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 [英]马克·布劳格-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分配方面的著作甚至得出结论:“在科学的当前状态中,收入份额的预言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本,1971年,第214页)。①
从某些角度看,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想要预言相对份额。
这种预言对集体谈判没有任何实践意义,因为相对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如何度量这种份额,我们几乎可以炮制出我们想要的任何数字(布劳格,1978年,第511页)。也没有什么相对份额是非常有趣的理论问题。当然,定义劳动占总收入的份额等于整个经济中工资和薪水的平均数额除以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利润的份额等于所投资本的平均利润率除以资本的平均产量(或乘以资本—产出比率),都是正确的。但是,劳动和资本的平均产量在标准理论中并不是行为变量;经济当事人并不最大化或最小化它们,没有任何生产者或消费者、工人或资本家对它们作出反应;它们只是能够并且已经根据对过去经济发展情况所作分析而度量的数量,但它们无论如何也是没有确定的理论地位的。因此,没有工资和利润的份额理论,完全可以有工资理论或利润率理论,反之亦然。实际情况是,分配份额是许多力量作用的结果,任何试图直接抓住它们以显示自己多么伟大的理论,都简化假定,使理论结果只是分析的珍品。除了对过去的传统、尤其是李嘉图提出来的某些问题的敬意,我个人在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批评者和捍卫者的著作中,都没有找到任何有力的根据能证明有关分配份额的不可理喻的成见。
只要我们陷于传统的用一般均衡概念铸造而成的职能收入分配理论,我们就不可能取得震撼世界的答案。我重复一遍,在那种理论中,收入的职能分配可以说是由资源在居民户、他们的偏好、厂商的生产函数、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动机之间的最初分配“决定的”。但是,这种理论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取得均衡(如果确实取得的话),或者为什么它应不断取得,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种理论没能对收入的职能分配作出因果解释。简而言之,比其它们的许多对手希望我们所相信的,新古典的和新新古典的职能收入分配理论要朴素得多。正如哈恩(1972年,第2页)正确地指出的:
一种分配理论如果利用永久均衡中的完全竞争模型,我就称它为新古典的收入分配理论……对于回答为什么是工资份额或利润份额问题、什么是工资份额或利润份额问题,这种理论并不是举手便能解决的。问题是因我们对社会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感兴趣而提出的,而社会阶级并不是新古典理论的解释变量……一方面,新古典的实践者还忍不住使这种理论对社会性问题作出简单回答的诱惑。另一方面,经济学家深受这种问题不恰当的模型影响……其中特别粗陋的地方其逻辑基础已经受到批评。
三、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检验
要素定价的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种最朴素的理论,也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它的表述是如此的一般化,以致于它对回答劳动市场上工资结构之类的具体问题,毫无用处。瑟罗(1975年,第211—30页)在他的书中通过一系列问题对此作了精彩的说明。
工人每段时间都付给与他们的边际产量相当的收益吗?
或者,他们在其整个工作生命期过程中都付给与他们的边际产量相当的收益吗?如果加里·贝克尔关于“普通培训”和“专门培训”的区分值得置信的话(见布劳格,1972年,第192—9页),那么,工人接受普通培训的收益必定小于他们当时的边际产量,而接受专门培训的收益则相反。普通培训不考虑工人为谁工作,只是提高受训者的生产力;而专门培训则只是增强现在提供训练的厂商中受训者未来的生产力。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没有支付普通培训练费用的动力,因为他们无法保证他们能雇用到受训的工人。结果,普通培训的费用就落到了受训者身上,其表现形式是受训期的收益降低。另一方面,接受专门培训的工人得到的收益,必须足以使工人有呆在提供训练的企业的动力,使厂商能通过对受训工人支付低于他们的边际产量的工资而扣下这些专门培训费用。因此,如果我们考察年轻工人的工资,则只有那些受到专门培训的青年工人才能期望得到与他们的当其边际产量相当的收益;可是,如果我们考察老年工人的工资,则只有早年受过普通训练的人才能期望得到与他们的当其边际产量一致的收益;一般地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只有少数工人才能得到他们的当其边际产量。很明显,在这些情况下,检验工资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各个工人是否得到他们的边际产量,或者,具有相同的技术的一组工人所得的工资是否大致相等(比如说由于确定掌握同一技术的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差异的困难),是否有理由使某些技术类型的工人得到高于他们的各自边际产量的收益,使另一些技术类型的工人则得到低于他们的各自边际产量的收益。类似的争论还发生在其它工人集团(如特定行业中一定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准的工人)中,在这些行业中,至少是起初由于精确度量个人边际产量的困难,厂商再次给这些集团付以相等的工资。如果象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许多行业的工作是由一批工人协调努力而完成的,那么,这批工人的每个成员将会仅仅由于他们各人对产出的贡献无法确定,而不仅开始时,而且整个工作生涯中都只能得到他们的平均边际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工人也不可能恰好得到与他自己具体的边际产量相等的收益。我们又一次看到,检验边际生产力理论比较静态的预言何其困难。
