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译注-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月,有司言曰:“蚤建太子①,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②,天下人民未有嗛志③。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④,而曰豫建太子⑤,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⑥。”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⑦,春秋高⑧,阅天下之义理多矣⑨,明于国家之大体。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⑩。岂为不豫哉(11)!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12),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也。”有司皆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用此道也(13)。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大夫(14),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及列侯始受国者皆亦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室(15),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某最长(16),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因赐天下民当代父后者爵各一级(17)。封将军薄昭为轵侯。
①蚤:通“早”。②歆享: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的香气。歆,《说文》:“神食气也。”③嗛(qiè,怯):通“慊”,满足。④禅:禅让。把帝位让给别人。⑤豫:同“预”,预先。⑥安:徐缓,慢。⑦季父:最小的叔父。⑧春秋高:指年纪大。⑨阅:经历。⑩秉:持。陪:辅佐。(11)“岂为”句:难道是不预先安排吗?(12)选举:挑选、举荐。焉:相当于“之”,指有德的人。(13)用:因,由于。此道:指早建太子的办法。(14)士大夫:将帅的下属。柯维骐《史记考要》:“《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两皆统于军将,故曰士大夫。”(15)释:放弃,抛弃。更:改变。(16)子某:指文帝的长子启,即后来的景帝。史官为了避讳,用“某”字代替“启”。《汉书·文帝记》作“启”。按:刘启本为文帝中子,因兄长皆死,此时他最长。(17)代父后者:意思是做父亲的继承人。
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①,立太子母为皇后。”皇后姓窦氏②。上为立后故,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数③。上从代来,初继位,施德惠天下,填抚诸侯四夷皆洽欢④,乃循从代来功臣⑤。上曰:“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狐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劝朕,朕以得保奉宗庙。已尊昌为卫将军,其封昌为壮武侯。诸从朕六人,官皆至九卿。”
①“诸侯皆同姓”二句:《索隐》:“谓帝之子为诸侯王,皆同姓。姓,生也,言皆同母生,故立太子母也。”②窦氏:本是文帝之妾,此时文帝正妻已死。③鳏寡孤独:老而无妻叫作“鳏”,老而无夫叫作“寡”,幼而无父叫作“孤”,老而无子叫作“独”。这里“鳏寡孤独”是泛指失去依靠,需要照顾的人。已:通“以”。④填抚:镇抚,安抚。填,通“镇”,安定。四夷:古代对中原地区以外四方少数民族的总称。⑤循:安抚,慰问。
上曰:“列侯从高帝入蜀、汉中者六十八人皆益封各三百户,故吏二千石以上从高帝颍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户,淮阳守申徒嘉等十人五百户,卫尉定等十人四百户。封淮南王舅父赵兼为周阳侯,齐王舅父驷钧为清郭侯。”秋,封故常山丞相蔡兼为樊侯。
人或说右丞相曰:“君本诛诸吕,迎代王,今又矜其功①,受上赏,处尊位,祸且及身②。”右丞相勃乃谢病免罢③,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①矜:自我夸耀。②且:将要。③谢病:称病辞职。
二年十月,丞相平卒,复以绛侯勃为丞相。上曰:“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岁),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靡有遗德①。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②,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③。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①靡:无,没有。遗德:失德,不道德。《汉书·文帝纪》“遗”作“违”。②邑远:指列侯的封邑离长安远。③无由:无法,无从。驯:同“训”,教导。
十一月晦①,日有食之。十二月望②,日又食③。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④,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⑤,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⑥,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讬于兆民君王之上⑦,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⑧。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⑨,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⑩。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11),以匡朕之不逮(12)。因各饬其任职(13),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14),故然念外人之有非(15),是以设备未息(16)。今纵不能罢边屯戍(17),而又饬兵厚卫(18),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19),余皆以给传置(20)。”
