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文化教育史-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范教育也是在废除农奴制度后发展起来的。1870年,沙皇政府被迫颁
布了师范学校章程,确定国家开办学制四年的师范学校,为初等教育培养师
资。这种学校开设教育学有关课程、低年级俄语和算数教学法。从1872年起
俄国还建立了三年制的寄宿的师范专科学校,招收市立学校和师范学校的毕
业生,为市立中学培养教师。师范专科比较重视教育学科和教育实习。俄国
仅有的两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是在1867年创办的彼得堡文史学院和1875
年创办的涅仁文史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农奴制度废除后,高等女子师范学
校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彼得堡、莫斯科、敖得萨、哈尔科夫、基辅等许多城
市建立了高等女子师范学校。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私人资助,学生交
纳学费,开设文史、物理、专门教学、法律等系,招收女子中学和女子贵族
学校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可去女子中学或男子中学低年级任教。当时比较
著名的高等女子师范,有别斯热夫高等女子师范训练班、格利耶高等女子师
范培训班、莫斯科吉洪米洛夫女教导员和女教师高等师范学校、彼得堡师范
… Page 55…
学院、基辅福禄培尔学院。
从总体看,俄国的师范教育相对于其他学校教育发展缓慢。不过,在十
月革命前,中等师范教育体系还是基本形成了。全俄共有师范专科学校 47
所,师范学校167所。特别是为了更多地培养小学教师,一些高级小学、初
级中学、女子中学等附设了两年制师范班。东正教事务总管理局还设有自己
的师范学校网,为教区小学和支委会学校培养师资。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相
对更艰难些、缓慢些,19世纪末建立的几所高等师范学校远不能适应俄国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种状况是由俄国整个落后的国民教育制度所决定
的。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教育
改革运动使旧俄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改观,各类教育在这个时期初具规模,并
逐步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为培养人才,特别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教
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苏维埃教育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俄
国人民决心凭着这个权利,把这个贫穷落后、专制愚昧的国家建设成为政治
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重要任
务之一就是要对沙俄旧的教育制度进行全面变革,建立起科学化、民主化的
新型教育制度,为此,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在困难重重的情况
下迅速进行了无产阶级教育改革。
首先无产阶级夺取了教育领导权。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全俄中央执委会
和人民委员会就于1917年11月颁布法令,成立以当时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
人民委员阿·瓦·卢那察尔斯基为主席的国家教育委员会,领导国民教育的
全部工作。随后通过了列宁签署的《关于把教会主管机关的学校转交教育人
民委员部管理》和《关于信仰自由、教会和宗教团体》两个法令,宣布教会
与国家分离,学校与教会分离,将全部教会学校改为普通学校,并转归教育
人民委员部管理,禁止在一切教授普通教育学科的学校里教授宗教教义,真
正实现了普通教育的世俗化。
1918年1—2月,苏维埃正式废除了旧的国民教育管理机构。6月,列宁
签发了《关于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国民教育事业组织条例》,再次
明确全苏国民教育总的领导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各地的教育由省、县、
乡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国民教育部门负责。至此,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摧
毁了国民教育的旧领导体制,建立了无产阶级新的教育领导机构体系。
1919年联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亲自起草的党纲,其中对
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以及苏维埃教育事业的各项原则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明
和具体规定。这就真正实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教育的思想领导。
其次,组织革命教师队伍。革命胜利初期的教育改革,需要争取、团结
和教育广大教师,组织革命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学的方向“完全只能由教学
①
人员来决定” 。为此苏维埃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1917年底在彼得格勒成
立了国际主义教师联合会,并于1918年6月和1919年1月举行了全俄国际
主义教师代表大会,列宁出席了这两次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根据
① 《列宁全集》第15 卷,第438 页。
… Page 56…
列宁的讲话精神,广泛建立了教师自己的组织——教师工会,对教师进行深
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苏维埃政府十分注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改善教师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从1918年1月起,人民教师每月固定工资增加到150—
