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场上打不开销路,他开始意识到汽车工业远不是铁匠铺所能胜任的事。修造汽
车和制造摩托,是宗一郎的最大兴趣。由于缺乏资金,他决定先生产汽车发动机
用的活塞环。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因为在当时条件下,改良汽缸结构在一般人看
来是不可想象的。
1938年,本田克服种种困难毅然决然地到日本汽车专科学校深造。
在学校里,他比一般同学要大十多岁,为了专心学好技术,他放弃了德文、
伦理等一些课程。校长问他:“你不准备要毕业文凭吗?”他果断地回答说:
“毕业文凭像电影票一样不值钱,我是为学技术而来的,不是为了混一张文凭。”
后来,校长果然没有发给他文凭。从学校出来后,他又继续从事生产汽车活塞环
的行业,并给自己的企业命名为“东海精机”。由于有了技术知识,他终于研制
出了新的活塞环,“东海精机”也因此有了一
定的名气,成为最有影响的企业之一。不久,他的“东海精机”就被美国飞
机夷为平地,整个日本,到处是一片废墟。
1945年,日本投降了,他的“东海精机”无法维持下去,便毅然将“东海精
机”卖给了其它公司。1947年,他说服同事,重整旗鼓,挂起了“本田技研工业
株式会社”的牌子,自任社长。
一切从零开始!本田决心以技术上独特的个性创造一个全新的企业。
在那些日子里,他时而聚友饮酒畅谈,时而苦苦思索……战后的陆军仓库里
堆满了战时用的小型发动机。本田用较低的价格将这些发动机买下,装在自行车
上,制成了简易摩托车。1949年10月,本田和一位叫藤泽武夫的承包商合作,由
藤泽武夫负责向全国推销可装在自行车上的小马达。经销人每卖一台,可得28%
的回扣。两个星期后,本田在全国建立了1300O 个代销点。这样,本田摩托车很
快就在日本走红运了。当时日本的交通十分混乱,公共汽车很少,因而摩托车一
时就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交通工具,购买者很多。在东京举行的日美摩托车对抗赛
上,本田的简易摩托车意外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田就是以自己精益求精的
技术战胜了世界最强的对手。
超过别人之后,本田又全力以赴地研制出了更好的发动机,并很快就完成了
由自行车向摩托车生产的过渡,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
□一对互补互敬的搭裆本田单枪匹马地完成了摩托车投放市场的任务,但要
生产汽车,却感到力不从心。他看上了经营型的藤泽武夫。本田把公司的经营大
权交给了新上任的副社长藤泽。藤泽上任后,狠抓推销工作。他向全国5。5 万家
自行车店一一发信,表示:本田可供内燃发动机,每台售价只有25英镑,经销一
台可给28%的回扣,不到两周局面就打开了,有1。3 万个零售商与他签订了销售
合同。
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特力姆1 型摩托车正在进行耐力试验。摩托车以惊
人的速度冲上了大陡坡。新型发动机解决了车体过重的问题。本田公司也由此生
产出一系列新产品。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到1952年,本田宗一郎获专利一百五
十多项,被授予蓝绶奖章。本田公司员工也超过了两千人,成了日本有名的大企
业之一。
在连续几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本田公司也受到很大打击,资金严
重不足,产品滞销,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善于在风浪中观测风云的藤泽很果
断地决定停止生产“新贝利”号,恢复实用性强的旧型车的生产。后来,藤泽又
恢复生产“贝利号”,达到了稳定市场的目的。此时,本田宗一郎的全部精力则
集中在分析研究“新贝利”的缺陷方面。有一天,本田宗一郎忽然想到:装个汽
化器,一点火发动机马上就会高速运转!他马上跑进工厂埋头试制,正如他的想
象,发动机装上汽化器后,难题解决了。在逆境中勇于奋起,善于决策,体现了
本田不服输的性格,也体现了企业之船在市场之海行进时须有明智舵手之理。本
田之船靠本田宗一郎和藤泽这两位舵手驶出了低谷。
□把看不起我的人丢到后面国内销路打开后,本田的眼光移到了欧美市场,
他在英国各地参观考察了摩托车工业。他在英国观摩了一场摩托车大赛。在赛场
上,当他看到当日世界上最好的摩托车(36马力,250 毫升)时,大吃一惊。因
为日本
当时只有13马力的摩托车。本田看到了差距。回国后立即建立了“研究开发
部”,亲自兼部长,目标是研究出能参赛获奖的摩托车。他解剖对比英国和日本
所产的摩托车,并和工人一起研究、讨论、试验、制造,终于研制出了一辆赛车。
1958年,本田毅然宣布要参加世界性的大型摩托车比赛——英国马恩岛的TT
大赛,并宣称要拿冠军,一时间舆论哗然。宗一郎一到欧洲,他马上就感到了现
实的压力。赛前,宗一郎的宣言是夺取冠军,而“现实”
使他痛定思痛。“有朝一日一定要达到这个水平!”宗一郎遍访决心在不久
的将来,要捧回大赛冠军杯……。四年后,在马恩岛TT大赛中,本田在125CC 组
中取得第六名的战绩。同年,本田的经营不断扩展并第一次打入海外,在美国设
立了具有当地法人资格的美利坚——本田。196O年,本田勇夺125CC 、250CC 魁
首。三年后,又在125CC 、250CC 、350CC 三组车赛中全部夺标,本田的声誉也
随之越来越大。1961年,本田在世界摩托车大赛中囊托了前5 名。从此以后,所
有世界摩托车大赛的奖杯几乎都被本田捧走。到1967年,本田在世界各地的摩托
