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梁高僧传 >

第17部分

梁高僧传-第17部分

小说: 梁高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昂蠖粒允智V宋酵樱骸溉晷《文芏任遥俊箰U忽之间,觉行十余步,仍得上岸。即脱纳衣欲偿童子,顾觅不见,举身毛竖,方知神力焉。
  时王玄谟督军梁山,世祖勑军中得摩诃衍,善加料理,驿信送台。俄而寻得,令舸送都。世祖实时引见,顾问委曲,曰:「企望日久,今始相遇。」跋陀曰:「既染舋戾②,分当灰粉,今得接见,重荷生造。」勑问:「并谁为贼?」答曰:「出家之人,不预戎事。然张畅、宋灵秀等,并是驱逼。贫道所明,但不图宿缘,乃逢此事。」帝曰:「无所惧也。」是日勑住后堂,供施衣物,给以人乘。
  初跋陀在荆十载,每与谯王书疏,无不记录,及军败检简,无片言及军事者。世祖明其纯谨,益加礼遇。后因闲谈,聊戏问曰:「念丞相不?」答曰:「受供十年,何可忘德。今从陛下乞愿,愿为丞相三年烧香。」帝凄然惨容,义而许焉。
  及中兴寺成,勑令移住,为开三间房。后于东府议会,王公毕集,勑见跋陀。时未及净发,白首皓然。世祖遥望,顾谓尚书谢庄曰:「摩诃衍聪明机解,但老期已至,肤试问之,其必悟人意也。」跋陀上阶,因迎谓之曰:「摩诃衍不负远来之意,但唯有一在。」
  即应声答曰:「贫道远归帝京,垂三十载,天子恩遇,衔愧罔极,但七十老病,唯一死在。」帝嘉其机辩,勑近御而坐,举朝属目。
  后于秣陵界凤凰楼西起寺,每至夜半,辄有推户而唤,视不见人。众屡厌梦,跋陀烧香呪愿曰:「汝宿缘在此,我今起寺,行道礼忏,常为汝等。若住者,为护寺善神;若不能住,各随所安。」既而道俗十余人,同夕梦见鬼神千数,皆荷担移去,寺众遂安。今陶后渚白塔寺,即其处也。
  大明六年,天下亢旱,祷祈山川,累月无验。世祖请令祈雨,必使有感,如其无获,不须相见。跋陀曰:「仰凭三宝,陛下天威,冀必降泽,如其不获,不复重见。」即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不复饮食,默而诵经,密加秘呪。明日晡时③,西北云起,初如车益,日在桑榆④,风震云合,连日降雨。明旦公卿入贺,勑见慰劳,腊施相续。
  跋陀自幼已来,蔬食终身。常执持香炉,未尝辍手。每食竟,辄分食飞鸟,乃集手取食。至太宗之世,礼供弥隆。到太始⑤四年正月,觉体不(上余下心),便与太宗及公卿等告别。临终之日,延伫而望,云见天华圣像,禺中⑥遂卒,春秋七十有五。太宗深加痛惜,慰赙甚厚。公卿会葬,荣哀备焉。
  注释
  ①筇竹杖:筇竹可以为杖,即称筇竹为杖。
  ②舋戾:即叛逆。
  ③晡时:即申时,黄昏之时。
  ④桑榆:指日落时余辉所在处。《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日出处,桑榆指日落处。
  ⑤太始:宋明帝年号应为「泰」始,非「太」始。
  ⑥禺中:即隅中,日近午之时。 《淮南子.天文》:「日至于衡阳,是谓禺中

