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1984 >

第26部分

1984-第26部分

小说: 198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需要你发挥想象力。为了要把战争从世界上的这一地区挪到另外一个地区,你所需要
的地理知识也很惊人。
    到第三天,他的眼睛痛得无法忍受,每隔几分钟就需要把眼镜擦一擦。这好象是在努力
完成一顷繁重的体力工作,你有权利拒绝不干,但又急于想完成,这种心情甚至是有点神经
质的。如果他有时间来记的话,对于他在听写器上说的每一句话,他的墨水铅笔的每一笔勾
划都是蓄意说谎这一点,他并不感到不安。他象司里的每一个人一样,竭力想把谎话圆得很
完美。到第六天早晨,纸条慢慢地减少了。有半小时之久,气力传送管里没有送东西出来。
后来又送来一条,接着就没有了。几乎在同一时候,到处工作都搞完了。整个司里的人都深
深地——也是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任务,但是谁也不会提到这件事。
现在无论哪一个人都无法用文件来证明曾经同欧亚国打过仗。到十二点钟的时候突然宣布全
部工作人员放假到明天早晨。温斯顿在工作的时候,把那装着那本书的公文包放在两只脚之
间,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下,这时就提着它回了家,刮了胡子,洗了一个澡,尽管水不热,
几乎一边洗一边就在澡盆里睡着了。
    他爬上却林顿先生铺子楼梯时,全身关节咯咯作响。他很疲倦,但是已没有睡意。他打
开窗户,点燃了肮脏的小煤油炉,放了一壶水在上面准备烧咖啡。裘莉亚马上就来;同时还
有那本书。他在那张邋遢的沙发上坐下来,把公文包的搭扣带松开。
    这是一本黑面厚书,自己装订的,封面上没有书名或作者名字。印刷的字体也有点不规
则。书页边上都有点揉烂了,很容易掉页,看来这本书已转了好几个人之手。书名扉页上印
的是:


