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开示精华语录-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多接近有智慧、善良的人,薰习的力量是很大的。
⊙常常退一步想,就接近圆融。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无怨无悔。
⊙菩萨的伟大就是能自我处理心中矛盾的问题。
⊙若战胜习气成佛就有希望。
⊙老实念佛即是通达本性。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一切障碍,无不是觉。
⊙念念无所住,念念即是真实性。
⊙菩萨常提起正念而不执著于正念。
⊙无论遇到甚么境界皆以无相待之。
⊙经典的教化只是方便令我们明心见性,不是要你对文字执著。
⊙戒为无相名究竟戒。
⊙戒是戒自己,不是要你拿戒律来衡量别人。
⊙心既清净,语默皆如,遇缘即施,缘散即寂。
⊙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宇宙乃是业力所感召而来的,而业力即是无明的产物。
⊙如果要解决一切的纷争,就必须要无限的容忍。
⊙快乐并非靠别人的施舍而来的,真正的快乐是觉悟。
⊙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法不可思议处乃在于诚心与信心。
⊙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为最。
⊙万法自如如,云何有动静,一切的影现皆是自心分别。
⊙忍受逆境,欢喜接受,一切自有因果定律。
⊙直下承担,不要愈求愈远,放下就是。
⊙当你满足了生活一切基本需要之时,你会发现,你所剩下的金钱,只是一个数目字而已。
⊙自观即自照,自觉即自在。
⊙愚痴的代名词就是假设两个字,因为你不能如实知如实证,所以每件事都是假设如何如何···
⊙。如此就会落入一种怀疑、推测的观念当中,如蚕吐丝般作茧自缚。
⊙生命只是一个念头的转变,快乐或痛苦皆操纵在你自己。
⊙我们于分秒当中,做事都要圆融圆满,不要去伤害众生。
⊙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乃无造作、无爱憎、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即是。
⊙世间最脆弱的人就是自尊心太强的人。
⊙当我对世间无求时,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文字不碍实相,见性万事皆圆。
⊙世间一切皆是因缘和合,了不可得,我们要当下观空。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远离是非即是纯善之心。
⊙若能完成佛道的无常乃是真常。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若见解与我相同者,与之同行;若见解与我不同者,合掌令其欢喜。
⊙长时间接受赞叹的人是不堪一击的。
⊙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禅乃融于生活中,产生无量的妙有。
⊙若在主观意识当中不执著,也可以变成客观;若在客观的意识当中不能包容,也将落入主观。
⊙只要是行利益众生的事即是菩萨行。
⊙了解因果者必定了解心性。
⊙但息妄念,别无圣解。
⊙我们应当勇敢诚恳的去正视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镜中看自己的脸一样。
⊙应以慈惠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
⊙法不离当处,在这每一念中,皆是你的觉性。
⊙与其要控制境界,不如控制我们的念头。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最好的依靠也是自己。
⊙当你执著于外境之时,清净妙明的真心自然显现不出。
⊙本性是随著因缘而显示出来的妙有。
⊙生死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并无真实之体。
⊙所有的文字皆要汇归于觉性,由觉性中开采出智慧。
⊙所有无量的现相界,无非不是慈、悲、喜、舍的妙用。
⊙佛法的真正精神,并不是在外在的宗教仪式上打转,而是来自于内在的自我觉悟,内观自在。
⊙要常如是观照:‘不是众生让我们烦恼,而是自己功夫不够。’
⊙明鉴一切境,不著一切相,离颠倒见,了知万法唯是一心。
⊙充满柔软心,感恩心之人,必可成就佛道。
⊙若于清净心中加上任何一种见(我见、法见等)束缚在某种范围内,即是无明。
⊙若你破坏境界,即是破坏你的清净心(境即是心),所以我们要学习心与境界调和。
⊙若能适应自己的心,所有的感觉皆是一种享受。
⊙人主宰世间皆是一种精神作用,观念问题而已。
⊙有智慧的人,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善知识(看你怎么用心)。
⊙虽然一切皆是虚妄的尘境,但仍要对因果负责。
⊙最愚蠢的人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烦恼自己。
⊙因地心当下即是果地觉,果地觉亦不离因地心。
⊙意识若不停止,境界将会一直现前。
⊙生命的本质乃是喜悦——欢喜自在。
⊙悟道之人,唯心无境。任何六根的作用,皆无执著。
⊙在一切差别相中,当下一切平等。
⊙多闻并不一定能够增长道力,而是要善于观照,观照即行,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人不要落入对立的观念,若你做个批判者,总有一天你也会被批判。
⊙境界乃是自心或业力所变化出来的假相。
⊙要离开文字的执著,就要将文字当成一种真理的观照。
⊙若透过文字,则会产生执著文字的假相,而加层揣测、便偏离了真如。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自性本是空性,若一直强加讨论即永不得见性。
⊙十方三世无一处不是菩萨布施的地方。
⊙善于观心,必能入道。
⊙不要让今日的无知变成明日的后悔。
