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宏基(第一部)-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上问太子何时兴师?”孟昶派太监来催。
“急什么?不是还在征兵嘛!”孟玄喆不耐烦地斥责了一句,又搂起一姬,嬉笑道: “亲亲宝贝儿,本王要出征杀敌,怎能舍得你?跟本王一同去,如何?”
“我也去,我也去!”另一艳姬撒娇地扭起纤腰。
“好好,你们两个都去,都去!”
第三十一回 破剑阁宋军南下
北路王全斌数战皆胜,在利州休整了几天,开过昭化县,屯兵于剑阁之北。此刻他正在考虑怎样攻取剑门关,因为剑门是打开入蜀之路的关键所在。说起剑门关,自古以来,无人不叹其险峻,而北方之人要想南行入蜀,又非要通过此关不可。关在剑州以北三十里,两崖峻拔,就如同两把利剑从天上直插入地。古人在峭壁之上凿石架设栈道,连山绝险,人走在栈道上如在空中,没有一个不是心惊肉跳。唐朝诗人杜甫有首咏剑关的诗云:
惟天有设险,剑阁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岸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李白是蜀中人,更晓得剑门关的险要。他写的《剑阁赋》云: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扬,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单看这些文字,就够让人惊心动魄了,若是真正到了剑阁之下,更让人目眩神摇。而守卫此关的,又是蜀国最善战的大将军赵崇韬。
一连几天,王全斌一筹莫展。这一日,他又在帐中查看地图,小校来报:
“有个蜀国降卒求见元帅。”
“哦?带进来。”
一个个子高大的人走进帅帐,身上穿的是便服。
“你叫什么名字?”
“回元帅,小人名叫牟进,祖籍山东琅琊,现为蜀国军校。”
“要见本帅有何事?”
“小人知道蜀国必然不保,特来向元帅献入蜀之计。”
“哦,你有什么好计策能让本帅通过剑门关?”
“小人无法帮元帅越过剑门关,但可以帮元帅绕过剑门关。”
“绕过剑门关?从哪儿绕?”王全斌对他的话开始感兴趣。
“剑门北边有个望喜镇,由此镇沿着嘉陵江往东南行走,便可以到达益光镇。此镇在万山之中,只要坚持翻过大山数重,便可通向江边。过了江,就绕到了剑门关之南,剑关之险也就没有用处了。”
王全斌按照牟进所说的话,伏在地图上看了半天,问道:
“本帅怎么没看到有路可以到嘉陵江边?”
“元帅如果能看到,小人就不必来此了。”牟进蛮有信心地继续说道。“此路莫说是元帅不知,就是蜀国大小将帅,也决没有人知晓。这条小路名叫来苏径,蜿蜒数十里,越山十数重,不但人马都可以通行,而且小径掩蔽在密林之中,行进时不会有人觉察。”
几句话说得王全斌将信将疑,他把牟进盯了半天,才问道:
“你怎么知道有这么条路?”
“小人的家就在来苏径上。”
王全斌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又看了看地图,指着牟进说的那个地方问道:
“此处江水是否湍急?”
“就因为江水湍急,所以蜀军在此不设重防。但小人以为江水再急,也总比剑门关好过得多。”
“过江之后是什么去处?”
“是剑门关以南的青疆寨。此寨是成都通往剑门关官道上的最后一个寨子。元帅有数万大军,拿下青疆寨还不是易如反掌?一旦上了官道,南面就再无险隘之处了。”牟进回答起来如数家珍。“元帅如果不信,小人愿为元帅带路。”
王全斌又看了牟进几眼,突然问道:
“你该不是蜀国派来诱本帅上圈套的吧?”
“小人不敢!”
“你若真能带领本帅越过剑门关,本帅一定重赏于你;你若是蜀国派来的谍人,本帅不但要杀了你,还要将你蜀国军民全部杀光!”
