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秘闻-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要把如此众多的宝物都拿来窃为已有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但要尽量把其中最好的尖端的那部分捞到手。
为了有目标地去选择那些尖端东西,康生决定把自己已经收藏的图书文物浏览清理一下,以便发现一些线索。这天,康
生不顾天气炎热,爬到自家的藏书楼上,把门窗关好,又检阅了一遍原先搜得的各种古旧书。康生十分喜欢搜集古书,
特别是对明朝盛行淫风时期民间刻印的那些淫秽小说书刊尤为偏爱。他发现自己的藏书楼里已搜集了不少这类黄色古本
书刊。他的所谓“搜集”,有许多是以“借”的名义从北京图书馆弄来的。“借”来之后,他在上面盖上“康生藏书”
印章,编入私人图书目录。整整齐齐放在藏书楼里。好些书已经“借”了十几年了,康生也忘了从哪里弄来的,早已把
它们看作是自己的了。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这些书,思索着还有哪一种著名的善本书没有弄到。忽然,他一拍大腿,想
起一个人来,自语道:“对呀!傅惜华,我怎么忘了呢,傅惜华有好书,要赶快去搞。”康生匆匆收拾了一下,匆忙走
出藏书楼,连手也顾不上洗,立刻坐上了汽车直奔北京市文管处。
不能不承认,康生在这方面确实有眼力。傅惜华长期担任中央戏曲研究院图书馆馆长,是国内有名的藏书家,“文
化大革命”中被迫害死了。傅惜华为收藏珍本善本书耗费了一辈子心血,他的私人藏书以丰富、稀有、完整和版本古老
名扬海内,尤其是戏曲小说方面的藏书,更是又多又全又好。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康生就对傅惜华的藏书垂涎三尺,
但傅惜华是个爱书如命的人,所以康生只能眼红眼红而已。现在好了,“破四旧”的风一刮,傅惜华的家必抄无疑,现
时不去大捞一把,更待何时?
康生一到文管处,下车就问:“傅惜华的书你们集中起来了没有?”谁知,文管处内部也因为“造反”、“破四旧”
等等弄得混乱不堪,真正干事情的人不多,再说他们也不知道康生顾问对这位傅惜华有特殊的兴趣,因此竟还没有把傅
惜华家抄出的藏书拉到文管处来。康生一听有点着急,他怕那些好书被别人捞去了,连忙严肃地指示说:“你们要赶快
去办,把他的书集中到文管处来,一定不要丢失和分散。等书运来了你们告我一声,我要亲自鉴别”。正说着,康生一
眼瞥见旁边有一本古版《石头记》。他一把抓过来,边翻边说:“这部《石头记》是八十回的改写稿子,我拿回去看看。”
说毕便出门扬长而去。顺手牵羊,不能空手而归,这是康生每次去文管处都不会忘记的。
二十多天后,一九六九年十月十八日上午,康生得到通知,傅惜华的书已经抄出,集中到了国子监监书库。他一听,
立刻驱车前往。由于这些书刚拉来,还杂乱地堆放在一个旧仓库里。室内蛛网遍布,尘土老厚,一股霉烂味直钻鼻孔,
还横七竖八地放着许多破坏家具什物。文管处人员实在没有料到这位首长会这么快就来“过目鉴别”,所以没来得及清
理。望着康生那一身洗烫一新的毛料学生装,工作人员们心里直打鼓,连连向康生解释道歉,检讨自己的工作没做好。
不料这回康生竟没有计较这些,只让工作人员快带他到书库去。
一进那脏乱不堪的库房,一股阴冷污浊之气迎面扑来。康生却一点不怕,他就近往脚边一个烂木箱上一屁股坐下去,
准备破捆挑书。不料那木箱已经腐朽,经康生的身体一压,几乎要散架,直朝一头歪倒下去,差点没把康生摔个四脚朝
天。“他娘的!”康生不禁嘟哝了一声,只得又调整了一下屁股的位置,将就着坐稳了。
康生迫不及待地打开手边的一捆书。从上往下看,康生眼睛一亮,发现了一套好书,连忙把它抽出放在一边,接着,
他又破第二捆……
康生边挑边对旁边的文管处工作人员说:“这些书都是傅惜华的吗?”工作人员回答说:“是的。我们把其中的明
刻版或较好的抄本选出来八百多种,这一大批还没有细看,估计还有不少好的。”康生指了指自己挑出来的一堆书:
“这些我可以看看。”这时,由于这个仓库又冷又有霉味儿,冻得康生连打了两个喷嚏,鼻涕也流了出来。他忙用沾满
灰尘的手抹了一把,不得不停止挑书。康生抬头一看,这里的书实在是不少,要一捆一捆的去挑是无论如何吃不消的,
便对文管处人员说:“我还是先看看你这书单吧!”康生接过书单边看边念到,“这里其中有一种书,我在一九四九年
看见过,是东安市场刘鸣可的,那时他要的价钱太高,在那儿摆了很久,后来又还给他了。一九四九年以后,我又追这
部书,托了很多人找这部书也没找见,现在从这个书单里见到了。”文管处人员说:“可能这部书就是您一九四九年看
到的那部书,让傅惜华买去了。”“对,很可能就是那部书。”康生这才发现从书单子上挑书是个简便的办法。于是掏
出笔来在单子上划记号,一面划一面说。傅惜华这批东西有的很好,我过去没有见到过。“如明刻赏心亭本《欢喜冤家
》十册,明刻消闲居刊本《拍案惊奇》十册,明刻的《浓情怏史》六册,都是很少见的。”他说着把书单交给文管处人
员,交待说:“这个单子上我划圈的要找到,划杠子的一定要找到。划圈圈的重要,划杠子的更重要。等找到后你们拿
给我过一下目。”康生这时又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流出了一大把鼻涕。这间仓库里的温度实在是低了一点,他感到有点
支持不住,只得拿上挑出的几种书,匆匆离开书库回家。
一进家门,康生觉得头重脚轻,当晚就发烧39。5度。曹轶欧忙着给他请医生配药,一直折腾了一个多星期才好。消
息传到文管处,“中央首长因视察文物工作劳累成疾”,文管处人员似乎觉得有照顾不周的责任,于是康办秘书一个电
话,他们就只得乖乖地将康生在书单上划记号的书如数送上门去。所以,康生觉得这次感冒还算划得来,省却了再去那
霉烂仓库的劳顿。
以后,康生又多次去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有时是拿图书,有时是拿文物。不过,这样每次都说:“拿回去鉴别”或
者“借来看看”。连康生自己都觉得不大好,因而有时候他也掏钱“买”了。一天,康生在文管处赏玩古董,他拿起一
部经书,爱不释手地翻阅着。他知道这件东西很稀罕,却明知故问地对旁边一位年长的文管处工作人员说:“这是哪个
朝代的呀?”那位工作人员据实回答:“这是宋拓汉石经,据传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手写,世上仅存三件,非常珍贵。”
康生“哦”了一声说,“这件东西还可以,我研究书法史用得着它,我买了吧!你们看要多少钱?10元差不多了吧?”
