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 >

第3部分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第3部分

小说: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防治方法  
(1)查清原因;消除干燥场所(或烘干室)中的酸性气体或降低其浓度。  
(2)在采用烟道气直接烘干的场所;应通过试验后才能纳入工艺。  
(3)选用耐污气性好的涂料。 
26。色差 
刚涂完的漆膜在色相;明度;彩色度与标准色板有差异;或在补漆时与原漆色有差异。 
1;产生原因  
(1)所用涂料各批之间有较大的色差。  
(2)在更换颜色时;输漆管路或涂装工具未洗净。  
(3)干燥规范不一致;尤其是在烘干的场合;产生局部过烘。  
(4)补漆时造成的斑痕。  
(5)没有使用油漆厂推荐的配方。  
(6)原车因长期使用而褪色。  
(7)涂料没有充分搅拌。  
2;防治方法  
(1)加强涂料进厂检验。  
(2)换漆色时输漆管路或涂装工具一定要洗净。  
(3)烘干的时间;温度应严格控制在工艺标准范围内。  
(4)力争少补漆;如需补漆则应整个部件(或有明确分界线的表面)补漆。  
(5)使用正确配方。 
(6)运用喷涂技术调整;使颜色与原车匹配。 
(7)使用扇形色卡核对原厂漆颜色。 
(8)彻底搅拌涂料。 
27。掉色 
在用蜡和擦布擦拭漆面时;布上粘着有涂层的颜色的现象。 
28。玷污 
由于铁粉;水泥粉;干漆雾;树脂或化学品等异物的附着;漆面变粗糙;脏污或带有色素物质的沾污;产生异色斑点等现象;令漆面腐蚀和脱色。严重的情况下;这些物质会破坏漆面的光洁度。  
1;产生原因  
(1)在漆面干燥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的铁粉;水泥粉;砂尘;干漆雾等异物的侵入和附着。  
(2)漆面接触沥青;焦油;酸性物质;树脂;昆虫;鸟粪;化学物质和有色素的物质等。如焦油粘到油漆表面;脱色的情况就会产生;由于部分焦油分子迁移到油漆表面;留下污染的棕黑色斑点;而造成腐蚀。  
(3)工业废气;化学品等会穿透油漆表面;使漆面脱色。  
(4)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发霉。  
2;防治方法  
(1)保漆面干燥场所的清洁;消除污染物。  
(2)防止漆面与污染介质相接触;选用耐沾污性好的涂料。  
(3)选用防霉性强的涂料或在涂料中添加防霉剂。 
 
29。吸收 
在涂装时涂料被底材过渡吸收;出现无光或象未涂漆那样的现象。如在纤维板上涂漆时;刚涂完尚见漆膜;很快就消失。  
1;产生原因  
施喷件为多孔材质;如松木板;纤维板和涂刮的原子灰层疏松等;把涂在其表面上的涂料吸入孔内;使涂层无光或不完整。  
2;防治方法  
(1)多孔材质的施喷件在涂漆前应涂堵孔涂料进行前处理(或表面调整)。  
(2)刮过原子灰的施喷件表面;在打磨后应涂底漆或中涂漆;以消除原子灰对面层涂料的吸收。  
(3)增加涂层的道数或厚度。 
30。鲜映性不良 
涂层的鲜映性(平滑性;光泽)不良;也就是涂层的装饰性差。如现代高级轿车的车身涂层的鲜映性应为0。8~1。0(PGD);稍低一点应在0。6~0。7范围之内;普通轿车;轻型车和装饰性要求较高的中型载货汽车的涂层鲜映性应在0。5左右;如低于上述规定数值;则称为鲜映性不良。  
1;产生原因  
(1)施喷件表面的平整性差。  
(2)所选用的涂料展平性差;光泽度差和涂料细度不达标。  
(3)涂装环境差;涂层表面产生颗粒。  
(4)喷涂工具不好;施工黏度及溶剂选用不当;喷涂时涂料雾化不良;涂面的桔皮严重。  
(5)涂层厚度不足;丰满度差。  
2;防治方法  
(1)提高加工精度;防止储运过程中的磕碰伤;保证施喷件表面的质量达到技术要求。  
