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文学史 >

第17部分

世界中世纪文学史-第17部分

小说: 世界中世纪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歌颂,显示出民贵君轻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写了古代明君 

努汗旺王的故事。一次国王外出打猎,烹调野味缺少盐,派仆人去村里取, 

国王叮嘱仆人不要忘了付钱,坏了规矩,要防微杜渐,作者发出这样的议论: 

          国王如果在一个百姓的园子里, 

          取一只苹果,臣属就会砍走果树, 

          苏丹如果放纵了自己, 

          拿走五个鸡蛋,他的臣属, 

          就会杀死百姓家的一千只母鸡。 

     他颂扬了大公无私、仁慈宽厚的国王。作者还写了一些暴君,在受害者 

的辩白后,翻然悔悟,这也表达了作者的良好愿望。 

     对平民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品德的颂扬,是作者民本思想的闪光,作者 

笔下那些自食其力,贫贱不移,宁折不弯的劳动者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有一个故事写兄弟俩,一个在国王那里做官,一个靠劳动为生,前者来动员 

后者也去当官省得再贫困下去,后者反劝他摆脱伺侍人的差使:“与其腰束 


… Page 54…

金带,服侍别人,不如坐在地上自食其力”。作者认为,清贫的劳动胜于荣 

华富贵。在一些故事里,作者还热情称颂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即使对于教职人员,萨迪也区别看待,尤其对于那些下层贫困的教士, 

他往往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并赞扬他们贫贱不移、洁身自好的优良品质,这 

可能与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萨迪的作品充满对真主和教义的赞美,但 

他并不赞成那种弃绝尘世,闭门索居的消极生活方式,他认为敬主修行的本 

意应是“为民效力”,这种把消极的宗教信条引向匡时济世的积极方向,显 

然具有进步意义,在中世纪尤其难能可贵。 

     萨迪的作品中还有大量的有意义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他用格言的形式, 

把从群众中提炼出来的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入书中,构成富有哲理的结 

晶。他强调分清敌友,“怜悯恶人便是亏负好人,宽容恶霸便是欺压平民”; 

他认为君民关系是这样的: 

          君王是树,百姓为根, 

          树茂皆因植得深。 

          万勿逞凶害百姓, 

          害民犹如自掘根。 

     萨迪接受了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思想 

和愿望。他十分重视学问和知识,认为“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 

的财富”,“学问是战胜恶魔的武器”,“有了智慧、才识、能力才能治国”, 

这与中世纪的蒙昧思想完全背道而驰;萨迪还以一个先觉者的意识认识到商 

业的重要,提倡用钱财去经商,赞扬有冒险和进取精神的商人,嘲笑抱住钱 

财不放的守财奴。有一个故事写儿子怎样反对父亲的庸人观点,而要外出旅 

行冒险,他理直气壮地对父亲说:“你不肯吃苦就得不到财富;你不肯冒险 

就打不倒敌人,你不去撒种就没有收获”,这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已具有早期 

资产阶级的特征了。 

     萨迪的《果园》和《蔷薇园》在艺术上广泛地吸取了民间文学和古典文 

学的精华,具有较成熟的艺术功力,显示出中世纪波斯文学的卓越成就。 

     诗歌和散文紧密结合,诗文并茂是萨迪的重要特征。故事的叙述大都是 

散文,结论性的教训则为诗句,有时又散韵结合,如《蔷薇园》第四卷第11 

则故事如下: 

     有个星相家,回到自己家里,看到一个生人正和他的妻子坐在一处,他 

破口大骂,吵闹不休。有个聪明人听到这情况就说道: 

          你不知道家里的光景, 

          怎会知道天上的情形。 

     这种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形式,是东方文学特有的神秘魅力,既加深了 

作品的思想含义,又增强了故事的情趣。 

     萨迪的语言亦庄亦谐,笔调新颖,后世的诗人们甚至称波斯语是“萨迪 

的语言”。他语言运用上类似中国的“白描”手法,不假修饰,浑然天成, 

却极具表现力。散文自然流畅,质朴无华;韵文对仗工整,如行云流水。内 

容和形式的高度契合,以凝炼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使萨迪的作品字里行 

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萨迪的作品还表明,这是一个用心在创作的真诚的诗人,不随人俯仰, 

不取悦于人,胸怀仁爱,不容污垢,为人为诗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 Page 55…

                              四、阿拉伯文学 



                                   1。概论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在阿拉伯创立了伊斯兰教。 

公元630年,政教合一的中央专制政权建立,由所谓先知的代理人哈里发统 

治国家,阿拉伯民族逐渐进入封建主义时期。公元661年,伍麦叶王朝 (公 

元661—750年)建立,在政权巩固后,哈里发开始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到 

公元8世纪中叶,成为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大帝国,伊斯兰教也 

随之传播各地。由于连年战争的负担和统治者的剥削,人民生活日益艰难, 

反抗斗争时有爆发,统治阶级内部也斗争激烈,公元750年终于推翻了伍麦 

叶王朝,统治阶级中的另一派人物阿拔斯篡夺了人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成了 

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阿拔斯王朝的最初一百 

年,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封建关系巩固之后,农业、手工业、商业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阿拉伯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对外贸易相当发达,阿拔斯 

