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都北京-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1。城墙顶部设有半圆形瓦管,以便排水。墙皮不镶砌城砖和条石,而是用芦苇编席,自下而上,将土墙遮盖起来,以避风雨剥蚀。城周设11座城门:正南中央为丽正门(今天安门南),右为顺承门(今西单南),左为文明门(今东单南),北面东为安贞门(今安定门小关),西为健德门(今德胜门小关);东面为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西面为肃清门(今学院路西),和义门(今西直门),平则门(今阜成门)。城门外筑有增加防御力量的小城—瓮城。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发掘,是1969年在拆除明清内城西直门城楼时进行的。拆除中发现了包在明代西直门城楼内的元大都城和义门瓮城城门,门洞内的题记标明它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建造的。城门残高22米,门洞长9。92米,由砖包砌,雄伟壮观。可见中国巨都—元大都11座雄壮城门之一斑。各城门都有壮丽的门楼。城四隅还建着高大的角楼。环城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皇城在大城内南部中央地区,它的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一线,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周长约近10公里。皇城的主要作用是将宫城、太液池、兴圣宫和隆福宫包围起来,加筑一道防御的墙垣。皇城南面中门为棂星门,从棂星门到丽正门之间是皇廷广场,左右两侧为千步廊。这里布设一些重要的中央官署。在棂星门内,有金水河穿流,上建石桥,高柳万株,林水交映,气氛森严。
宫城在皇城内南部偏东,因西临太液池而没有居中。宫城为长方形,周围约4公里余。宫城有四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厚载门,南为崇天门。崇天门东西长约51米,南北深约16米,高约26米,门11间,门上有楼,左右两观,下开5门。宫城内的主要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以大明殿为主体,北面以延春阁为主体。
大明门内,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廊庑相连,正中为大明殿。大明殿是皇帝登极、元旦、庆寿、会朝的正殿。它东西长61。44米,南北深36。85米,高27。64米,规模雄伟,建筑宏丽。殿外台基的丹墀上,忽必烈命种上朔漠的莎草,称“誓俭草”。为什么这样做呢?“却倚阑干望青草,丹墀留与子孙看”,传示他的子孙要永远记着草原。殿内设“七宝云龙御榻”,并设后位,皇帝和皇后并坐临朝(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中国其他封建王朝是没有这种制度的)。在御榻前,陈设七宝灯漏。元代科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的七宝灯漏,高5。22米,以金为架,共分四层,外饰珍珠,内为机械,用12个木偶人,捧12生肖。每到时辰初刻,两门自开,偶人走出,站在板上,面向御榻,捧辰属生肖报时。它的机械藏在柜里,以水激动机器运转。
延春阁比大明殿更高,通高30。72米,三重檐。大明殿和延春阁的后面都有寝殿,中间有庑廊联接,四周为朱红琐窗,平面如“工”字形,它们分别形成两组小建筑群。元帝曾在延春阁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群臣。早在成吉思汗时,就建有斡耳朵宫帐制。据说成吉思汗有妻妾五百人,设正妻、次妻、三妻和四妻共四个斡耳朵,分别统属其余妃妾,财产也分属于四斡耳朵。忽必烈在大都城内修筑宫阙,沿袭成吉思汗旧制,也设四斡耳朵,妃嫔们分别隶属四斡耳朵,贮住各个宫室,以备宠幸。延春高阁,早已不存。幸好1966年出土一件“双凤麒麟纹石刻”,作为佐证。它中心雕刻双凤,欢乐飞舞;下部雕刻双麒麟,衬以沧海波涛。其设计之巧妙,雕工之精细,确是一件艺术珍品。
太液池在宫城的西面,池中盛长芙蓉。它的东、西两岸之间,以仪天殿(今团城)为枢纽,殿建在池中圆坻上,重檐圆顶,中设御榻。今团城上玉瓮亭内,放着元初制作的大型玉瓮,重约3500公斤,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元代原配的汉白玉玉瓮座,浮雕各种海兽,现存法源寺内。仪天殿东为木长桥,通宫城即大内的夹墙;西为木吊桥,中间阙断,架桥船上,皇帝行幸上都期间,移船断桥,以禁往来。仪天殿之北遥对的是万岁山,金称琼华岛,峰峦掩映,松桧浓郁,奇石突兀,秀若天成。引水至山顶,出螭首口,曲折而流,时隐时现,注入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后,从石刻螭龙口喷出,然后分东西流入太液池。元顺帝曾偕妃子月夜乘龙舟在池中嬉游。龙舟长36米,高6米,舟行时龙的首眼口爪尾全动。山东麓为灵囿,蓄养奇兽珍禽;山西麓布散亭殿,步移景异,宛转相迷。山巅的广寒殿,藻井彩绘,四面琐窗,中设金龙御榻,前置黑玉酒瓮。缘山之径,萦纡错综,洞府出入,如临仙境。整个万岁山,不仅山绿、水绿、树绿、草绿,而且用碧琉璃石铺盖山体,甚至山顶有的大殿内外皆为绿色。于是,太液池万岁山,山绿、水绿、树绿、草绿、石绿、殿绿,成为一个绿色的世界。显然,这是草原文化在大都宫苑的鲜丽表现。
隆福宫和兴圣宫在太液池之西。隆福宫靠南,围有砖墙,共开六门,主要建筑为光天殿,重檐藻井,琐窗朱栏。其后为寝殿,外有周庑围绕,隆福宫是皇太后、皇子等的住所。兴圣宫靠北,在万岁山的正西,周环砖墙,也开六门,主要建筑为兴圣殿。殿后有延华阁,呈方形,十字脊,东西两殿,互相对应,前有轩间,后为圆亭。兴圣宫主要居住妃缤。元顺帝时,高丽进贡美女,有一奇氏,质丽窕艳,颇受宠幸,被选为第二皇后,生育皇子,就住在兴圣宫里。收藏文物图书、招揽学士才俊的奎章阁,也在兴圣宫内。夹太液池两岸的兴圣宫、隆福宫和大内即宫城,形成鼎立的三组宫殿,构成大都城的核心区域。
