畴投降后,《清史稿》中记载了发生在皇太极与洪承畴之间的一次对话:
  皇太极问洪承畴:“明朝前方将帅力战被俘或者力不能支投降后,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要被皇帝下令杀死,或者沦为奴隶,这是过去就有的制度,还是新立的规矩?”
  到此时,洪承畴似乎仍然不愿意说出对崇祯皇帝不敬的话来,他回答说:“过去没有这种制度。近年来,朝臣们一再对皇帝讲,才这样做的。”
  皇太极叹息道:“君昏臣奸,才会这么滥杀无辜。将士们力战被俘,应该拿出多多的财宝把他们赎回来才对呀,怎么反而要迁罪于他们的妻子儿女呢?残忍暴虐到了这个分儿上,也未免太过分了。”
  洪承畴泪流满面,说:“皇上说的真是至仁之言。”
  随后,皇太极命令设宴款待洪承畴,他自己回到了后宫,叫人带话给洪承畴:“我的妻子刚刚去世,不能参加欢迎你们的宴会,你们不要介意。”(《清史稿》列传二十四,洪承畴。)
  揣度此时洪承畴的心境,他或许会想起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想起莫名其妙战死沙场的前任总督卢象升,想起自己的老同事孙传庭,想起不久前被崇祯皇帝下令杀死的三十多位高级文武官员。这些官员中,确有罪有应得者,而多数则是无辜的,甚至还有的人根本就有功无罪。仅仅因为皇帝和中央政府指挥调度失误,需要有人做替罪羔羊,也需要平息皇帝的愤怒,于是,他们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便只能走上刑场。
  洪承畴的命运表明,当一个国家由于它的领导阶层失道失德失去理性而最终失去了人心的话,那么,哪怕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制度性约束和最为严酷的非制度性惩罚都将失去作用。届时,由于社会性的不公正,将导致人们不再认为祖国与荣誉是值得珍视的,人类情感中最接近动物性本能的恶劣求生之道——诸如明哲保身、好死不如赖活着、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等等,将成为人们最自然而然的选择,不论面临这种选择的人曾经拥有过多么高贵的地位。
  在这个意义上,公正客观地说,兵力人数超过了皇太极的洪承畴,实在是败在了自己的国家而不是敌人手中。他的变节投降,甚至应该被看成是弃暗投明。
  史书记载说,洪承畴投降后,皇太极极为喜悦,除赏赐了大量财物外,还下令“陈百戏”——大约就是举办盛大演出,以示庆贺。为此,贝勒、将军们很不高兴。因为不管怎么说,洪承畴也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如今,却比俘虏了他的人们还要风光,这是怎么闹的?
  皇太极问他们:“咱们栉风沐雨、出生入死,所为何来?”
  诸人曰:“想打进中原呀。”
  皇太极说:“对啦。咱们就像行路的盲人,现在,我好不容易找来一个引路的,如何能不快乐!”史称:众人咸服。(昭梿《啸亭杂录》,卷八。)
  两年后,清军大举入关。在平定中原、江南和西南地区的进程中,洪承畴发挥了极为巨大的作用,证明皇太极的心胸与眼光深邃远大,的确不同凡响。而洪承畴也为此受到了汉族知识分子长久的鄙视。至今,对于此人仍然人言言殊,无法盖棺论定。
  这位大明帝国与大清帝国的两朝重臣,是一位饱读诗书、博览经史的渊博之士。由此推断,对此,他应该早就有了思想准备才对。 
                  
皇太极:在权力的祭坛上(1)
  《清史稿》是这样评价皇太极的:“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朞年,中外即归于一统,盖帝之诒谋远矣。”《清史稿》作者认为皇太极的某些对外交往之道,甚至可以比美远古之圣贤。最后,作者用一句崇高的感叹结束了对皇太极的评价,曰:“呜呼,圣矣哉!”
  翻检起来,在洋洋大观、整整四十八本的《清史稿》中,只有皇太极一个人得到了后代史家这个字眼的评价——圣。至于康熙皇帝被他的儿子加“圣祖”谥号,显然是不同的另外一回事儿。
  在古人的观念中,极为崇高从而达于极致的睿智与道德方才可以称之为“圣”。这是一个仅次于“神”的字眼,不是可以随便使用的。
  我们知道,《清史稿》是在辛亥革命以后修撰的。那时,大清朝已经土崩瓦解了十数年,中国人民正在军阀混战的黑暗里,苦苦寻找着生存图强的道路。当年不可一世的皇亲贵戚们则在钻头觅缝地忙于找到买家,好把祖宗留下的家财宝贝——从府邸物业、珍玩字画、翡翠扳指,到鼻烟壶、蛐蛐罐儿,卖上一个好价钱,以便苦度时光。八旗铁骑的雄风早就荡然无存,八旗子弟已经成为膏粱、纨绔、败家子的代名词。爱新觉罗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黄金种姓,如今成了不祥的字眼,黄带子、红带子们纷纷改名换姓,用以逃避歧视、仇恨或者觊觎的目光。
  斯时,《清史稿》的撰写者们,即便是遗老遗少,却也已经没有了太多现实的压力或者动力,去为一个死了将近三百年的先皇帝无原则地歌功颂德,以便为自己赚一个残渣余孽的恶名。由此大抵可以部分地知道,在晚明前清时代,皇太极的作为,可能是同时代的所有人物中,最为可圈可点的一位。
  皇太极生于公元1592年即大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生地在努尔哈赤起兵后的第一个根据地费阿拉,治下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永陵乡附近。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皇太极排行第八。
  关于皇太极名字的由来,至今还是一桩疑案。努尔哈赤家族中,许多人的名字与飞禽走兽有关,表明其生存状态必定与游牧渔猎的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然而,专家们无法说清皇太极这个名字在女真语中的确切含义。于是,人们便不由分说地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大福大贵的名字。汉族人、女真人、蒙古人之间相互影响极深。据说,蒙古语中的台吉,是汉语中太师的意思。蒙古人称呼皇帝的继承人为黄台吉,就是汉语皇太子的译音。我们知道,满语是借助蒙文而造出的。于是,皇太子——黄台吉——皇太极三者之间便建立起了某种神秘的联系。尽管学术界不同意这种说法,大清朝官方史书也予以否认,但是,既然学术界解决不了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学术界之外的人们也就只好将此看成是天意了。譬如,《清史稿》谈到这个话题时的表述就是,等到皇太极继位,人们“咸以为有天意焉”。(《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
  史籍中,对皇太极的母亲评价很高。比如《清史稿》中,认为这位叶赫部落的孟古格格“庄敬聪慧”,温婉和顺,听到顺耳的好话,她不沾沾自喜,面对忤逆或诽谤,仍然能够和颜悦色而不改常态。她不好逢迎谄媚之言,也不接近奸佞之辈,“耳无妄听,口无妄言”,从来不干涉外界事务,只是一心一意地侍奉自己的丈夫。这样一位母亲,想必对童年时期的皇太极影响不小。
  嫁给努尔哈赤时,孟古格格只有十四岁,努尔哈赤则为三十岁。那一年,是努尔哈赤起兵的第五年。当时,努尔哈赤可能已经有了至少五位妻子。他们是在结婚四年后,生下的皇太极。十一年后,孟古格格重病去世。努尔哈赤表现出了少见的悲恸。他痛哭不止,下令四个奴婢殉葬,不饮酒、不吃荤达一个月之久,并将灵柩停放了三年方才下葬。当时,努尔哈赤与叶赫部落的关系十分紧张,重病中的孟古希望最后见自己的母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