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感动,把酿制葡萄酒的技术全部传给了张弼士。
张弼士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后,便专心致志地培养自己的人才,使得他的侄子
张子章与亲戚朱寿山成为了中国第一代葡萄酒厂的酿酒师。
张弼士也很重视引进先进设备,如压榨机、杀菌机、蒸溜机,以及发酵、配
料和贮藏容器等。他还在离海岸300 米的地方修建了离地面十余米的2000平方米
的地下酒窖。大量印制精美的宣传广告画,贴在码头、车站等引人注目的地方,
并到国外散发给广大的爱国侨胞。
不久,张裕酒在国内外打开了市场,不但畅销国内,还远销美国、加拿大、
中南美和南洋群岛等国家和地区。1915年,张弼士赴美考察,随身把白兰地送到
巴拿马万国商品展赛会上,获得金奖和“金奖白兰地”的美名。
四、影视巨龙邵逸夫邵逸夫,1909年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兄妹8 人中排行
第六。其父邵玉轩早年经营印染业,后来改做影片进出口生意。
□“影业皇帝”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来是律师,但他平时对戏剧艺术很感兴趣。
当时邵家拥有一座戏院,在父亲的帮助下,邵醉翁创立了“天一影片公司”,
并于1924年开拍了第一部影片。由于人手不够,他把邵邦人、邵仁枚、邵逸夫三
位弟弟都拉进了公司。这时,他们的影业活动纯粹是为了兴趣,没赚什么钱,也
不亏损。
1925年,老三邵仁枚带着“天一”公司的几部片子来到了新加坡,但没有一
家戏院愿意上映名不见经传的“天一”影片。邵仁枚就自己租赁戏院自己放映,
结果一炮打响,观众争相观看。邵仁枚不得不把才刚刚初中毕业的邵逸夫招来应
付场面。
这样,兄弟两人干劲十足,招聘了若干职员,租了两处戏院,立稳了脚跟。
接着,邵仁枚又赴马来西亚组建了流动的放映组,大受当地华人的青睐,生意蒸
蒸日上,并先后开设了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怡保、太平、槟城、亚罗七打
等游艺场。
同时,老大负责的国内业务,邦人负责的台湾业务,也各有所成。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邵家在东南亚拥有139 家戏院,但随即被战火毁于
一旦。战后,邵氏兄弟在废墟上重建家业,到1958年邵氏机构创30周年之际,已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拥有10多家游艺场,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又拥有100
多家电影院。
时至今日,邵逸夫已拥有200 多家电影院,遍布东南亚、美国和西欧,每天
光顾他的电影院的观众达100 万人之多。20多年来,他们共拍摄了100 余部影片。
这些非凡的成就使邵逸夫赢得了“影业皇帝”的桂冠。
□致富没有固定的公式假若有一天,你在香港看到单6 字车牌的小汽车在街
上行驶,那一定是邵逸夫来了。邵逸夫,这位东南亚影业巨头,他深信是“6 ”
字给他带来了好运气。因此,他不惜以35万港元的重金购得这“6 ”字车牌,希
望好运永远与他相随。
邵氏四兄弟携手创业的故事,可谓路人皆知。他们的事业尽管受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沉重打击,但战后不久,他们便重振旗鼓。到1958年,邵氏机构创立30
周年时,100 多家电影院,10多家游艺场如雨后春笋般遍布香港、台湾及东南亚。
1959年,他们的势力发展到“每月一院”的境地,邵氏影业公司已挤入世界上实
力最强的制片集团之列,在亚洲影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年,他们买到港岛
清水湾一座山包。不久,一座规模庞大的电影城——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便在这
座山包上落成了。他们以此为基地,招兵买马,全力发展国语片。在60年代,他
们出足了风头,几乎平均每个星期都有一部故事片问世。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邵氏要将兴旺的的东南亚基地转到香港呢?其实,这
一选择是邵逸夫依据时势作出的改变。当时,粤语片盛行,但东南亚粤语演员奇
缺,且各项成本象潮水一样上涨,而香港各方面条件尚好,于是他审时度势,易
地更张。这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到了60年代,邵逸夫的电影业进入全盛时期,
许多编导在他的麾下显露头角,大批演员竞
相走红。
这时,香港政府就电视广播经营权公开招标。当人们还在观望时,邵逸夫敏
锐地觉察到投身电视业不久将大有作为,立即与人联手投标,一举中的。此举为
邵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许多平庸之辈对邵逸夫在电影业方兴未艾之际插
手电视业却无法理解。若干年后,香港《亚洲周刊》却一语道破天机:“从事后
的发展来看,邵逸夫当年移情电视,看来是一项明智之举,因为电影业在六、七
十年代的全盛期后,到八十年代受到无线电视广播的严重冲击。”这一点,邵逸
夫当年早就料到,人们都很佩服他的超前决策意识,都称他是“倚天屠龙”。80
年代,香港一大批新进导演和独立电影制片公司,不断地以各种手段抢走邵家大
批明星和导演,加上电视、录像的崛起,邵氏影业面临着严重危机。但电视业务
的拓展,替邵氏摆脱了这一厄运。同时,地产、银行等业务也很有效地弥补了这
一损失。邵氏的境遇并不尴尬。
为了顺应形势,邵氏将业务有计划地转向多元化。无独有偶,邵逸夫在保存
影业实力、拓展电视业务的同时,也在日见兴旺的录像业方面大显身手。在马亚
