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中国古都北京 >

第3部分

中国古都北京-第3部分

小说: 中国古都北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沟桥在当时的中国和世界,都是一座极美丽的桥梁。而它对金的意义,又非同小可,这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因素,更有军事与交通的因素。就政治来说,中都是北中国的政治中心。它的疆域南界淮河,北跨外兴安岭。为了加强管理,“袭辽制,建五京”,中都需密切同五京,尤其是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市)的联系,因都城西南卢沟河(今永定河)的阻隔而不便。
  就经济来说,金中都皇室贵族、文武官员、戍守军队和平民百姓,每年要用上百万石粮食。但燕京地区粮食不能自给,中都的粮仓在南而不在北,要将淮北和华北平原的粮食运至中都,卢沟渡口成为中都的交通咽喉。就军事来说,金朝前期蒙古尚未勃兴,它的强敌在南宋,宋使往来也要通过卢沟渡口。最后,就交通来说,卢沟渡口自古以来便是燕蓟通往南方的关津,原来在这里设有浮桥和木桥。随着中都的发展,交通的频繁,浮桥和木桥已经不能适应需要。
  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一个方案是在通州到中都之间开凿运河。因为当时水运粮食只能经潞河至通州,通州至中都城的一段路程无法通航。而陆运所费人力、物力甚巨,所以需要从通州至中都城开凿一条人工河道—运粮的漕河。中都近畿主要有三条水系,即西部的卢沟河(今永定河)、北部的温榆河和东部的潞河。这条漕河需引西部卢沟河水,下注潞河,以济通州至中都城的漕运。金大定十年(1170年),议分卢沟河为漕渠,以通京师漕运,第二年动工。这条漕河的西端,从金口(今石景山北)引水东行,经中都北城濠,东达通州,连通潞河。但漕河开成后,因地势西高东低,水流落差太大,水流湍急,河水浑浊,泥沙淤塞,不能行船;又恐雨季水势暴涨,冲毁河堤,殃及京师。因此,下令将金口处河闸填塞,这条新开的金口河被废止。后来又引京西玉泉山一亩泉水入北城濠,东流通州,注汇潞河。这条漕河(后称通惠河)或通或塞,而仅以车辆挽运粮食至中都。
  另一个方案就是修建卢沟桥。金口漕渠,竟未见功,廷议加强陆运,往来卢沟河上。卢沟河为南北商旅的津要,以舟济渡,但河水激湍;木桥浮渡,又河水泛滥—都不便于通行。金建中都之初,待河水浅时造小桥以渡;后来在河两岸造浮桥,建龙祠,以通车马。金世宗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命建卢沟石桥,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卢沟石桥落成,费时三年。命名为广利桥,后习称为卢沟桥。元、明、清三代,曾加以修葺。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石桥,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工程巨大,雄伟瑰丽,是中国北方最长的古代石拱桥,也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联拱石桥。卢沟桥的桥墩像一条平面的船,迎水面似船头,砌分水尖,每个分水尖安置三角铁柱,以保护桥墩;顺水面似船尾,向内收进,以减轻拱券内水流压力。桥的拱券,采用纵联式砌筑法,将13个拱券连成一体,最大跨径为13。42米;以增强抗洪能力。桥身两侧各有白石雕成护栏望柱140根,望柱之间为石栏板,栏板平均高85厘米,内侧刻有花纹。柱顶为方形莲座,莲瓣中间装饰着珠串,柱头上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
  “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这样说。但有人不相信,一定要亲自到离城15公里的卢沟桥上去数一数,数着数着,忽漏其一,结果是扫兴而归。大的石狮固然好数,最大的两只石狮子是站在桥东头石栏杆尽头处,用头猛顶望柱。它们各身高90厘米,身长1。73米。然而桥西头顶望柱的是两头石象。它们为使栏杆不致外倾,日夜不息,废寝忘食,经历过几百个寒暑。蹲在望柱上的石狮也不难数,虽然它们千姿百态,神情各异—有的昂首挺胸,仰望蓝天;有的俯首侧身,凝视桥面;有的端庄恭敬,迎送行人;有的嬉戏耍闹,玩忽职守;有的抚玩幼狮,母子同乐;有的注目远望,监视水位;有的歪头闭目,像在困睡;有的蜷伏静卧,若有所思。最为难数的是那些顽皮淘气的小石狮子,其中最小的只有几厘米。它们三三两两,有伏在大狮子头上的,有爬在大狮子身上的,有戏耍大狮子铃铛的,有捉弄大狮子飘带的,有藏在大狮子身下的,有在大狮子怀里戏斗的,有只露出半个头来的,甚至还有仅露出一张嘴的,真是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大狮子身上这198个小狮子,若隐若现,确实难数。但有人做过科学勘查,卢沟桥的石狮子共有485个。在桥上细数,只有481个,所缺的4个石狮子在什么地方呢?原来它们不在桥上,而是在空中。桥的两端,每端有石制八棱柱华表两座。石柱上端横贯着雕纹云板,柱顶雕有石狮子。这4只石狮子,高高在上,悠然自得,形态各异,凝视远方。卢沟桥的石狮子,是富于想像力的杰出的雕刻艺术品。
