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转移刺激。即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怖症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有一段时间内消失,其条件反射在头脑中的痕迹就会逐渐淡漠,有时还可消除。
4.满罐疗法,屡现刺激。即让人反复接触引起恐怖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
5.掌握知识。尽管都懂得开展社交的主要意义,但是有关社交的知识、技巧和艺术,以及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知识却掌握得不够。所以应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真正明白道理,这对消除心病是大有裨益的。
6.系统脱敏疗法。其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没有焦虑不安反应、逐渐适应,最后达到矫正失常行为的目的。引导青少年患者先与家人接触、再与亲朋好友接触,然后再与一般熟人接触,最后与陌生人接触,一步步地引导脱敏,并通过奖励、表扬使其巩固。
第十六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 第二节 青少年期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11)
十二、吸烟饮酒心理
吸烟饮酒现象,已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中较严重的行为问题。据上海市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上海市目前20~29岁的青年吸烟率为45%以上;《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指出,目前我国在校的男大学生中吸烟率已在27%以上。多种迹象表明,初、高中生的吸烟、饮酒率有大幅度上升。吸烟饮酒,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危害很大,而且因酒后滋事的青年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许多专家认为,青少年烟酒瘾君子不是天生的,其主要成因还在于生活环境。青少年产生吸烟饮酒的心理原因一般表现为:
1.从众模仿:随着身心的逐渐发育成熟,青少年处处要求以成人自居,看到许多长辈吸烟饮酒,便认为“只有吸烟饮酒才是大人样”,于是就模仿起来。
2.出于好奇:青少年好奇心强,看到别人吞云吐雾、怡然自得,便想亲自体验一回“活神仙”的滋味。
3.社交需要:社交场合中,递一支烟可融洽气氛,碰碰怀可缩短心理距离,于是朋友见面未曾开口便先递上一支烟,或坐下来角逐酒量。
4.他人影响:青少年重友情,讲“义气”,朋友都抽烟,若自己不应酬,便觉得“掉价”,于是在你来我往中就吸上了。
5.逆反心理:有些青少年对正面宣传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劝阻,他越是跃跃欲试。
6.侥幸心理:尽管知道吸烟饮酒有害健康,但一些人心存“不吸烟照常得肺癌”、“吸烟的未必个个都得癌”的侥幸心理而照吸不误。
7.寻求解脱:一些青少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到挫折,如失恋、考试落榜、待业无助、人际关系紧张等,就借用饮酒吸烟来寻求解脱,以此消愁解忧,逃避逃避现实。
8.作为“工具”:有些青少年常在无聊时喝酒或“抽支烟解解闷”;上厕所时抽支烟“熏熏臭气”;看书、写作时,尤其是开夜车时借抽烟来“提提神”;或满足一时乐趣、刺激,以获得充实感等。久之则成为陋习。因此说青少年吸烟、饮酒习惯,是一种习得的不适应的行为模式。以后为了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依赖,这种陋习就被维持下来。家庭和社会中年长者的行为模式,对青少年影响尤为深刻。吸烟饮酒日久则上瘾,而且过度沉溺其中,还会形成中毒症状,以至形成长期依赖。
这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带来一系列危害。从生理上说,青少年仍处于发育完善期,尼古丁和酒精对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都会产生有害影响。由于饮食不良,常会患维他命和营养缺乏症。不断地摄取尼古丁和酒精易导致肝硬化、内分泌腺损伤、心力衰竭、高血压、胃内粘膜萎缩、炎症以及毛细血管溢血,肺部器质性病变,造成对疾病的整体抵抗力降低,甚至缩短寿命。不少青少年瘾君子还可能发展成为自杀或犯罪,或由于传染病并发,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造成肝脏和心脏功能的衰竭而死亡。从心理上讲,青少年吸烟饮酒可导致一系列神经症和精神障碍。从行为上讲,青少年烟酒成瘾,可以引起思维过程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严重损伤,严重者会出现思维中断、记忆检索障碍等症状。由于运动机能失调,人际交往、言语感觉和理解能力方面的退化,青少年在运动行为、人际交往、求学就业方面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做出不负责任的甚至反社会的行为。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青少年个人,都应对此有正确认识。一般吸烟饮酒,虽然不被视为病态,但对青少年的健康影响却是极大的。
对于吸烟饮酒成瘾并导致中毒症状的青少年,则应采取系统治疗措施。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如用戒烟、酒药丸,戒烟茶、糖外,还可采用心理治疗方法。
1.厌恶反射疗法以重复惩罚性的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而革除不良弊习。如患者可以服戒酒丸、柠檬酸之类药物。如果病人喝酒,这类药就会引起紧张症的发作,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再如在烟酒里抹上或掺上可以使其产生恶心和呕吐的物质,从而培养患者对烟酒的厌恶情绪,重复强化对烟酒产生条件反射性反感。
2.认知领悟疗法当患者已停止吸烟喝酒时,医生就开始对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心理治疗,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发展更有效的调整方法,认识其行为可能导致的恶果,使患者认识或明白不吸烟不喝酒生活将比完全沉溺其中的生活更舒适,这也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3.社会支持性治疗这种治疗涉及到环境的改变,态度的变化和提供健康的社交活动。需劝说患者的家长、亲人和老师,帮助患者在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中进行重新调整。通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来恢复其社会交往,培养有益兴趣,增强自信心,这对青少年烟酒中毒者是很有效的。