帝国有“地上天堂”之誉。这时期的数学、医学、天文学也成就巨大,文学 

非常繁荣,一度居世界领先地位。与此同时,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 

深,人民起义不断,帝国各地也相继出现各自独立的封建王国,帝国陷入了 

分裂,阿拔斯政权摇摇欲坠,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侵入巴格达,解除哈里发 

的政治权力,只保留其宗教首领的地位,阿拔斯王朝名存实亡。1258年蒙古 

人入侵,阿拔斯王朝彻底灭亡。 

     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学即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包括帝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 

用阿拉伯语写的文学作品。中世纪阿拉伯文学是非常复杂而又丰富多采的, 

它是在许多世纪中吸取了被他们征服了的各个民族文学的特点,在亚非的广 

大地区发展起来的。 

     阿拉伯文学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在公元后最初几个世纪里产生了反映游 

牧生活的阿拉伯诗歌,其基本主题为赞美自己的部落,歌颂征战的英雄,抒 

发战胜敌人的欢乐情绪和失去牧场的悲哀情绪等等,带有较强的现实性。在 

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文学是口头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在阿拉伯各民 

族中有一种体裁名为“卡色达”流传很广。古老的颂歌、讽刺诗和哀歌也很 

有特色。口头文学还有散文作品,神话传说集《阿拉伯人的日子》和民间故 

事集《安塔拉传奇》都是长篇叙事的杰作。伍麦叶王朝时期的文学依然是诗 

歌占主导地位,只有讽刺诗有一定的发展,较多的是重复前代的主题,《古 

兰经》这部宗教圣书产生在这个时期,对阿拉伯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文学的黄金时代,在公元8世纪的后半期,阿拉伯 

开始有了文字,使许多流传在民间的口头创作得以记录和编订,公元9世纪 

中叶,诗歌总集《哈玛萨》中收录了五百多位古代阿拉伯诗人的创作。阿拔 

斯时期,散文创作也兴盛起来,印度寓言故事集《五卷书》通过波斯语转译 

成阿拉伯译本《卡里来的笛木乃》,译者伊本·穆加发以优美精练的语言和 

文体,形象地传达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全书共十五章,以哲学家 

白得巴向印度国王大布沙林进谏为线索,采用东方文学中常用的大故事套小 

故事的形式,记录了近五十个寓言和童话,表现的主题是坚持正义,反对暴 

虐。这部作品对中世纪阿拉伯散文创作影响极大。在公元10世纪,出现了一 

种新的散文体裁“玛卡梅”,写的大多是一些“骗局故事”,内容往往是漂 


… Page 56…

泊异地的流浪者,在山穷水尽的绝境时,突然之间以玩笑或谎言绝处逢生, 

化险为夷。这种文体采用的是押韵的散文,读起来很动听和吸引人。 

      《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定型于公元14世纪到15世纪,但其雏形早 

在公元10世纪的民间就流传了。 

     中世纪的西班牙阿拉伯文学也有其历史地位,在阿拉伯人统治的七个世 

纪中,西班牙阿拉伯文学于公元8世纪到10世纪达到相当的高度。著名诗人 

伊本·库兹曼创造的“查扎里”和“木瓦沙赫”体的诗歌,扬弃了阿拉伯诗 

歌中的陈旧规矩,吸收了西班牙民歌的艺术养份,并大量使用接近口语的西 

班牙普通语言,因而很受大众的欢迎。 


… Page 57…

                               2。阿拉伯诗歌 



     阿拉伯文学中产生最早并贯穿整个文学始终的是诗歌。 

     早在远古时代,口传歌谣就在阿拉伯半岛中部和东北部的牧民中长期流 

传。这些歌谣最早起源于牧人赶骆驼的吆喝声,循着骆驼行进时的节拍演绎 

出节奏韵律。这些歌谣直观地反映大自然,用朴素的语言、肤浅的哲理和简 

单的想象把大自然准确地描绘出来,属于即兴诗歌,真实而质朴。沙漠是产 

生诗歌的摇篮,而且阿拉伯古代民族特别尊崇诗才,阿拉伯人认为,每个诗 

人都有一个精灵在向他启示诗句,诗人是“部落的先知,和平的领袖,战争 

的英雄”,地位极其崇高。每个大诗人后面都追随着很多“传诗人”,既传 

播诗人的诗歌,亦同时获得渊博的知识而成长为大诗人。 

     蒙昧时期(公元5世纪下半叶至610年)的基本诗歌体裁是“卡色达”。 

 “卡色达”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阿拉伯诗歌,它具有特定的格律和结构,一 

般长二十至一百多行,全诗有一致的尾韵,琅琅上口。典型的“卡色达”由 

这样几部分组成:开头为全诗的引子,写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过去驻扎过的某 

个故址,伤感地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和昔日情侣;接着写他骑着骆驼继续 

奔波,诗人往往要赞美一下自己的坐骑;然后转入正题,或夸耀自己高贵的 

出身、勇敢的性格和卓越的功勋,或描绘部落生活的良辰美景,或阐释一些 

为人处世的哲理;结尾部分别有情趣,耐人寻味。流传后世的最有代表性的 

是七首“悬诗”。所谓“悬诗”指伊斯兰教产生以前,来自阿拉伯各地的诗 

人每年要举行一次赛诗会,优胜之作将用金水描在细麻布上,悬挂在“克尔 

白”天房的帷幕上,故得名。“悬诗”是古典诗歌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