200卢布。
第三,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十月革命胜利不久,苏维埃便明文规定取
消在国民教育方面的等级、民族和性别的限制,实行男女同校,实现教育的
民主化,积极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
国家教育委员会通过了《统一劳动学校章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
则》,这两个文件规定所有学龄儿童全部免费进入两级的统一的九年制劳动
学校学习;规定学校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实施综合技
术教育,采用唯物主义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反对形式主义和烦琐
哲学,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首创精神,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国家为
教育大量拨款,并由国家供给学生食物、衣物和学习用品,实行教育向工农
开门的政策。要求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
加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采用实验、参观等教学方法,要让体育、美育和劳
动教育在学校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开展教育运动,发展国民教育。俄国是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少数
民族教育尤为落后。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
①
义社会的。”苏维埃开展了扫盲运动,努力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人民委员
会公布了列宁创议并签署的《关于扫除俄罗斯联邦居民中文盲的法令》,规
定8—50岁的居民都要用本民族语言或俄语学习识字,严令要求立即贯彻执
行。到1920年识字人数每1000人中增加了近百人。
苏维埃政府又公布了《俄罗斯各民族权利宣言》,宣布了民族平等的国
策,成立了民族文化教育部,多次召开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大力出版
各民族语言的教科书,帮助没有语言的民族创造文字,加速培养民族教育干
部,创办使用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校,积极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
由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使十月革命胜
利之初的苏维埃教育得到了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恢复和建设,也为前苏联后来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列宁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
列宁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工农和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他
始终把教育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丰富的教
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贡献和发展。
列宁首先对沙皇政府的反动教育政策进行了揭露和抨击。19世纪末20
世纪初,沙皇政府在文化教育领域肆意推行其专制政策,“残害人民对光明
和知识的渴望”,蛮横关闭进步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为工人创办的星期日学校,
残酷迫害在星期日学校任职的教员和管理人员。为揭露和抨击反动专制政府
的反动教育政策,列宁在这个时期写了一系列文章。
1895年,列宁在《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的文章中,从事实出发,
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沙皇政府扼杀工人教育改革的动因。他说:“假如未经神
父和特务批准与审查的 ‘外人’要给工人教课,这简直是要闹革命!大臣把
① 《列宁选集》第4 卷,第357 页。
… Page 57…
工人看成药,把知识和教育看成火星;大臣确信,火星一旦落到火药上,首
①
先被炸的就是政府。”因此,大臣们当然就要“学校应该远远地离开‘平民
②
和工匠’”,就要劳动人民长期处于愚昧状态,以维持沙皇的长久统治。列
宁在文中号召并鼓励工人认清反动政府推行愚民政策的反动本质,努力学习
知识,学习本领。他说:“工人们!你们看,我们的大臣们多么害怕知识和
工人的结合!你们应当向所有的人表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工人觉醒!没
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他们就有了力量!”③
1913年,列宁在为出席第四届国家杜马的布尔什维克代表所写的《论国
民教育部的政策问题》的演说稿中,对沙皇政府的愚民主义政策进行了进一
步揭露。他指出:“由于农奴主地主在我国的独裁,俄国已经弄到了令人难
④
以置信的落后和野蛮的地步。”学龄儿童和少年占俄国居民22%以上,而
学生只有4。7%,4/5的儿童和少年不能上学,俄国识字的人,只占人口总数
的27%,73%的人是文盲。列宁说:“人民群众这样被剥夺了受教育、获得
光明、求取知识的权利的野蛮的国家,在欧洲除了俄国以外,再没有第二个。”
⑤因此,列宁怒斥俄国的国民教育部实际上是“愚弄青年部”,是“人民求知
欲的压制部”,是“国民蒙蔽部”。在这篇文章中,列宁还揭露了沙皇政府
对待国民教师政策的反动性。教师的生活饥寒交迫,“在没有生火的,几乎
①
不能居住的小木房里受冻挨饿”,薪奉微薄,地位低下。“任何一个地方的
②
下级警官,农村黑帮分子或甘心做暗探和特务的人都可以陷害国民教师” 。
列宁在《评国家预算》中,用具体材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