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 >

第32部分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第32部分

小说: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鲆病!
第80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29)
  (五)间助
  间助,若张孟谈之于韩、魏是也。
  《战国策》云:智伯、韩、魏三国之兵,乘赵之晋阳城,赵王之臣张孟谈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为之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禽智伯。
  (六)间邻
  间邻,若张仪之于楚王是也。
  《战国策》云: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奈何?〃张仪曰:〃臣请试之。〃南见楚王曰:〃齐王之罪,期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请商于之地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悦,使使绝齐。齐、秦之交阴合。楚使受地,张仪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楚王大怒,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
  间左右,若秦间之于郭开是也。
  间纵横,若燕人之于苏秦是也。见《战国策》。
  (七)间要
  方今于间能、间助、间邻诸间法,正可神明变化而用之。
  按:方今用间,以间能、间助为要。如铜仁之寇,其伪官之能者,有伪将军、伪军师。间其伪将军,若种世衡之间野利(详后);间其伪军师,若陈平之间范增(详后),而寇如失左右手矣。又土寇、苗匪股数繁多,股分不易击,股合尤难歼。能间离一股,即少一股之助。若张孟谈之间韩、魏与其助阴合(见前),班超之于莎车,即其助反间,其间皆可也。至于论间邻,今之寇无所谓邻也。然土寇与苗匪,其势犹之邻也。为今之计,莫若间土寇以击苗,间苗匪以击寇。抚降之不可,则利动之;利动之不可,则爵诱之;爵诱之不可,则威胁之。思结之而反间之,则两为间而两相攻矣。苗与寇之相攻也,譬之两虎相斗然,强必伤,弱必毙。待弱毙而强伤,事半而功倍矣,正不必遽以人与虎斗也。又譬之猎然,嗾猎犬搏狐兔可矣,又何必遽以人与狐兔搏而相伤哉!今不用间而遽以兵练与苗与寇战,是犹以人与狐兔搏也。以良民与逆民互相伤,非计也。惟间苗与寇斗,则均之逆民也,胜固可喜,败而死伤亦不足惜。以兵练助其威、壮其胆、制其后,而收其功可矣。
  古人间邻之法,师其意而变通之,大可用于今。读古人兵书,不必泥其词而刻舟求剑,贵神明而变通之也。
  (八)腹心
  卫公又言:〃敌之腹心,旁诱以间之。〃
  《李卫公兵法》云:若敌有宠嬖任以腹心者,我当使间遗其珍玩,恣其所欲,固而诱之。
  按:敌之宠嬖、腹心,旁诱以间。若张仪以厚币事楚怀王之用事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是也。
  敌之失势,利啖以间之。
  《李卫公兵法》云:敌有失势、不满其志者,我则啖以重利,诡相亲附,探其情实而致之。
  夸诞者,尊奉以间之。
  《李卫公兵法》云:敌有多词夸诞、好论利害者,我则使间,曲情尊奉,厚遗珍宝,揣其所间而反间之。
  稽留者,潜听以间之。
  《李卫公兵法》云:稽留其使,令人与之共处,矫致殷勤,伪相并昵,朝夕慰谕,倍供珍玩,观其辞色而察之。仍旦暮令使独与己伴居,我遣聪耳者潜于复壁中听所闻。使既迟违,恐被责怪。必是,窃心事。我知事计,遣而用之。
  附录二:间例
  一、《死间》
  (一)郑武公
  尝考古今用间,以成大功者,千变万化,微乎其微,略举其尤著者言之。
  其巧于用死间者,若春秋郑武公之于关其思。
  《韩非子·说难》云:郑武公欲伐胡,以其子妻胡。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曰:〃胡可。〃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不备。郑袭胡,破之。
第81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30)
  按:此武公以关其思为死间也。间虽巧,然其思何罪?君子弗为也。今欲平寇,主战,则胜难必矣;主抚,则寇不信。必也,出一死罪囚,易之衣冠,阴戒之曰:〃明早军中会议剿抚,汝抗声出对曰:'主剿!'则释汝,否则死。〃明日,囚如诫,则突斩之曰:〃帅主抚,言剿者视此。〃则一军皆惊传主抚。寇闻,必就抚。既抚后,阴察寇之阳就抚而阴仍叛者,夜袭之,胜可必,而军威震矣。阴叛固当袭,死罪本当斩,较郑武公之斩无罪而伐姻亚,有间矣。
  (二)张良
  汉张良之于郦食其。
  《史记·留侯世家》云:沛公欲以兵二万击秦峣下军。张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叛,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而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按:良使食其说和而击之,此以食其为死间也,此次食其幸免于死。后食其说齐降而韩信击之,以食其为死间,而食其遂死矣。良使食其说秦将也,先为疑兵以威胁之,乃持重宝以利啖之,既间而和,则懈而不设备。因其不备而击之,此《孙子》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胜可必矣。今欲间,宜先张兵威以胁之,待其间行而降,出不意以击之,蔑不济。
