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文学史-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其结构图示如下:
《伊里亚特》的主题是“阿基琉斯的愤怒”。史诗中的其它事件都与此
有关。它既没有描写战争的开始,也没有写特洛伊的陷落,而是集中描写了
特洛伊十年战争的最后51天中与主题有关的事件:
第1天——阿伽门农拒绝释放女俘;
第10天——释放女俘和希腊将领的争吵;
第21天——忒提斯恳求宙斯;
第22天——战争的总画面;
第25至27天——双方激战;
第28天——希腊方面安葬帕特罗克洛斯;
第51天——特洛伊方面安葬赫克托尔。而在这9天中又有重点,其中第
26天内所发生的事情就占8卷,即全书的三分之一,而这一天距首尾的时间
又恰好相等,都是25天。这样的结构很难说是偶然现象。
… Page 12…
《奥德修纪》写的是聪明机智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
历经十年风霜终于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的故事。结构也很巧妙。前4卷写奥
德修斯在外时家中求婚者门庭若市的情况,以便与结束时铲除这批贵族食客
相呼应;之后主要是回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的十年流浪经历和返家
后与“求婚者”的斗争;
第5—12卷写奥德修斯离开卡吕普索抵达斯刻里亚岛在菲埃基人那里逗
留;
第13—24卷写奥德修斯返回伊塔克,设计向“求婚者”复仇。
全诗的情节集中在主人公十年漂泊的最后四十天中。他先前所受的苦难
则通过他在阿尔基诺奥斯宫中的追忆来表现。在这四十天中,第5卷延续了
26天,而第32天却占了五卷,第38天占三卷,第39天占四卷。由此可见
到荷马史诗的统一布局。
b。具有自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荷马时代,希腊人尚没有“文学”的概
念,自然更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不知道什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但是,
从 《奥德修纪》中可以看出,史诗的作者认为,一个诗人,只有“忠实地”
表现自己民族的遭遇,才会得到人们的承认。奥德修斯听了德摩多科斯的演
唱以后对他说:“德摩多科斯,所有的人中我最尊重你;或是缪斯,或是阿
波罗教会你歌唱,你忠实地依次唱出阿凯亚人的遭遇,他们的所做所历,他
们所受的苦难,似乎你亲自在场,或是某人告诉你。”正是这种自发的现实
主义精神引导诗人在神话传说中,不自觉地表现了活生生的人的自然感情和
欲望,再现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希腊各部落的习俗。
《伊里亚特》真实地再现了荷马时代的作战情况。当时战争的结局不取
决于普通战士的拼杀,而是取决于一些武艺高强的英雄人物的决斗。因此,
个别英雄人物的功绩在史诗中占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交战时,双方首先互相
问话,弄清双方情况。如第6卷有一段描写说希腊英雄狄奥墨德斯和特洛伊
人的盟友吕西亚人格劳科斯在战场上相遇,从对话中得知他们两家曾有过友
好交往,便握手言欢,交换铠甲,分手而去。为使决斗顺利进行,有时双方
还对天盟誓,向神献祭,相约停战。决斗开始后,先用标枪投刺对方;分不
出胜负时,再用石块砸对方;倘若还不分胜负,就进入徒手搏斗。决斗的结
局大多数情况以一方死亡而结束。那时,胜利者不仅要剥下死者的铠甲,而
且要夺走他的尸体,以便从死者亲族那里收到大量赎金。因为古人认为死者
不得安葬是巨大的不幸。荷马史诗不仅描写了这种战斗场面,而且描写了人
在战死时的痛苦情形以及失败一方的悲惨遭遇:胜利者荡平一座座城池,把
城中的男人全部杀光,把所有的女子掳去作奴隶。这正是古代社会战争的残
酷现实景象。
《奥德修记》主要表现的是日常和平生活。各种饮宴场面,农、牧业劳
动场面,家庭生活场面等,都是古代现实生活的反映。别林斯基在关于普希
金的第五篇论文中评价荷马史诗说:“阅读荷马的时候,您会看到艺术理想
的可能的完备,然而它不会吸引住您的全部注意力;使您感到惊奇的不仅仅
是它,最使您惊讶并使您感兴趣的是荷马的诗中泛溢出来的古希腊的世界观
和这古希腊世界本身。”别林斯基的这段话正好说明了荷马诗史具有自发的
现实主义精神。
c。有描写场面的高度技巧。荷马史诗中《伊里亚特》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奥德修记》中对当时宫廷生活场面的描写都非常出色。例如《奥德修记》
… Page 13…
第7卷写奥德修斯见到腓尼基人王宫的建筑和果园时这样写道:
奥德修斯向阿基诺的华丽宫邸走去,到达青铜门阈,站在外面,惊叹不
已,因为英雄阿吉诺的高大宫殿内耀着光芒,有如太阳和月亮一样。从门口
到宫内有好多重铜墙,上面盖着琉璃瓦,黄金的大门紧护着精筑的宫室,在
青铜门阈两旁立着银铸的门柱,上面的门楣也是银镶的,门环由黄金制成,
两旁还有金银浇铸的狗;那是赫费斯特的巧艺所作,用来看守高贵的阿吉诺
的宫殿;这两只狗千古常存,长生不老。在殿内两边靠墙是一排坐椅,上面
铺着女工精织的轻软毡子,从门口直到堂奥。腓尼基的王侯们就坐在那里吃
饭喝酒;他们都有无穷无尽的财产。那里还有黄金铸成的幼童,站在精雕的
台基上,手里举着熊熊火炬,为宫中饮宴的人照明黑夜。宫里还有五十个女
奴,有些在石碾旁边操作,磨着黄色的粟子,有些坐着纺纱搓线,就象高高
白杨树的叶子萧萧不停,柔滑的橄榄油从精细的布匹上滴下。
—— 《奥德修记》第82页,杨宪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场面形象逼真、井然有序。从这里我们可以生动
地感受到古希腊腓尼基人的物质文明高度及社会生活状貌。
