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第12部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12部分

小说: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考虑过群体打分取均值等方式,可是实施起来成本太高,很难推动,也不是很有 
必要。 

初评需求的实现难度 

绝对不能因为某个需求的商业价值很大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另一个需求的商 
业价值不大就不做。 
我们现在知道了每个需求的商业价值,接下来决定做哪个还需要另一个关键指标, 
那就是——实现难度。有时候我们会叫上技术人员代表参与需求讨论会,当场确定这 
个指标,但更多的情况是留给做技术的同学一点时间,会后与相关的 PD 讨论确定。 
但实现难度这个词太难量化,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对它进行大刀阔斧的简化。 
首先简化为人力成本,即工作量,其他资源的消耗,比如额外的硬件成本,我们 
会发现只有极少数的需求会有这样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碰到的时候都做特例 
处理。 


其次,我们把工作量再简化为开发量。我经历的项目,各类人力资源有:产品、 
开发、测试、服务等。但一般情况下,团队里产品人员资源相对富裕,测试资源可以 
调配,服务资源可以临时补充,所以开发资源经常成为瓶颈。于是,我们一般评估每 
个需求的开发工程师工作量来表征其实现难度,这背后的道理是以团队里的瓶颈资源 
为评估基准(如表 2…7 所示),大家视自己团队的情况灵活应用。 
表 2…7 需求的开发量 

需求属性 

属性说明 

开发量(*) 

需求的开发工作量,表征实现难度 



在这个时候,需求其实并不明确,只知道要做哪些,还是比较粗略的要点,而具 
体怎么做根本还没有考虑,所以有的技术人员会觉得无法评估开发量,这很正常,这 
个问题我们和技术人员纠结过许多次。他们说你们不明确每个需求怎么做,他们就无 
法准确评估开发量,我们说没那么多时间明确每个需求该怎么做,你们不评估每个需 
求的开发量,我们就不知道哪些值得进一步分析怎么做,而哪些又不值……于是就死 
循环了。这类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也无须纠缠,我们继续讲实际的。 
开发量是非评估不可的,我把它叫做“初评”,允许误差,并且会要经验丰富的 
人来评估,通常是技术经理,或者系统分析师、架构师。他们做出简单的评估,并且 
靠不断的实践来反复修正,评估者通常估计自己做这个需求要多少时间,然后乘以一 
个系数,这个系数大于 1,反映着相应技术团队的平均技术能力。这里的评估一般用“人 
天”作为单位,某个需求需要“1 人天”意味着需要 1 个人做 1 个工作日。 
相对于“初评”,在项目启动之后,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的时候还会有一次更精确 
的评估,那时候需求怎么做已经知道、由哪位开发工程师来做也知道,所以可以推算 
出相对准确的工期,工期和工作量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生一个小孩,需要 1 个女人 
10 个月的时间,工作量可以说“10 人月”,但 10 个女人 1 个月的时间,同样“10 人 
月”是绝对完成不了这个任务的,不管几个人,工期都只能是 10 个月……这个话题在 
第 3 章还有机会慢慢谈。 

性价比啊性价比 

我们已经做了需求采集,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知道了某个需求的基本属 
性、种类、商业价值、开发量,现在似乎应该开始写文档、干活了,但经验告诉我们 
不是这样的: 


绝对不能因为某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很小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另一个需求的实 
现难度大就不做。 
一个实际的例子: 
我做过的某个产品页面的访客,在 2009 年某段时间内使用各种网页浏览器的比例 
如图 2…15 所示:第一名是微软的 IE,99。14%(其中 IE6。0 又占 75%);第二名 Firefox, 
0。45%…… 
图 2…15 某产品页面的浏览器使用情况 
对应的需求是:“产品页面在 Firefox 下显示有问题,比如……”,而我在注释里写 
道“对不起,我们就是不支持 Firefox”。当然,这句话是写给自己人看的,千万别对用 
户讲。 
这个需求实现难度不大,但一直在功能列表里放着没动,说实话,能在列表里出 
现的需求,严格意义上讲,没有任何一个是没有价值的,也没有任何一个是做不了的, 
那么到底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就像早在第 2。1。1 节中就谈到的“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一切皆看性价比。 
有了那么多的准备,现在我们只要做一道简单的小学算术题就可以回答上面的问 
题了。 
性价比 = 商业价值÷实现难度(简化为开发量) 
现在可以做决定了,我们把产品需求列表按照“性价比”一列从大到小排序,先 
做排在上面的就可以了(如表 2…8 所示)。 



表 2…8 需求的性价比 

需求属性 

属性说明 

性价比(*) 

“商业价值/开发量”,用于决定先做哪个 



但是工作中对“性价比”的判断还是会经常有偏差,很实际的一个原因,是自己 
经常和哪类人接触。2007 年下半年的工作中,由于一直和工程师直接接触,经常听到 
他们抱怨某个需求太麻烦之类的,所以综合考虑时有点倾向于做实现难度小的;而如 
果经常和销售、运营的同学一起开会,就会倾向于更多的考虑商业价值,这点与大家 
共勉,时刻注意。 
道理说完了,对需求的 DNA 检测也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我们将迎来一场残酷的 
“战争”。 

