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16_旧唐书 >

第218部分

16_旧唐书-第218部分

小说: 16_旧唐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赋音》二卷 郭微之撰。
  《三京赋音》一卷 綦毋邃撰。
  《木连理颂》二卷
  《靖恭堂颂》一卷 李暠撰。
  《诸郡碑》一百六十六卷
  《杂碑文集》二十卷
  《翰林论》二卷 李充撰。
  《杂论》九十五卷 殷仲堪撰。
  《设论集》三卷 刘楷撰。
  又五卷 谢灵运撰。
  《连珠集》五卷 谢灵运撰。
  《制旨连珠》四卷 梁武帝撰。
  又十一卷 陆缅撰。
  《赞集》五卷 谢庄撰。
  《七国叙赞》十卷
  《吴国先贤赞论》三卷
  《会稽先贤赞》四卷 贺氏撰。
  《会稽太守像赞》二卷 贺氏撰。
  《列女传叙赞》一卷 孙夫人撰。
  《古今箴铭集》十三卷 张湛撰。
  《众贤诫集》十五卷
  《杂诫箴》上十四卷
  《诏集区别》二十七卷 宋干撰。
  《霸朝杂集》五卷 李德林撰。
  《古今诏集》三十卷 温彦博撰。
  又一百卷 李义府撰。
  《圣朝诏集》三十卷 薛尧撰。
  《书集》八十卷 王履撰。
  《书林》六卷 夏赤松撰。
  《山涛启事》三卷
  《范宁启事》十卷
  《梁中书表集》二百五十卷
  《荐文集》七卷
  《宋元嘉策》五卷
  《策集》六卷 谢灵运撰。
  《七林集》十二卷 卞氏撰。
  《七悟集》一卷 颜延之撰。
  《俳谐文》十五卷 袁淑撰。
  《弘明集》十四卷 释僧祐撰。
  《广弘明集》三十卷 释道宣撰。
  《陶神论》五卷 释灵祐撰。
  《妇人训诫集》十卷 徐湛之撰。
  《妇人诗集》二卷 颜竣撰。
  《女训集》六卷
  《文释》十卷 江邃撰。
  《文心雕龙》十卷 刘勰撰。
  《百志诗集》五卷 干宝撰。
  《百国诗集》二十九卷 崔光撰。
  《百一诗》八卷 应璩撰。
  《百一诗集》二卷 李夔撰。
  《清溪集》三十卷 齐武帝命撰。
  《晋元氏宴会游集》四卷 伏滔、袁豹、谢灵运等撰。
  《元嘉宴会游山诗集》五卷
  《元嘉西池宴会诗集》三卷 颜延之撰。
  《齐释奠会诗集》二十卷
  《文会诗集》四卷 徐伯阳撰。
  《文林诗府》六卷 北齐后主作。
  《西府新文》十卷 萧淑撰。
  《诗集新撰》三十卷 宋明帝撰。
  《诗集》二十卷 宋明帝撰。
  《诗集抄》十卷 谢灵运撰。
  《诗集》五十卷 谢灵运撰。
  《诗集》二十卷 刘和撰。
  又一百卷 颜竣撰。
  《诗例录》二卷 颜竣撰。
  《诗英》十卷 谢灵运撰。
  《古今诗苑英华集》二十卷 梁昭明太子撰。
  《续古今诗苑英华》二十卷 释惠静撰。
  《诗林英选》十一卷
  《类集》一百一十三卷 虞绰等撰。
  《诗缵》十二卷
  又《词英》八卷
  《六代诗集钞》四卷 徐陵撰。
  《古今类序诗苑》三十卷 刘孝孙撰。
  《丽正文苑》二十卷 许敬宗撰。

          《古今诗类聚》七十九卷 郭瑜撰。

               《歌录集》八卷

  《汉魏吴晋鼓吹曲》四卷
  《乐府歌诗》十卷
  《太乐杂歌词》三卷 荀勖撰。
  《太乐歌词》二卷
  《乐府歌词》十卷
  《乐府歌诗》十卷
  《三调相和歌词》三卷
  《新撰录乐府集》十一卷 谢灵运撰。
  《玉台新咏》十卷 徐陵撰。
  《回文诗集》一卷 谢灵运撰。
  《金门待诏集》十卷 刘允济撰。
  《集苑》六十卷 谢琨撰。
  《集林》二百卷 刘义庆撰。
  《集钞》四十卷
  右集录楚词七家,帝王二十七家,太子诸王二十一家,七国赵、楚各一家,前汉二十家,后汉五十家,魏四十六家,蜀二家,吴十四家,西晋一百一十九家,东晋一百四十四家,宋六十家,南齐十二家,梁五十九家,陈十四家,后魏十家,北齐四家,周五家,隋十八家,唐一百一十二家,沙门七家,妇人七家;总集一百二十四家。凡八百九十二部,一万二千二十八卷。
  三代之书,经秦燔炀殆尽。汉武帝、河间王始重儒术,于灰烬之余,拓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刘更生石渠典校之书,卷轴无几。逮歆之《七略》,在《汉艺文志》者,裁三万三千九百卷。后汉兰台、石室、东观、南宫诸儒撰集,部帙渐增。董卓迁都,载舟西上,因罹寇盗,沉之于河,存者数船而已。及魏武父子,采掇遗亡,至晋总括群书,裁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卷。及永嘉之乱,洛都覆没,靡有孑遗。江表所存官书,凡三千一十四卷。至宋谢灵运造《四部书目录》,凡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其后王俭复造书目,凡五千七十四卷。南齐王亮、谢朏《四部书目》,凡一万八千一十卷。齐末兵火延烧秘阁,书籍煨烬。梁元帝克平侯景,收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凡七万余卷。盖佛老之书,计于其间。及周师入郢,咸自焚炀。周武保定之中,官书裁盈万卷。平齐所得,数止五千。及隋氏平陈,南北一统,秘书监牛弘奏请搜访遗逸,著定书目,凡三万余卷。炀帝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国家平王世充,收其图籍,溯河西上,多有沉没,存者重复八万卷。自武德已后,文士既有修纂,篇卷滋多。开元时,甲乙丙丁四部书各为一库,置知书官八人分掌之。凡四部库书,两京各一本,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麻纸写。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皆绿牙轴,硃带,白牙签,以分别之。