     3 义解  

晋洛阳朱士行
  译文
  朱士行,颖川(今河南许州东北)人,志业纯正,顺逆之境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年幼之时,就聪明颖悟,脱落尘俗。出家以后,专心致志 于研读佛教经典。在汉灵帝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亦即《小品般若经》之旧本,文句比较简略,义理也不够完备。朱士行曾于洛阳讲解 《道行经》,觉得该译本文意隐晦、艰涩,各方面都不尽人意。每每慨叹:「此经乃大乘佛法精要之所在,但所译的本子义理未尽。」遂立志 舍身西行求取大本。
  于曹魏甘露五年(公元二六0年》从雍州出发,西度流沙,到于阗后,果然寻得梵书正本,共九十章,派弟子弗如檀(即法饶)把经本送回洛阳。正要出发之时,于阗的一些小乘学僧,把此事报告给国王,称:「汉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国王是一国之主,此事若不加以制止,将来必定会扰乱大法,欺惑汉地民众,此乃国王之过失。」国王闻奏,就下令不准把经典带出于阗。
  朱士行得知这消息后,十分痛心,就请求国王以焚烧经典为试验。国王准许了他的请求,于是就在宫殿前累起木柴,以火烧之。朱士行走到 火堆之前,发誓道:「如若佛法应当流传汉地,经书不应被烧毁,如果不能得到护祐,也只好听从命运之安排了。」立誓毕,就把经书投进火堆 之中,大火当即熄灭,经书一宇无损,大家都十分惊异,赞叹佛法之神通广大。终于获准把经书带出于阗,送到陈留仓垣水南寺。
  当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印度人,其父辈时避难于此。竺叔兰少年时好游猎,后亲见杀生的种种因缘果报,就改邪归正,专崇佛法,博究音 律,擅长梵汉两种语言。
  当时又有无罗叉比丘,乃西域道士,稽古通今,博识多学,他手执梵本,竺叔兰译为汉文,称为《放光般若经》。此经之古本,现存在豫章。
  至太安二年(公元三0三年》,支孝龙与竺叔兰共同校勘《般若经》,版本更趋完善。当时还未有品目,旧本用十四匹缣书写,后改为二 十卷。
  后来,朱士行卒于于阗,世寿八十。依西域的习俗,采用火化,当柴火都烧尽时,其尸体却还很完好,大家都十分惊异,主持葬礼的人乃念咒道:「如果是真得道,尸体则当化为灰烬。」 话音刚落,尸体即碎散。当时僧人就收拾其遗骨,并为之建塔。后来其弟子法益从于阗回来,言此此事。所以孙绰《正像论》云:「朱士行散形于于阗。」 指的就是这件事。
  原典
  朱士行,颖川①人,志业方直,欢沮不能移其操。少怀远悟,脱落尘俗。出家已后,专务经典。昔汉灵之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 ,即 《小品》之旧本也,文句简略,意义未周。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觉文意隐质,诸未尽善,每叹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 誓志捐身,远求人本。
  遂以魏甘露五年,发迹雍州②,西渡流沙③,既至于阗,果得梵书正本,凡九十章。遣弟子弗如檀,此言法饶,送经梵本还归洛阳。未发之顷,于阗诸小乘学众,遂以白王云:「漠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王为地主,若不禁之,将乱大法。聋盲汉地,王之咎也。」王即不听赍经。
  士行深怀痛心,乃求烧经为证。王即许焉。于是积薪殿前,以火焚之,士行临火誓曰:「若大法应流汉地,经当不然;如其无护,命也如何 。」言已,投经火中,火即为灭,不损一字,皮牒如本,大众骇服,咸称其神感。遂得送至陈留仓垣水南寺。
  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兰少好游猎,后经暂死,备见业果,因改厉专精深崇正法。博究众音,善于梵汉之语 。
  又有无罗叉比丘,西域道士,稽古多学,乃手执梵本,叔兰译为晋文,称为《放光般若》。皮牒故本,今在豫章。
  至太安二年,支孝龙就叔兰一时写五部,校为定本。时未有品目,旧本十四匹缣,今写为二十卷。
  士行遂终于阗,春秋八十,依西方法阇维之。薪尽火灭,尸犹能全。众咸惊异,乃呪曰:「若真得道,法当毁败。」应声碎散,因敛骨起塔 焉。后弟子法益,从彼国来,亲传此事。故孙绰《正像论》云:「士行散形于于阗。」此之谓也。
注释
  ①颖川:三国时所立之郡名,位于河南许州东此。
  ②雍州:为古九州岛之一。《尔雅.释地》曰:「河西曰雍州。」河即黄河,雍州即指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地区。
  ③流沙:古代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此处指新疆白龙堆一带。