4.长期随访治疗对烟酒中毒的青少年进行治疗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序,其意志品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他们有5年滴酒不沾,一烟不吸,一般可以认为他们痊愈了。旧病复发的可能通常是在头两年以内,所以在最初治疗结束后应对患者及时随访和跟踪治疗。
第十六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保健 第二节 青少年期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12)
十三、自杀心理
有关数据表明,青少年自杀率,目前全世界呈增长趋势。这引起了全社会及家庭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这种情况也较严重,自杀,成为了青少年,特别是年青人(18~30岁)的主要死因。青少年自杀者多正值求学、就业良机,为何要选择死亡之路呢?因此研究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自杀行为于是成了首当其冲的重要课题。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端,对“破局”的事态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保护”的手段。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按其心理类型,可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
前者如宗教中的绝食坐化,为坚持某一信念的示威性、赌气性自杀;后者如由于挫折、自卑、厌世、绝望等为排解心理郁抑而自杀。其心理行为过程一般为:挫折→虚无感→对现实的普遍冷化曲解,对人、事怀报复心理→绝望→自杀强迫意念→产生自杀行为。自杀动因不仅取决于内部因素(如心理机能、天象因素、模仿心理等),还取决于个体行为的外在因素,即外界环境及带有某些共性的社会思潮及道德标准。因此,分析自杀动因尤为必要。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通常有:
1.挫折和失败。这是我国青少年自杀因素之一。如高考落榜升学无望、考试失利等。这种人自尊心较强,家庭父母期望较高,因此自我估计不实,一旦遇挫,便感觉失却了存在的价值。加之爱挫后父母不理解,外人讥嘲等,自尊心受到创伤后,往往走上绝路。
2.家庭关系不睦。家中父母管教过严,又由于青少年逆反心理较强,一旦与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便心中悲凉,或离家出走。若能得到亲友及师长的及时安抚劝慰,可迷途知返;若无人抚慰,孤立无援,就会加重其失望心理,以致走上自杀的绝路。此路情况往往见于离异或父母不睦的家庭。这些孩子自小感受到“世态炎凉”,无论在性格、气质上,都感到自卑、压抑。自幼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加之受挫,自杀的可能性极大。
3.失恋和失身。据《日本警察白皮书》报告,自杀的青少年16.2%直接原因是失恋,英国52%的青少年自杀与失恋有关。其中失身导致自杀仅见于女性。一些青少年对爱情缺乏深度了解,失去恋人后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失身后所遭受的身心摧残,以及别人的另眼相待,也会使他们走上绝路。
4.精神疾患。如躁狂抑郁症、慢性烟酒中毒、精神分裂症、药瘾等。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因精神疾患而自杀的青少年占13.2%,因此也不应忽视。一些不明原因的自杀或“意外死亡”,在排除他杀后,应首先考虑自杀者的精神疾患因素。因精神疾患而产生自杀的行为中,抑郁症表现最密切,其一般表现为:患者情绪低落、学习工作效率低、不明原因的食物减退、不时产生轻生意念等。严重抑郁症患者,自杀率约为10~15%。因此,在青少年中如发现抑郁症倾向,及时疏导,可减少或预防自杀行为。但由于此症状较隐蔽,轻度患者一般生活正常,所以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5.从众心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平日称兄道弟,讲“江湖义气”的青少年团伙,为首者一念之下,其他成员极易言听计从,盲目从众自杀。自杀是一种“卑贱的勇敢”(黑格尔语),是一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愚蠢行为。但同时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家庭、社会、个人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解除家庭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可导致青少年发生情绪危机。如父母离异、家庭不睦等。国外研究表明约有50%的青少年自杀与家庭破裂、家庭功能缺陷有关。而且父母有自杀行为,子女自杀的可能性极大。事实上,体验过家庭成员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其自杀可能性将是同龄人的9倍。因此,要求父母及家庭成员应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及时给予开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稳定情绪或诱导宣泄等,从而排除忧患。还可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其次,社会各方要进行危机干预。自杀者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实施自杀通常有一个心理过程,即自杀先兆。自杀心理先兆是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它表现为一种疯狂的渲泄行为,一般分为身心反应和“动作化”倾向两个阶段。怀自杀心理的人常表现紧张不安或不悦,生理上也有诸如头痛、恶心、呼吸短促、手脚发麻等反应。由于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极端性等特点,往往有过强的情绪冲动,而用“行动”来表现其心迹。因此社会各方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