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法国文学简史(下)-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深刻地看清了战争的本质,并且得出了只有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根除战争的正确结论。这与列宁当时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思想恰相吻合。《火线》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意义。
《光明》继续了《火线》的主题,集中笔力塑造了主人公西蒙的形象。他本来是个庸人,过着空虚的小市民生活,在沙文主义的盅惑下怀着满腔热忱投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灾难使他逐渐觉醒,最后达到了“打破锁链,消灭一切特权,争取平等”的思想高度。
巴比塞被认为是法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卓越代表。
4.其他作家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法国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活跃于战前的还有杜·加尔、杜·哈曼、莫洛亚,战后涌现的新秀则有卡马拉、巴赞、莎冈等。
马丁·杜·加尔(1881——195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即发表作品,大战期间应征参战,二三十年代进入创作旺盛期。他的代表作是八卷集的“江河小说”《缔波父子》(1922——1940),是根据自己在战争期间所观察的社会生活写成的。小说通过缔波一家的经历、变化和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法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心情,以及寻找社会出路的努力。小说从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出发反对战争,情节跌宕起伏,风格质朴自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中规模大、影响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马丁·杜·加尔因此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乔治·杜哈曼 (1884——196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外科军医身份参加战争。亲眼看到伤员惨痛使他写下了反战小说《受难周》(1917),以沉痛的笔调,真实细致的描写,激起无数读者对士兵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恨,成为与巴比塞的《火线》齐名的反战小说。他的代表作是《沙拉文的生平与遭遇》 (1920——1932)和《帕斯基埃家族史》(1933——1945),都是规模宏大的多卷本小说。前者叙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沙拉文寻求个性自由的悲剧;后者写一个生物学家追求、奋斗和理想幻灭的过程。这两部小说对社会丑恶的揭露相当深刻,甚至显出了悲观主义色彩,艺术表现上则有自然主义的痕迹。
莫洛亚 (1885——1967)是著名的学者式作家。他是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精通英、法两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对于沟通英法文化作了很大贡献。他的创作和著述有小说、散文、传记和历史著作,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传记。他写了数十部风行世界的名人传记,大都是英、法两国的名人,如《伏尔泰传》、《雨果传》、《巴尔扎克传》、《雪莱传》、《拜伦传》、《狄更斯传》等。由于莫洛亚同时也是历史学家,他的名人传记与前述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记各有鲜明的特色。罗曼·罗兰的是激情洋溢,主观色彩浓厚,莫洛亚则以材料确凿而文笔生动而著称。他是世界文坛上最负盛名的传记文学家。
彼埃尔·卡马拉 (1919——)是位颇有个性的作家。他当过小学教师,熟悉劳动人民,所以他的作品主要是反映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以及清贫的知识分子对幸福、光明的追求和渴望。他的代表作是《小学教师》(1955),以质朴自然而饱含情感的笔调记叙一个小学教师在抗击德寇中英勇献身的故事。
爱维尔·巴赞 (1911——)是法国新现实主义也即 “新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很多,比较重要的有《小马之死》(1950)、《我敢爱谁》 (1959)、《伤心岛上的幸福人》(1970)、《艾克丝夫人》(1975)等。巴赞的小说大都取材于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写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注重描写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题材既平淡又有深刻寓意,因而被称为新现实主义者。
弗朗索瓦·莎冈 (1935——)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有
《忧愁,你好》(1954)、《投降信号》(1965)、《惊魂》(1972)、《破床》(1977)等,大都是写妇女的爱情和家庭生活。
第十章 现代主义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文坛出现一股色彩斑澜的“现代主义”思潮,它的策源地是法国,它的主要流派也多对法国为活跃中心。
十九世纪末,法国和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时代至此出现了全面深刻的巨大反差;一方面是资本的高度集中和现代化大工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是对物质财富的大规模争夺和经济危机魔怪的徘徊不退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一巨大的反差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卷起令人眩晕的强台风,时代发出最沉重的哀叹:“上帝死了!”人们普遍失去了信仰和理想,产生一种在五光十色、闪烁不定的霓光照射下走向黑暗深渊的危机感,人际关系变得陌生,世界变得难以认识,连“自我”也变得不可理喻,谁也弄不清谁在操纵命运,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及心理学,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悲观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纷纷应运而生,颇盛于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上,加上十九世纪后期“世纪末”思潮的延续,就产生了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反传统、非理性。