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00-02-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反共统一战线内部各派反对旧体制的激进程度并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在这个阵营内的一些社会民主派为了显示出与共产党的不同有时会比保守派更加反共,甚至共产党营垒内的一些个人迫害起“前同志”来更内行。这是因为在反对派有长期活动基础的国家,不太需要在剧变过程中用极端的作法来为自己树立形象,而在共产党一统天下反对派没有资源积累的地方,人人带着面具,无法真实地表现其信仰、思想和立场,而一旦出现权力真空就会有一段哗众取宠的过程,大家都争先以极端行为来表现,洗清自己与前体制的联系,就会在体制内涌现出大批体制的反对者。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罗马尼亚的十二月事件和罗共要员在左派执政下的遭遇。
这期间东欧各国都举行了剧变后的第一次议会大选,共产党在工、青、妇、民主党派等合作者纷纷离开的情况下孤军应战,几乎均惨遭失败。一九八九年六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允许竞争的议席中第一轮创下零的纪录,只是在照顾性的选举中方才补足了自己应得的席位。匈牙利社会党在一九九○年四月的大选中只获得百分之八点五五的选票,虽进入议会,但任何一个政党都不愿与其组阁,社工党因得票未达到百分之四而无法进入议会。在同年六月的捷克议会大选中,捷摩共在联邦两院中分别获得百分之十三点六和十三点七的选票共占四十七个席位,成为议会中最大的在野党,捷社民党因未获得百分之一的选票被阻挡在议会大门外。罗、保、阿三国共产党或其后继组织在第一次选举中得票率较高,分别获得百分之六十七点零二、百分之五十二点七五、百分之六十七点二的比例。但好景不长,保加利亚社会党在上台六十天后因应付不了局面,拱手交出政权,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独立组阁二十二天后被迫辞职,只有罗马尼亚的左派坚持下来。
各派上台以后,由于剧变已成定局,人们的政治狂热消退,关注点转移到经济方面。这时东欧各国普遍经济滑坡、“休克疗法”代价惨重,人们渐生“怀旧”之心,社会思潮又开始向左转,政治钟摆也随之回落左摆。原来的共产党公开宣布“放弃过去的社会主义,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并通过“解散——改名——重建”成为奉行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他们甩开历史包袱,强调民主、公正、平等,强调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障与公共福利这些欧洲传统的左派价值,俨然成为公正改革的代表和平民阶级的代言人。于是,左派的呼声再起,东欧政治演进步入第二阶段——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五年的“左派复兴”时期。
一九九三年九月波兰社民党与全波工协结成的左派联盟,在两院选举中各得百分之三十七的席位,一九九四年三月乌克兰左派三党共得四百五十个议席中的一百一十八,成为最大的议会党团。五月匈牙利社会党获得百分之五十四点二四的选票,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党,由原来排名第四的反对党一跃成为第一大党,党主席霍恩·久拉任总理。十二月保加利亚社会党在大选中得到百分之四十四的选票,组成了以社会党主席维德诺夫为首的左派政府,而罗马尼亚、新南斯拉夫与斯洛伐克本来就属于左翼。因此东欧大多数国家又处在“前共产党人”统治下,一时有“向左倒的多米诺骨牌”之说。到一九九五年,东欧左派又取得新进展,波兰形成了议会、政府、总统都由左派控制的“红三角”,捷克社民党的支持率也从百分之五一路攀升到百分之二十三,阿尔巴尼亚社会党也有明显起色。
东欧的“左派复兴”主要是新社会党的复兴,正统派共产党并无复兴的迹象,而在这种复兴中受打击的是右翼民族主义与保守主义。这样它就导致形成一种多元化政治中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二元为主的格局,这正是西方议会民主制中最典型的两党制格局。这样的局面使极右专制的危险大减但却有利于转轨,所以并不意味着剧变后东欧转轨的方向有所改变。其实,在这几种东欧风云突变的政治组合中,意识形态色彩大减,他们自己已经不再使用“左”“右”的概念。在他们看来,一个政党执政几年,积累些不满情绪,换上另一个政党对两者都有好处,前者可以反省思过,调整策略以求东山再起,后者也尝尝“当家方知柴米贵”的滋味。再者,政治上多党制、经济上市场化和尊重工会权利、回归欧洲这些基本方向在东欧政坛上是得到各方一致认同的,“钟摆”只是在这个范围内摆动。左派掌权既不说明要偏离转轨进程,更不是原来意义上社会主义的“回潮”和“复辟”。
左派上台的主要原因是右翼力量的政策和实践不得人心,左派抓住民众的求变心理以强有力的批评赢得了选票,但他们一上台就发现,马上面临角色转换。过去他们在野时所抨击的许多政策,可能正是他们上台后要经历的“别无选择的选择”。虽然转轨进程最困难的阶段已在原政权下熬过,社会党上台时面对的形势已有所改观,但部分由于右翼保守主义本身的问题,部分也由于在野左派的反对而未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却摆在了在朝左派的面前。总之,在东欧经济转轨中最关键、争议也最大的“休克疗法”与私有化这两个问题上,在野的社会党人一般都持反对态度,而他们一旦在朝,便往往对此乐而不疲,其积极性不仅超过右翼保守派,而且与中派自由主义相比也有青胜于蓝之势。这样,左派上台后就面临新的挑战,在前一回合中,越是政局不稳、经济状况恶化,左派就越容易上台,而上台后要挑起前任的“烂摊子”,日子会很不好过,在台上的左派又会面临反对派的考验。这样,或者左派上台后经过“艰苦闯关”,威望虽大幅度下降,但尚能取得选民的谅解而最终保住执政党的地位;或者在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逐渐丧失民众的信任,而最终又一次沦为在野党。
