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生了“一”,数就是由“一”来的。由构成数的元素产生数,这仅是
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万物的本原是数”这一思想的第一层意思,也可
以说是万物从数产生的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从数产生几何图形;
第三阶段是从几何图形产生物体;也就是拉尔修所记载的:“从数产生
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
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
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①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作为先于物质而存在的万物之源的观点,表现出唯
心主义的倾向。对于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素朴唯物主义来说,这是一个
倒退。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与日常的感性世
界完全不同的另一世界,这就是数的世界,它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规定性。
在了解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宇宙结构及数学等方面的工作之后,就会发
现毕达哥拉斯学派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特别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
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无疑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同时,也不能
不赞叹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高超。
②天体形状与宇宙结构。毕达哥拉斯学派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宇
宙是完善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的形状和它们的运动轨道也都应该是完
美的。那么,什么样的形状是完美的呢?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
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因此,天体的
形状都是球形,它们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提出
了宇宙系统结构的图像:球形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它的周围区域称为
乌拉诺斯,也就是天空,充满着空气和云;乌拉诺斯以外的一个区域称
①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8 页。
① 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命和学说》,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0 页。
… Page 47…
为科斯摩斯,是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地方;科斯摩斯以
外的一个区域称为奥林波斯,是纯元素聚集之地,也是恒星所在之处;
最外层的区域是天火,见图4。1。天体运动轨道是正圆形的观念由此延续
了近20个世纪。直到17世纪初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
首先发现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进而又发现了每个行星都沿椭圆轨道运
行,这个观念才得到修正。
图4。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图像
③天体运动与宇宙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曾提出宇宙中心是永不熄
灭的大火,称为“中央火”(不是太阳),地球就绕着这个中央火每天
转动一周。由于人们正好住在地球背离中央火的一面,而以另一面对向
它;同时,地球与中央火之间还有一个“反地球”,将地球和中央火隔
开,“反地球”的运动速度与地球一致。因此,人们始终看不到中央火。
这是一种十分大胆的见解,因为在当时一般都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
心。毕达哥拉斯学派能把地球放在一个运动中的普通天体的地位,可以
说是为最早的日心地动说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可惜的是,后来毕达哥拉
斯学派取消了中央火假说,而重新把地球放在宇宙中心的位置上。当然,
他们也并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向后退,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地球在
自转,认为恒星天静止不动,地球每天绕轴自转一周。此外,毕达哥拉
斯学派学还提出了“宇宙和谐”理论。他们认为天体运行时会产生出乐
音来,这是因为天体之间距离的比率是和已知的音程一致的。他们认为
日、月、星辰的轨道和地球的距离的比率分别等于三种主要的和音:八
音度(2:1)、五音度(3:2)、四音度(4:3),而这种声音只有少
数贤哲才能听到。在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说法中,体现着毕达哥拉斯学
派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追求。这种“宇宙和谐”的理论,还体现在天体数
目的和谐上。为此,毕达哥拉斯学派引进了一个设想的天体——反地球。
他们认为10是一个最和谐的数字,而日、月、五颗行星(水星、金星、
火星、木星、土星)、地球,再加上最外面固定不动的恒星天球,只有9
个,引进了这个设想出的反地球,天球层的总数正好就等于10了,满足