送走牟进,王全斌立即将崔彦进、王彦升、李守节等将召进帐中,将牟进献策的事讲了一遍。
李守节首先发话: “有这等好事?那咱们何不走他一遭?”
崔彦进瞪了他一眼,说道:
“你还真相信牟进的话?如果真有这么一条路,当年魏国大将邓艾何必还要冒死偷越阴平关?”
“崔将军此言不差。可当年并没有人给邓艾指路,他当然无从知道。如今咱们不试,怎知牟进的话是真是假?”王全斌说。
王彦升却不以为然,说道: “什么鸟人献的计,分明是来赚咱们!别听他那一套,依本将看,咱们还是强攻剑门关的是。”
“你又不是不知道剑门关的形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连鸟都难飞过呀!”
“元帅,”崔彦进的想法有所改变,朝王全斌拱拱手道: “如此说来,不妨派一偏军由来苏径渡江,元帅的主力仍在此处驻扎,以惑蜀军。假如偏军果然能到达剑门关之南,我们南北夹击,岂不是胜券在握?”
“崔将军讲得好,本帅也是这么想。”王全斌欣然说道。“本帅拟命你率偏军走趟来苏径,如何?”
“末将领命!”
牟进领着崔彦进的军队踏上了来苏小径。路旁处处可见峰仞壁立,有时走在两山之间,头上只能见到一线天空。时而又出了幽谷,爬上山岭,林莽中阴森可怖,就连崔彦进这样从不知惧怕的将军,心里都感到一阵阵紧张。倘若这里杀出伏兵,那真是连逃跑的路也找不到。林子里不时传出几声野兽的长嗥,每一声都让人毛骨悚然。
就这样走了三天,牟进对崔彦进说: “将军,翻过这座山,就是嘉陵江了。”
“你说怎么办?是架桥还是扎筏子?”
“还是先翻过山去再看。”牟进说道。“将军,小人的使命已经完了,以后的事请将军自己定夺,过得了江过不了江,都与小人无关了。”
“也好。”崔彦进命部队继续前进。
果如牟进所言,爬到山顶向下俯瞰,便见到了汹涌澎湃的嘉陵江,四周也没发现蜀军的营帐,崔彦进提了一路的心这才放下来。就在军队下山之时,他仔细地观察了江流的情况。嘉陵江在这里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想过此处,架桥或扎筏都不是件容易事。不过扎筏来得快些,又可往返使用,所以崔彦进决定先试试此法。
士兵们砍了些竹木,先扎起两只筏子,崔彦进挑选了数名水性好的士卒上筏,命他们向对岸撑去,刚刚离岸没多远,一个浪头打来,士卒们都掉进了水里,几个人挣扎着爬回岸上时,木筏已经被冲到下游,撞在一块巨石上。崔彦进见状,放弃了以筏渡军的念头。
他命令士卒们砍了许多藤条,编成粗粗的缆绳。士兵们带着藤索,费力地游到对岸,终于把缆绳放了过去。四五天后,浮桥勉强架好,众人提刀牵马,费尽气力,栽栽歪歪地总算过了江,崔彦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发软的腿刚硬起来,便挥师奔向青疆寨。寨中的蜀兵不多,更想不出宋军怎么会从天而降,还没等拿起武器,已被死死围住,只逃出几个腿脚快的,跑回剑门向赵崇韬报信去了。
驻守剑门关的赵崇韬闻得此讯,急忙披挂,带领数千人马直奔青疆,两军在寨旁对峙。崔彦进勒马举刀,与赵崇韬拼杀起来。这赵崇韬原来也是个北方骁将,显德初袁彦、潘美、王景等人攻取秦、凤四州时,正是他带兵及时赶到,才迫使周兵不敢再进。此番守天险,他又给孟昶立下了军令状,誓死不让宋军越过此关。
两个不怕死的猛将好一阵恶战,竟不能分出胜负。崔彦进正想寻个破绽生擒赵崇韬时,却反被赵崇韬猛刺一枪,挑下马来。宋兵扑到阵前来救,大批蜀兵也压过阵来,两军白刃相接,宋军死伤甚众,渐渐向后退却。几个军校死死拖着受了伤的崔彦进,崔彦进还在大喊:
“顶上去,顶上去,后退就是死!”