西来一地,8O%的录像市场被他垄断。邵逸夫的代理人钦佩地说:“现在是录像
带的天下,邵逸夫把投资重点放在这里,是正确的选择。”
邵逸夫精通电影艺术中的任何技术工作,剪辑、摄制、化妆、剧本、导演,
样样内行,他对业务的指导是权威性的。若要问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是谁?那一
定是邵逸夫。尽管他已是80高龄,但每天仍要看1 —9 部电影。70年代,他一年
至少要看700 部影片,平均每天两场开外,不是消遣,纯粹是研究。别人看电影
是娱乐,对他来说则是工作。
人们说,在把握时机、审时度势方面,他可称一绝。这话并不夸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影响了电影业,影院纷纷倒闭。而他却激
流勇进,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影片《白金龙》。影片公映后,天下轰动,争相观看
者如云。该片拍摄成本仅1 万元,而仅广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达60余万。从“无
声”到“有声”,电影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邵逸夫的这种不失时机的创举,令
人叹服。在风云变幻,高深莫测的生意场,不是勇者难为逐浪汉。他若没有奇智
大勇,是决不会有今天的邵氏事业。
如今,80多岁的邵逸夫,面临着又一重大决策,即邵氏事业的接班人选问题。
这将关系到邵氏家族基业的生死存亡,而他似乎并不担心。他的回答与众不同:
“我在香港的业务相当大,有银行、地产等,接班人不一定要是儿子,最重要的
是要让事业继续发展下去。”“我的儿子必须有相当的经验才可以接班,所以要
搞公众公司,而不单靠家族经营,需要聘请对生意有兴趣又愿意投入的人士。”
传位于子,是当前华人企业的主要经营形态,绝大部分人因跳不出这个框框,而
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致富没有固定的模式,邵逸夫上述宏论,实属高见。然而,信心、坚毅、把
握机会则是南洋大亨们共同的创业体会。
最难能可贵的是,现时的邵逸夫经常考虑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花钱—
—捐献。其实,这仍然是一种投资,只不过层次更高,受益期更长远而已。这也
是他独到的过人之处,不愧为富豪“艺术家”。
五、海之骄子张荣发培育张荣发,1927年出生于台湾基隆,父亲是个船上的
木工,死于海滩。母亲好不容易培养他从台北商科学校毕业。为了赚更多的钱养
家,他在一条日本商船上做了一名低等海员。
由于他工作勤奋,肯钻好学,从事务员、事务长、理货员、二副、大副、船
长,一步步地登了上来。后来,他终于在航运界混出了一点名气,一家台湾航运
公司聘他做了副经理。但他决心自己做一番事业,1968年,他与几个朋友合伙在
台北成立了“长荣海运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当时只有200 万元新台币的资产,
一条老式破船,完全不象跑海运的架式。
他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打开了局面。如今,张荣发的“长荣”以成为世界上
350 家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中最大的一家,拥有57艘货船,9。1 万个集装箱的运载
量,资产超过200 亿元新台币,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绿色的效应绿色,象征着生命长青,预示着兴旺茂盛,显示着勃勃生机,
也令人向往着一帆风顺的事业。事业的航船,希望它的航程中处处是畅通无阻的
绿灯。张荣发对绿色的喜受,让人捉摸不透。长荣海运公司以绿色为商务标记。
长荣大本营的建筑,也以清一色的绿瓷砖作外墙。更有趣的是,从长荣职员的制
服到地毯,从电话到厕所的马桶,无处不绿,绿得让人莫名其妙。难道张荣发今
天作为一代最伟大的航运巨富,真的是绿色给他带来的好运?这二者之间的联系
绝不是必然的。新长出的绿芽,最关键的是要活下来,暂时不要奢求枝繁叶茂。
张荣发的事业就是这么来的。
1968年,张荣发新成立的“长荣海运有限股份公司”没有办法吸引顾主。难
道新苗就这么让它枯萎?不能凭着老关系,跑粗了腿,并把价钱压到没有赚头的
地步,仍难吸引顾主,因而心急如焚。终于,有位商人被说动了,他抱着破费的
打算,试着让“长荣”运了少量的货物。货物奇迹般快速准确地运到了目的地,
且收费低廉,商人开始信任“长荣”了,继续供货,局面因此被打开了,生存有
了保证。
这时,张荣发观察分析了中东石油的外贸形势,认为有赚头,决意与该地区
的国家做航运生意。他设法借了一大笔钱买船,开辟了到波斯湾的航线。开始,
由于人生地不熟,货源不足,经常赔本。于是他又拿出创业时的精神,上门求货,
用廉价吸引货主,再度奏效。很快,这条航线由冷线变成了热线。新的生机又呈
现出来了。1972年,世界性石油危机被张荣发提前发现。他让货船改烧柴油,开
辟中南美航线,节省了30%的燃料费。当危机冲击时,“长荣”略受小损。相形
之下实力骤增,兴旺发达起来。
1973年,张荣发预感到集装箱将以它的优越性进入国际航运业,便立即作了
布置,谋求发展的时机成熟了。他抽调干将对世界各大港口进行调查,花了两年
时间,一个全集装箱的计划形成了。他果断决定:“长荣”
全面发展集装箱航运。当时,台湾同行对此尚未认识,而“长荣”却早早地
采取了行动。75年,公司采用S 型全集装箱,跑美国东海岸。76年,又以M 型集
装箱,首航美国东西两岸。77年至78年,集装化扩展到中南美及地中海航线。79
年,欧洲全集装箱定期航线也开辟出来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