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科技之谜-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是买不起铝制品的,甚至连看都看不到。很难想象,一个盗墓的窃贼能
买得起铝制的首饰,会戴着这种贵重的首饰去掘墓?因此周处墓中的小铝
片,不可能是盗墓人混入的。
后来,经过夏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第三次盗墓的痕迹。夏鼐还指出
1952年12月1日周处墓被打开后,有些人在考古工作队来到现场前,进入
墓内,私自取走了一些文物,墓内留下了明显的扰乱迹象。因此夏鼐认为,
周处墓中的小铝片很可能是这些人说入的,而不是晋代已有金属铝的物证。
当然,反对这种说法的人也不少。因为发掘出来的铝片,上面锈迹斑斑,
不像是后世混入的。那么,周处墓中的小铝片,究竟是晋代的还是近代的呢?
看来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工作者的发掘了。
真理是怎样发现的
物质能够无限分割吗
倒不是闲得无聊,但如果把一个物体分为 2、4、8、16、32、64……这
样不断地分割下去,结果会怎样呢?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刃具性能有限,不
久就会再也分不下去了。但是,如果在头脑中有一把理想的刃具,用它一直
分割下去,情况到底会怎什么样呢?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分割下去呢,还是有
再也不能分割下去的最小单位呢?前一种叫无限分割论,后一种叫原子论。
在古希腊,这两种观点之间曾进行过激烈的论战。无限分割论,有日常
的经验为依据,容易站住脚。因为,只要回答可以无限分割下去就行了。然
而,要是分割有限度,那么,最小的单位是多小,又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
的运动方式?这些疑问必须予以回答。然而,这样一来,就得考虑各种各样
的条件,并对各种现象进行广泛、深入而具体的解释。
据说,最先提出原子论的是公元前五世纪的莱乌克坡斯,将这个理论系
统化的是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70~400年)。他认为,原子极小而硬,无色、
无味、无臭,大小、形状和重量因物质的不同而异。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真空,
无数的原子在其中不断地作不规则的运动。这些原子组合、分离便产生所有
物体,并使之变化和流动。
可以说,这种原子论构成了希腊自然哲学的最后的顶峰。原子论是研究
起源的,即向水 (泰勒斯)、空气(阿拉克西米尼)、火(赫拉克利特)、
土四种元素(恩培多克勒)寻求物质的基础的。
但是,希腊哲学的主流支持无限分割论,对原子论发起了总攻。特别是
想通过否定真空的存在,集中力量摧毁原子论的基础。“自然不欢迎真空”
是他们的口号。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在真空中所有的物体应该以同样的
速度运动,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真空并不存在。”原子论虽然得到了
伊壁鸠鲁派等少数派的支持,但由于有亚里士多德这位权威,其后,在欧洲
一直受到忽视。
但是,到16世纪,由于托里拆利、巴斯卡、格里克等人的努力,证实了
真空的存在,原子论重新抬头。到牛顿时代,大多数物理学者都相信了原子
论。到19世纪初,道尔顿进而将它引入化学领域,建立了今天的牢固阵地。
光是粒子还是波
系统提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欧几里得还就光学问题写了一本出色的书。
他说,物体所以能看见,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的结果。但后来证
明,情况却相反,人们逐渐认识到,光线是独立于眼而单独存在的东西,由
于光线进入眼睛刺激视网膜,才看见了东西。
那么,光是什么呢?在弄清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以及光速有
限的事实后,才知道光是在空间运动的一种什么东西。这里出现了微粒子论
和波动论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对立,长期争论不休,各有胜负。
波动论的先驱者是英国的罗伯特·胡克(1635~1703年),但最先将它
系统化的是荷兰的惠更斯(1629~1695年)。惠更斯认为,光是充满宇宙的
光介质的波动,关于光波的传动方法,叫做所谓的惠更斯原理。他虽然运用
这个理论很好地说明了光的折射和波动,但没能充分地说明光的直射。此外,
也没能充分地说明1669年发现的冰州石的双折射,这是因为他把光看成是纵
波 (介质的振动方向同波的前进方向一致)的缘故。
对此,伊萨克·牛顿(1642~1727年)采取了粒子论的立场。其主要原
因是因为他认为波动论不能很好地说明光的直射。粒子论也能够充分说明反
射和折射的规律,但得出的结论与波动论恰恰相反,波动论认为光的速度在
折射率高的介质中会变快。不过,一部分现象单靠粒子论是不能圆满解释的,
于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假定存在着一种周期性的性质。
在物理学上,牛顿是绝对的权威,因此,在他死后大约100年,粒子论
甚嚣尘上,而波动论则被人们遗忘了。
波动论的复活是由于英国的托马斯·扬(1773~1829年)和法国的奥古
斯丁·菲涅尔(1788~1827年)努力的结果。两人同惠更斯相反,认为光是
横波 (介质的振动方向同光波的前进方向成直角),用这种理论完全可以说
明光的干涉、反射和偏转等现象,而且,由于光波的波长极短,也可以说明
直射性。粒子论对解释上述各种现象无能为力。1850年,傅科证明:光在水
