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

第23部分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23部分

小说: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他娘安慰他说杨初月只是暂时的童养媳,将来还可以给一封和解书让她回娘家,不过邱振晔看到真人后,心里更不是滋味。回到书房里,邱振晔大为发火,把笔墨纸砚等东西砸了一地。

东方先生听到响声,敲开书房的门,看到书房里一片狼藉,问道:“公子,你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

邱振晔看到东方先生也来气,都是这个头发已经半花白的老头子出的馊主意,“东方先生,是不是您出的主意让我娘给我找了个童养媳?”东方先生是他的师傅,邱振晔再怎么发火心里不爽快,对师傅应有的礼貌还是有的。

东方先生捋着胡子,笑道:“原来是为这事,公子大可不必为此忧心,找个童养媳不过是权益之计,将来你飞黄腾达了遣她出去便是。不过现在还得留她在府上,最好别动她。”

邱振晔不喜欢东方先生那套关于算命和命理的说辞,不屑的说道:“一个乡野丫头的作用哪有那么大?没她我的病照样能好。”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叛逆,他这么做也是为邱振晔好,东方先生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夫给人算命了一辈子,还不至于为了一口饭吃就胡乱邹话来骗人。她现在对你对你现在这个家还有用,暂且留着她吧。你现在首要做的事就是好好温习课业,后年就要大考了。能不能回京城在此一举,是继续为童养媳这事烦恼还是回京城报仇,你先掂量一下再说吧。”

同样的话在一天内听了两次,东方先生走后,邱振晔颓丧的坐在椅子上望着屋顶,先忍着吧,那个碍他眼的乡下村姑,他迟早会把她赶出门去。

邱晴然知道邱振晔这几天心情不好,但她知道她大哥的性子,作为小妹,她的话邱振晔未必会听。和杨初月相处了几月,觉得她在模样上不出挑外,其余一切还好,这乡下姑娘特朴实很能干,不像深宅大院里那些丫头那样嘴碎心计又深沉。

病好后,邱晴然跟着邱夫人学女闺阁之物,她大哥那事她管不了,只希望杨初月在她大哥整人的时候能多坚持几日。

邱振晔在邱宅内待得不耐烦了,出了大门去丰莱镇闲逛。只见这座小镇四面都是山,远处还有一些高低不等的土丘山坡,一派典型的山地丘陵风光,比起京城,这座小镇显得太小家子气,没有一点繁华热闹的感觉。

整个小镇就是一个“井”字形,一条河从“井”字中间穿过,四条大街,临街的店铺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比京城里庶民住那条街上的房子还差,几乎所有富户都住在临河的那一竖边,只有这一排房子稍好一些。

镇上的各类店铺都有,但规模太小,想买件好东西走完整个丰莱镇也找不到,邱振晔终于体会到了有钱也花不出去的感觉。

最让他抓狂的是,这里连娱乐消遣的地方也没有,茶楼里全是粗野的乡民,看茶水的颜色也不怎么好,里面人声鼎沸,看到就没想进去的欲望。

乡下的日子着实无聊,邱振晔一开始还每天不停的抱怨,后几天才想起自己确实不该想着以前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好好读书准备科考要紧。

回到邱府书房好好读书,但他只要一放下书本就想到杨初月那个超级没品的女人,心里暗道,一定要挣个好前途回京城,再把杨初月给踹了。想到这点,邱振晔继续啃书苦读。

杨初月知道邱振晔看她不顺眼,所以活动范围仅限于后罩房和厨房这些地方。她已经见过邱振晔了,就在邱振晔来后罩房瞧她那次。

那时她坐在靠窗的矮凳上描红,看到窗外有一个极为高大的身影,好奇心作祟,她从窗户缝里往外看,恰好看到了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心情极为不好的邱振晔。