2。4 活下来的永远是少数 

2008 年春。 
每个月来一次的,除了账单,还有那场“战争”。虽然活下来的永远是少数,但我 
越来越觉得,为了我们的产品,有些需求死得其所。 
这是一场公司内部的战争,每个产品的产品经理都要上场,打仗总是为了抢点什 
么,我们争夺的是下个月的人力资源,即总是不够用的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 
战场就是闻之色变的产品会议,而我们手上的武器,则是精心准备的商业需求文档。 
这个过程,就是需求筛选,如图 2…16 所示,也有个很传神的说法:需求 PK。 
图 2…16 需求筛选 


2。4。1 永远忘不掉的那场战争 

为什么原来没有这样的战争? 
我没找到理论支撑,但就个人经历和与同事的交流来说,下面是一个因素:更早 
的时候,公司是按照产品线划分部门的,对于某个产品来说,有自己的产品设计师、 
开发与测试等,下一段时间要做哪些需求,完全可以在产品经理的层面上决定,所以 
就算有战争也是部门内部的,比较温和,基本上在分析商业价值的需求讨论会上,也 
就顺带着确定了下一段时间做哪些。 
为什么现在有战争了? 
2008 年初,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变成了按职能线划分团队,有了统一的产品中心, 
包括所有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研发中心,包括所有的开发工程师、架构师等;质控 
中心,包括所有的测试工程师……这样的话,每个产品还是由原来的产品人员做,但 
是开发与测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流动的可能。每个产品想做的需求都很多,所 
以都想尽可能多地抢到开发与测试的资源,然而人力资源总是严重不足的,所以最终 
把资源投给哪个产品,就必须上升到几个中心的大老板层面来决定了,而大老板的决 
策依据就是各个产品团队制作的商业需求文档。 
其实,后来我们又经历过几次反复,部门总是一会按产品线划分、一会按职能线 
划分,这让我忍不住也对这个问题给出点自己的解释。 
按产品线划分的团队对产品本身是有利的,产品经理权力更大,可以按照自己的 
想法做,资源有保证,产品规划不容易被动改变。此外,各种职能的员工之间沟通顺 
畅,单线领导,开发的头、测试的头等都向产品经理负责。 

按职能线划分的团队对多个产品间的资源共享有利,可以让资源流向更需要的地 
方,保证对核心产品的投入,但是效率不高,由于产品规划的决策需要在更高层面上 
敲定,单个产品的发展速度会有所降低。此外,资源战争可以把“鲶鱼效应 18”从产 
品内部扩大到公司层面,使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更抓狂地为产品的发展而苦苦思索, 
这是一件好事。 

18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 
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向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两种组织结构,给我“一攻一守”的感觉,产品在创业期的时候,需要全速发展, 
必然是产品线结构,产品经理带头往前冲。而当公司里有多个产品慢慢成熟之后,就 
多用职能线来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因为在成熟的产品团队中,要做的事情通常比创业 


时期少,或者说没那么急,那么各种资源就显得有富裕,可以更加的稳扎稳打,所以 
按职能线划分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产品团队之间的互相学习,让员 
工的个人能力得到更多的提升。 
更多有关组织结构的话题,将在第 4。1。3 节“团队之大”与大家讨论,到时候再见。 

准备出发:把需求打个包 

上战场之前,就像战士要把自己的物品打包一样,需求也要打包。我们现在来解 
决这个包有多大的问题,即某个将来的潜在项目里,到底应该包括多少需求的问题。 
这里不得不提前谈一点项目管理的内容了。 

做项目,终极目标就是:多快好省 19,即范围大、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 

19 “多快好省”对比经典的项目 TRQ:项目时间(Time)、项目资源(Resource)、项目质量(品质 Quality 和数量 
Quantity),大同小异。 
20 敏捷方法,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在本书第 3。5。3 节“敏捷更是手段”里有相关描述。 

但又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是没有的,所以我们通常是在上述 4 个要求 
中做平衡。我经历的互联网、软件项目,比较推崇敏捷方法 20,所以有比较固定的项 
目时间,专业点叫“迭代周期”,一般是 2~4 周。然后有一个人员相对固定的团队, 
意味着项目资源确定,此外任何时候都要保证项目品质,最后能变的只能是量——项 
目范围。 
继续,我们有了项目时间长短,也就意味着可以按经验的比例估计出留给开发的 
时间有几天,然后团队里有多少开发工程师也是知道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算出有多 
少“可用工作量”,同样以“人天”为单位。还记得我们把产品需求列表按照“性价 
比”从大到小排序过了么?从上往下看,每一行后面都还对应着一个“工作量”,现 
在我们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加法,一行又一行地从上到下依次纳入项目,能做多少,一 
目了然,我们把这个动作叫“需求打包”,而对这些需求的整体描述,也就是商业需 
求文档里的功能说明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准,可变因素很多。我们每次产品会议都要准备好几个项目 
让大老板们选,每个项目也有可能在产品会议上被砍掉部分需求,所以可以先相对随 
意地超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