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文学简史(日本部分) >

第11部分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文学简史(日本部分)-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媲槭黾鞍鏊俊0鏊客惺懿涣嗽獾奖撑训拇蚧鳌K枇恕6⒆盼唇词赖挠ざ急傅鸟唏伲奁灰选0鏊砍闪艘桓龌钏廊耍崽稍蛲葱牡靥ど瞎楣尽W詈笏刑镜厮担鞍Γ∈郎瞎倘荒训孟嘣笄庋呐笥眩倚睦铮炊运в幸凰吭购蕖薄

  《舞女》发表后颇受青年读者喜爱。森鸥外以古典式优雅流丽的文体,描绘出主人公微妙的心理状态、爱丽丝动人的纯情以及作为小说背景的异国情调。这部作品的浪漫特征十分明显,与二叶亭四迷的《浮云》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先驱之作。实际上,主人公丰太郎乃鸥外青年时代内在精神的写照。据说鸥外留学德国归来后,的确有位同名的德国姑娘追随而来。尽管小说是虚构的,真实的爱丽丝与小说中的爱丽丝未必同一,但小说中丰太郎的精神苦恼肯定是作者所亲身体验过的。鸥外出身的家庭,无疑将功名利禄视之为本,这也是当时日本社会正统的纲常伦理。 《舞女》的价值所在,正在于通过文学反映了近代社会与自我的对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森鸥外以军医部长的身份出征前线。翌年归国复任军医大学校长。实际上,鸥外对日本的国家政治、对外政策等,不甚关心也不甚了解。他只对他的医学、文学感兴趣。为此,有人诬告他“身为陆军军人,玩忽职守,耽于文学”。他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福冈县小仓市,转任军医监、第十二师团军医部长。此时,鸥外与第一个妻子早已分手。1902年,则与年仅22岁的美貌才女志下结婚。

  森鸥外的翻译文学代表作是历时9年完成的安徒生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 ( 1892~ 1901),翻译这部小说的史学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兴盛发生过很大作用;其次体现了近代日本翻译文学的一个顶峰。著名作家佐藤春夫称,译作集中体现了“和汉洋三种文体的精华”。作为翻译家,鸥外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

  创作上,森鸥外体现出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抗。而后期创作的主要类型是历史小说,即以历史性题材展示近代人的文化观念,或在历史性素材中发现并重新审视武士道的伦理精神或新兴道义。后期代表作有1912年的《兴津弥五右卫门》,有感于乃木希典大将的殉死;此外,有长篇小说《雁》(1911~1913)、《阿部一族》(1913)和短篇名作《高濑舟》(1916)等。《涩江抽斋》 (1916)则是一部形式独特的史传,在纪事的基础上实验性的加上许多虚构。鸥外知识渊博,退伍之后历任帝室博物馆部长兼图书总管、帝国美术院长、临时国语调查会长等高职。总之,鸥外文学包含着深沉的道义感或伦理要素。他热爱文学、潜心创作,终于在文学及其他诸多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近代日本文学的另一巨匠是遐迩闻名的夏目漱石 (1867~1916)。漱石原名金之助,出生于地方名主之家。但他自幼饱尝种种苦难。漱石作为作家活跃文坛是在明治38年 (1905)之后。此前,他是一位学者和俳句诗人。

  夏目漱石自幼喜好汉学。日后通过英语触及西方的近代思想(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却始终没有放弃汉学钻研。所以,夏目漱石的文学精髓,体现为西方近代思想与东方思想的碰撞。漱石曾考入第一高等学校 (东京大学预科)。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成立近3年时,又转入“东大”英文系。当时的同学有正冈子规、山田美妙、川上眉山和尾崎红叶等。漱石在大学里幸运地结识了正冈子规。正冈子规则是日本近代的大俳句家。漱石跟随子规学习俳句的创作方法,亦习得写生文的创作。

  1893年,漱石毕业于东京帝大英文系,时年26岁。毕业后,他成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爱媛县松山市中学以及熊本第五高等学校(都是旧制)的英语教师。1900年5月,漱石被派往英国留学。一直到1902年12月、漱石都在伦敦研究英国文学。在此期间,漱石犯了精神病。其实他早先就曾精神异常。

  漱石在成名作《我是猫》(1904)的开篇写道:

  我是猫。没有名字。

  我出生在哪儿?真不知道。只记得,自己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嗷嗷哭泣。在那儿,我第一次看见了人类。后来听说,我所看到的那个人是书中最为歹毒的种类。据说这书生常常捕杀吾等,煮后食用。……

  小说以第一人称幽默讽刺的笔法,写到一只偶尔住进苦沙弥先生家的野猫。 《我是猫》吸引了众多读者,因为读者可以通过猫的“观察”,从一个全新的视点审视、反省自己的人类社会。小说不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光彩夺目,也使漱石由学者一跃而为名作家。在作品雅致的幽默中,包含着作家超凡的文化素养、气质与正义感。

  1906年,夏目漱石发表了另一部重要作品《少爷》。《少爷》亦以幽默的笔致述及强烈的正义感。与《我是猫》一样,这里也运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日语中的第一人称“我”有多种表现形式,作品中选用了最为直接、率直的第一人称代词。有趣的是,小说从头至尾没有示明少爷的真名实姓。漱石的作品一般呈现出两大特征:其一是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代表漱石自己;其二漱石的作品统统是“虚构”。总之,漱石眼中呈现的美,基于一种摆脱现实利益需求的人际关系。同时作品表现出对于人类本性的憧憬。《少爷》的不足之处,在于无从知晓如何去改变邪恶的现实。

