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经济史 >

第13部分

世界近代前期经济史-第13部分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经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度。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发现徭役不均问题,令户部尚书范敏 

  编制黄册。范敏按皇帝令制定了规划,命全国各州、府、都、乡、里,编制 

  以户为主的户口总册。总册是详细列举人户、乡贯、姓名、岁数、人丁、田 

  产、应纳赋役等情况的簿册,一式四份,分别存于各级政府中,作为官府征 

  收赋役和捐税的依据。大明律规定,黄册每十年修订一次,使之日益完善。 

  在明代,除黄册以外,还有青册和白册等种。青册是由地方组织保存的户口 

  簿册,因它是青皮封面,故称为青册。白册是指由明代地方负责征收赋役的 

  官吏私自编制的征派赋役簿册。它是官吏进行征派赋役的根据。因为它是私 

  编,没有法律依据,因此被称为白册。明代编制户口,建立黄册制度,不仅 

  可以作为征派赋役的依据,而且也是各级政府管员检查和管理户口的根据。 

       二是鱼鳞图册制度。明初,朱元璋建国后,先后于1368年、1380年和 

  1386年命国子监赴全国各地指导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册。1393年(洪武二 

  十六年),完成丈量全国土地,绘制了鱼鳞图册。所谓鱼鳞图册,就是指明 

  政府为征派赋役,命国子监生丈量土地,编制土地簿册的一种形式。它是明 

  代的一种地籍制度。1387年,明政府命各州、县分区绘制土地簿册。它是以 

  田地为主,以户口为次进行绘制。在土地簿册中,分号详细列出土地名、丈 

  量面积、税亩面积、产业、地形、土质、粮户业主姓名、籍贯等项内容。一 

  式四份,分别报送户部、余司、府、县各级政府各一份,作为官吏进行征税 

  的依据。明代是在丈量全国土地面积850万顷的基础上进行绘制鱼鳞图册 

  的。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地产史。由于绘制的土地簿册总图的界线、 

  排列形态等特征,犹如鱼鳞样子,故名为鱼鳞图。它分为总图和分图两种: 

  分图以农村的里为单位,在图中记载土地名称、类别、面积、四至、业主姓 

  名、籍贯、地形等项。总图是以乡为单位,将各里的分图中项目进行综合绘 

  制而成。最后,由国子监将土地总图和分图进行汇总,装订成土地簿册,即 

  鱼鳞图册。明代经济史上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部籍的一种形式。它既是明 

  代征收田赋的依据,也反映封建土地占有关系。明代政府通过编制鱼鳞图册 



①  ' 明'余继登:《故典纪闻》卷一。 


… Page 46…

  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利用它作为剥削农民的工具,所以,鱼鳞册是造成农 

  民生产及生活困难,制约农业生产发展,阻碍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一 

  个因素。 

       三是残酷的田赋徭役制度。明代封建政府为了剥削人民,增加财政收入, 

  从建国初至明代末期,先后实行了田赋、徭役、一条鞭赋役法、三派赋役等 

  种赋役制度,而且各有特点。 

       第一、田赋。明代初期,实行田赋制度。所谓田赋,就是指明政府对官 

  田民田等土地所征收的赋税。田赋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夏税。政府规定, 

  夏税无过八月,如复地生产麦,则夏税征收小麦。另一种是秋粮,又称秋税。 

  秋税无过于次年二月,秋收以征收米为主。再一种是税粮,即指明代政府征 

  派米、麦等实物的一种赋税。在明代,凡是用米麦交纳赋税的,都叫做“本 

  色”。凡是用丝、绢、棉、麻、钱钞、金银等交赋税的,称之为“折色”。 

  明代田赋率根据土地等级和肥瘦好坏程度等要素进行规定。明初,“官田每 

  亩年征税5升3合,重税田每亩年征税8升5合,没官田亩年征税1斗2升” 

