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宏基(第一部)-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无言,只有韩熙载说道:
“既然皇室能与众臣同仇敌忾,臣以为当以抗击周人为先务。”
虽然韩熙载投了一石,却没有激起什么浪花,众臣僚依旧哑然无语。
李璟见众臣不敢表态,自己也举棋不定。思忖了好大一会儿,他才狠了狠心: 反正是个死,与其死在周人之手,不如死在自己兄弟之手,这样对先帝也有个交待。他拿定了主意,说道:
“齐王为国挺身而出,其志实在可嘉。朕此番拟将五万人马交付给你,以枢密使陈觉做你的监军使,为你谋划。四弟,胜败在此一举,你可要好自为之啊!”
“陛下,不应该把仅余的兵马都压到淮南去!”李德明还想奏辩。
“你竟然还敢饶舌!”陈觉厉声喝斥,又转身向李璟禀道:“陛下,李德明卖国求利,已是昭然若揭。臣请陛下严惩叛贼,以正国体!”
“腰斩于市!”李璟恨恨地说。他是把对柴荣的仇恨都撒在了李德明身上。
张永德将曹彩霞送回京城的消息,不久就让李重进知道了。李重进本来就对张永德数月之久拿不下寿州感到气愤,如今又听说他在阵前做出如此荒唐的事,突然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这一次可以大大地羞辱这个始终居于自己上风的张永德,看柴荣还怎么袒护他!
无独有偶,宋齐丘派人给李重进送信,密约他归顺唐国、封他为淮南王的消息也辗转传到张永德的耳朵里。对这样的传言,张永德虽然将信将疑,但李重进长期以来桀骜不驯,又与自己处处过不去,他倒真有些担心起来,万一此事是真的,周军岂不大受损失?搞不好还要满盘皆输在这上头呢!思来想去,他还是给柴荣上了一封密奏,派人火速递往京城。
与此同时,驻守滁州的赵匡胤挥师南下和州,与唐将朱元展开殊死搏战。朱元原是中原沈丘人,以通《左传》而名声大噪。郭威为帝时,命他出使南唐,不想被李璟留在金陵无法返国。前不久,朱元在李璟面前细细讲了如何对付周兵的计策,李璟听罢十分高兴,命他独领一万人马,跟随李景达去救寿州。朱元不愿与监军陈觉同行,所以单兵作战,一连收复了和州、舒州和蕲州。这么一来,陈觉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不让朱元夺得头功,他密报朱元违背齐王节制,还说他打了几个小胜仗,就连朝廷也不放在眼里了。李璟是个多疑的人,最怕别人在背后对自己蔑视。看了陈觉的奏报,立即命杨守忠代替了朱元的职务。正当和州的唐兵不知该听哪个指挥时,赵匡胤锐骑直扑过来,一战而俘获了杨守忠,随后又把朱元围在州城中。朱元想到自己矢志报国,却无端遭人暗算,李璟那个昏君又不辨忠奸,不由悲愤之极,在州衙里来回踱步。副将朱仁裕对他忠心不贰,一直跟在他的身后,形影不离。
听着城外一阵阵周兵的叫骂声,朱元把手中的宝剑越攥越紧。他不时地扭头看看身边的朱仁裕,忽然紧皱眉头对朱仁裕说:“仁裕,你到城头去看看周人究竟有多少人马。”
“不用看。”朱仁裕立即回答。“只有赵匡胤几千兵马。”
“只有?”朱元冷冷地笑了一声。“你说得真轻巧!你知道这个赵匡胤奇袭滁州用了多少兵马?”
朱仁裕不再吭声,他似乎料到朱元把他支开要出事,走了几步,又扭回头来,只见朱元正挥起利剑要自刎,他大吼一声急步跨到朱元面前,在朱元还没有割断喉管之前夺下了他的剑,咣啷一声远远地扔在厅角。
“朱将军,大丈夫在世,为什么非要认死理?”
朱元垂着头,乜斜着眼瞅着朱仁裕,半晌,问道:
“你想让我降周?”