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慢。这成了一个致命伤。
但是,到20世纪,相继发现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不把光看成粒子
就不能解释现象。
今天,由于有了量子力学,根据实验的不同,光有时显示出波动的性质,
有时又显示出粒子的性质,这两种解释方法都有道理,不分上下。
谁先发现微积分
围绕着是谁发现了微积分的争论,出现了科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激烈而又
长期的争论。但是,挑起争端,甚至发展成说是剽窃的,不是当事者,而是
有关的人。
首先,请看看有关事实吧!据伊萨克·牛顿(1642~1727年)自己说,
微积分是偶然在1666年发现的。那年他为躲避伦敦广为流行的鼠疫而回到故
乡。但是,正式发表整个微积分体系是在70年之后,即在他去世后的1736
年。他的主要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6年出版)中也没有谈及微
积分。但是,他在1669年前后,曾向两三个知己透露过微积分的梗概。
莱布尼茨(1646~1716年)同牛顿之间的通信始于1676年。在牛顿的
最初来信中,有“6acc……4s9tl2vx”这样一些不知什么意思的符号。这是
当时流行的文字游戏(字谜),如果把它们很好地排列起来,在拉丁语里就
成了:“在列出包括任何数的流量(变数)的方程式时,需要找出其流率(微
分系数),以及相反的流率。”
第二年,1677年,莱布尼茨给牛顿写了回信。在这封回信中,莱布尼茨
用dx、dy等符号明确地叙述了他思考出的微分方法。在这之前的字谜中是否
透露过微积分的秘密呢?这成了以后争论的焦点。
1684年,莱布尼茨公布了自己的方法。当时,两人关系还好。争论始于
1699年。对莱布尼茨怀有敌意的瑞士数学家德·迪耶在皇家学会上发表论文
说,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是剽窃牛顿的成果。
莱布尼茨对此提出了抗议,但他过于轻率,于1705年发表了暗示牛顿才
是剽窃他人成果的文章。这引起了奥克斯福德大学教授约翰·基尔的愤怒,
他强烈地谴责说:莱布尼茨才是剽窃者。
莱布尼茨要求皇家学会取消基尔的发言。然而,当时的学会会长正是牛
顿本人。牛顿虽然为此组织了调查委员会,但1715年公布的结论不出所料,
说:“牛顿才是微积分的创始人。”在两人相继去世后,由于英国和德国的
国民情绪高涨,争论仍然激烈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今天,人们普
遍认为,两人都各自发现了微积分:从发现来说,牛顿早些;从发表来说,
莱布尼茨则先于牛顿。
岩石是水生成的还是火生成的
到18世纪,欧洲的采矿业很快兴盛起来,需要大批技术人员。为此,1765
年,在过去采矿业发达的南德意志萨克森的弗赖堡办起了矿业学校。聚集了
从欧洲各地来的留学生。威望特别高的是从1775年开始在这里教授矿山矿物
地质学的阿伯拉罕·维尔纳 (1750~1817年)。
维尔纳仅在德国和捷克旅行过,几乎没有念过什么书,但他走遍了萨克
森中的矿山,对矿物进行过实地考察。他的最大功绩是确立了矿物的科学分
类法。讲课很吸引人,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因而吸引了许多学生,学生毕业
后分散到各地,传播他的学风。
维尔纳进而创建地壳形成学说,但他的这个学说并不怎么科学。他认为,
地球原来是一个混杂着泥土的巨大水滴,这些泥土沉淀以后就形成了地壳。
也就是说,所有的岩石都是水生成的。这种学说叫做水成说。这种学说认为,
最先沉积的是花岗岩和玄武岩,并形成基础,其次是石灰岩、砂岩和煤的堆
积。最后,由于侵蚀和风化,全球便盖满了二次生成的沙和土。
他的这种奇妙学说的形成似乎是由于他把根本没有活火山运动的萨克森
地区的局部知识扩大成了一般的理论的结果。这自然会遭到在更加广阔的地
区旅行、考察的人们的反对。其中反对得最厉害的是英国的詹姆斯·赫顿
(1726~1797年)。
赫顿于1785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在十年以后写成了《地质学理论》
这部著作。他承认,地球中存在着溶化为泥浆状的东西 (今天叫岩浆),这
些东西不断流出、冷却,形成了岩石,但它同堆积岩 (水成岩)的性质完全
不同。花岗岩和玄武岩就属这一类。
这种学说叫火成说,它同维尔纳的水成说相对立。但他完全承认,所有
的岩石并非都是火成岩,也有因雨水的侵蚀和堆积形成的堆积岩。
水成论者和火成论者之间不断展开激烈的争论。但是,随着对地质的观
察的深化,以及通过实验对地质的研究,水成论的处境越来越不利了。
争论的焦点最后集中到了玄武岩是堆积岩还是水成岩的问题上,这是一
个决定胜负的问题。当然,水成论者主张是前者,而火成论者则主张是后者。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受到维尔纳亲身教育的年青的地质学者们,在对
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其他大陆进行地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玄武岩是火成岩,
于是,逐渐抛弃了水成说,到19世纪初,水成说便灭亡了。
化合物的比重是不是固定的
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拉瓦锡(1743~1794年),给元素下了明确的定
义,创立了物质不灭定律,奠定了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使分析技术有了明
显的进步。而且,在分析的实践过程中,他默认,化合物的组成取决于生成
这种化合物时的条件 (称为定量比例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