①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②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③日又食:据焦竑、张文虎考证,“日食”当作“月食”。(见《会注考证》引)又: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十二月望日又食”七字当是衍文。④蒸:通“烝”,众多。⑤布政:施政。⑥适(zhé,折):通“谪”,责备,谴责。见:同“现”,显现。⑦微眇:微小。眇,同“渺”。兆民:万民。⑧二三执政:等于说众位执政大臣。股肱(gōng,工):比喻左右的得力大臣。股,大腿。肱,上肢肘至肩的部分。⑨三光:指日、月、星。⑩匄(gài,盖):同“丐”,乞求,希望。€贤良方正:指德才兼备,公平正直的人。汉代选拔人才的“贤良方正”科目由此开始。(据《会注考证》引胡三省说)匡:辅助,补救。逮:及。(13)因:趁。饬(chì,赤):整治。(14)远德:使恩德施及远方。(15)(xiàn现)然:忧虑不安的样子。非:邪恶。这里指侵略。(16)设备:设防务。(17)罢:撤除,撤销。边屯戍:边塞的防守。这里指驻军。(18)厚卫:加强卫戍力量。(19)见马:现有的马匹。见同“现”。遗:留下。财:通“才”,仅仅。(20)传置:古代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备有车马的驿站。
正月,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①,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②。”
①籍(jiè,借)田:《汉书·文帝纪》作“借田”,皇帝亲自耕种的田。实际上只是春耕时象征性地参加耕作,以示重农。《集解》引韦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②粢盛:祭品。指盛在祭器内的谷物。粢,黍稷。盛,指盛于器中。
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上曰:“赵幽王幽死①,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遂弟辟强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②。”乃立赵幽王少子辟强为河间王,以齐剧郡立朱虚侯为城阳王③,立东牟侯为济北王,皇子武为代王,子参为太原王,子揖为梁王。
上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④,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⑤。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⑥,是使众臣不敢尽情⑦,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⑧,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⑨,朕甚不取。自今以来⑩,有犯此者勿听治€。”
①幽死:指被吕后囚禁而饿死。详见《吕太后本纪》。②王:使做王,立为王。③剧郡:指地位重要,情况复杂,治理困难的大郡。④进善之旌,诽谤之木:相传唐尧时在四通八达的路口树立旌旗和木牌,欲进善言者,立于旗下言之;有批评朝政者,写在木牌上。诽谤,批评,指责。⑤通治道:使治国的途径通畅。来谏者:使进谏的人前来。⑥妖言:迷惑人的邪说。这里指以妖言惑众。⑦情:真情,实情。⑧祝诅:祈祷鬼神,使降祸于所憎之人。约结:结盟,定约。谩,欺骗,指负约。⑨抵死:犯死罪。抵,触犯。⑩自今以来:从今以后。€听治:判决治罪。
九月,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①。
①郡国守相:郡守和封国的丞相。铜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下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铜铸成虎形,分为两半,调发军队时,经过验合,方能生效。竹使符:使臣到各地去所持的一种竹制的信物。
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十一月,上曰:“前日(计)〔诏〕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①。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绛侯勃免丞相就国,以太尉颍阴侯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四月,城阳王章薨。淮南王长与从者魏敬杀辟阳侯审食其②。
五月,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寇③。帝初幸甘泉④。六月,帝曰:“汉与匈奴约为昆弟⑤,毋使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⑥。今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降地⑦,非常故⑧,往来近塞,捕杀吏卒,驱保塞蛮夷⑨,令不得居其故⑩,陵轹边吏(11),入盗,甚敖无道(12),非约也(13)。其发边吏骑八万五千诣高奴,遣丞相颍阴侯灌婴击匈奴。”匈奴去,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长安(14)。
①辞:托辞,找借口。②杀辟阳侯审食(yì,异)其(jī,基):高祖九年(前198年),刘长的母亲被拘自杀,审食其未能向吕后强争,为此刘长怀恨,将他杀死。事见《淮南衡山列传》。③寇:抢劫掠夺。④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甘泉:宫名。因位于甘泉山而得名。⑤约为昆弟:汉初高祖,吕后及文帝初即位时曾三度与匈奴和亲。见《匈奴列传》。昆弟,兄弟。⑥输:运送。遗(wèi,畏):送给。⑦河南降地:指今内蒙古境内黄河以南一带地区。最初为匈奴所占,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十万之众击之,悉收河南地。见《匈奴列传》。⑧常故:正常缘故,正当理由。⑨保塞蛮夷:保卫边塞的少数民族。⑩故:指故地。(11)陵轹(lì,力):侵犯,欺压。(12)敖:通“傲”,傲慢。(13)非约:指违背、破坏了先前的协约。(14)材官:勇武之卒。
辛卯,帝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见故群臣,皆赐之。举功行赏,诸民里赐牛酒。复晋阳中都民三岁①。留游太原十余日。
①“复晋阳”句:复,免除赋税徭役。晋阳、中都、文帝为代王时旧都。《汉书·文帝纪》“岁”下有“租”字。
济北王兴居闻帝之代,欲往击胡①,乃反②,发兵欲袭荥阳。于是诏罢丞相兵③,遣棘蒲侯陈武为大将军,将十万往击之。祁侯贺为将军,军荥阳。七月辛亥,帝自太原至长安。乃诏有司曰:“济北王背德反上,诖误吏民④,为大逆。济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乃以军地邑降者⑤,皆赦之,复官爵。与王兴居去来⑥,亦赦之。”八月,破济北军,虏其王。赦济北诸吏民与王反者。
①胡:指匈奴。②反:反叛,造反。③罢丞相兵:撤回丞相灌婴的部队。④诖(guà,挂)误: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