“将军差矣!末将以为将军原本就是大周的臣僚,不幸降唐罢了。如今打开城门以迎王师,才合正理。将军想一想,如今唐国奸臣专权,排抑贤能。末将早就看出来了,江南人心胸太狭窄,我们这些北方汉子,只不过是他们调来调去的走卒而已。不立功他笑你无能;立下功他说你狂妄无礼。为这些南蛮子去死,值得吗?”
“那赵匡胤能容我吗?”朱元有些迟疑。
朱仁裕见朱元的话有了转机,紧接着说:
“依末将看,大周与唐国已经结下了死仇。就算柴荣和赵匡胤不是出于真心,为了灭唐,他们也绝无可能把将军置于死地。”
朱元又在厅里踱起步来。城外的呼喊声起伏不断。
“将军,当断则断啊!”朱仁裕捡起厅角的宝剑,双手捧着来到朱元面前,说道。“将军如果认为末将说了不齿的话,末将甘受将军一剑之戮!”
朱元直勾勾地瞅了朱仁裕半天,接过他手中的剑,绝望地叫了一声:
“仁裕!”
“将军有话尽管说吧!”
“我,我只是想用一死的英名换得皇上照顾我的老母,照顾我的妻小!”
“将军别傻了!”朱仁裕急得直跺脚。“如今皇上听信了陈觉的鬼话,早不把你当忠臣了!”
朱元茫然地出了刺史厅,缓缓往城门走去,朱仁裕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
朱元来到城楼向外一望,周兵正在架设攻城的云梯。
“打开城门吧!”他命令身边的朱仁裕,声音并不算大。
“打开城门!”朱仁裕高声喊道。“迎接赵将军入城!”
眼看着周兵簇拥着赵匡胤涌进城来,朱元又回到了州衙,他遣开所有的卫兵,独自一人正襟危坐在正厅之上。
一身戎装的赵匡胤来到衙中,后面跟着十几个将校。
朱元一动不动,直到赵匡胤走到他面前,将校们规规矩矩分列在两旁。
“朱将军,赵某谢谢你!”赵匡胤双手合抱,朝朱元施礼。
朱元的脸上毫无表情,冷冷地说:
“败军之将,任凭赵将军裁处!”
“哪里话!朱将军的威名,赵某早有耳闻,你我不过是不得已而兵戎相犯罢了,还望朱将军不要责怪赵某。”赵匡胤说着,又扭过头,对众将校道:“你们暂且退下,我要与朱将军单独说话!”
厅中只剩下赵匡胤和朱元两个人。朱元这才起身来到赵匡胤面前,跪了下来:
“赵将军,朱元罪孽深重……”
没等他把话说完,赵匡胤连忙将他扶起,说道:
“将军何罪之有?”
“朱元格杀周将数人,夺得三城,开罪于周;如今又迎赵将军入城,开罪于唐。”
“朱将军让赵某敬佩之处也正在于此。”赵匡胤握住朱元的手,缓走几步,对面坐下。“将军连下淮南三城,威名震天,只可惜李璟不会用人,置将军于孤危之地。赵某不过是乘了李璟送来的空子,才得以与将军相逢在此。如今将军顺应天命,摈弃伪朝,赵某对朱将军深信不疑。我想让朱将军便宜担任大周的和州刺史,继续驻守在和州,切断扬、蕲二州唐人应援之路。赵某还要带兵东进扬州,去解李重进将军之围,不知朱将军肯不肯屈就?”
赵匡胤这里所说的“便宜担任”,意思是说在特殊情况下不经朝廷任命而由外臣临时委派的官,这在古代是常有的事。
“惟赵将军之命是从!”朱元向赵匡胤深施一礼,眼里涌出了泪水。
大宴三天,赵匡胤与朱元相揖而别,带领兵马朝扬州而去。围困李重进的陈觉听说赵匡胤杀过来,早已闻风退去。赵匡胤抵达扬州城下,没遇到唐兵的阻遏,这倒引起了李重进的怀疑。直到第二天,李重进才只放赵匡胤和五六个将校进城。
见过礼之后,李重进冷冷地问赵匡胤道:
“扬州城安然无损,你来干什么?”