怎奈蜀兵越涌越多,宋军招架不住,只能且战且退。赵崇韬却是越战越勇,横冲直撞,一连刺倒了十几个宋兵。
就在青疆寨鏖战正酣的时候,王全斌大军像饿虎扑食一样袭取了剑门关。赵崇韬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一听说青疆寨出现了大批宋军,便以为宋军主力放弃直攻剑门关而绕道来袭,所以将大部主力都调了过来,剑门关反到没了重兵把守。王全斌得到军报,知道崔彦进已经越过了嘉陵江,他估计赵崇韬会与他有场恶战,立即下令向剑门关发动猛攻。关南的督军王昭远得知宋军突破了剑门关,大为惊慌,连忙派人飞奔青疆,命赵崇韬回师迎敌,自己也匆忙带上军队,朝剑门关开过来。
这里赵崇韬正杀得兴起,眼看着就要全歼崔彦进所部,猛然间得到这么个噩耗,心中大呼上当,嘴上却骂那个来报信的军校:
“王大元帅坐拥重兵,吃干饭的?叫他先截击宋军,本帅随后就到!”
嘴上虽这么说,赵崇韬心里明白自己犯了兵家大忌,败局恐怕难以挽回了。他也顾不得许多,只管依旧在这里厮杀。他恨透了崔彦进调虎离山之计,咬着牙发誓非要把这些宋兵杀个片甲不留。
宋军成片地倒下,满身是血的崔彦进被属下扶上马,往后退去,赵崇韬紧追不舍,眼里像冒了火,死死地盯住崔彦进,眼看着冲到面前,长枪一挺,又向崔彦进后心刺去,只听崔彦进大叫一声,扑倒在地,昏死过去。军士们拼死来救,其中有一个抡起斧子朝赵崇韬劈来,赵崇韬闪身一躲,斧头正砍在他的马头上,那马哀号一声倒在地上,把赵崇韬掀下马来,长枪也甩出去好远。那军士又抡斧来砍赵崇韬时,赵崇韬就地一滚,斧头深深地嵌入了土中,拔不出来,后面赶来的蜀兵追上,一枪刺死军士,救回了赵崇韬。
就在崔彦进一部无力支撑的时候,从青疆寨奔来大队的宋军。原来崔彦进出发之后,王全斌放心不下,生怕牟进所言是个圈套,于是派李守节带领一支队伍随后跟进,以便危急之时作为后援。只见李守节一马当先,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赵崇韬此时又骑上副将的战马,命兵士擂响战鼓,与李守节厮杀。正在败逃的宋兵见到了援军,返身杀了回来。蜀兵与崔彦进战了一个多时辰,已是疲惫不堪,见李守节来势凶猛,再也招架不住,于是纷纷四散。赵崇韬因坐骑被逃跑的蜀兵撞得站立不稳,再次摔下马来。恰在这时,李守节飞马上前,将手一挥,众人拥上,将他捆绑起来。
烟尘慢慢消散了。李守节来到崔彦进身边,翻身下马,俯在地上,轻轻叫道:
“崔将军,崔将军!”
崔彦进满身是血,但还没有死,他动了动嘴唇,李守节连忙转身吩咐:
“快取水!”
崔彦进喝了口水,费力地睁开眼,说了句:
“老子还活着?”
李守节命校卒将崔彦进抬回青疆寨,安顿下来。
王全斌的大军过了剑门关,王昭远不敢迎战,又率军逃回剑州扎下营帐。王全斌命王彦升乘胜追击,直逼到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