看到邱振晔,杨初月觉得“给本少爷提鞋都不配”这句经典台词用在她和邱振晔身上很合适。邱振晔长得高大,但有一股斯文俊秀之气,模样很像偶像剧里又帅又多金的男主角。配她这样的乡下丫头,有一种一朵倾国倾城的牡丹花插在了牛粪上的感觉。当然,那坨牛粪是她。

不过她现在的功能就是充当牛粪,把牡丹花滋养好了,就没了利用价值,邱振晔这样前途不可限量的男人注定是不会留在乡野里。

杨初月看了邱振晔后,所有关于他的幻想都破灭了,心里想着,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该待的地方过自己的日子吧。

赶场的日子,丰莱镇格外热闹,杨初月拿了学习工具就往杨老三卖东西的地方赶。不过这次杨老三没来,杨兴年坐在矮凳上守着菜摊子,柳四娘坐在一边等她。

“娘,大哥,爹今天怎么没来?”杨初月走过去问道。

柳四娘依旧在头上围了块帕子遮住了眼睛以下的地方,说:“你爹腿上的毛病犯了走不了路,所以就没来。”

杨初月“哦”了一声,随即坐下让柳四娘讲课。

前边的摊子由杨兴年照看着,柳四娘在后面专心的教杨初月。“今天就这些了,我去河边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捡,拿回家去也好用。”

柳四娘走之前看了杨初月好一阵,眼神有点儿飘忽。杨初月知道柳四娘这是在抱怨她,没能让家里跟着她过好日子,她在邱家不愁吃不愁穿,而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却在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

说不内疚是假的,杨初月看到柳四娘的萧索的背影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刚到邱家那会儿,邱家为了考验她是否老实忠诚,常把一锭一两的银子放在现眼的地方摆着,或是随意在地上掉一些碎银子以及铜钱,来检验杨初月手脚是否干净。

 第30章 救济的银子



那时杨初月很想拿,很想拿着那些钱送回家给家里的父母,但她明白那是对她的考验,硬是忍住没碰分毫。过了考验期后,韩启家的对她才算真的放心了。

一开始不顺手牵羊,现在更不能偷偷的拿东西,一俊遮百丑用在她身上不适合。她现在只想着早些学会刺绣好赚一些外快补贴家用。

不过杨初月也很奇怪,她每个月的月钱都拿给柳四娘了,也常问韩启家的要一些不用的旧衣裳送回家,还有杨老三和柳四娘经常卖菜卖禽蛋的钱,照理说这些钱够他们一家人花了,为什么钱还不够用?看不到柳四娘的背影后,杨初月走到杨兴年身旁,问道:“大哥,家里出了什么事?爹真的是老毛病犯了?”

杨兴年称了两斤茄子给一个买菜的中年妇人,道了一声“慢走”,才回过头对杨初月说:“还不是因为你。”

杨初月惊道:“为我?”

杨兴年往茄子上浇了一些水,让茄子保持新鲜,说:“因为你,爹和娘把杨家院子里的人都得罪得差不多了。”杨兴年又凑到杨初月耳边悄声说道:“爹是心病,不是腿上有毛病。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时不时的来打秋风,把家里存的钱都顺走了,娘本来想让你多拿些钱回家补贴家用,不过她没说。我知道你的难处,富贵人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万事小心。”

杨初月听了恍然明白这事的原因了,现在她是有钱人家的童养媳,上门找杨老三帮忙的人一定很多,杨老三拒绝了,所以才会得罪那些人,尤其是杨老爹和杨大一家。

杨兴年想起家里现在的情况,说:“自从你成了邱家的童养媳后,上门求帮忙求帮衬借钱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爹娘经不住那些人的恳求,就把邱家送的那五十两聘金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花出去了。现在家里没钱,爹娘下地种粮食种菜卖菜都会被村民嘲笑。他们都说‘你不是攀上了个有钱的亲戚了吗,还做这些乡下人干的活儿干嘛?’爹娘说钱都是邱家的,不是他家的,他们还得老老实实的当农民不敢多想。”

