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八字---占星算术普及版-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诀是对的。
例如:
某男,生于公历12月7号,农历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初四。依例测得年柱为甲辰年,月柱的算法是,十一月为子月,生年天干为甲,按歌诀“甲己之年丙佐首”,即以丙为一月(寅)起,顺时针方向(切记不可贪图“方便”而往回逆向点指)一路点指到十一(子)月为丙,那该男的月柱为“丙子月”。注意,例子的那天是“大雪节”,正好入了十一月,若是这人生于前一天初三,则还是十月(亥)。那么一来,还是自一月(寅)为丙起,数到十月(亥)是乙,那人的月柱则是“乙亥月”。如果,你一定要用他们的口诀…“甲己还甲首”所会推得“甲子月”,与我在前面说的“丙子”不一样。用哪一组口诀的选择权在你,我不强求一律,只提请你注意“子天丑地寅人出”那句“盘古开天歌”,听不听是你的事。如果一定要用他那口诀也可以,但凡是子和丑两月出生的,一定得点足一个“轮周”。如前例,你用“甲己还甲首”来自子起配,那就得以甲为配十一月(子)起首,顺时针点指,因为是子月,就得点足一个轮周,回到子月,结果还是丙子。如果是丑月,同样也要点足一个轮周,还是乙寅。
占算界对这两种口诀的认同分两派,至今仍争议不止,没个定论,也没个“全国协会”来沟通,自古以来,也没个皇帝来“钦定”,只好各算各的。没有“协会”的原因好理解,这种“下九流”的玩艺儿,如何上的场面?皇上不作“钦定”的原因也简单,他认为,八字说既然能推算未来,一旦在民间广为流传,皇权难保。因为,象陈胜吴广式的人物可能会多了起来…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就有可能推算出某帝的八字本非“真命天子”,于是造反者众。这样一来,就使得八字说流传数千年,也就越来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正是皇帝老儿所喜闻乐见的。
这种两派之争,如果是玩玩,这本来也无所谓对与不对。可是实践中发现,有些占客算过两次以上八字,今天找这个占,明天找那个占,甚至于算了十次八次。这样一来,总会碰上互不认同的两派占主,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四柱八字,占客就误以为“受骗”。占算界没法子想,结果干脆迴避,说“子不占”,用“不争论”法。那意思是说,凡是子丑二时出生的人来求占,因为就只是出生于子丑两个时辰的人,才会有两种口诀的差异,他就劝你不用八字,另换别为的测算法。这个不难,一般的占主都会来两手别的占算法子,如相面、测字、观掌纹等等。
第三章 完
作者:金公羽 回复日期:2007…4…10 20:42:24
第四章 必计时日日时二柱的推算法
第一节 晨钟暮鼓古代的时间计量
本章取名“必计时日”,出发点是有成语说“不计时日”,意指不计时间的长短,天天在那里埋头工作。我反其意而用之,名“必计时日”,意为日子与时刻对于八字很重要,必须计得清清楚楚才好。从本节开始,将细谈日柱和时柱的计算法。
先说日柱。日的天干地支与年的干支相似,也是按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循环往复,不停轮换配对。具体到每日的干与支,最好查《万年历书》。因为日数庞大,各年各月的天数差异也大,有的年份会有公历的“闰日”,和农历的“闰月”,而且又要注意到农历的“节气”之交,用人工计算太繁杂了,稍不留神,极易出错。所以,当大家计算日柱时,最好还是查翻历法专家专门编印好的,完整的万年历书为妙,哪怕你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也离不开历书。其次,就是必须搞清楚日子在哪个时点变换,即前一天与后一天的界线在哪里?我说,就在公历的前一天23点正开始,算入次日子时。当然,这是算八字的时候是这样,别的你可以另用另计。你可以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千年农耕习惯来说日子,以天亮算是新一天的开始。北方的夏天寅时天亮,你就以寅时为准;冬天辰时天亮,就以辰时为准。南方的夏天卯时天亮,就以卯时为准;冬天辰时天亮,你就以辰时为准。当然,你还可以按“国际标准”,以24点正或零点正为准。说好了,大家一律查历书定日柱,并记住23点正换日子,别的可以略去。下面开始述说时刻命柱吧。
在细说时刻的命柱之前,大家得首先对古代的时间计量有个了解才好。
现时一个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是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洋式的机械钟表传入我们中国,人们将中西两种时点,分别称之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逐渐将“大时”忘淡,而“小时”则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时候,较大的州县城镇多数设有钟鼓楼,有一句形容日子过得平静而淡泊的成语,叫做“晨钟暮鼓”,就是据这钟鼓楼的功能而编出来的。一边是钟楼,正中梁下吊着一口大铜钟,自早晨(即相当于现代的5点正)起,按次数(不按点数)撞钟报时。第一次撞钟为卯时的起始,第二次是辰时,第三次是巳时,第四次是午时,第五次是未时,第六次是申时,第七次是酉时。现在人们在白天里多是说“几点钟”,正是源于此例。另一边是鼓楼,里头架一面大鼓,入暮时分自戌时(即相对于现在的19点正)起击鼓,与白天不一样,以点数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也有夜晚说时间为“几更”的,这是因为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叫做“打更”,这巡夜人又称为“更夫”。据《红楼梦》研究者说,贾宝玉(人物原型就是他曹雪芹)潦倒落魄的时候,也曾干过这行差事。全夜分五个更次,第三更在中间,是子时,所以此时才可以说成是“三更半夜”。另外,在古代军队营寨里也有打更的,不过击打的,不是木制的梆子,而是金属质的,叫做“金柝(念拓)”。著名的古体民歌