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对传统文学,尤其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所背逆。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它表现出从个人的角度全面地否定社会的倾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揭示出一幅极端冷漠、残酷、自我中心、人与人无法沟通思想感情的可怕图景;在人与自然和物质世界的关系上,它持二者对立或人被“异化”的基本态度;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它表现出贬低自我,无法把握自我,对自我感到陌生的特点。在艺术特征上,它广泛运用暗示、象征、荒诞、变形、意识流、黑色幽默等手法,以发掘人的内心奥秘,再现主观化了的世界图景,揭示某种抽象的哲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排除娱乐性而强调认识性的文学,其作者一般都有十分严肃的态度。
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价,从来都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有的说,它是个人主义的,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的,因此是颓废没落的文学;有的说,它是先锋艺术,是人道主义的,甚至革命的,具有极大的真实性,艺术上大有创新,因此不必畏之如虎。这两种评价都有对的一面,也有片面性。总的说来,现代主义文学中不乏具有经典性意义的优秀作品,开拓出了文学的新路,但也大都有大难临头,前途黯淡,世界荒谬,人生痛苦的悲观主义、神秘主义色彩。它在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方面能起到传统文学难以具备的显微镜和放大镜的作用,但不是创造生活,开拓未来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现代主义又称先锋派或现代派,它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文坛肇始,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出现两个高潮。它在诗歌、小说、戏剧中都有表现。它包括整个欧美文坛上的众多流派,大大小小有四、五十个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影响甚微。它在法国的主要流派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其中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可以视为一个流派。
这六大流派既是法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也是以法国为策源地和中心而向欧美文坛扩散的现代主义流派。它们是欧美现代主义潮流中非常活跃、表演超群、引人注目的“弄潮儿”。
一、象征主义与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
象征主义是法国和整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其成就表现于诗歌,其代表作家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
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流派的名称,最先是由法国诗人让·莫雷亚斯提出。1886年,他发表诗集《咏叹曲》,序言中首次使用“象征主义”这一名词。同年,他又在《费加罗》报上著文提出,要排除“只有否定价值”的自然主义,而代之以一种具有理想意义的新思潮,即象征主义,其基本特征是“用可感的形式来体现理念,但这种形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表现理念服务的”;并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该文即 《象征主义宣言》,被认为是象征主义流派正式产生的标志。但早在获得名称以前,象征主义诗歌已经产生。
象征主义在法国文坛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可分为萌发期、兴盛期、后期三个时期。萌发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是波德莱尔。他在1855年发表《对应》一诗,根据瑞典哲学家史威登堡的神秘主义哲学提出诗歌创作的“对应论”原则:“味、色、音”息息相通,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互相感应契合,山水草木能表达人的精神信息,体现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诗人的任务就是寻找能代“人”立言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对应物”。“对应论”是最早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是《恶之花》(1857)。这部诗集上承浪漫主义余风,下开象征主义新派,在法国诗坛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波德莱尔及其《恶之花》在第六章中已述及。
兴盛期在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亦即莫雷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发表前后的一二十年间。代表是魏尔伦、兰波、马拉美。他们是当时法国诗坛的三杰,前两位还是不光彩的同性恋者。他们为法国诗歌增添了一批珍奇之作。
魏尔伦 (1844——1869)早期是帕尔纳斯诗派的活跃成员,该派领袖孔特·德·李勒去世以后,他作为继任者而博得了“诗人之王”的声誉。但他的诗歌主张与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帕尔纳斯诗派并不投合,他崇拜的是波德莱尔。他的诗歌数量众多,代表性的诗集有《土星人诗集》(1866,另译《感伤集》)、《戏装游乐图》(1869,又译《佳节集》)、《无题浪漫曲》(1874)、《智慧集》(1881)。其中《无题浪漫曲》是他诗作的高峰。这部诗集是他撇下结婚不久的妻子与兰波同居、流浪,并受兰波诗艺的影响进行新诗实践的结果,抒发了诗人焦急的欲望和婉约的情思,日常生活的欢乐和痛苦构成一片轻灵婉丽的音乐,能把人带进无极的领域,唤起梦游者式的奇想和幻觉。
在象征主义诗人中,魏尔伦最突出的个人风格是重视音乐性。他认为“万般事物中,首要的是音乐”,“还要音乐,永远要的是音乐”。
如他一首叫《秋天的歌》中的一节:
悠扬的小提琴音,秋风中哀哀地呻吟,如泣如诉,哀怨凄清,触动着我受伤的心灵。
法语原诗十分巧妙地运用了头韵法和半谐音法,创造了令人神往的魅力。又如《无题浪漫曲》集子中《被遗忘的小咏叹调》的一节:
泪落在我心里,如雨落在街上。
渗透我心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