“然后那些人就说邱家无情,说你是个狼心狗肺的人,还说你的良心被狗吃了,爹娘养你那么大,你一点儿都不管他们的死活。因为家里实在没钱了,爹和娘不能再借钱给村里的人,也给不了他们便利,所以爹和娘已经把整个杨家院子的人得罪光了。爹和娘常说没钱,就有人说爹娘抠门见死不救,或者说你只顾着自己享乐不顾家人的死活,说你无情无义的人有很多。”

杨初月早料想到会有这样的说法,但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那么快。

“爹娘一直都想把房子修好,但一直没存上钱,这几个月家里也很困难。”家里那些事杨兴年想插手管上一管,但他刚说一句话就被堵了回去。到底不是亲生的,在他们心里他还是个外人。

杨初月低头不语,这事确实难办,她不知道去问韩启家的要钱会怎样。“我回去后问问管家,看她能不能通融一下。”

“富贵人家的钱不是那样好拿到的,就像你说的,邱家是到这里来避难的,处处都得花银子。”

“无论如何也得试一试才行。”

家里的钱都被杨家人以及上门求助的村民拿走了,照他们这样借花献佛的用钱法子,恐怕有一堆金山银山都不够他们用。

“现在邱家少爷醒了,他特别不喜欢我这个童养媳,正在想方设法的赶我走,这个关头我更不能出错。在邱家得不到什么好处,但至少不缺吃穿,还能拿月钱,如果回家就什么都没了。”杨初月握紧了手里的布袋子。

杨兴年没杨老三和柳四娘那么顽固,知道杨初月在邱家的难处,说道:“我知道你不是不向着家里,是你确实不能犯错落下污名。等忙过这阵子后我再进山里一趟,看看能不能打到野猪。”

杨初月说了一句“小心为上”,柳四娘就捡了一堆破烂过来。

“兴年,该回家了。”柳四娘没理杨初月直接对杨兴年说道。

杨初月站起身,说:“娘,大哥,我也回去了。”

柳四娘想对杨初月说几句话,但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柳四娘和杨兴年回到家,半夜三更还没睡的杨老三急急的拉着柳四娘问:“要到钱没有?闺女啷个说的?”

杨兴年放下担子,柳四娘从里边拿出捡来的旧衣裳放到墙角处,摘下头上的帕子,说:“我没说,她也没问。”

杨老三急得跺脚:“你啷个不问她哇?兴许问了就有钱了。”

柳四娘舀了一瓢冷水喝下,“要是问了能得到钱,我会不问?”

杨老三的大嗓门把杨十九吵醒了,她知道她娘又到镇里问着她那个有富贵命的妹妹要钱了。看样子像是什么也没要到,忍不住说道:“我就晓得五妹是头白眼狼,她富贵了过上好日子了,就不顾一家人的死活。要是我去,我一定拿最值钱的东西回来孝敬爹娘,拿好多银子回来把这个破房子俢上一修。”她确实嫉妒杨初月命好,说到和杨初月有关的事,就忍不住冒酸水,再狠狠的火上浇油一番。

杨老三看着懂事乖巧的四女儿,后悔的说:“要是十九去就好了,唉。”如果是十九去,说不定他们一家都住到镇上去了,哪还用得着待在这个荒凉的地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儿?还被乡亲们嘲笑讽刺,面上没一点儿无光彩?

杨兴年拧干麻布帕子里的水,洗了一把脸,插嘴说:“爹,要过好日子得靠自己才行,哪能整天想着让五妹接济?五妹在邱家也不容易。她今天说邱家少爷醒过来了,特别不喜欢她,想把她赶出邱家。如果五妹偷拿了邱家的东西,说不定就被邱家少爷抓住把柄赶回来了。”

杨老三没得到钱,正在气头上,哪容得下杨兴年实话实说的继续打击?“邱家少爷醒了正好,五妹救过他的命,他怎么可以忘恩负义把五妹赶出来?我看她在邱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