(2)选用展平性好;细度和光泽度优良的涂料。  
(3)改善涂装环境;高装饰性涂料的涂装宜在条件较好的喷漆间内进行;进入的空气应无尘。  
(4)选用雾化性能良好的喷涂工具;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黏度;使涂料达到最佳的雾化。  
(5)高装饰性涂层一般采用多层涂装体系;增加涂层厚度;以提高涂层的丰满度和平滑性。 
31。过度烘干 
涂层在烘干过程中因烘干温度过高或烘干时间过长;产生失光;变色;变脆;开裂和剥落等现象。  
1;产生原因  
(1)烘干设备失控;造成烘干温度过高。  
(2)烘干时间过长;如在流水生产线上;施喷件停留在烘干室中停留时间过长或过夜;尤其是在120℃以上烘干的场合极易产生过烘干现象。  
(3)涂层配套和烘干规范选择不当。  
2;防治方法  
(1)确保烘干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烘干温度按工艺规定调整。  
(2)烘干时间应符合工艺规定;在高温烘干场合;施喷件不宜在烘干室内过夜。  
(3)涂层配套应合适;面漆层的烘干温度不应高于底涂层的烘干温度。 
32。修补斑印 
修补部位与原漆面的光泽;色相有差别的现象。  
1;产生原因  
(1)修补涂料与原涂料的光泽和颜色不同;或修补涂料较原涂料的耐老化性(如耐候性)差。  
(2)被修补部位打磨不良。  
(3)由局部修补造成。  
2;防治方法  
(1)修补涂料的颜色;光泽和耐老化性应与原涂料尽可能相似;最好选用原涂料生产厂生产的修补涂料。  
(2)被修补部位应仔细打磨。  
(3)修补面与原漆面的结合处应打磨出羽状边。 
7。2 常见涂膜破坏状态及防治方法 
一;起泡 
漆膜的一部分从被涂面或底涂层上浮起;且其内部充满着液体或气体;大小直径由1mm到5mm或呈大块浮起。 
1;产生原因 
(1)被涂面有油;汗液;盐碱;打磨灰等亲水物质残存。 
(2)清洗施喷件的最后一道用水的纯度差;含有杂质离子。 
(3)使用环境高温高湿;如在霉雨季节涂膜易起泡。 
(4)所用涂料的涂膜耐水性或耐潮湿性差。 
(5)涂层干燥固化得不充分。  
2;防治方法 
(1)施喷件表面应清洁;绝不允许有亲水物质;尤其是水溶的盐碱残存。 
(2)漆前最后一道水洗应该用去离子水。 
(3)漆膜应干透。 
(4)根据施喷件使用环境;选用耐水性优良的涂料。 
 
二;沾污;斑点 
在漆膜表面上发生与大部分表面颜色不相同的色斑或粘附着尘埃和脏物等异物的现象。 
1;产生原因 
(1)漆膜在使用过程中受软化或回粘。 
(2)从漆膜中析出异物(如出汗)。 
(3)受环境空气中的污物(如灰尘;水泥灰;焦油;煤烟;酸性物质;昆虫和鸟类的粪便等)的侵入;沾污。 
(4)所用颜料不耐碱或长霉所致。  
2;防治方法 
(1)选用在使用中不受热回粘;不软化;不析出异物的涂料。 
(2)选用耐沾污性好的涂料。 
(3)不把施喷件放置在污染源附近。 
三;涂膜剥落 
由于喷涂底材和涂层或涂层与涂层之间附着力不良所产生漆面剥落。 
1;产生原因 
(1)施喷件表面处理不当;有一些影响粘接的物质残留在要喷涂的表面上(如硅酮;油;脂肪;蜡;锈;抛光残留物等)。 
(2)选用的底漆不合适。 
(3)施喷件表面打磨不充分或未进行打磨。 
(4)喷涂底漆或面漆时使用干喷式或面漆喷涂太厚。 
(5)喷涂金属银粉漆时;涂层与涂层间的相隔时间太短或油漆调配太浓。 
(6)喷涂时底材表面温度太高或太低。  
2;防治方法 
(1)打磨时要充分。 
(2)彻底清洁欲喷涂的区域。 
(3)在有可能发生粘接不牢的施喷件(如铝和塑料)上应遵照制造商的指示;正确使用底漆;该底漆应有充分的漆膜厚度。 
(4)避免喷涂时使用干喷式。 
(5)按推荐的粘度喷涂。 
(6)在喷涂每道涂层之间要有充分的挥发时间。 
四;褪色 
在使用过程中;漆膜的颜色变浅的现象。 
1;产生原因 
(1)受日光;化学药品;大气污染等的作用;使颜色减退。 
