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文化教育史-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理事会”,并创办 《体育评论》杂志,热情宣传他的主张,对创办现代奥
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接着,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田径联盟
成立5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举行现代奥运会的倡议,并力主现代奥运会要象
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
的限制。这样,在顾拜旦的倡导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开始就冲破了民
族和国家的局限而具有国际性的特点。由于顾拜旦的不懈努力,1894年6月
16日,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在巴黎举行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
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国有法国、英国、希腊、瑞典、意大
… Page 33…
利、俄国、比利时、捷克、新西兰、美国、阿根廷、匈牙利等十二个国家。
委员会第一任主席是希腊诗人维拉克斯,顾拜旦任秘书长。会议决定从1896
年起每隔四年按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传统举办大型运动会,以促进世界体
育发展和加强各民族在体育领域的接触。会议通过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宪章,
同意“更快、更高、更强”为奥运会口号。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个具有法律
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领导机关,总部设在美
丽的瑞士洛桑。第一届奥运会决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就这样,在顾
拜旦的努力下,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由思想活动进入到实践活动。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共举行过5次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和发展,对世界体育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
深远的意义:它促进了一些国家更多体育组织和国际运动联合会的出现;它
使统一的国际比赛规则、统一的技术、战术训练和医疗监督进一步发展和完
善;它加速了各国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推动了运动项目的传播和运动成绩
的提高。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6。欧洲的卫生事业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的卫生事业有两个特点:
(1)以立法为基础
欧洲的卫生事业普遍以立法为基础。而制定的一切卫生法规,又以国家
制定的有关法律为准则。
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就已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规。19世纪下半
叶至20世纪初为进一步完善并发展其卫生事业,又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法令。
如1875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911年制定了“全国保险法”,并建立
了对通科医师的财政安排和管理条例,规定通科医师可根据登记病人数而得
到国家的补偿。这个规定后来成为建立国家卫生服务初级保健的基础。
法国的卫生立法是在1909年。政府对卫生立法看得比较重,认为这是国
家乃至国际卫生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主张无论是环境卫生、劳动卫生、
学校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管理等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有的人都应
遵守这些规定。法国设有卫生立法的专门机构。
德国、北欧的一些国家在这个时期也都颁布过各项卫生法律,体现了以
法施治的原则。
(2)卫生管理的社会性
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设有国家卫生管理制度,这方面比较突出的
是德国。德国早在17世纪末就实行了卫生事业的国家管理。到18世纪末又
进一步制定了监督条例,由医务部执行卫生监督。而具体的执行机关则是城
市官医和县官医,他们是作为国家卫生事业管理者的身份来进行管理和监督
的。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卫生预防和保健问题。与此相适应,
德国的一些城市于1875年先后出现了各种卫生服务机构和组织,如学校卫生
保健、婴幼儿保健、产妇保健、牙科保健、结核保健、残疾人保健等机构和
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为社会和民众所赞同。与 19世纪中叶以前所建的国家
… Page 34…
卫生监督相比这些卫生机构和组织更具有社会性。它们是建立在社会责任的
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利益和动机,为市政当局、政治团休、医师和公民共
同事业的社会管理机构。1899年,普鲁士政府发布了地方医师法令,废除了
普鲁士医务官制度,国家卫生官医直接转为地方医师。社会卫生保健组织也
有了新任务,如医务监督、卫生监督等工作都划归到国家卫生事业的法定任
务中。地方医师法令还规定,居民在5000人以上的地区皆设保健委员会。该
组织除社会卫生事务外,还履行国家任务,并协助地方医师工作。这就构成
了普鲁士时代国家卫生管理和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双轨制,并从法律上为国
家和社会共同实施卫生管理奠定了基础。
(3)国际卫生组织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国际贸易以及减轻战争带来的疾
苦,在卫生领域建立了一些国际卫生组织,如国际公约于1864年承认了“国
际红十字会”,1863年在日内瓦成立的并于1880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
员会”的“伤兵救护委员会”等。20世纪初,卫生领域的国际协作又获得发
展:1903年签订了国际卫生条约,目的在于控制当时的烈性传染病;1909
年在罗马由12个国家签订了一个协议,决定在巴黎建立“国际公共卫生事务