“木兰辞”中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就是说花木兰的军旅生活话说小花那年,女扮男装替父入兵营从军,在某个寒冷的冬夜里值勤打更。
古代计时工具主要有三种,一是“更香”,二是“日晷”,三是“漏”。“更香”其实就是拜神时用来燃点的“香火”中之香(火指蜡烛)。人们根据用途,用来拜神的香,叫做“神香”,用来计时的香,就叫“更香”。因为计时用的香,多为更夫或巡夜人所用,故而称之为“更香”。“更香”多为长条形,而“神香”除了长条形,还有圆盘形的。长条形的燃点时是插在香炉上,大家应该见得多,用得也多。圆盘形的是出家人点用的,“悬吊”在经堂上面来燃点,为的是长时间不用换香。又因为“吊”着点燃的时候,盘香看起来一圈一圈的,下大上小象一座小“塔”,所以又称之作“塔香”。专门用作计时的“更香”制作较精细,香条上画有长长短短的刻线,看燃烧到哪一条刻线来计时。更香有长有短,更夫用的是燃完了一根,就是一个“大时”。夜晚时,当他在自己的“防区”巡了多少圈后,转回来更屋,进去看看燃完了没有,完了续点一根,然后出去再巡时,打梆的点数就增加一个点。人们在家里听见点数,就知到了何时,该睡的就去睡觉;有些特别勤奋的学子在赶功课,或者要多听几个点再睡;又或者有人夜半梦回之时,听到几点了,再睡个“回笼觉”。普通人用香来计时没多少讲究,往往随手就拿一根“神香”来充当,也没个长短的标准,只是随意说“再干一炷香”的功夫吧。按我读过的古小说来估约一下,这“一炷香的功夫”,大约是“半个时辰”左右。古代人们的时间观念远没有现代那样的重视,你说个“大约”也没什么错处。
第二种计时工具叫做“日晷”,多为皇家和官方大衙门使用。它象一只大磨盘,盘面向正南方仰斜着放置,盘面的下半部刻有长有短的刻线和符号,中间与“磨盘盘面”垂直立有一根铁棒,以太阳照射在铁棒上,看所日光投射而产生的影子移动位置,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不用多说了,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民间实际上也经常的用,比如用门前那棵小树或者矮墙的影子,观看其影长影短来,和移到的位置来估约时间,这就是农民们的“土日晷”。
第三种计时工具最为“精细”,以滴水来计时,叫做“漏”。是由四只铜造水桶的一组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上一只通下一只,最下面一只最大,大小刚好是上三只的容量,底下面没有小孔,下面的桶里水面竖放一个箭形浮标。用法是,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箭头指向壶身的刻度,以为计时,箭头指到哪条刻线就是几点几刻。开头先把上三只桶装满水,然后把从上面数起的第三只桶底下的小孔打开,开始计时。当最上一只桶滴光了水,说明过了四个时辰,第二只也滴光了水,那就是过了八个时辰,第三只滴光了,最下面的大桶也就满了,这时就是一个昼夜十二个时辰过去了。把大桶的水放掉,再把上三桶装满,从头再来下一个计时周期。
一天十二个时辰,全都“刻”在“滴漏”桶身上。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刻以下是“分”,一刻钟又分作三分,一个时辰共有二十四个等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代小时分钟的“分”,而是“字”。是在两个刻度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划,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稻禾,少指稻粒麦粒上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起来用意即是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刻以下的“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把古代的时刻划分,一个“字”正好换算成现代小时的五分钟,也正好等于分针在钟表盘上的十二个数字中,移动了一个字的距离,所以两广讲粤语的人们,把五分钟说成是“一个字”。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到岭南,与中原人长久分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
第二节 时刻牢记时柱的地支推算
古代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等来表示,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号,以为易记。所选的某动物代某时点,据说是有该动物的活动特点为“根据”,并非“乱来”。如,子鼠据说此子时为老鼠最为活跃的时候;寅虎据说此时山中的老虎开始出窝觅食;戌狗…此正是狗们开始上岗值守主人家院的时候;如此等等。时柱“地支”的具体划分如下:
子时为鼠,是从上一天的廿三点正到次日的一点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