了宇宙和谐的理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论所表现的科学水平是比较高的,譬如,关
于地球围绕中央火运动,关于反映天体彼此位置的数学关系等思想都是
超出同时代人的。由于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宗教与科学尚未完全脱离
而处于混沌不分的状态,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论中也夹杂着不少宗教
的成份,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但这终不能掩盖住其中科学的光辉。这
种深信宇宙具有数学结构的思想,甚至影响着一些现代物理学家。
3。古希腊时期的地心说与日心说
描述天体运动的宇宙结构模型是古希腊宇宙论与天文学的一个中心
议题。
(1)柏拉图和欧多克斯的同心球体系
同心球体系是由柏拉图学派提出并加以发展的。公元前387年,柏
… Page 48…
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在雅典城外开办了一所学校,起名为亚加德
米(即学园)。这个学园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学、声学、天文学等学科。
柏拉图作为这个学派的领袖和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影响是很大的。
在他的晚年写了一篇《蒂迈欧》,讲到宇宙的结构、天体的运行,尽管
这不是他的主要著作,天文学方面的研究也只是他所有研究中的次要方
面,但是他的理论却具有一定的开创作用。
柏拉图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关于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
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的观点。他提出了一种同心球宇宙结
构模型,认为地球不动并处于同心球体系的中央,从地球向外,依次是
月亮、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恒星,这些天体都绕地球作圆
周形转动。这样一个同心球模型不能解释太阳和月亮的不均匀的运动,
也不能说明行星为什么有时顺行而有时又逆行的现象。
为此,柏拉图的学生欧多克斯(公元前409~前356)对柏拉图的宇
宙结构模型进行了改进。欧多克斯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体
都在同心的透明球体上绕地球转动。图4。2是欧多克斯描述天体运动的
同心球模型示意图。恒星都在一个半径最大的球上围绕通过地心的轴(NS
轴)每天旋转一周,日、月和行星的运动则用一套同心球的运动来表示。
日、月和行星都附在一层天球的表面上,这个天球有一固定在另一层转
大球面上的轴。当内球绕轴均匀转动时,这个轴又被外球带动作均匀转
动。外球的轴又被另一个更大的外球带动,恒星天球处于最外一层,它
带动所有天体球层运动。欧多克斯是通过调整各球层转动轴的角度,以
便对日、月和行星的运动作出同观测相符的解释。而且,由于这一模型
的实质是将一曲线运动用一些匀速圆周运动的组合来加以表示,因此按
照欧多克斯的设计,日、月各要3个球层,5个行星各要4个球层,连同
最外面的恒星天球则一共要27个球层。这是一种球层套球层的体系,用
它就可以把当时观察到的天象都解释出来。
图4。2欧多克斯同心球等美观
但是,随着天文观测精度的提高,为进一步与观测相符,这个同心
球体系中的球层的数目在不断增加。欧多克斯的学生卡利普斯使球层总
数达到34个。在当时,这种理论得到的计算数值与观测结果相当符合,
于是,它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但是,这种理论也具有明显的缺点,
特别是球层数目的增加,使得同心球层的组合运动过于复杂,不但计算
起来比较麻烦,同时也难以给人真实感。
(2)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结构理论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早期曾在亚加德米做柏拉图的学
生,后来他自己创立一个学派,被后人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是古
希腊最博学的学者,是古代知识的集大成者。他对各门知识有过系统的
考察和全面了解,他的著作是古代学术界的百科全书。
在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同心球理论。他和柏拉图
等人一样,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并且是静止不动的。他指出,如
果地球在宇宙间运动,那么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就会“出现固定
… Page 49…
①
的星辰在变迁或旋转。可是我们观察不到有这样的事。”这就是说,能
否观测到天球上恒星的视差位移是判定地球运动与否的证据。任何人都
没有观测到这种位移,因此说明地球是不动的。这成为亚里士多德之后
近两千年间一直认为地球不动的理由。亚里士多德还和柏拉图一样,按
照天体运动周期的长短来排列它们与宇宙中心的次序。他和柏拉图等人
的最大区别在于:柏拉图等人提出同心球体系是作为一种理论上的辅助
工具来说明天体的视运动,那些球层都是假想的球面,而亚里士多德则
认为天体所附着的天球是实际存在的壳层,是物质实体。他认为天体的
运动需要外力推动,他在宇宙最外层的恒星天球外面加上一个宗动天,
是运动原动力的发挥地。他还设想那些实际存在的壳层是彼此相连接
的,宗动天的推动力会依次传到最里层的天球。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
为,每一天体都有自己的特殊运动,因此需要在各行星天球之间插入作
反向运动的新球层以抵抗上一层的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同心球体
系中,球层的总数已达56个,而且天体的次序已与柏拉图和欧多克斯的
不同。按亚里士多德的设计,宗动天之下依次是恒星天、土星天、木星
天、火星天、太阳天、金星天、水星天、月亮天,中心是地球。至于宗
动天为什么会运动,则说是上帝的推动。这究竟是不是亚里士多德的思
想尚待研究、考证,但这毕竟是使地心说体系被宗教神学奉为经典的原
因。
(3)阿波罗尼乌斯的本轮—均轮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