赵匡胤不卑不亢地答道:
“赵某奉皇上之命,特来与李将军会师。”
“是奉皇上之命来向本帅问罪的吧?”李重进的声调高了许多。也不等赵匡胤回答,他便走到一个列校身边,“嗖”地一声从他的剑鞘中拔出剑来,直抵在赵匡胤脖项上,两眼冒火,愤然说道:“张永德那个小王八羔子密报本帅降唐,想把本帅置于死地。他这回可真立了大功了,皇上为此还赏了他个殿前都点检!可你赵匡胤算个什么东西,也想用我的人头换个殿前都点检干干?”
前些日子,张永德的确被柴荣授以殿前都点检之职,这事赵匡胤知道,但圣旨上说授张永德此职的原因是他围困寿州,终于迫使刘仁赡写了降表,拿下了淮南开战以来最坚固的城池。其实这一次柴荣命赵匡胤东趋扬州,主要是想让他劝李重进与张永德重归于好。因为柴荣知道: 尽管陈觉和李景达重兵驻于扬州四围,只不过是做个样子,他们单等着李重进降唐呢,怎么会真的攻打扬州?
殿前都点检究竟是个什么官?为什么让李重进如此耿耿于怀?说来这个官儿是周太祖时才设置的,此前皇帝出征,只设个大内都点检。大内就是皇宫,都点检就是全权过问。全权过问皇宫诸事固然荣耀,但名字总不那么响亮,所以郭威当了皇帝之后,专门选拔了禁卫中最骁勇的一批军士组成殿前东班、西班、南班、北班和中班。中班负责“大内”,东、西、南、北四班负责京城四区的盗贼治安。这五班悍卒的总管,就是殿前都点检。换句话说,能当殿前都点检的人,可就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了。如今张永德虽然身在淮南,但有了这么个职
位,显然是李重进无法比拟的了。李重进认为赵匡胤平日与张永德贴得很紧,又深得柴荣的欢心,此次他来扬州,不是明摆着要拿唐国劝降自己作文章,把自己除掉吗?李璟算个什么东西?我李重进会去投靠他?他给我当孙子还要看我高兴不高兴呢!可眼下张永德、赵匡胤,甚至包括柴荣,真是欺人太甚!反皇上固然是大逆之罪,我李重进不会反皇上,不过反反你赵匡胤,总不至于落什么罪名吧!
“李将军,你这是干什么?”赵匡胤语调虽不强硬,但李重进听了,还是觉得有些发怵。是啊,你李重进尽可以猜测赵匡胤来者不善,但此时此刻赵匡胤身边只有四五个人,他就是真想拿你李重进问罪,也没这个力量呀!
看着李重进慢慢把宝剑掣回,赵匡胤诚恳地说道:
“李将军,朝廷派我们合力杀贼,我们兄弟可不该离心离德……”
“你少和本帅来这一套,谁跟你们是兄弟!”李重进咆哮着打断赵匡胤的话。
“实话跟你说吧,赵某此次来扬州,是受皇上之命,劝李将军与张永德言归于好。别忘了,你和张永德都是皇上的亲戚呀。亲戚之间如此不和,我们这些跟着皇帝打江山的人岂不心凉?”
“亲戚?哼!”李重进没有被赵匡胤说动。“背地里说本帅降唐,暗箭伤人,他算什么亲戚!”
“李将军,你不也密报他围城无功,甚至说他贪图女色,搅乱纲常吗?”赵匡胤先将了李重进一军,又放缓口气说道:“其实二位将军的话皇上都没有相信,皇上只相信大周的将帅个个神勇,统一中国,指日可待!”
“用不着你替别人瞒我哄我,本帅又不是三岁的孩子!”李重进的火气又冒上来了,那把宝剑重新架在赵匡胤的脖子上。“你说实话,是不是张永德让你诳本帅出城,要谋害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