  整个卢沟桥建筑宏伟,造型优美,显示了我国古代师匠卓越的建筑艺术。《马可·波罗行纪》一书里说:“这条河上有一座美丽的石桥,老实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前面提到,宋、金以淮河为界,南北对峙。同北方中都相对立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国自东晋以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即由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临安位置在长江下游和浙江(钱塘江)下游之间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发达,商业兴旺。临安有城南、城中和城北三个商业闹市区。这里诸行百市,样样齐全;大小铺席,处处密布。其他大街小巷,百业店铺,连门比户,十分兴盛。坊墙旧制,已被圮毁,行政与商业,几乎是并重。但仍有高耸的城墙,既作为防御的工事,又作为权力的象征。然而中都与临安有着很大的区别。中都位置所在的华北平原北端,经济较江南落后;女真经济又较汉族经济后进,虽然他们进入中原地区之后,逐渐接受汉族文化,但在经济上中都仍比临安落后。中都是金朝祭祀、军镇与行政三位一体的都城。城内的居民,分为六十二坊,城东部有二十坊,城西部有四十二坊。每坊有墙相隔,并设坊门。中都与临安,除祭祀和军镇有相似之处外,其商业之地位,后者比前者更发达。金中都比辽南京,从陪都升为皇都,经济有发展,社会有进步;金中都是12世纪后半叶北中国最大的一座封建军事城堡。
  金中都是当时北中国的文化中心。早在金太祖时,完颜希尹参照汉字创制女真大字,于天辅三年(1119年)颁行;金熙宗时,天眷元年(1138年)又制成女真小字并颁行。金熙宗既创制女真小字,又倾慕中原文化,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奕棋象戏。”他称女真旧臣为“无知夷狄”;对北宋遗臣却“备加优礼”。至章宗时,翻译《四书》、《五经》等,列为太学课程。金在中都设国子监,其下为国子学、太学;还设女真国子学。金中都所在的府为大兴府,设大兴府学和女真府学。金实行科举考试,分乡试、府试、会试和殿试四级,最高级的考试在中都举行,殿试的榜首为状元。金在中都还设立司天台,专司天文、历法和气象之事,并招收生员培养科学人才。
  在这里,特别介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石。先是,北宋医官王惟一主持铸造了两个空心铜铸人体模型。其全身标注559个穴位,内有两穴一名者107个,所以全身共666个穴位。学生考试时,铜人外层涂蜡,体内装满水,穿上衣服,立于考场。考生根据命题,针刺穴位,针入水出,就算答对。现原物一毁一旧,附图为明代的仿制品。王惟一还编纂《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并将其全文刻于石上。与此相关的是,1971年在北京明代城墙里,发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石(残件)。残高99厘米,残宽55厘米。据考证,“刻石”系由开封迁到大都。“铜人”、“刻石”元代毁于战火,其残碑置于明城墙中。因系在北京发现,且为宋金时文物,故在此介绍。
  教育之外,还有文学。金定中都后,皇帝贵胄中不乏能赋诗填词者。金章宗览近畿风景,作《仰山诗》云:“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林万壑风。”诗有汉族中原文化骚风,也有女真莽林射猎野趣。他还长于填词,其《蝶恋花·聚骨扇》云:“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这首词细腻、华丽、自然、真挚,表现出很深的汉文化素养。
  中都还有繁盛的戏剧。戏曲作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最为有名。这部杰出的讲唱文学作品,主要是写张生和莺莺的恋爱故事。张生是个有情有义的青年,莺莺是个温柔美丽的姑娘。他们两人在月下西厢,依偎钟情,倾心相爱。莺莺敢于背叛封建礼教,违抗母亲严命,自许婚事,与张生同衾共枕。这是划破封建包办婚姻黑暗夜空的一道闪电。金代曾将北宋的“宫本杂剧”发展成为“院本杂剧”,使杂剧从宫廷府第走向瓦肆行院,中都的广大居民成了重要的杂剧观众。金杂剧为元杂剧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中都的权贵,崇信佛教,兴修寺塔。都城之内,佛教寺庙,棋布星罗,数以百计。金帝后出钱数万,营缮大圣安寺,佛誉日隆,学徒万指,轮奂之美,为郡城冠。大永安寺在香山,寺分上下二院:上院依山建高阁,复筑翠华殿,复道相通,亭临泉边,叠石成峰,交植松竹;下院前开三门,中起佛殿,堂舍廊庑,靡不毕兴。全寺旃檀琉璃,万瓦麟次,如入众香之国。寺成,金帝亲临赐名,给田2000亩、栗7000株、钱20000贯。
  金中都许多寺宇,早已隳毁;但留下的寺塔,颇具艺术价值。
  万松老人塔是为纪念万松和尚而修的。位于今市内西城区砖塔胡同东口,胡同由此得名。金末万松和尚,出入宫廷,声势显赫,影响很大。他为元初重臣耶律楚材之师,死后瘗骨于此,后建砖塔。塔为密檐式,八角九层,高10余米,建筑精巧,玲珑别致,是今西四附近的一处街景。
  镇岗塔坐落在长辛店云岗村东,为八角形花塔式的砖塔,每边3米,总高18米,共13层。塔座上部用砖雕制出斗拱,在拱眼上雕刻盛开的盆花等。塔身上半部装饰各种繁复的花饰,看去好似一个巨大的花束,故又称花塔。塔上雕刻佛像,有的独举单手,有的高举双手,有的双手合十,排列整齐,神态生动。塔刹上面,放置宝珠。这座名塔,通体协调,花饰繁美,是北京地区难得的金代遗物。塔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云岗是一条龙脉,内中有龙穴,谁死后葬身在龙穴中,谁的子孙就能荣华富贵,或登大位。富贵人家竞往探索龙穴,但世世代代过去,谁也没有找到龙穴。到了金代,忽然传说土岗子要崩塌,富人们着了慌,便集资在岗上建塔,镇住土岗,使它不致塌毁。所以镇岗塔的名字流传至今。
  昊天塔位于房山区良乡镇燎石岗上,是一座八角五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47。5米,底层每边长6米。此塔一说建于辽代,为北京现存惟一楼阁式砖塔。
  银山塔林位于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