  (三)韩信
  韩信之于郦食其。
  《史记·淮阴侯传》云:〃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蒯通说信曰:'汉发间使下齐,岂有诏止将军乎?'信从其计渡河。齐已听郦生,即留纵酒,罢守御。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以郦生卖己,乃烹之,走高密。〃
  按:郦生既说下齐,而韩信以为死间而击之;唐俭既抚突厥,李靖亦为死间而击之。其用死间同。
  (四)陆抗
  吴陆抗之于俞赞。
  《吴志》云:西陵督步阐,以城降晋。抗闻,日夜督兵赴西陵,别筑严围,使内可围阐、外可御寇,而不攻城。未几,晋将杨肇来救,时我军都督俞赞忽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也,知吾虚实。吾尝虑夷兵素不管练,若敌来攻,必先此处。〃是夜易夷民,而悉以旧将统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击之,矢石雨下,肇夜遁。抗不追而但令鸣金发喊,若将攻者,肇大溃引去。遂复西陵,诛阐。
  按:赞亡去,为敌间,抗借其势而反间之,即以赞为死间也。《孙子》注云:〃作事,吾间知以输敌。吾所行不然,间则死矣。〃萧世诚注云:〃叛亡军士,纵使之亡,亡必归敌,敌必信焉。往必死,故曰死间。〃抗之于赞,极得《孙子》死间之秘,与檀道济之于降卒,其用死间法,同也。
  (五)檀道济
  宋檀道济之于亡卒。
  《宋书》云:檀道济伐魏至历城。魏以轻骑邀其前后,焚烧谷草。道济军食尽,引还。有卒亡降魏,具告之。魏人追之,众汹惧将溃。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兵见之,为道济资粮有余,以降者为伪而斩之,道济全军以归。
  按:陆抗之于俞赞,檀道济之于亡卒,及宋麟州军士之于戎人,其用死间法,事不同而意则同。于此,可悟变化相师法。
  (六)李靖
  唐李靖之于唐俭。
  《唐书》云:卫公李靖伐突厥,颉利可汗兵败求和。太宗遣鸿胪卿唐俭抚之,颉利外为卑顺,内实犹豫。靖曰:〃颉利虽败,其众尚十余万,若走角碛北,则难图矣。今诏使至彼,彼必自宽,若选万骑袭之,不战可擒矣。唐俭辈何足惜!〃遂勒兵夜伐,大破之。
  (七)麟州军士
  宋麟州军士之于戎人,此皆巧于用死间者也。
  《东轩笔录》云:麟州踞河外扼西夏之冲,城中无井。庆历中,有戎人谓元昊曰:〃围之半月,即兵民渴死矣。〃元昊以兵围之数日,城中大窘。有军士献策,愿取沟泥,使人乘高以泥草积,州将从之。元昊望见,遽语献策戎人曰:〃尔言无井,今乃有泥。〃即斩戎解去。
第82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31)
  二、《反间》
  (一)秦将
  其巧于用反间者,有以书反间之法,若秦将之于李良。
  《史记·张耳传》:赵王使李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将诈称二世使人遗李良书,不封,曰:〃良尝事我得显幸,良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良得书,还邯郸,请益兵,道逢赵王姊,以为王,伏谒。王姊醉,使骑谢良,良素贵,起惭。已得秦书,固欲反,因怒追杀王姊,袭邯郸。
  (二)韦孝宽
  西魏韦孝宽之于牛道常。
  《魏书》云:东魏将段琛据宜阳,遣将牛道常煽诱边人。西魏将韦孝宽拒之,遣谍人访获道常手迹,令善书者,伪作道常与孝宽书,论归款之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火下书者,还令谍人遗之于琛营。琛得书果疑之,道常所经略接不见用。孝宽知其离沮,因出奇兵掩袭道常及琛等。
  按:仿手迹而伪书,精细极,妙极,非此不能令人信。今铜仁首逆皆举人,宜秘购其手迹、图章,伪为反正之书,使彼疑而自相残,则一纸书贤于十万师矣。仿手迹而作伪图章,固余所优为之。
  (三)韦皋
  唐韦皋之于云南王。
  《通鉴·唐纪》云:吐蕃发兵十万将寇西川,亦发云南兵,云南虽内附唐,外为敢叛吐蕃,亦发兵数万屯于泸北。韦皋如云南计方犹豫,乃为书遗云南王,叙其叛吐蕃归化之诚,贮以报函,使东蛮转致吐蕃。吐蕃始疑云南,遣兵两万屯会川,以塞云南趣蜀之路。云南怒,引兵回国。由是云南与吐蕃大相猜阻,归唐之志益坚。吐蕃失云南之助,势始弱矣。
  按:今惧上下游之苗匪合,惧苗匪与土寇合,亦宜参此法以间之。
  (四)岳飞
  宋岳飞之于金谍。
  《宋史·岳飞传》云:飞知刘豫结粘罕,而兀朮恶刘豫,可以间而动。会军中得兀朮谍者,飞阳责之曰:〃汝非吾军中人张斌耶?吾向遣汝至齐,约诱致四太子,汝往不复来,吾既遣人问齐,已许我今冬以会合寇江为名,致四太子于清河。汝所持书竟不至,何背我耶?〃谍冀缓死,即诡服。乃作蜡书,言与刘豫同谋诛兀朮事。因谓谍曰:〃吾今贷汝,复遣至齐,问举兵期。〃刲股纳书,戒勿泄。谍归以书示兀朮,兀朮大惊,驰白其主。遂废豫。
  按:刲股纳之,则益密矣,庶易信。
  (五)种世衡
  种世衡之于野利。
  《宋史》云:元昊有心腹将,号野利王、王都王者,各统精兵,最为毒害,种世衡欲去之。野利尝令浪埋、赏乞、媚娘三人诣世衡乞降,世衡知其诈,曰:〃与其杀之,不若因以为间。〃留使监税,出入骑从,甚宠。有紫山寺僧法崧,世衡察其坚朴可用,延致门下,诱令冠带。因出师以获贼功白于师府,表授三班阶职充指挥使,又为力办其家事,凡居室、骑从之具,无所不备。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