车大奖赛中蝉联十一次冠军,创造了空前的记录。
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胜的同时,本田除了巩固美利坚——本田外,又放眼欧
洲。西德的欧罗巴——本田、伦敦的 UW ——本田,法兰西——本田以及生产性
的比利时——本田相继开业,打入欧洲全土的伟大计划实现了。“我们的顾客永
远变化着,技术也要日新月异。”本田紧紧盯着顾客的需求,不断地变革技术,
推动着消费的波澜……。“超级卡波”是一种小型摩托车,易操作,价格低。它
刚一投产,本田的决策者们就断定每月可产销3 万台。那时,全日本各种二轮车
的月销售量才2 万台,当时,日本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而“超级卡波”正适合
社会普遍需求,激起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潮。本田在打入美国的头一两年里,买主
的范围很狭小。本田公司决心要把摩托车变成风靡美国的交通工具。于是他们在
刊物上登出广告,把摩托车宣传成充满快乐和温情的交通工具。“完美之人乘本
田车!”这凌厉的宣传攻势,使美国人对摩托车的认识耳目一新,本田摩托车很
快就受到美国人的青眯。
□乘石油危机打入美国市场摩托车的成功,激励了本田要干汽车行业。本田
把眼光瞄准美国市场,他以福特作为赶超目标,向这位美国汽车大王展开了激烈
的竞争,赢得了“日本福持”的美誉。
1970年,美国国会公布“净化空气法案”,决定在1975年实行新的汽车排尘
标准。此时,一位美国汽车用户监察员访日,日本汽车商对他不以为然,只有本
田热情接待,推心置腹与他进行了长谈。本田根据这些信息,与本田公司设计人
员一起在制图板前重新设计未来的少烟汽车和节油汽车。本田想出一个妙法,在
每个汽缸旁加装一个小辅助汽缸。通过附加阀门使小汽缸保持较浓的油气配合,
在小汽缸内点燃后再到主汽缸燃烧。
1975年,当安有这种装置的新车间世时,正值世界石油危机,本田这种少污
染又省油的汽车引起了世界轰动,成为汽车中的佼佼者。而这时,美国底特律汽
车城一片惊慌,原有的费油大型车不受欢迎了,日本省油车乘虚而入,占领了美
国市场,本田每10辆车中就有4 辆销往美国,美商要求政府限制日本的进口量。
本田一看大势不好,采取在美国本土建立本田
汽车厂的办法,这样,本田成了日本第一家在美国建厂的公司。
美国的本田汽车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美国人喜欢的日本本田车,而美国的大
型费油车却积压严重。198O年底,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向本田颁发了一枚荷利(HOLLEY)
奖章,他是继亨利。福特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著名企业家。
□眼睛盯着顾客与整个社会顾客近乎溺爱的细心照料,是本田与顾客情感交
融的桥。每种新车问世,公司就全力跟踪并迅速地反馈可能出现故障的一切问题
以便工厂马上进行必要的改进,使每一种推向市场的新车都能近于完善。本田深
谙顾客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如果你是本田的主顾,你会按时收到生日贺卡,
一旦你的车子需要维修,当地的代理商会拉走你的车直至修毕送回你家……。正
是这种溺爱顾客的行为,使本田掌握了竞争的武器。将服务融入产品的制造过程
之中,最终因质量过硬而不必返修,不必支付保修期内的各项费用而形成一个良
性循环。本田公司每车所花的广告费也许是最低的。“我们的产品完美无缺,产
品本身就在做广告,产品的一半好处样往被得到满足的顾客抢先讲了出来。”对
产品近乎荷刻的要求,成了本田公司制胜的法宝。当大多数汽车制造厂家对出厂
汽车采用抽样运行时,本田汽车公司却对每一辆车都要进行实际运行试验。
企业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1970年,仿效十年前美国加州限制汽车排出
废气的做法,日本公布了“马克斯法”,要求生产低公害的发动机。本田放弃了
原定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带领他的技术大军全力以赴地开始了CVCC(复合涡流调
速燃烧发动机)的研究……,一年后,CVCC发动机研制成功,使本田有足够的技
术力量打入美国,占领美国汽车市场。本田看到技术的作用,投资420 万美元建
立本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邀请85O 名专家列中心工作。本田是总经理,但他的
名片只是写“本田研究开发会社社长”一职。本田说:“我的政策就是忘记过去,
全力以赴地开发未来。”本田力图以“慈爱主义”对待职工及其家属,以换取他
们对公司的忠诚。本田员工工资在日本汽车业是最高的,而且能享受到公司提供
的一切福利、卫生、娱乐设施,70%以上的职工都有本田车。
□让本田之船永进不退“本田1300”起初被誉为名车,由于设计时的本田固
执地采用了空冷,使成本增加,越卖越亏,成了“不可思议之车”。河岛喜好是
本田的“第一名学徒工”。他顺应世界潮流,主张用水冷。河岛找副社长藤泽,
藤泽答应了采用水冷技术的请求。采用水冷后,“本田13OO”很快摆脱了不可思
议之名。藤泽和本田宗一郎在二十四年的奋斗中,他们象两个车轮,载负着街道
小厂的本田驶入了“世界的本田”。本田宗一郎感到自己的时代应该结束了。他
们深知,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正是本田之船的最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