从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九年东欧的政治轮回进入第三阶段——“东欧西行”时期。这一阶段,东欧国家“齐步走”的秩序已打乱,但大体而言,又进入新的一次左右易位。一九九六年开始左派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大选中连连失利,但原来东欧国家“由右翼掌握全部大权的孤岛”——捷克,社民党大获全胜,使捷克在五十多年后又“恢复了真正的左派传统”(老社民党传统)。
对这一次轮回人们表现得十分平静,认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评论界也认为,看待现在的选举结果“只用红白两种颜色是不对的”,选民们今天比任何政治家都英明,他们在选举自己领导人时首先想的是,这个人在领导岗位上能做些什么。人们对政党之间的冷战已经厌恶,对国家的经济状况和问题已看得很清楚,谁能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就支持谁上台,谁能使老百姓过好日子就投谁的票。
因为在转制过程中,要变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地方、部门、个人分权的市场经济,就必须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和社会财产再分配。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治理腐败并与前体制营私舞弊的权贵私有化划清界限,直接影响着各政党的形象。所有的大党都对此高度重视,不但出台了“阳光法”,还把“社会公正”列为头等大事。左派在这一轮中下台,许多都是败在腐败、以权力参与私有化而成为“特殊的受益者”方面。由于政治民主化后媒体的监督作用大增,任何执政党违规的行为都受到激烈抨击。立陶宛左派副总理利用掌握的信息,赶在银行破产前提走了自己的存款;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的许多朋友是“贪赃枉法者”;保加利亚社会党的官员利用经济危机中饱私囊;匈牙利社会党陷入“托奇克丑闻”(利用私有化向社会党转移财产)难以自拔。所有这些严重地刺激了民众的情绪,使他们产生了不公正感,因此在一九九六至一九九八年的选举中“把没有改过自新的共产党人选下台”、“把恶棍从政府赶出去”的思想十分流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到这时老百姓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手中的选票是多么重要。
经过左右一个轮回后,两大党轮流执政的程序已比较稳定,每派都能视上下台为正常行为,改变了过去一上台先“报复”的做法,不再大批撤换对方的工作人员,政府工作逐渐中性化、事务化、程序化。所以尽管东欧一些国家政坛形势跌宕起伏,但对经济的冲击却很小。左派在经历过这三个发展阶段后,大致方针已表现得很明确,在野时要凸现自己的批判立场,必然要言辞“激烈”地宏扬左派价值,重掌国柄后要维护政策的延续性、承担政府的社会责任,又会显得“保守”一些。另外,政治派别混乱无序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左右翼阵营都以一个核心党为中心实现联合。低调、温和、理性的党、组织机构健全的党保留下来;极端势力衰落,基础薄弱的小党或倒台,或攀附其他势力,或成为远离政治的俱乐部,各国普遍修改或重新制定宪法、政党法和选举法等有关法律文件,政治体制正稳步有序地向西方多党议会民主制迈进。
比起政治民主化来,东欧各国的经济市场化步履要艰难得多。不管搞不搞“休克疗法”,各国全都出现过一段经济滑坡,就连有西德扶助的前东德也不例外。但回升的情况则相差很大,且一些国家还有反复。其中,前东德地区在一九九一年下半年回升、波兰在一九九二年回升、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在一九九三年回升,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多数国家在一九九四年、而俄罗斯除一九九七年出现弱回升外,仍在“平底锅”内徘徊。罗、保、阿等巴尔干国家后来又出现再度下降。就近期情况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一九九八年波兰经济已达到一九八九年的百分之一百一十七点二,捷克为百分之九十五点六,斯洛伐克为百分之一百零一点四,匈牙利为百分之九十六点四,斯洛文尼亚为百分之九十八点三。而世界银行的数字则更为乐观,它认为一九九七年波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一九九○年的二点四倍,捷克两倍,斯洛伐克一点三七倍,匈牙利一点二六倍,斯洛文尼亚一点一二倍。两种估计之差可能主要在于是否考虑“灰色经济”。而一些家庭计算调查数据也可参考:一九八九年波兰家庭平均食品支出占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六,到一九九六年下降为百分之三十七点八。近三年来私人小汽车销量每年增长五十万辆,而一九九九年头八个月就增加四十多万辆,再创纪录。在人口仅三千八百六十万的该国,这无疑是相当可观的。现在波兰三分之二的家庭有私车,其中百分之三十五的家庭不止一辆。
在所有制改造方面捷、匈、阿、波、斯(洛伐克)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罗马尼亚超过百分之六十,克罗地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等国达到百分之五十。在治理宏观经济方面也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北四国(波、匈、捷、斯洛伐克)的状况一直比较好。波兰的通胀率是一路绿灯的减下来,从一九九○年的百分之五百八十六降至一九九九年的百分之八点一,匈牙利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