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

第13部分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第13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原子间那较多的空间。这样,就形成了铁被拖向磁石,产生了磁石吸 

    铁的现象。这样一种解释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 

    现象,而用不着赋予磁石或铁以灵魂。还应该提到的是,德谟克利特运 

    用原子及其运动来解释灵魂。他认为,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 

    德谟克利特说灵魂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原子的形状同原子本身一样是 

                                                                  ① 

    无限多的,他就把那些球形的原子称为火和灵魂,……。”这种球形的 

    原子光滑精致,运动迅速,因此表现得最生动活跃。当这类原子聚合时, 

    形成灵魂;当它们分散时,灵魂消亡,生命也就完结了。可见,原子论 

    学说认为原子是万物的本原,这个万物是包括灵魂在内的。原子论的唯 

    物主义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是最彻底的。 

         原子论的这种唯物主义路线,遭到了古希腊唯心论的贬低。古希腊 

    唯心论大师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对原子论采取了有意冷漠的态 

    度。他在他的作品中差不多引到了古代所有的哲学家,但却从来没有提 

    到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虽然受到原子论的启发和影响,但他并未接 

    受原子论。他企图从逻辑上否定原子论,他主观地提出一个命题:如果 

    有虚空的话,物体在虚空中的速度应该是无限大的;但是没有无限大的 

    速度,所以就没有虚空,没有虚空自然也就没有原子。亚里士多德就是 

    这样,企图用形式逻辑的论证来宣判原子论的死刑。由于柏拉图和亚里 

    士多德的庞大哲学体系广泛流传,在德谟克利特之后,自然哲学包括原 

    子论日渐衰微。 

         就在希腊本土的文明日渐衰落之时,伊壁鸠鲁(约公元前342~约前 

    270)继承并发展了原子论学说。伊壁鸠鲁不仅认为所有自然现象都可以 

    用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原子的结合与分离来解释,而且他还认为原子 

    本身除了有形状、大小的差异之外,还有重量的不同。他提出,重原子 

    在垂直下落时,撞击轻原子而产生原子的偏斜运动。这样,原子在虚空 

     中的运动形式有三种:直线式下落、各种原子之间的撞击及脱离直线的 

    偏斜。这些思想使原子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在伊壁鸠鲁之后,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9~前55)在他所著的《物 

    性论》中,对原子论作了精辟和系统的阐述与发挥。他还进一步指出, 

    不是原子的撞击产生了原子的偏斜,而是原子的偏斜才有原子的撞击, 

    才有原子的结合。 

         从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到伊壁鸠鲁,从伊壁鸠鲁到卢克莱修,原子 

    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然而在漫长的中世纪,原子论学说竟遭禁止。 

    但是,原子论及其科学精神是不会灭亡的。到文艺复兴时期,原子论成 

    为冲击亚里士多德目的论和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原子论对近代科学和 

    唯物论哲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它和科学原子论还 

    是有区别的。这与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其它思想一样,古希腊原子论还不 

    是建立在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而较多地表现为一种猜 

    测。因此,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影响,原子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局 

    限性。比如,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还不懂得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两 

    者不可分割,而把原子与虚空割裂开来;他们企图仅用原子在空间的排 



①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1 页。 


… Page 39…

    列、聚合、分散等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这显然无法科学地说明万物何 

    以会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以及相互变化。但是,这些历史的缺陷,并未 

    有损它的光辉。原子论在科学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巨大 

    影响体现在后人的工作上。17世纪,化学上采纳了原子的概念;19世纪, 

    科学原子论建立了。原子论学说历经2000多年,终于由自然哲学假说发 

    展成为一种确定无疑的科学理论。 



                       5。中国的五行说、元气论与原子论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形势下,各个自然哲学学派都力求从总 

    体上说明和理解自然,在自然的本质或宇宙万物本原的问题上,就出现 

    了各种不同的说法。 

         殷周时期已经产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仍然是这一时期关于宇宙万 

    物本原的重要学说。“五行”最早源于“五材”,即把水、火、金、木、 

    土看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五种基本材料。《国语·周语下》记载了公元 

    前572年的一段话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这就把阴、阳、风、 

    雨、晦、明这“六气”与“五行”上升为普遍的自然规律(“数之常也”)。 

    到公元前六世纪末,五行即被推广到各个方面,并被看作是“礼”所依 

    据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可能是战国人所写的 《尚书·洪范》中,则进一 

    步概括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 

    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 

    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把五行提升为构成宇宙万 

    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并对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作出了规定。 