  ①。“民田每亩年征税3升3合,重税田亩年征税5斗2升,轻税田亩年征税 



         ② 

  1升” 。总的说来,明代田赋是初期轻、后期重,官田税较民田税重。 

       1371年,朱元璋为了加强田赋征收,先后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广、 

  江西、福建等地建立粮长制。凡是交纳赋税一万石或数千石的地方,建立一 

  个粮区。设粮长一人,副职数名。由官府命大地主充当粮长,其职责是:按 

  官府委托,根据黄册和鱼鳞册规定,负责区内田粮催征、征收、解运等事宜。 

  因此,粮长是代官吏向农民征税和直接压迫剥削农民的工具。 

       第二、徭役。明代广泛推行徭役制度。所谓徭役,就是指明代政府强迫 

  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明代有三大徭役,即里甲正役、杂役、均徭役。 

       首先,里甲正役。大明律规定,里甲按户数组成,以邻近110户组成一 

  里,一里10甲,每甲10户,从110户中选田地多者10户充当里长。每甲推 

  一人当甲首。实行黄册制后,里甲人户都列在黄册中。当官府征派差役时, 

  里甲凭黄册进行征派。每年由里长带领一甲10户到官府应役。里长和甲首的 

  职责是:管理本里人丁地产事务,协助官府拘捕逃犯,按明律规定到指定衙 

  门听候差遣,按惯例办理上贡物料、支付官府一年的杂泛费用,含祭祀、营 

  造、宴飨、馈赠等。所以,里甲役是明代统治者对里甲百姓的一种剥削。 

                                                                         ① 

       其次,杂役,又称“杂泛”,明史称:“上命非时曰杂役”。具体说, 

  杂役,指的是那些由官府强迫民户承担各种非经常性的、临时的地方差役。 

  杂役的形式有:砍薪、抬柴、修路、修河、修仓、筑城、运料、站铺、祗候、 

  禁子、库子、门子、仓夫、皂隶、铺兵、驿夫等种。除杂役以外,明代官府 

  还征派库物料、光禄寺厨料、太常寺牲口料、甲丁库颜料等物品。明代中叶 

  以后,政治腐败,赋税加重,农民负担杂役也日益增多。 

       再次,均徭。所谓均徭,就是指明代官府按照民户丁粮多少征派的各种 

  经常性的杂役。明朝各级政府衙门所征派的差役、折价、力差、银差等,都 

  是均徭。所谓差役,就是指民户轮流为官府当差使。折价,是指利用粮钱等 

  实物代替徭役。力差,就是役户亲自承担的力役。其主要形式有狱卒、库子、 



① 《明史》卷七八,食货二,赋役。 

②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六册,苏松。 

① 《明史》卷七八,食货二,赋役。 


… Page 47…

书手、长夫、马夫、祗候、铺兵、官驿夫等。至于银差,通常是指役户利用 

交纳银两代替差役。银差的形式有马匹、草料、柴薪、岁贡、牌坊、斋夫、 

膳夫折价等种。明朝中叶实行一条鞭后,将力差改为银差,然后又将银差并 

入田赋之中。另外的一种均徭,就是民壮,这是明代经常性杂役之一,它由 

官府从乡民中选派,专供各级官府充当差遣、拘捕、传递文书等杂役。公元 

1566年以后,明政府采取向役户征派银两,由官府进行招募的办法。明代的 

均徭,主要是根据人丁和田户多寡,将人户按里甲分为上中下三等,10年轮 

换一次,其征派原则是:等级高的派重差役,等级低的派轻差役。由于明代 

政治腐败,富户经常利用银物贿赂官吏,逃避重差役。 

     第三,一条鞭法。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明王朝政治腐败,贵族地主兼并 

土地加剧,勾结粮长里甲营私舞弊,破坏赋役制度,使黄册和鱼鳞图册,无 

法作为官府征收赋役的依据,造成赋役不均,财政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加重, 

棄田逃避赋役,导致了明政府的财政危机。明封建政权为了摆脱财政危机, 

实行赋役改革,并根据张居正的倡议,于公元1567—1572年,推行一条鞭法。 

所谓一条鞭法,就是指将所有各种赋役合并起来,实行计亩征银,把徭役杂 

税和夏税秋粮两税合而为一,由地方官吏征收解运的一种赋役制度。这是明 

代赋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一条鞭法与旧式赋役制度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一条鞭法实行计亩征税,一律征银。旧式赋役制度,采取田赋两税制(夏 

税和秋粮),以征米麦本色为主,同时征收钱钞 (即折色)。二是一条鞭法 

将各种赋役种类合并为一,将力差改为官府雇役。旧式赋役制度,分为力差 

和银差,弊端多,役户负担重。三是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官收官解,即委派地 

方官吏直接负责赋役征收。旧式赋役制则实行民征民解,即由粮长里长负责 

征解赋役事务。实行一条鞭法后,统一了赋役制度,减轻了农民一些赋役负 

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明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实行一条鞭 

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与缺点。如赋役中未规定征税总额,造成农民 

每年负担不同;官吏变相横征暴敛,增加农民负担;出现了小条鞭,即政府 

的额外课派和私征现象。所以,明代的一条鞭赋役制不是一种很完善的赋役 

制度。 

     第四,是加派赋役制度。明代末期,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官田制度破坏, 

农民破产,贵族地主偷漏赋役,导致了明王朝政府财政收入锐减,造成了社 

会经济危机。明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收入,加重赋役剥削,推行了田赋加派、 

杂税加派、地方私派等制度。公元1550年,明代嘉靖政府为筹军响,推行了 

田赋加派制度,主要是向农民加派辽响、剿响、练响,其目的是向农民搜括 

财物。明政府除了推行三响加派赋役外,还实行加派杂税制度,主要是向人 

民征收有关盐课、卫所屯田银、优免丁粮银、督抚公费银、关税、马夫祗候 

银、平粜仓谷银、房产税契银、典当铺酌分银、抽扣工食银等。与此同时, 

有些地区还实行私派,主要是明朝政府军兵向地方州、县和百姓私派粮食、 

豆米、骡马、军马、麻袋、钢铁锅等物资。由于赋役剥削加重,民不聊生。 



     (2)封建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 

     明代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实行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制。在封建土地所有 

制下,地主利用土地和地租等手段残酷地剥削农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 

民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明代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同于欧洲和亚洲等国家的土 

地所有制,它有以下特点: 


… Page 48…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明代封建土地,按其所有权特征,可分为官田 

  和民田两大类。每一类土地占有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官田的形式和特征 

                                                                ① 

        “官田,官之田也,国家所有而耕者犹人家之佃户也”。这是指明代封 

  建国家所占有的、由王朝政府征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