大都城的街道整齐,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棋盘形,南北和东西各有几条大街。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在南北主干大街的两旁,有排水沟渠,用石板砌筑。考古发现在石板上还留了“致和元年(1328年)五月□日石匠刘三”的题记,是修城内下水道匠人名字的罕见记录。城内居民分为50坊,坊均各有门,门上署坊名。
在这里展现一幅《大驾卤簿图书》局部。卤簿指的是古代皇宫仪仗队,宋代卤簿分为四等,大驾卤簿列为第一等礼制,专用于郊祀大礼。《大驾卤簿图书》,北宋绘,全卷横1481厘米,纵51。4厘米。为便于官吏将士演练礼仪,宋太宗命人绘制了3幅《卤簿图》,珍藏秘阁。宋仁宗时,宋绶重新制定大驾卤簿礼仪,编写了《图记》10卷。本图就是在宋绶《图记》基础上绘制而成的。图中共绘官兵5481人、车辇61乘、马2873匹、牛36头、象6只、乐器1701件、兵杖1548件,表现了皇帝进行祭祀天地的庄严宏大场面。绘制时间应在宋皇五年(1053年)至治平二年(1065年)之间,是研究宋代舆服、仪仗、兵器、乐器等制度的图文史料。为什么在此处展示本图呢?因为本图后来流藏于元大都,元帝的祭祀大典礼仪也参酌此仪而行。
大都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按照《周礼·考工记》都城方正型理念规划与设计的一个典型。这种规制严整的都城方正型理论,是儒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在都城建设上的体现。在中国历代都城中,符合上述儒家方正型理论的都城,元大都是突出的一例。大都的城墙近于正方。宫城在城内南部,商业区在宫城以北。太庙在宫城之东(齐化门内),社稷坛在宫城之西(平则门内)。城内的街道,也和《考工记》九条之数相符。大道宽广平直:“天衢肆宽广,九轨可并驰。”大都城的布局,有一条贯穿全城南北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厚载门,直达大天寿万宁寺的中心阁。这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是一个创举。
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宏伟繁华的城市。马可·波罗在他的行纪中说,大都“城是如此的美丽,布置的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
百货汇聚
大都是元代的商业中心。
大都城中,商业繁盛。城中人烟稠密,市集四布,各种市集有30多处。依照皇都“面朝背市”的设计原则,城市的商业闹市区在宫城以北、全城中心钟鼓楼一带。钟鼓楼西的积水潭,是繁忙的运河码头,南来的货船都在这里停泊。积水潭附近布满歌楼酒肆,是富商贵族寻欢作乐之地,也是官兵市民会聚买卖货物之所。钟鼓楼地区有缎子市、皮帽市、珠子市、鹅鸭市、铁器市、米面市和沙剌(珊瑚)市等。还有城西的羊角市,这里有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和驴骡市等。
漕运、海运和驿站的畅通,促进了大都商业的繁荣。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因宋、金长期对峙,早已淤塞不通。且隋代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迂回转折,水陆联运,极为不便。元定鼎大都,开会通河,取直河道,使运河全程缩短400余公里。又开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疏通由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所构成的都城漕运水系。于是,江南的粮食和货物可以经杭州水运直抵大都。京杭大运河的修通,对沟通南北经济,繁荣大都商业,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海运与漕运,互为补充。海运由长江口刘家港入海放洋,运至直沽交卸。海运官船900余艘,分纲航运,多时运粮达330余万石,同时带来大量南方货物。海运和漕运之外,还有驿站。驿站有陆站和水站,在东北地区还有狗站,以狗拉爬犁。元代驿站有1400余处,四通八达,密如蛛网。驿站的设立,主要是为着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也有经济内涵,而贡使的往还,带来大量货物,也买回所需物品。这就促进了大都市场的繁荣。
大都不仅是国内商业中心,而且是国际商业市场。此时蒙古的四汗国,横跨欧亚大陆,尽管各汗国渐趋独立,但仍加强了东西方的商人往来和商品流通。
元朝的陆路贸易,以大都为中心,由三道通往西方。第一道,经咸海和黑海以北,穿过钦察草原,到达伏尔加河上的撒莱。由此,或西通东欧各国,或经克里米亚半岛越黑海至君士坦丁堡,或经高加索至小亚细亚。第二道,经撒马尔罕、布哈拉,去呼罗珊(今伊朗境),至小亚细亚。第三道,经和田,越帕米尔高原,经阿富汗,至波斯。许多波斯、阿拉伯、外藩商人,往来大都贸易。
元朝的海路贸易,相当发达。海上通路,由杭州、苏州通日本,由泉州、广州等自南海,南达爪哇、苏门答腊,西通印度、锡兰、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海外贸易进口的丁香、豆蔻、胡椒、钻石、珠宝、玳瑁、象牙、犀角、珊瑚和药物等,从广州、杭州、苏州等地,经驿站、漕运和海运,汇聚至大都。
商品交易,需要货币。元大都留下当时贸易货币的三个印记:“至大通宝”、“至正通宝”和“至元通行宝钞”。元代铸造的金属圆钱,钱币史专家认为只有两次:一次是至大三年(1310年)的“至大通宝”和“大元通宝”,另一次是至正十年(1350年)的“至大通宝”,但都很少,所以元代铸钱显得格外珍贵。发行于元代的纸币“至元通行宝钞”,是1959年在西藏萨迦寺内发现的,纵31厘米,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