⊙众生受苦,正是菩萨发心的时候。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凡是从经验妄想去推测分别的皆是无明。
⊙凡是从自性清净心中体悟出来的才是真如本性。
⊙执著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当我们动了个念头要去伤害众生,就已经破坏了我们清净安详的内在。
⊙无量亿劫来皆因我们意识形态的改变而形成了六道的洪流。
⊙六道轮回乃于念头中,一念放不下即是六道轮回。
⊙当你内心起烦恼时,当处,当下就要叫它消灭。
⊙‘法’是一切善行的来源,是一切德行的矿脉。
⊙不分别、不颠倒、不执著即是本性作用。
⊙行蕴皆是苦,涅槃是极乐。认得此真理,踏上安详道。
⊙我们要调伏自己心里的起心动念,将其化为功德。
⊙要将执著化为柔软心,才能显出清净的境界。
⊙无明与业识幻化所产生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
⊙若了知因果,则会欢喜的安住于我们当下的每一分秒。
⊙佛陀说:‘要用一颗宇宙的心,来过你现实的生活’。
⊙调伏了我们的心,就等同调伏了整个世界。
⊙了了见,无所见,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我们要掌握因缘,但是要接受果报。
⊙行住坐卧总是禅,万般计较皆是空。
⊙有智慧之,乃真富贵之人。
⊙不能将一切皆归咎于因缘,人为因素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自转因缘。
⊙时空的架构上,一切现象皆是自己的心所影现,造恶业,则离佛十万八千里,一念清净即如来。
⊙无量的喜悦及感恩,即近佛。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悟(了幻即离、离幻即觉)。
⊙本性自有觉悟,若强迫自己加层执著想去明白觉悟,你所觉悟的即不是本性本自具足的觉性了。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身心。
⊙无牵无挂、得大自在;依法解脱,是名修行。
⊙摘取‘法’的花朵,让佛法的芳香,息灭你的一切痛苦烦恼。
⊙不要由于别人的是非善恶来影响自己。
⊙有时生命所呈现的是一种无奈,若你懂得透视因缘的生灭,则随时无不解脱自在。
⊙愿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如来—如如不动来度众生。
⊙我们要以不惜生命的精神受持真理、求法不懈,并护持正法,让佛陀教化的甘露能普洒一切众生。
⊙我们要常提起正念,于正念中磨炼。就如航海员一样,他方向理论虽然很清楚,但若没有磨炼的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感恩逆境,人的修行要逆境中才会更进步。
⊙开悟的人并不否认生灭而是当下将这一分生灭,转变为不生不灭的本性。
⊙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我们的本性是真的、永恒的、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却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修正我们的心,回复我
们生命的本来面目。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为‘悟’是一个心部再加上一个吾字,这代表是用我们的心去悟,而非用身体去悟。
⊙众生的思想是瞬息万变的,每天都在增加或减少,改进或懊恼,因此强烈的对抗,恶缘的对立,变成一种的习惯性的错觉,时间一久,
这种错觉产生了很强而有力的批判力量,就会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修行念佛是很重要的,但是‘放下’更是第一首要的功夫。
⊙忍辱是拥有希望的技术。
⊙人类于诞生的时候哭泣,活著的时候抱怨,死亡的时候绝望。
⊙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之间,存有安详的心态;休息的时候,存养智慧与安详,内心充满智慧,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私欲,没
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则就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就已经在你的内心生根。
⊙想得到幸福,就要从真理下手;真理要从心下手,心要从悟下手,悟就要从观照无常下手。能观照无常,就有大慈悲心。因为能观照无
常,就没有得失的观念;一旦失去什么,就不会感到痛苦,因为你知道这就是无常。
⊙心,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名词。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烦恼又成了烦恼心。
⊙‘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顺眼。
⊙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躲避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利害的‘念头’抛开。
⊙前夜喜悦的杯子,往往会给第二天早上带来悲伤。
⊙唯有彻底的经验苦恼,才能治好苦恼。
⊙我们在别人的痛苦中出生,在我们本身的痛苦中死去。
⊙受苦比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气。
⊙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扭曲的事相转正,随时观照内心,使我们的心每天都有进步。
⊙合理的生活欲望不是罪恶,但超出范围的私欲就是罪恶。
⊙我们所有的感觉、知觉、思念、行动都是燥热的烦恼之火,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