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这些困难也会存在。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会发现,许多行业的工资是非竞争性的,是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确定的,而在规模报酬递增情形下,某些投入必定付以低于其边际产量的收益,这些投入很可能就是劳动投入。而且,观察到的工资也许是非均衡的工资,在任何情形下,工资都会受到各地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条件的影响,更不用说工人之间心理收入偏好的分布不一了。
也许我们现在足可提出,著名的或不著名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在剖析观察到的相对工资模型中,从未发生过太大的作用。因此,无须惊奇,它很少得到检验,而且尽管为对它进行检验花费了很大力气,但结果仍然是无法定论。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迹象的话,那么,我们最可以说的是,边际生产力理论在精确地预示行业和职业间工资差异的长期变动方面,相当成功;而在精确地预示工资差异短期变动方面,出奇地不成功(见伯顿等,1971年,尤其是第275—80页;珀尔曼,1969年,第4、5章)①。因此,边际生产力要素价格理论的经验地位仍未确定。当然,许多其它经济理论的实际状况也是这样,只不过边际生产力理论在确定它适用的具体问题的范围时带有比其它理论更多的缺陷。所以,在整个很长的历史中,它基本上一直是一个没有特定内容的完全一般的命题。
①通过对有关生产函数的文献的审查,沃尔特斯(1963年,第11页)作出结论说:“经过对总生产函数问题的调查,人们或许很容易怀疑运用象总生产函数这样的概念是否具有很大意义。我们在现代经济中所发现的竞争与技术条件的类型表明,我们不可能满足具有实用价值的总生产函数的基本要求,这大概对于同一行业或狭小经济部门的厂商才可能出现例外。”
①由于自始至终带有波普主义的风韵,珀尔曼关于劳动经济学的教科书在
①利普西(1979年,第409—10页)大概是教科书作者中唯一赞同本的人,并怀疑如果会有可以检验的宏观收入分配理论,将会是一种边际生产力理论。然而,希克斯(1965年,第172页)仍然坚持旧的理论内容中还有一些有生命的东西。 冥王E书?2004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
第十章 剑桥之争种种
一、资本的度量
工资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自其问世以来即时时受到批评,而利息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则至少是在最近被人们基本上全盘接受了。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琼·罗宾逊以及一大批其它剑桥经济学家(也就是英国的剑桥学派)曾对所谓的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发起了一场全面的攻击,矛头所指主要是新古典要素决定价格理论中的希克斯的两种投入一种产出这种简化模型。他们争论说,在经济中,资本的存量是各种不同的机械的集合,而不是同质的具有购买力的资金的集合,因此,虽然“劳动”和“土地”明显地可用它们自己的技术单位进行度量,但资本的存量却无法用其自己的技术单位计算价值;资本的估价必须以某一特定利率为先在条件,而这就意味着,除非作循环推理,否则,利率就不可能由资本的边际产量决定;所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不可能解释利率的决定。
如果我们用非整合的(disaggregated)瓦尔拉斯解释取代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简单化阐述,上述的许多批评就会落空。在非整合的瓦尔拉斯解释中,既没有运用总生产函数概念,也没有把总资本存量作为经济变量的观念。而且,资本物品的加总所形成的独特困难既没有在劳动投入的加总中遇到、也没有涉及实物产出的加总这种思想,只不过是一种流行的误解(布劳格,1978年,第490页)。
即使有必要用资本自身的技术单位对资本进行度量,以便对处于不同的稳定均衡状态的经济进行总体比较,但只要我们关心的只是围绕均衡位置的边际变动,就象我们为了进行定性微积分时所做的那样,也不会产生为了度量资本而寻找一种自然单位问题。对于这种边际变动,不同的资本物品实际上会加总为一种具有购买力的资金;投资于竞争性活动的货币资本的始终一致的均衡利率,只有当投资者不考虑资本物品的实际实物差异时才会出现。
二、资本需求函数的存在性
但是,剑桥的批评家们还有其它招数。在简单化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中,一种经济的资本密集程度是唯一地与相对要素价格相联系的,具体说来,利息率的下降或工资率的上升,必然提高经济的平均资本B劳动比率。可是,剑桥的批评家争论说,不管我们对边际生产力理论作怎样的解释,也不可能表明利率的下降将总是按同一方向改变目前最有利可图的所有适用技术的等级,以至于提高经济的总的资本密集程度。这是由于双重转换或再转换(reswitc-hing)现象的作用,这种现象甚至在严格的新古典完全竞争条件下,在信息完全、连续调整、微观生产函数平滑可微、以及利润最大化行为下,也可能发生。据说转换现象破坏了新古典分配理论的逻辑一致性,因为,如果在利率和资本—劳动比率的变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单调关系,我们就必须放弃用经济中资本的相对稀缺性解释利率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正是利息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本质,而且,事实上我们还必须摈弃把资本需求当作利率的反函数的一切观念。
20世纪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