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文学简史(亚非其它国家部分) >

第24部分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文学简史(亚非其它国家部分)-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人们的影响,他的性格改变了,他的意识觉醒了。他终于明白,祸根全部在于种族主义制度,由于这一制度,他才挣得微薄的工资;由于这一制度,他才失去心爱的姑娘;由于这一制度,他的同伴才会受苦。于是,他成了工人罢工的领袖。1948年出版的第二部作品《雷霆之路》,描写一个有色青年爱上一个白人姑娘,因为触犯种族隔离的戒律,惨遭种族主义者杀害的故事。正如书中一个教师所说的那样,悲剧的根源不在两个青年身上,而在于首先把人分成各个种族和等级。在《野蛮的征服》(1950)里,作者转向历史,描写布尔人的大迁徙,指出布尔人一面在与英国人斗争中英勇捍卫自己的独立,一面又把矛头指向非洲当地居民,成为野蛮的征服者。在《夜深沉》 (1965)里,作者再度转向现实,采用侦探小说形式,描写南非地下工作者的艰巨斗争,继续表现反对种族主义制度的主题。阿伯拉罕姆斯此外的作品还有自传体小说 《自由的故事:非洲的回忆》(1954)和描写加勒比海钪国政治风云的 《该岛今日》(1966)等。

  纳丁·戈迪默是位女作家,生于德瓦士兰省,父母都是犹太人。她9岁时开始学习写作,13岁时便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寓言故事,因而颇受鼓舞,从此文兴大发。她起初以写短篇小说为主,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面对面》出版于 1948年,其后不断有新作问世。迄今为止,她已经出版了短篇小说集10余部,长篇小说10部左右。她的前期创作大多采用现实主义方法,着眼于表现社会现实问题,重点在于揭发南非当局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恶果,描写黑人的悲惨处境和白人的异常心理。长篇小说《陌生人的世界》 (1956)的主人公是一个英国人,当他来到约翰内斯堡(南非共和国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后发现,在这个种族隔离的畸形社会里,要想既同充满优越感的白人保持友谊,又与备受歧视的黑人发生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长篇小说《恋爱时节》(1963)描写一个黑人男子和一个白人姑娘的恋爱故事,尽管双方情意绵绵,但是由于二人肤色不同,这种爱情和婚姻为社会所不容,所以终于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在另一部长篇小说《贵宾》(1970)里,作者把故事的舞台放在一个刚刚宣布独立不久的黑非洲国家。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英国军官,他曾担任过殖民地官员,因同情该国黑人独立运动而被英国政府召回。如今这个国家获得独立,他受到该国总统邀请,以“贵宾”身分参加庆典,并且担任总统顾问。可是,这个新国家并不平静,派别斗争尖锐复杂,他不得不卷入其中,最后在一场斗争中死于非命。这部小说情节生动,内容深刻,旨在揭示新独立国家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戈迪默的后期创作使用了更加多样的创作方法,特别是意识流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同时注意着眼未来,并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所前进。长篇小说《自然资源保护论者》(1974)以一个农场主和实业家为中心展开故事,通过他的回忆、联想和意识流动表现主题,说明白人虽然在形式上占有南非的土地和人民,但在实际上却不可能成为当地的真正主人,他们的基础是摇摇欲坠的,他们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长篇小说《伯格的女儿)(1979)的故事主要采取女主人公不断向人诉说和现实生活描述交替出现的形式逐渐展示,时空顺序颠倒较多,故事情节跳跃较大。这位女主人公是南非已故共产党领导人的女儿。当父亲被迫害致死后,她曾一度离开南非,前往欧洲各国考察访问。有人认为,这是她知难而退的表现。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出人意料。她重新回到祖国,继承父亲的革命遗志,勇敢地投身到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黑人权利的斗争洪流中去,结果被捕入狱。长篇小说 《自然变异》(1987)是近年来作者的力作之一。关于“自然变异”的含义,作者特意摘录《牛津英语大辞典》如下一段话加以解释:“一种表现出异常的变化,或与亲本族种或类型背离的植物、动物等等……一种自发的变异;以这种方式产生的一个新变种。”这就是说,一个白人要在种族隔离的南非社会自由地、有意义地生活下去,必须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根本无视肤色的差别,成为一个新变种;而故事的女主人公便是这样一个变种。她从小我行我素,向来不拒绝与黑人结交;其后经过种种坎坷,与南非泛非主义者大会领导人结婚,并生下一个黑肤色的女儿:当丈夫被杀后,又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革命工作,终于协助第二个丈夫建立起黑人政权。总之,戈迪默几乎所有的小说都与南非共和国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关,都把矛头指向黑暗的、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她获得 199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丹尼斯·布鲁特斯生于津巴布韦的索尔兹伯利,在南非共和国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因为参加反对南非种族隔离运动,曾被软禁,后被判处服苦役。1962年流亡尼日利亚,1966年移居英国,其后又移居美国。他的代表作品是诗集《警笛、铁拳、靴子》(1963),其中尖锐地揭露了南非种族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交织着诗人愤怒、失望和希望的复杂心情。这些诗歌并不押韵,但是朗诵起来声音响亮,音调悦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当深夜里权势者的警笛尖叫铁拳乱挥时,诗歌的韵律变得急促起来,诗人的感情变得愤怒起来;随后,诗歌的韵律转为缓慢,诗人的感情转为悲观,对自己力量的信心消失了,对幸福天堂的希望失掉了;但是,诗人最后又在爱情中获得力量,在忍耐中得到希望,他没有被搞垮,他终于活了下来。这部诗集是诗人在尼日利亚流亡时期出版的。据他自己说,正是由于殖民当局禁止他发表作品,才使他产生非要发表作品不可的念头。除此之外,诗人1969年发表的《自南非狱中寄玛尔扎的信和其他诗篇》,流露了他被捕入狱期间的悲哀、孤独情绪。

  以上我们分为西非、东非、南非三个部分,对于黑非洲的主要国家的主要作家作品做了简要介绍。通过这个介绍可以看出,目前黑非洲文学正处在前进的途中,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历史已经证明并且将会不断证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黑非洲各个民族的觉醒和各个国家的独立给黑非洲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既然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以来,黑非洲文学已经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那就不难预料黑非洲文学未来的光辉前景了。当然,我们也应看到黑非洲文学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课题,诸如怎样正确处理继承民族文学传统与学习外国文学经验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非洲民族语言文学与欧洲语言文学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传统的创作方法 (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派创作方法的关系等等便是。这些问题有的刚刚提出,有的已经进行过相当深入的讨论,但是都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