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第7部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7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今天都有其脉络可循,如果对《禹贡》这篇文章稍加注意而加以研究,不仅对上古时代中国文明会有一深刻了解,而且对于今天也有特殊的指导意义。所以,不少跨国公司在其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都要组织专人研究《禹贡》一章。 
  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1],有时也是行政区。不过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渐渐地缩小了。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宋元所谓州,则与唐代基本上一致。明清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 
  郡郡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郡。 
  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   
  (1)关内道,即古雍州;   
  (2)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   
  (3)河东道,即古冀州;   
  (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2];   
  (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   
  (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   
  (7)淮南道,即古扬州;   
  (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   
  (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   
  (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   
  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这是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3],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4]。元代也有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当于州府。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见上文)。 
  军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见军和州府是差不多的。         
第24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4)         
  县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的县属于郡(汉代国以下也有县),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   
  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所以《战国策·赵策》说:〃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也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但是《汉书·儒林传》说,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这里的山东却指齐鲁一带[5]。又如江南,《史记·货殖列传》说:〃江南豫章长沙。〃指今天的湖广江西一带。今天的江南,《史记》却称为江东,《史记·项羽本纪》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阴〃和〃阳〃。一般而言:山以南为阳,以北为阴,水以北为阳,以南为阴。这与我国古代风水理论有直接联系。风水上认为北有山而南临水的土地最适宜建立居民聚落。这里,既是山之阳,也是水之阳,所以叫〃阳地〃。我国古代大多数居民聚落,正是建立在这样的〃阳地〃上面。考我国地名,叫〃某阳〃者到处都有,而称〃某阴〃者颇不易寻,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具体地名,在不同时代指不同地点,则更为常见。例如:蓟,南北朝以前指今北京(旧址在今北京城西南角);蓟州,唐以后指今河北省蓟县一带[6]。   
  桂林,秦代指今广西贵县南,三国时指今梧州市,西晋时指今柳州市东;桂州在南北朝及唐五代、桂林府在明清两代,都指今桂林市。   
  关于古代西州郡县邑的建置、因革及其境域,目前可查阅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另外,古时气候较今天温暖,河水很宽,湖泊很大。而许多古时的河流、湖泊今天都已不复存在了。读古书时,这样的情况是经常会遇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实地去考察印证之外,便可以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另外,河流改道也是影响地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喜欢读古书的人,应当对我国古代几条重要的河流的几次改道做一约略的了解。 
  注释:   
  [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后或称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后来刺史都掌兵权,不是单纯的监察官了。   
  [2]冀州共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下仿此。这些说法根据郑樵《通志》卷四十《地理略》。   
  [3]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而设的路,不领民事。   
  [4]广东路又称广南东路,广西路又称广南西路,湖南路又称荆湖南路,湖北路又称荆湖北路。         
第25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5)         
  [5]古代山东、山西有就华山而言,有就太行山而言,这里不细说。   
  [6]蓟州辖境包括现在天津市蓟县和河北省香河、玉田、丰润、遵化等县。蓟县1973年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谈几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等。 
  一中央官制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荀子·王霸》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同。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禀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1],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但到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自秦以至于清,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直未曾停止,大体而言,是向着皇权兴而相权弱的方向发展,台阁、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都是皇帝为了限制相权、削弱相权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总的做法是先让一些地位低下的小官吏充当皇帝的秘书,然后逐渐令其权力加大,直至把原来宰相架空,成为实际上的宰相,这时便又会对皇权形成威胁,皇帝便再设一机构,让另一些地位低下的小官吏充当其秘书……一来一往的循环之中,相权便日渐微弱,而皇权日渐加强了。 
  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3],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的权势太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以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南北朝时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势日大,又设置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这样,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4],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唐代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以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不再参决大政。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用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第26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6)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枢密院类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长是枢密使、副使。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5],但是正式定为官号是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明代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土衔草拟诏谕。后来大学士逐渐参与大政,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清沿明制,到雍正时成立军机处,大学士就没有什么职权了。 
  现在一般认为皇帝辅臣并非宰相,理由有三:   
  一、首辅、辅臣有议政之权,而无监督百官之权,更不能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工作。   
  二、辅臣们草拟的诏谕(即所谓〃票拟〃)能否生效,完全取决于皇帝〃批红〃签字。   
  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皇帝让司礼太监代行〃批红〃之权,辅臣不光要揣度皇帝之意而行事,更要处处受太监的制约。   
  这都是承担秘书、顾问工作的辅臣们与百官之首的〃宰相〃的巨大区别。所以说,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   
  秦汉时中央的行政长官有:   
  (一)奉常,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   
  (二)郎中令,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   
  (三)卫尉,汉景帝初一度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   
  (四)太仆,管皇帝车马。   
  (五)廷尉,汉代有时又称为大理,是最高的法官。   
  (六)典客,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八)治粟内史,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   
  (九)少府,管宫廷总务。以上诸官,后来称为九卿。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