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 >

第3部分

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第3部分

小说: 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人说随着电脑声控或感应技术的发展,键盘和手最终将被淘汰。
  现在已经出现了可以识别人的声音的机器人,也出现了能够用眼球控制的电子屏幕。人们有理由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像埃及古代传说的大神霍鲁斯那样,单靠一只灵眼来创造世界,或者像《天方夜潭》中的那个孩子一样,只需念一声芝麻,开门吧,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曾读《五灯会缘》,其中一段故事记忆犹深:北宋黄龙慧南禅师语中常带机锋,令人难以琢磨。一次他与诸僧问难时,忽然伸出手和脚来问: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满座无人可以应答。
  我曾问一位研修佛学的研究生,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黄龙禅师的意思无非让人以平常心勘破色界,知道手亦非手、脚亦非脚的道理。
  人这个动物真怪,无论是宗教还是技术,似乎都以取代或淘汰自己天然器官的功能为目的。当我们不必步行后,当我们达到一键在手,视通万里的境界后,那便真到了脚亦非脚,手亦非手的地步了。而那双可以神游象外、洞观三世的眼睛自然也就成为所谓法眼了。 

 
 
比特之门

  当代信息技术的风头人物、美国微软公司的缔造者有一个象征意味极强的姓:
  Gates,翻译家将它音译为盖茨。但在英文中,这个姓氏原本包含着大门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门是最寻常又最耐人寻味的装置。当一扇门关起来时,我们的房间或院落就与世界隔绝起来。晋人陶渊明在挂冠归隐后写出了《归去来辞》这一传世名篇,其中便有门虽设而常关的句子,它生动地表达了陶渊明那种潇洒出尘、遗世独立的出世愿望。汉语中与世隔绝一语便表明消息不灵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信息渠道不畅通。
  当门打开时,我们就可以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是一个信息的海洋。门有开、关两种功能。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中学物理课中学习电路知识时,总要不断地与开和关打交道:一个串联电路上有几个铡刀型的开关,当我们把这小铡刀拉开时,线路上的小灯就熄灭了,因为电流被切断,这就是关;反之就是开。巧得很,Gate在英语中就是电子门或门电路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计算机专家根据门电路原理,把控制电流的一开一关变成了两个可以用数码来标识的基本状态,即把关约定为0,把开约定为1。当计算机程序开始工作时,或者当我们往计算机中输入信息时,数据处理器(CPU)中作为电子开关的成千上万个微型晶体管(目前一台奔腾机芯片上便有几百万个晶体管!)便在高速开、关状态中吐出庞大的0、1数字串,这些数字在不同排列组合方式中可以轻易地构成天文数目。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计算机专家把0或1视为最基本的数据单位,将它们称为bit,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比特。
  比特这个数码精灵竟成了那位以门为姓的比尔·盖茨的终身事业!今年年初,《数字化生存》中译本问世。这是一本介绍当代数字技术革命的扛鼎之作。它十分清晰地向我们描述了现代比特技术在信息和传媒领域引起的革命,揭示了这一革命对人类未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这本书中,你看不到今天与明天的分别。由于作者对比特技术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对未来充满富于感染力的乐观态度,这就使《数字化生存》像一幅从明天传来的清晰照片!随着该书的畅销,比特一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们跟随作者一道谈论比特时代取代原子时代的重大意义,憧憬着那种不必步行和与电脑共生的生活,并用现在的眼睛注视着那个将把人的所有器官压缩成一只会说话的眼睛的美妙前景。
  然而在过分通俗化的谈论中,我们生活中许多原本实实在在的东西都被还原成了比特。比特成了信息的代名词。最近,一篇题为《信息高速公路:0与1的时代》的报道让人们相信,在现代信息网络管道中流动的已经不是电子,而是一连串数字——0与1。因此,从网上获取一个消息,就是接收比特。更要命的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消费数字化技术产品就是消费比特:现在有比特光盘、比特电视,将来还会有比特食品、比特空气。我把这种比特崇拜观念称为比特还原论:它将一切运用比特(数据)技术制造、贮存的实物都幻化为本来没有体积、重量和意义内容的比特,这就使比特这个科技术语变成了一个十分神秘的东西。这或许应当归咎于《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对比特与原子的区别所作的夸张描述。
  科技术语一旦在误解中得到传播,就很容易成为现代神话。比特还原论为我们许诺了一个没有传统国界的网络世界。要检验这个结论,我们首先应当从常识上理解,比特在现代信息革命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脑外信息贮存和印刷术革命