d。具有浓厚的浪漫幻想色彩。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虽然产生 18
世纪末 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但其源头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
代。因为它的本质是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
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而这正是荷马史诗所
具有的一种特色。诗人对遥远的过去表现出强烈的赞许和崇敬,将它描写成
一个幸福的时代。诗人在叙述中对人物和故事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和有意的夸
张,并且和神话结合在一起,似乎人间的故事就是天堂故事的延续,从而充
满了浪漫幻想色彩,引人遐想入胜。
荷马史诗的浪漫幻想色彩还表现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神话故事合成了史诗
的情节。一件件事情似乎都是按照神的意志甚至是在神的直接参与下发生
的。在《伊里亚特》中,交战双方的命运取决于宙斯的决断;宙斯还允许众
神参加了最后一次战斗,希腊人的庇护神打败了特洛伊人的庇护神,使希腊
人的胜利有了保障。在《奥德修纪》中,神的两次会议决定了奥德修斯最后
能回到久别的故乡和亲人团聚,但是要经过种种磨难。这些磨难,包括智胜
独眼巨人,与魔女基尔克周旋以及与“求婚者”们的格斗等都具有神话色彩。
神话,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
人们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虽然不是对现实的科学反映,
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却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马克思语)——因
为它反映出人类永远不会再显的童年时代,反映出原始人类对天神的敬畏以
及力图战胜天神与自然的强烈愿望。荷马史诗的神话故事虽然有天神主宰命
运的色彩,但也反映出英雄人物战天斗地的神奇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e。具有民间文学特征。荷马史诗是在文字不流行的时候形成的口头说唱
文学,开始只能由行吟诗人为听众朗诵。为了便于艺人记忆,便于听众把握
内容,史诗常用套语描写类似的事物,有时甚至是整段的重复。同时,许多
重复词句的出现,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好象交响乐中一再出现的旋律,可
以增强朗诵的美感。例如,诗人要表示新的一天开始,几乎总是说“当初生
的有红脂的曙光刚刚出显的时候;”《伊里亚特》第9卷122—157行叙述阿
伽门农为与阿基琉斯和解所允诺的条件在 264—299行又通过作为使节的奥
德修斯的口几乎一字不差的重复一遍;关于宴会的描写也常常一字不改的整
… Page 14…
段使用;神、英雄或某一事物所特有的修饰语,如“捷足的”(阿基琉斯)、
“战士的统帅”(阿伽门农)、“诡计多端的”(奥德修斯)、“伟大的”
(赫克托尔)等也常被反复使用。这些都显示出荷马史诗的民间文学特色。
(5)荷马史诗的成就与影响
《伊里亚特》共24卷,15693行。《奥德修纪》(又译为《奥德赛》)
也是24卷,12110行。它们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相传是古希腊的行吟诗
人荷马所作,因此又统称荷马史诗。
荷马是否真有其人,是很多人争论的问题。据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所
说,荷马生活于公元前850年左右,他当时是一位贫苦流浪的歌者。至于出
生地就不大可考,大约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实际上,荷马史诗是由长
期流传于民间的英雄故事汇合编纂而成,诗人荷马总其大成罢了。从《奥德
修纪》第8卷关于盲歌手德摩多科斯的生动描写来看,其中约略含有作者荷
马的影像。
荷马史诗是希腊古代历史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伊里亚特》的前几卷
还描写有氏族社会的情况,而以后的各卷却常常描写到奴隶的事情,所以可
以说:荷马史诗大概产生于希腊氏族社会转变到奴隶社会的阶段,具体时间
大概是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它是希腊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希腊古代,荷马史诗被看成智慧的宝库。所有的城邦都把它当作学校
教育的基础。学生们学习背诵史诗的某些篇章,不少人甚至能背诵全文。从
公元前5世纪起,四年一次的泛雅典娜节的隆重的庆祝大会上,都有朗诵荷
马史诗的节目。荷马被尊崇为希腊民族诗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
当时人们非常崇拜荷马,认为“荷马教育了希腊”。
古代罗马的西塞罗(公元前106年至公元前43年)、卢克莱修(约公元
前98年至公元前55年)等著名作家,都是荷马的崇拜者。维吉尔 (公元前
70年至公元前19年)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明显受荷马史诗的影响,史诗
的主人公就是《伊里亚特》中的英雄,史诗的情节则是从特洛伊焚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