         西周末年,还产生了物质为“气”的说法,用对立的阳气和阴气的 

    相互作用来解决天地分离、四季变化、万物盛衰等各种自然现象;认为 

    两种气的协调交感作用,生成万物和天地的秩序;二气不和,就会引起 

     自然界的灾异变化。到战国时期,几乎各家都把“阴阳”看作是自然界 

    两种对立并存的力量。《老子》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即阴阳蕴涵于万事万物之中,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在孔子及其弟 

    子所编的《易经·系辞传》中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合德而 

    刚柔有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这是说一阴一阳,一刚一柔, 

    相互推移,即生变化,在这种对立统一的作用之下,就发生了万物的演 

    化。这一时期,阴阳说与五行说开始被结合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说”; 

    它和元气论的结合,又构成了中国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在战国时期,已有一些学者宣扬自然界是气的世界的观点。在 《管 

    子·内业》篇中,提出了一种“精气”学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 

    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这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得到了精气就存在,五谷、列星都是精气产生 

    的。这里把精气看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本原,它的流行变化形 

    成了一切事物 (包括精神现象在内)。稷下学派还以精气说对《老子》 

     中的“道”作了积极的发展,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 

                                   ① 

    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用精气说明“道”之生,克服了对“道” 



① 《管子·内业》。 


… Page 40…

    的理解上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 

          “气”和“阴阳”的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自然观的核心。“气” 

    的概念,既包含了最基本的对立——阴和阳的意义,又包含了宇宙万物 

    本原的意义。可以把这种与阴阳说结合在一起的“气”生成万物的自然 

    观,称为气的一元论自然观,它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两千年来科学认识 

    的发展。 

         中国古代有没有原子论思想,至今仍存在着争论。但从人类思想发 

    展的同一性来看,似乎应该作出肯定的回答。实际上,在墨家的论述中, 

    也可以找到类似古希腊原子论的观念。 《墨经》中提出:“端,体之无 

                                                                          ② 

    厚而最前者也”;“端,无间也”;“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这 

    是说,“端”是物体的起始,是把物体分割到“无厚”而留下的最原始 

    的质点;它是没有间隙的,即无内部结构的;“端”是不能再分为两半 

    的东西了,所以是不能毁坏,不能变化的了。这是关于原始的、物质最 

    小单位的概念,实质上是十分朴素的、揭示了物质的不连续性和物质最 

    小单位不可分割的思想,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原子论的萌芽思想。四、 

                                    古代天文学 



                    1。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古老天文知识 



         古人注意天象变化并有意识地去进行天象观测,是从实际生活的需 

    要出发的。特别在农业生产发展起来之后,人们更认识到了掌握季节变 

    化的重要性。此外,对于生存能力低下的古人来说,一切罕见的天象如 

    流星、日月食和替星等,都会引起恐惧的心理。这都促进了古人对天象 

    变化的观测和天文知识的积累。 

         古埃及人的天文知识比较粗糙,因为他们面对的问题要简单一些。 

    古埃及人的生产和生活与尼罗河的水情变化息息相关。在尼罗河三角洲 

    地区,人们发现,每当看到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在地平线上升起时,尼罗 

    河的汛期就到来了,因为这时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雨季到来了,新的一个 

    农业季节也就要开始了。所以埃及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对于 

    这个现象不断进行观测,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他们已经发现这个周期 

    平均为365日,这也是太阳在繁星间复回到相同方位所需的时间。埃及 

    人的天文观测记录未被保存下来,从古代棺柩盖上的铭文和所画的天象 

    图可知,古埃及人将天球赤道带上的星分为36群,将一年分为以10天 

    为周期的36段;每当一个星群在黎明前恰好升到地平线上时,就标志着 

    一个新的10天的开始。他们把一年分为三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 

    年终再加5天作为宗教节日。这样,一年就是365日,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太阳历。由于实际上一年即地 

                                           1 

     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约为365         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