那位老文物工作者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心想这种价值上万元的稀有文物只付10元,亏他说得出口。但他不敢点破,只有
强笑几声推说不知了之。后来,他又陆续从文管处“买了不少文物”。花5 元钱买了一幅价值数千元的黄庭坚真迹《蜡
梅三咏》,花一毛钱买了一幅价值一千多元的宋画防赵干起蛟图,每块花几元、几角,甚至几分钱买去了四百多方历代
铜印和鸡血石、田黄石等名贵印章,其中有汉代陈宫、董永等稀有名人铜印,有的名贵鸡血石一方就值上万元。据有关
部门在康生死后统计,康生侵吞的图书,按当时国内市场最低估价也要86000 多元,康生只出了23000 多元;侵吞的文
物,按当时国内市场最低价需74000 多元,康生只付了252 元。
就这样,康还不满意。有一次,文管处对康生要的几件文物报一一个价,虽说还是比一般文物商店的最低估价要低
得多,但比象征性收费要稍高些。康生当时讪讪地没说什么,回到家就让他的秘书给文管处打电话指责说:“开这么贵
的价,你们还让康老吃饭不吃?这可是对中央领导同志没有无产阶级感情的表现哪。”这样一来,谁还敢再向康生要价?
从此,康生来要文物图书,不管给不给钱,给多少钱,也就无人敢说、听其自便了。
正当康生为轻轻巧巧地得到一大批文物图书而陶醉不已的时候,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一天夜里,突然
响起一阵电话铃:“喂,康生同志吗?我是叶群。听说康老最近正在鉴赏抄家来的文物,林彪同志对此也很感兴趣,还
有黄总长他们也想看看,能不能带我们去开开眼界啊?”第二天,在钓鱼台开会休息的间隙,老夫子陈伯达也跑来把康
生拉到一边说:“康老,哪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抄来的文物吧,你可不能一个人捷足先登啊!”
康生不由得有点懊恼。显然,这一帮人得到了风声,都想来分肥。没办法,这些人现在都炙手可热,不让他们也捞
一点是无论如何交不了差的,反正东西有的是,让他们也分点吧,这样也好堵住他们的嘴。于是,康生对他们都满口答
应,担保下次一定带他们一起去文物管理处仓库。
果然,一九七O 年五月二日,康生带着他们来了。北京市文管处堆放抄家物资的库房里,一下子拥进以康生为首包
括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在内的一大帮人。
这一伙人一开进库房;简直就像一群蝗虫落地,拼命大嚼起来。康生和陈伯达直奔珍贵文物,几个头脑简单的武夫
和叶群则把手伸向了金银珠宝。一忽儿工夫,他们各人面前都堆了一摊。老夫子陈伯达望了望站立一旁的几个管理人员,
觉得这样公然抢占未免有失体统,于是想出一个遮丑的妙法,假惺惺地从自己挑选的图书中抽出两本说:“康老,你对
古书有研究,这个应该赠给你。”康生立刻明白:“对对。你对古画内行,这里这幅画你拿去鉴别一下吧!还有,这几
件不知是什么老古董,请叶群同志带给林副主席鉴赏一下吧!”一时间,他们发现这似乎是个保持首长身份的好办法,
于是纷纷谦让起来,我送给你,你赠给他,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他们各自装了一堆,打道回府了。这一天,文管处库
房遭到了一次实实在在的浩劫。望着被洗劫一空的库房,管理人员无不目瞪口呆,几乎掉下泪来。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五月二日的行动中似乎少了一个应有之人。不错,就是江青。那一天,江青正好偏头痛发
作没去成。圆滑的康生当然不会忘记她,他知道这个女人特别小心眼,心事少了她的份儿哪行?康生不情愿地从拿来的
文物中挑了端砚、古墨等几件,派人给江青送了去。
江青可并不满意。她一看这么好的东西自己只拿到一丁点儿,心想康生叶群他们肯定捞足了,用这么一点残剩饭来
应付差事,这不是存心欺负老娘吗?她立刻要通了康生的电话:“老康啊,你送给我的端砚和墨真好,太好了。我太喜
欢了。你知道我也是爱好古董的啊!近来身体不大好,我想找些文物古书看看,调剂一下脑子,你能陪我去一趟吗?”
康生当然又是满口答应。一九七O 年十一月六日下午,康生陪同江青到文管处的另一个库房。一个多小时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