  在此 (《少爷》)前后,漱石还通过《伦敦塔》、《恍若琴声》和《幻影盾牌》等作品,描绘出脱离现实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美的世界。这类作品的顶峰,是以青年画家为主人公的《草枕》(1906)。夏目漱石说,《草枕》是一部“俳句式的小说”,它“远离一切肮脏与烦恼,只想留下美的感觉。”当时正值自然主义文学盛期,漱石的这种观念显然与之相反。文坛称漱石为“余裕派”或“高蹈派”。然而《草枕》写完之后,漱石终于发现人为的美的世界是虚幻的,很容易发生崩溃。他觉悟到,文学还是不能离开人生的现实。他在给弟子铃木三重吉的信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躲避任何浊秽与烦恼。相反,我们应当入乎其内,深入探究。……我执迷于俳谐式的文学,却又希望和那些舍生忘死的维新志士一样,怀着战斗的精神去从事文学”。漱石从逃避现实的美的世界,终于走向新的正视现实的世界。体现这种转变的第一部作品是 《秋风》。此后,他专念于关注人生的文学,且作品中的人物多为知识分子。

  《秋风》发表于1907年,漱石40岁。《秋风》之后的代表作品有《虞美人草》(1907)、《三四郎》(1908)、《后来》(1909)、《门》(1910)、《行人》(1912)、《心》(1914)、《道草》(1915)和《明暗》(1916)等。在这些作品中,漱石描绘出形形色色的社会景象与人物心灵。他的中期作品、晚期作品显然超越了早期创作的“逃避与反抗”,呈现出新的特色。一般认为,《后来》之后的创作属于晚期。中期创作的总体特征为“反省或自我苦闷”,晚期则是更为宏远的对于“人类的观照”。例如,中期作品《虞美人草》的主人公藤尾。是个自我中心主义者,希望别人爱自己,却不愿付出自己的爱。于是,曾经喜欢她的青年们,最终都离她而去。藤尾最后屈辱地选择了死。漱石文学总的说来,具有对于现实、社会以至人生的批判性。后期则逐步深化而趋向关注人性本身。

  夏目漱石心性很高。1911年,日本文部省向漱石颁予文学博士学位,他却令世人震惊地辞退了这一殊荣,将证书退还文部省。文部省的官僚们出乎意料,他们以为漱石会兴高采烈地接受这单方赐予的“博士称号”。据说漱石此举有两个原因,一是批判当时的学位制度,二则认为“博士”称号是个累赘,他期望过自由自在无所羁束的生活。

  漱石的后期作品主要探究人类潜在意识中的“利己主义”。例如中篇小说《心》的主人公“老师”,与朋友所爱的女人结婚后,备受良心谴责,后在乃木大将殉死的感化下,于深沉的罪恶感觉中自杀。漱石很长时间都在考察、描写那种人类难以摆脱的利己主义。临终,抵达所谓“则天去私”的境界。“则天去私”,是一种典型的东方传统思想,亦即忘却利己主义的自我,去顺应更加博大无际的天道——自然规律。实际上,他主张尽量剔除人类的主观或客观本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得自然的和谐。最能体现其“则天去私”思想的作品是《明暗》。遗憾的是,漱石因胃溃疡突然逝世,小说没有写完。

  夏目漱石为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对其后兴起的白桦派——理想主义文学运动发生过很大影响。但实际上,晚期抵达的境界却仍为一种幻境。他无法从文学、艺术中真正地排除人类的主观或客观。此外,漱石的文学始终贯穿于某种近代式的伦理背景中。他的文学目的,是彻底剖露、克服自我深层的种种丑陋,追求更高的理想。临终半年前,漱石曾对文学下过这样的定义,“先有伦理性而后有艺术性。真正的艺术必然具备伦理性”。“白桦派”:近代“理想主义文学”

  明治末期亦即1910年4月,日本创刊了一份名为《白桦》的同人杂志。杂志封面上绘有富于生命力的小白桦,远处的背景是群山。“白桦派”同人,多为学习院出身的贵族或上流社会子弟。所谓“贵族”,是明治时代的特权主义身份制度,旨在维护天皇制的国家政权。这种制度将皇族、大资本家、大地主等,分为凌驾于一般国民之上的五大等级: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政治上,他们可通过敕选(天皇指定)或互选,成为贵族院议员,贵族院享有高于众议院的特权。而学习院,则是专为皇族、贵族设置的教育机构。如今,只要通过考试,平民子弟也可以到学习院上学。但在明治时期,却只有贵族子弟有此机遇,至少需要具备相当的财产与社会地位。

  最初作为《白桦》同人的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有岛武郎、里见弴和长与善郎等。这批作家的共同特点除学习院出身外,尚有对于文艺、美术的偏爱。例如在西方美术的介绍方面,“白桦派”作家付诸了种种努力,除了罗丹,还介绍过许多新派画家如高根、塞尚、鲁诺安尔和梵高等人的美术作品。“白桦派”作家一度曾是弘扬新文艺思潮的中坚力量。“白桦派”作家的思想领袖是武者小路实笃(1885年出生),他十分关心国家、社会的政治状况。但在“大逆事件”(镇压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后不久,他却在《白桦》刊文,表明自己不同于社会主义者的生活态度。他说人应当以自我为中心,管不了也不用去管他人的命运如何。同样,他也讨厌别人干涉自己的事情。很显然,这是一种贵族式的思维方式。他们 (白桦派作家)无须为明日的面包而发愁。他们崇奉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或自我标榜为“人道主义”。其实正确的说法应当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的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