旧唐书卷五十二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

  先王之制,度地以居人,均其沃瘠,差其贡赋,盖敛之必以道也。量入而为出,节用而爱人,度财省费,盖用之必有度也,是故既庶且富,而教化行焉。周有井田之制,秦有阡陌之法,二世发闾左而海内崩离,汉武税舟车而国用以竭。自古有国有家,兴亡盛衰,未尝不由此也。隋文帝因周氏平齐之后,府库充实,庶事节俭,未尝虚费。开皇之初,议者以比汉代文、景,有粟陈贯朽之积。炀帝即位,大纵奢靡,加以东西行幸,舆驾不息,征讨四夷,兵车屡动。西失律于沙徼,东丧师于辽、碣,数年之间,公私罄竭,财力既殚,国遂亡矣。

  高祖发迹太原,因晋阳宫留守库物,以供军用。既平京城,先封府库,赏赐给用,皆有节制,征敛赋役,务在宽简。未及逾年,遂成帝业。其后掌财赋者,世有人焉。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已后,权移他官。由是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租庸使、两税使,随事立名,沿革不一。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又不可不知也。如裴耀卿、刘晏、李巽数君子,便时利物,富国安民,足为世法者也。

  开元中,有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剩田:色役伪滥,及逃户许归首,免五年征赋。每丁量税一千五百钱,置摄御史,分路检括隐审。得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得钱数百万贯,玄宗以为能,数年间拔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融又画策开河北王莽河,溉田数千顷,以营稻田,事未果而融败。时又杨崇礼为太府卿,清严善勾剥,分寸锱铢,躬亲不厌。转输纳欠,折估渍损,必令征送。天下州县征财帛,四时不止。及老病致仕,以其子慎矜为御史,专知太府出纳。其弟慎名又专知京仓,皆以苛刻害人,承主恩而征责。又有韦坚,规宇文融、杨慎矜之迹,乃请于江淮转运租米,取州县义仓粟,转市轻货,差富户押船,若迟留损坏,皆征船户。关中漕渠,凿广运潭以挽山东之粟,岁四百万石,帝以为能,又至贵盛。又王鉷进计,奋身自为户口色役使,征剥财货,每岁进钱百亿,宝货称是。云非正额租庸,便入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玄宗日益眷之,数年间亦为御史大夫、京兆尹、带二十余使。又杨国忠藉椒房之势,承恩幸,带四十余使,云经其听览,必数倍弘益,又见宠贵。太平既久,天下至安,人不愿乱。而此数人,设诡计以侵扰之,凡二十五人,同为剥丧,而人无敢言之者。及安禄山反于范阳,两京仓库盈溢而不可名。杨国忠设计,称不可耗正库之物,乃使御史崔众于河东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间行钱百万。玄宗幸巴蜀,郑昉使剑南,请于江陵税盐麻以资国,官置吏以督之。肃宗建号于灵武,后用云间郑叔清为御史,于江淮间豪族富商率贷及卖官爵,以裨国用。德宗朝讨河朔及李希烈,物力耗竭。赵赞司国计,纤琐刻剥,以为国用不足,宜赋取于下,以资军蓄。与谏官陈京等更陈计策,赞请税京师居人屋宅,据其间架差等计入。陈京又请籍列肆商贾资产,以分数借之。宰相同为欺罔,遂行其计。中外沸腾,人怀怨望。时又配王公已下及尝在方镇之家出家僮及马以助征行,公私嚣然矣。后又张滂、裴延龄、王涯等,剥下媚上,此皆足为世戒者也。

  先是兴元克复京师后,府藏尽虚,诸道初有进奉,以资经费,复时有宣索。其后诸贼既平,朝廷无事,常赋之外,进奉不息。韦皋剑南有日进,李兼江西有月进。杜亚扬州、刘赞宣州、王纬李锜浙西,皆竞为进奉,以固恩泽。贡入之奏,皆白臣于正税外方圆,亦曰「羡余」。节度使或托言密旨,乘此盗贸官物。诸道有谪罚官吏入其财者,刻禄廪,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节度观察交代,或先期税入以为进奉。然十献其二三耳,其余没入,不可胜纪。此节度使进奉也。其后裴肃为常州刺史,乃鬻货薪炭案牍,百贾之上,皆规利焉。岁余又进奉。无几,迁浙东观察使。天下刺史进奉,自肃始也。刘赞死于宣州,严绶为判官,倾军府资用进奉。无几,拜刑部员外郎。天下判官进奉,自绶始也。习以为常,流宕忘返。

  大抵有唐之御天下也,有两税焉,有盐铁焉,有漕运焉,有仓廪焉,有杂税焉。今考其本末,叙其否臧,以为《食货志》云。

  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之户,皆从半输。蕃胡内附者,上户丁税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附经二年者,上户丁输羊二口,次户一口,下,三户共一口。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调,损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