(2)受热;紫外线的作用使树脂变质。 
(3)所选用涂料(或漆中所含颜料)的耐侯性差或不适用于户外。  
2;防治方法 
(1)根据使用环境选用耐候性优良的涂料。 
(2)选用不褪色的涂料。 
五;返铜光 
局部或整个漆膜表面呈现有铜色彩;即在阳光照射下变成忽绿忽紫的色彩。这是漆膜耐候性差的现象之一。  
1;产生原因 
(1)受日光;紫外线的照射或受高温影响。 
(2)由于红色;蓝色等颜料的迁移造成;尤其是在所用颜料颗粒在约0。1μm以下的情况。 
(3)喷涂用的压缩空气中有油。  
2;防治方法 
(1)选用耐候性良好的涂料;在配色时应注意所用颜料的品种。 
(2)除净压缩空气中的油分。 
六;裂缝;开裂 
在油漆表面上出现有向不同方向扩展的不同长度和宽度的裂纹的现象。根据裂缝的形态(大小;深度;宽度)可分为发状裂纹;浅裂纹;龟裂;鳄皮裂纹和玻璃裂纹几种。 
1;产生原因  
(1)主要原因是涂层经受不住冷热;干湿或侵蚀液体的交替变化。 
(2)涂料在使用前未搅拌均匀。 
(3)涂层配套不适当;如底漆层膜比面漆层漆膜软。 
(4)面漆层涂得过厚;且耐寒性(或耐湿变性)不佳。 
(5)底涂层未干透就涂面漆。 
(6)所用面漆的耐候性差。 
(7)涂层老化。  
2;防治方法 
(1)通过试验解决涂层的配套性;一般使底层漆膜和面层漆膜的硬度;伸缩性接近。 
(2)耐寒性差的漆膜(尤其是自干型漆膜;如硝基漆)不应涂得过厚;应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3)中涂层干透后方能涂面漆。 
(4)选用耐候性;耐温变性优良有面漆。 
(5)应尽可能避免将被涂件早期暴露在严寒之中。 
七;生锈;锈蚀 
锈蚀是指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作为漆膜弊病的生锈系指漆膜下出现红丝和透过漆膜的锈点(斑);前者称为丝状腐蚀;后者称为疤形腐蚀。 
1;产生原因 
(1)被涂面的表面质量差;如有锈未除净就涂漆。 
(2)漆前表面处理质量差;如磷化处理不完全或磷化膜与涂层配套不佳。 
(3)涂层不完整;有针孔;漏涂等缺陷;如点焊缝中未涂到漆易淌黄锈。 
(4)所用涂料的耐腐蚀性差。 
(5)使用环境差;如高温高湿;有腐蚀介质(酸;碱;盐等)的侵蚀。  
2;防治方法 
(1)漆前被涂面一定要清洁;绝不允许带锈涂漆。 
(2)黑色金属件在涂底漆前应进行磷化处理;并应与所用涂层有良好的配套性。 
(3)应确保涂层的完整性;被涂物的所有表面(包括焊缝)都应涂到漆。焊缝和搭接缝应涂密封胶。 
(4)根据被涂物的使用环境选用耐腐蚀性;耐潮湿优良的涂料;如阴极电泳涂料;环氧粉末涂料等。 
八;粉化 
漆膜表面受大气中的光;氧气和水分的作用;老化呈粉状脱离的现象。 
1;产生原因 
(1)漆膜在使用过程中受紫外线;氧气和水分的作用;发生老化;漆基被破坏;露出颜料。 
(2)所用涂料的耐候性差。  
2;防治方法 
(1)根据被涂物的使用环境;选用耐候性优良的涂料;切勿将内用涂料用于户外。 
(2)加强漆膜的维护保养。 
九;返粘 
已干燥的漆膜表面又出现粘性的现象;又称回粘。  
1;产生原因 
(1)所用涂料含半干性油。 
(2)干燥后通风不足;湿度高。 
(3)底材(如水泥墙)中所含的碱性物质使油漆膜皂化而软化。 
(4)底涂层的挥发逐渐透过面涂层引起回粘。  
2;防治方法 
(1)更换涂料品种。 
(2)加强干燥场所的通风。 
(3)含碱质的底材涂漆前应洗净或涂防止碱质的密封层。 
(4)底涂层的挥发分应挥发完全后再涂面漆。 
十;变脆 
涂膜弹性变差的现象;这是漆膜开裂或剥落的前奏。  
1;产生原因 
(1)过烘干造成。 
(2)涂层配套不合理;如在低湿干型底涂层上涂高温干燥的面漆层。 
(3)附着不良的漆膜易变脆。 
(4)漆膜涂得过厚;或使用环境温度过低。  
2;防治方法 
(1)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