  互联网中有一对功能键:上载(Upload)和下载(Download),也就是文件的传输和接收。它很形象地告诉我们,网络中似乎有一辆车子,它可以把你的文件或你需要的文件运来运去。
  信息是在传播中流动的。它的流动和保存需要一定的载体。人的口头言语需要以声波为载体,每句话都引起一定的声波振动,我们在仪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声音振动的波形。同样,那些形象的、诉诸视觉的信息则是通过光波来传递的。
  在文明初期,人类信息交流多半是以自然的声、光为载体的。前几年有一本美国畅销书《根》,当该书作者到西非冈比亚一个原始村落中去寻根时,一位长者凭着记忆向他讲述了二百年前他的七世祖在这个村子中的生活情况。在原始民族中,口耳相传就是文化的基本传播方式。人的口头言语就是以具有一定音节和音位的自然声音为载波的。
  此外,人的声音还可以作为相对远程的信息传递工具。1770年,一位英国船长到达澳大利亚后发现当地土著人是用各种呼啸声来报警、捕猎的。这种呼啸声的变化常常代表着一些非常明确的意思。中国古代宫廷内专门设有宣旨官一职,他们的任务就是毫不走样地将皇帝的旨意高声传送到宫外。相比之下,自然光在古代社会中多用于距离相对较远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国古代的烽火台就是一个范例。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在骊山之巅大举烽火。史书上说,当时鼓声如雷,火光烛天,方圆百里内的畿内诸侯闻讯星夜驰来,那场面是很壮观的。即时在电信业产生之后,人们还在海上通过灯光来传送莫尔斯密码。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上述信息传递大体都具有实时传播的特点:传递者和接受者必须同时在场。此外,我们也可以把口语交流视为一种窄播:人们所交谈的总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交谈具有强烈的私人性色彩。不过,这种信息传递只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言谈总是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中进行的;即使是百丈狼烟,也不过把讯息传递到百里以内。就信息保存而言,在文字未产生之前,人们只能以人脑作为唯一的贮存器,所以那时的知识本质上都是传说,而博闻强记也就成为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
  文字记载使这一局面大大改观。历史学家通常把文字的出现当做文明史的开端。文字记载是人在大脑之外寻找到的有形记忆方式。通过记载,人的思想和关于历史事件传说得到保存、复制和流传。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突破了实时性、个人性交流的时空界限,它的非实时性传播的特点使人类具有了一种连续性的历史意识。人们由此而有了历史。有人称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划时代的信息载体革命。在我看来,这场革命的实质就是实现了脑外信息贮存方式。
  文字是具有一定形状的符号,它是人类信息内容的主要载体。然而有形文字又需要自己的载体,比如纸张和铭刻。18世纪末,拿破伦率兵占领埃及,一些随军博物学家在发掘金字塔时发现了一些纸草,那上面就有一些文字。19世纪,考古学家又在小亚细亚半岛发现了数千年前的楔形文字,它们都是刻在泥版上的。
  中国古代的甲骨文、金文以及简书也都刻写在一些不易腐烂磨灭的物体上。考古学家估计,还有许多文字或许写在树叶、兽皮或绢帛上,但它们都随着这些速朽的物质化为乌有了。
  在印刷术产生之前,人类文献是通过手工抄写来复制的。因此,那时的文献大多是所谓孤本、善本或秘本。由于手工书写的文本数量不多,而且要传诸后世,所以古人特别重视书写的规范性。中国人素重书法艺术,这种艺术最初就源于手工复制文献的需要。无独有偶,欧洲古代也有非常规范、艺术的手写体(如花体字)。然而这种手工复制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它严重地限制了知识的传播范围和精确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印刷术应运而生,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信息复制革命,也可以说是继文字出现之后的第二次信息载体革命。
  在西方,人们一致认为印刷术的出现孕育了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据布洛代尔《世界文明史》一书统计,在15世纪中期印刷术传入欧洲之前,整个欧洲大陆仅有二十万册图书,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一个世纪,各类书籍便激增到几千万册。
  时至今日,世界上排名前四位的大图书馆,分别都藏有一千万册以上的图书。显然,通常所说的信息革命包含着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两方面的变革。如果说有多大的车子就能拉多少货,那么信息载体的容量和传输方式就直接决定了信息膨胀的速度。 

 
 
比特革命:信息载体的大联合

  科学史家通常把电讯业的出现当做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信息(载体)革命。不过今天也有人把这一桂冠授予电脑和互联网。应该说,这两种说法都是真实的。
  19世纪电子革命使人类信息载体的转换成为可能,而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比特革命则大大丰富了电子革命的内涵。
  比特是一种数据单位,一种有约定功能的数码,其任务是用数据方式模拟声、光、电、磁等各种信息载体,使它们获得一种可以转换的对应关系。
  我们已经提到,信息可以有多重载体。例如文字的声和形是其意义的载体,而文字的形状又可以有诸如纸张、甲骨、泥版等物理载体。在电子革命出现以前,这些载体的物理形态之间不存在相互对应的、程序化的可转换关系。现代信息革命是以上个世纪出现的电子革命为先导的。电子革命的宗旨是要实现人类远距通讯的理想。早在1832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之前40年,法国人C.夏普就发明了Telegraph(电报)一词,不过在他那里,Telegraph尚没有电的意思,它的原意是远方的信息。
  然而,电子革命之所以能够实现远方信息的传递,要归功于科学家在不同信息载体之间建立了类似翻译过程的对应转换机制。比如,电报的出现实现了文字…编码…电子脉冲信号…解码…文字的信息载体变换方式,通过不同信息载体的翻译和转换,人的信息便驾着电波传递到远方。后来电话的出现又在人的声音和电线传送的音频信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