处”,其主要职能是向成员国传递公共卫生信息。该组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仍坚持了工作。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卫生领域的国际协作不断增长,国际交流
不断加强,国际卫生事业在不断发展。
… Page 35…
三、美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1。美国教育
美国1861至1865年爆发的南北战争,是以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而
告终的。接着美国的生产力急剧提高,经济建设大步前进。美国教育获得飞
速发展,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推动
美国的教育居于举世无匹的地位。
(1)学校教育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经济是沿着农业工业化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所以美
国在这个时期发展的各类教育仍然体现了以农业为中心的思想。
这个时期美国学校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加速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迅速发
展中等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普及初等教育,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加了小学校的数量,改
革了小学教学内容,增设了农业知识、自然常识、历史、地理、音乐、体育
等科目,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卫生、缝纫、烹调等实用课。
此外,在不少州的城市中还创办了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育的出现,不
仅反映了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广大知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
这无疑也是美国初等教育加速普及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美国的中等教育是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国际间的竞争对劳动者素质的更高要求发展起来的。
与初等教育一样,中等教育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增加了学校的数量。
据统计1890年美国共有公立和私立中学4158所,1900年为7983所,1910
年增加到11984所。到1913年便猛增到21616所。不到30年,学校数量增
加近5倍。中学生的增长数也相当可观,1890年为20万人,1900年就超过
50万人,1910年达到90万,1915年增加到130多万,1918年发展到160
多万。近30年在校学生增加了8倍。
美国中学之所以发展快速,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根据社会需要,采用灵
活多样的组织和学制,受到社会的欢迎。如有的中学在校学生500人,而有
的只有25人;学制有的是两年,有的则是4年,这样学生有很多的选择余地,
他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到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学习,这就促进各种类型的中
学的发展。
中学的发展也体现在教育目的的改革上。1917年教育改革委员会规定,
中学教育的目的是:健康;掌握读、写、算的基本技能;成为家庭中的善良
成员;受到职业方面陶冶;接受公民方面的训练;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培养
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中学教育目的是多方面的,也
是很具体的,它不同于欧洲一些国家专以培养学者为唯一任务的教学目的,
美国的中学教育更有实用价值。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既考虑学生将来升学、就业的需要,也考虑参加社
会生活的需要,因此这时期中学开设的课程从总体来看,自然学科、实用学
科较比前一时期更多。特别是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自然地理等已经作
为独立学科排到课表中;日常实用学科如家政学、工业技术、手工劳动、打
字、速记、簿记、农业科学等也早就作为选修课列入课表中。
… Page 36…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美国的公立中学是受到普遍支持的。经过 19世纪
70年代公立中学运动,特别是1874年密歇根州长卡拉马左案判决后,美国
人民已普遍能够接受用税收基金支持公立中学的原则。公立中学的教育质量
也不断提高,敢于向最好的私立学校挑战,公立中学的许多毕业生考进了大
学。据统计,美国1870—1916年,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从9300
人增至4980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公立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美国发展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
大量具有初、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专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来自亚、
非、拉美等地区的移民进行职业训练,以便使他们能够胜任工作。
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中,商业教育、农业教育和工业中学等得到国家的足
够重视。
商业教育是美国开展的最早的一种职业教育。早在19世纪初,美国许多
大城市就出现了私立商业学校。到20世纪初,私立商业学校已发展到2000
多所。在后来的10年中,公立商业中学也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了。其与私立商
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大体一致:书法、商业算术、商法、速记、打字等。它
们的不同在于,前着学制长,4—5年,而后者仅有两年;前着重视商业理论
的教学,而后者仅为学生提供一些商业实务方面的知识。
农业教育是美国发展最为普遍的职业教育。第一所农业中学创办于1888
年,1913年,美国的农业中学发展到2300所,到1915年,便又发展到4665
所,后来政府还现定在普通中小学、中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