{{《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爱麦虞埃尔 果尔德施坦因著}}
    温斯顿开始阅读。
    第一KK 无知即力量
    有史以来,大概自从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
人。他们又再进一步分为好几种,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名字,他们的相对人数和他们的相互态
度因时代而异;但是社会的基本结构不变。即使在发生了大动荡和似乎无法挽回的变化以
后,总又恢复原来的格局,好象陀螺仪总会恢复平衡一样,不管你把它朝哪个方向推着转。
    这三种人的目标是完全不可调和的……
    温斯顿停了下来,主要是为了要享受一下这样的感觉:
    他是在舒服和安全的环境中读书。他独处一室,没有电幕,隔墙无耳,不需要神经紧张
地张望一下背后有没有人在偷看,或者急忙用手把书掩上。夏天的甜蜜空气吻着他的双颊。
远处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了孩子们的隐隐约约的叫喊声。
    屋子里面,除了时钟滴嗒之外,寂然无声。他在沙发上再躺下一些,把脚搁在壁炉挡架
上。这真是神仙般的生活,但愿能永生永世地过下去。在你搞到一本你知道最后总要一读再
读的书的时候,你往往会无目的地翻开到一个地方,随便读一段;他现在也是这样,翻开的
地方正好是第三章。于是他又读了下去:
    第三KK 战争即和平
    世界分成三大超级国家是一件在二十世纪中叶前即可预料到的事情。俄国并吞了欧洲,
美国并吞了英帝国以后。目前的三大强国就有了两个开始有效的存在:欧亚国和大洋国。第
三个东亚国是在又经过十年混战以后出现的.这三个超级大国的边界,有些地方是任意划定
的,另外一些地方视战争的一时胜负而有变化,但是总的来说,按地理界线而划分。欧亚国
占欧亚大陆的整个北部,从葡萄牙到白令海峡。大洋国占南北美,大西洋各岛屿,包括英伦
三岛,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东亚国较其他两国为小,占中国和中国以南诸国,日本各岛和
满洲、蒙古、西藏大部,但经常有变化,其西部边界不甚明确。
    这三个超级国家永远是拉一个打一个,与这个结盟,与那个交战,过去二十五年以来一
直如此。但是战争已不再象二十世纪初期几十年那种的你死我活的毁灭性斗争,而是交战双
方之间的目标有限的交锋,因为双方都没有能力打败对方,也没有打仗的物质原因,更没有
任何真正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这并不是说,不论战争方式也好,对战争的态度也好,已不是
那么残酷,或者比较侠义一些了。不是那样,相反,在所有三国之中,战争歇斯底里是长期
持续、普遍存在的,象强奸、抢劫、杀戮儿童、奴役人民、对战俘进行报复,甚至烧死活
埋,这样的事情都被视为家常便饭,若是我方而不是敌方所为,则更被认为为国尽忠,为民
立功。但在实际上,战争影响所及只有少量的人,大多是有高度训练的专家,相对地来说,
造成的伤亡较少。若有战争发生,一般都在遥远的边界,确切的地点一般人只能猜测而已,
或者在守卫海道战略要冲的水上浮动堡垒附近。在文明的中心,战争的意义不过是消费品长
期发生短缺.偶而掉下一颗火箭弹,造成几十人死亡,如此而已。事实上,战争已经改变了
性质。确切地说,进行战争的原因的重要性次序已经改变。有些战争动机在二十世纪初期的
几次大战中已经存在,只是程度较小,如今却占了支配的地位,得到有意识的承认和实行。
    要了解目前的战争——尽管每隔几年友敌关系总要发生变化,但战争还是那场战争——
的性质,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这场战争是打不出一个结局来的。三个超级国家中的任何一
国都不可能被任何两国的联盟所绝对打败。它们都势均力敌,天堑一般的防御条件不可逾
越。欧亚国的屏障是大片陆地,大洋国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东亚国是居民的多产勤劳。其
次,从物质意义上来说,已不再有打仗的动机。由于建立了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与消费互
相配合,争夺市场原来是以前战争的主要原因,现在已告结束,争夺原料也不再是生死攸关
的事。
    反正这三个超级国家幅员都很广大,凡是所需资源几乎都可以在本国疆界之内获得。如
果战争还有什么直接经济目的的话,那就是争夺劳动力了。在三个超级国家之间,大体上有
一块四方形的地区,以丹吉尔、布拉柴维尔、达尔文港和香港为四个角,在这个地区里人口
占全世界大约五分之一,这个地区从来没有长期属于任何一国。就是为了争夺这人口稠密的
地区和北极的冰雪地带,三个大国不断地在角逐。实际上从来没有一个大国曾经控制过这个
争夺地区的全部。其中部分地区曾经不断易手,所以造成友敌关系不断的改变,就是因为这
样就有机会可以靠突然叛卖而争夺到一块地方。
    这些争夺地区都有宝贵的矿藏,其中有些地方还生产重要的植物产品,例如橡胶,这在
寒冷地带必须用成本较大的方法来人工合成。但是主要是这些地方有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
储备。不论哪一大国控制了赤道非洲,或者中东国家,或者南印度或者印度尼西亚群岛,手
头也就掌握了几十亿报酬低廉、工作辛苦的苦力。这些地区的居民多多少少已经毫不掩饰地
沦为奴隶,不断地在征服者中间换手,当作煤或石油一样使用,为的是要生产更多的军备,
占领更多的领土,控制更多的劳动力,再生产更多的军备,占领更多的领土,控制更多的劳
动力,如此周而复始,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下去,永无休止。应该指出,战争从来没有真正
超出争夺地区的边缘。欧亚国的边界在刚果河盆地与地中海北岸之间伸缩,印度洋和太平洋
的岛屿则不断被大洋国或东亚国轮流占领。在蒙古,欧亚国和东亚国的分界线从来没有稳定
过。在北极周围,三大国都声称拥有广大领土,实际上这些地方都杳无人烟,未经勘探。不
过力量对比却一直总保持大致上的平衡,每个超级国家的心脏地带一直总没有人侵犯过。此
外,赤道一带被剥削人民的劳动力,对于世界经济来说,并非真正不可或缺。他们对世界财
富并不增添什么,因为不论他们生产什么东西,都用于战争目的,而进行战争的目的总是争
取能够处在一个较有利的地位以便进行另一场战争。这些奴隶人口的劳动力可以增快那场延
续不断的战争的速率。但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世界社会的结构,以及维持这种结构的方
法,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不同。
    现代战争的重要目的(按照双重思想的原则,核心党里的指导智囊是既承认又不承认的)
是尽量用完机器的产品而不提高一般的生活水平。自从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工业社会中就潜
伏着如何处理剩余消费品的问题。在目前,很少人连饭也吃不饱,这个问题显然并不迫切,
即使没有人为的破坏在进行,这个问题可能也不会迫切。今天的世界同1914年以前相比,
是个贫瘠的、饥饿的、败破的地方,如果同那个时代的人所展望的未来世界相比,更其是如
此。在二十世纪初期,凡是有文化的人的心目中,几乎莫不认为未来社会令人难以相信的富
裕、悠闲,秩序井然、效率很高——这是一个由玻璃、钢筋、洁白的混凝土构成的晶莹夺目
的世界。科学技术当时正在神速发展,一般人很自然地认为以后也会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但
是后来却没有如此,一部分原因是长期不断的战争造成了贫困,一部分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
步要依靠根据经验的思维习惯,而在一个严格管制的社会里,这种习惯是不能存在的。总的
来说,今天的世界比五十年前原始。有些落后地区固然有了进步,不少技术——多少总是与
战争和警察侦探活动有关——有了发展,但大部分试验和发明都停顿下来,五十年代原子战
争所造成的破坏从来没有完全复原。尽管如此,机器所固有的危险仍旧存在。从机器问世之
日起,凡是有识之士无不清楚,人类就不再需要从事辛劳的体力劳动了,因而在很大程度上
也不再需要人与人之间保持不平等了。如果当初有意识地把机器用于这个目的,什么饥饿、
过度的劳动、污秽、文盲、疾病都可以在几代之内一扫而空。事实上,在十九世纪末叶和二
十世纪初叶相交之间的大约五十年里,机器虽然没有用于这样的目的,但是由于某种自动的
过程,所生产的财富有时候不得不分配掉,客观上确实大大地提高了一般人的生活水平。
    但同样清楚的是,财富的全面增长有毁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毁灭——等级社会的威胁。世界上如果人人都工作时间短、
吃得好、住的房子有浴室和电冰箱,私人有汽车甚至飞机,那么最重要形式的不平等也许会
早已消失了。财富一旦普及,它就不分彼此。没有疑问,可以设想有这样一个社会,从个人
财物和奢侈品来说,财富是平均分配的,而权力仍留在少数特权阶层人物的手中。
    但是实际上这种社会不能保持长期稳定。因为,如果人人都能享受闲暇和生活保障,原
来由于贫困而愚昧无知的绝大多数人就会学习文化,就会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