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天象和古代不同,现在的冬至点在人马座(相当于古代的析木)。
[13]太阳运行叫做躔。
[14]《孟子》统名之曰日至。《孟子·告子上》〃今夫麦,播种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这指夏至而言;《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旧说指冬至而言。《左传》又称冬至为日南至。
[15]据杜预注。
[16]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
[17]甲,甲日那一天。
(zhāo),通〃朝〃,早晨。
[18]朝菌,一种生长期很短的菌类植物,朝生暮死,所以叫〃朝菌〃。
[19]见《玩月城西门廨中》。
[20]西周初期有一种特别的记日法,即把一个月分为四份,类似现代的周(星期),每份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既望〃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纪日法后来没有使用,这里不细说。
[21]《尚书》日也是既称干支又称,例如《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这种情况在一般古书中很少见。
[22]古代夕又当夜讲,通作昔。《庄子·天运》:〃蚊虻肤,则通昔不寐矣。〃《说文》:〃晚,暮也。〃[23]《左传·昭公五年》孔颖达疏:〃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24]见《尚书·无逸》。
第16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6)
[25]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26]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27]秦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但是秦以十月为岁首,下文还要谈到。又《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这里的正月指夏历四月(毛传),不是作为岁首的正月。
[28]这里是举例性质,参看《尔雅·释天》。
[29]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30]《说文》对于十二支各字的解释就是联系着月份的。前人把〃建〃解释为〃斗建〃,意思是斗柄所指,认为十二支代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十二个不同的方位(例如以子为北,午为南,卯为东,酉为西等等),十一月斗柄指北,所以为建子之月,以后斗柄每月移指一个方位,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种说法在过去很普遍。南北朝的天文学家祖冲之、清朝的天文学家梅文鼎都指出月建和斗柄所指的方位没有关系。
[31]事实上岁星并不是十二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绕天一周,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八十六年,便多走过一个星次,这叫做〃超辰〃。
[32]有人认为《左传》、《国语》里的岁星纪年出自刘歆伪托,并不反映当时的实际天象。
[33]《汉书·天文志》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做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做太阴。
[34]单阏,读chányān。
[35]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摄提格是寅年的别名。孟陬,等于说孟春正月。
[36]注意:屈原时代的〃太岁在寅〃是反映当时岁星所在的相应的方位的,人们可以把《离骚》里的摄提(格)翻译为寅年,但不能理解为后世干支纪年法里的寅年,干支纪年法里的子丑寅卯只是一套抽象的次序符号,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没有关系。又,朱熹《楚辞集注》说:〃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这是另外一种解释。
[37],读zāng。
,读tūn。阉,读yǎn。敦,读dùn。
[38]太岁年名的写法根据《尔雅·释天》。大荒落、协洽,《史记·天官书》作大荒骆、叶洽。作噩,《汉书·天文志》作作,《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历书》、《天官书》作作鄂。阉茂,《史记·历书》作淹茂,《天官书》作阉茂,《汉书·天文志》作掩茂。
[39]岁阳名称也根据《尔雅·释天》。《淮南子·天文训》与此基本相同。《史记·历书》所见十个岁阳的名称和顺序是:焉逢、端蒙、游兆、强梧、徒维、祝犁、商横、昭阳、横艾、尚章。和《尔雅》有出入。
第17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7)
[40]阏,读yān。旃,读zhān。重,读chóng。
,读yì。
[41]有人认为在汉朝初年就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42]《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阮元以为此用夏历,但是这一点学者间有争论。
[43]所以原诗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44]此诗凡言〃七月〃等处是夏历,〃一之日〃等处是周历。
[45]秋阳,秋天的太阳。周历的七八月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阳光最强的时候。
[46]文字错乱又当别论。
[47]杜预想调和经传记时上的矛盾,解释说:〃秋取,冬乃告也。〃又说:〃今冬乘长葛无备而取之。〃则自相矛盾。其实从周历夏历的差异上来解释就很自然。
[48]此据《史记·秦本纪》〃二年初伏〃张守节正义。
[49]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
[50]盂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义。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
[51]《风土记》以为此日折茱萸插头,以辟恶气,而御初寒,与此也不相同。
[52]《史记·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
[53]《史记·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是五声音阶上的五个音级:宫商角徵羽12356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ti)和#4(fis)相当[1],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作为音级,宫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这就是说它们的音高是随着调子转移的。但是相邻两音的距离却固定不变,只要第一级音的音高确定了,其他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起点,《淮南子·原道训》说:〃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宫的音高确定了,全部五声音阶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七声音阶的情况也是这样。
古书上常常把五声或五音和六律并举。《吕氏春秋·察传》说:〃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2]《孟子·离娄上》说:〃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可见律和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竹管[3],旧说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和现代西乐对照,大致相当于C#C D#DEFG#GA#AB等十二个固定的音。从低到高排列起来,依次为:
第18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8)
1。黄钟 2。大吕 3。太簇 4。夹钟 5。姑洗 6。中吕
C #C D #D E F
7。蕤宾 8。林钟 9。夷则 10。南吕 11。无射 12。应钟[4]
#F G #G A #A B
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合称为律吕。古书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包举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阳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阴律。阳律为律,阴律为吕。黄钟为元声,余声则依十二律的次序循环计算,每隔八位,照黄钟管之长或加或减三分之一以得之。如自黄钟算到第八位为林钟,黄钟管长九寸,三分损一,得六寸,即为林钟管之长;自林钟算到第八位为太簇,林钟管长六寸,三分益一得八寸,即为太簇管之长;自太簇算到第八位为南吕,太簇管长八寸,三分损一得五寸三分点三强,即为南吕管之长,如此类推。这就叫隔八相生法。
律管的长度是固定的。长管发音低,短管发音高。蔡邕《月令章句》说:〃黄钟之管长九寸[5],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短(渐短),唯大小无增减。〃十二律管的长度有一定的数的比例:以黄钟为准,将黄钟管长三分减一,得六寸,就是林钟的管长;林钟管长三分增一,得八寸,就是太簇的管长;太簇管长三分减一,得5寸,就是南吕的管长;南吕管长三分增一,得7寸,就是姑洗的管长[6];以下的次序是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中吕。除由应钟到蕤宾,由蕤宾到大吕都是三分增一外[7],其余都是先三分减一,后三分增一。这就是十二律相生的三分损益法。十二个律管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这意味着十二个标准音的音高有一定的比例。
现在说到乐调。
上文说过,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其实商角徵羽也都可以作为第一级音。《管子·地员》篇有一段描写五声的文字,其中所列的五声顺序是徵羽宫商角,这就是以徵为第一级音的五声音阶:
徵 羽 宫 商 角
5 6 1 2 3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意味着调式的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为音阶起点的是徵调式,意思是以徵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由此类推。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
《管子·地员》里的那段话是:
凡听徵,如负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马鸣在野;凡听宫,如牛鸣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
第19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9)
凡将起五音之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
用算式可以表示如下:
1×3×3×3×3=9×9=81(宫)
81×4/3=108(徵)
108×2/3=72(商)
72×4/3=96(羽)
96×2/3=64(角)
五音生克的次序是: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宫;徵克羽、羽克宫、宫克商、商克角、角克徵。
根据同样的道理,七声音阶可以有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孟子·梁惠王下》:〃〃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