晋剡沃洲山支遁
  译文
  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也有说是河东林虑(今河南彰德)人。幼年时就十分聪明机敏,悟性很高。刚到京都时 ,就深受王蒙之推崇,曰:「其于玄理之造诣,下亚于王弼。」陈郡之殷融,曾与卫玠有交往,称卫玠神情俊逸,后来的学者没有能超过他的。当殷融见到支遁后,大加赞叹,认为支遁有过之而无下及。支遁一家世代信奉佛教,幼年时就受到佛法之熏陶,很早就领悟佛教的许多义理。后来隐居于余杭山,研习《道行般若》,探究《慧印三昧》,得自天心,多有卓见。
  二十五岁出家,每当讲解经典时,善标宗会,但于文句等却时有遗略,为此,曾被一些墨守文句者所非议。而当时之名士谢安却十分赞赏他 ,称:「这乃是九方歅之相马,忽略其毛色之驳杂而取其骏逸。」王洽、刘恢、殷浩、许询、郄超、孙绰、桓彦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遐、袁彦伯等,都是一代名流,也都是他方外之好朋友。
  支遁常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论《庄子.逍遥篇》,当时,大家都以适性为逍遥,支遁曰:「不然,如果以适性为逍遥,桀纣、盗跖以残害为性,那么适其残害之性也是逍遥了。」于是退而注〈逍遥篇〉,其时之儒生、名流都赞叹不已。
  后来回到东吴,创建支山寺。晚年欲入剡沃洲山,吴兴太守谢安,致书支遁,曰:「对你的思念日甚一日,恨下得即时与你相会,得知你准 备回沃洲山,不禁使我很感惆怅。人生如白驹过隙,风流得意之事,都已经历过,回首往事,令人感慨万端,只盼你能来一起开怀畅叙,真有一日三秋之感觉。这里之山水颇清静雅致,与剡沃洲山一样可以静养治病,望你一定念及此缘份,以满足我之真诚愿望。」
  王羲之当时在会稽,素闻支遁之大名,但不很相信外界对他的传扬赞颂,就对旁人说:「支遁也许只是会些清谈,外界对他的传扬又何必那么夸大其辞呢?」
  后来,支遁回剡时途经会稽,王羲之就特地去拜访他,欲探探他的风神、才学。见面后,王羲之就对支遁说:「支公可否给我们讲讲〈逍遥篇〉,也让我们开开眼界。」支遁作数千言,揭示新理,文采飞扬,王羲之反复研味,赞叹不已,就请支遁至吴兴,住于灵嘉寺。
  隆来,支遁又到剡山建立精舍,有一百多僧人,从他受学。当时有些僧侣修习不甚勤奋,支遁就作座右铭以勉励他们,曰:「应当努力啊,道之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怎么能自我沈沦,葬送各自之天机悟性呢!三界茫茫,旅途漫漫,应当弃除烦恼杂念,专心潜修。应当像饥之欲食,渴之欲饮那样致力于学业,人生一世,有如晨间霜露,转眼即逝,各人之身躯,本来就是假像幻影,又何必执着它呢!通达之人,常常能知安思危,应当专心禅业,谨守戒律,安心佛法,志向无为,弃除各种烦恼杂障,把五蕴之身视同空幻。非指喻指,不要多加执着,一切任其自然。过此以往,勿思勿虑,大觉之境,亦即与法性合一,返朴归真。」
  当时有不少人认为支遁才能经邦,学可济世,而他却洁身自修,有失兼济之道。支遁乃作〈释蒙论〉加以辩释。
  支遁晚年移居石城山,创建栖光寺,隐遁禅修,木食涧饮,并注《安般守意》、《四禅》诸经,撰写《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等,遥承马鸣、龙树之思想旨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